《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去年秋季,年轻人特别喜欢看一部剧,名字叫《庆余年》。男主角因为肌无力瘫在床上很多年,这个过程中他只能看书,背诗词,古往今来所有的诗词他都铭记于心,甚至能默背出《红楼梦》。带着这么一项特殊技能,他在死亡之后到了庆国变成婴儿范闲,成年后写下《登高》七言绝句,名震京都。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与这首诗不相符的是剧中的字,长这样,反差萌让人爆笑。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瞬间引起热议

迫于舆论的冲击,演员张若昀再次发文澄清:剧中的字并非他所写,而是字替写的字。并晒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不经意的缔造了另一种“幽默的证据”,掩不住一丝丝的尴尬,因为他自己的字,真心不是很漂亮,自己也励称要努力练好字!可见无论什么时候,字都是一个人的门面,尤其是作为一个偶像,最好还是给自己的影迷粉丝们树立好的榜样,让他们崇拜的心服口服!写一手好字,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考试必要的加分项,对于在职人士的发展来讲,这是一份职场技能的加持;对于个人成长来讲,书法功底好的人自律性也一定很强,在个人气质上也会变得更加沉稳、优雅。因此提高书写能力对于人的一生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张若昀亮出了自己的字,以正清白。

剧里还有一幕,文学大家人设的庄墨韩诬陷范闲所写的《登高》为抄袭之作,为证清白,范闲在朝堂上当场背诗百首,犹如“诗仙下凡”,惊呆一众朝臣。

范闲装醉背诗三百,可以说贡献出了整剧最经典的名场面。在长达四分多钟的镜头里,作为现代人的范闲佯装醉酒吟(背)诗,豪放不羁,全程穿插了38首古诗,从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苏轼的“把酒问青天”,最后到“我醉欲眠卿且去”。这一大气磅礴的场面让大家又勾起所有人对古诗词的热爱。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梅花/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佳人》

唐·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这一次,范闲让人代写了这些诗词,可以说诗词美字也美,很完美。读书,练字,背诗词,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酒入豪肠,绣口半吐,向来诗酒不分家,古代的“诗”与“酒”总是相伴相生,交相辉映。看了这么多,范闲这个人设,就差一手好字,才能真正担起“诗仙”这个名号!有酒伴友的时候,真的离不开那手字。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越来越不可替代地成为中化民族的象征。学习书法,写好中国字,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就更应该让他们开始练字,了解中国汉字的特点、功能和造型艺术,熟练掌握写字技能,让他们从一开始接触代表中华文明的汉字时,就感受到形象生动的中国书法艺术之美。

《庆余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剧里剧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所谓“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是心灵的艺术,是性格和气质的流露,是人格与人性的展现,规范孩子的书写,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素质,还能让孩子在书写中丰富自己的学识,中国书法艺术出神入化的线条和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生动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性情和精神势态,因此从小落实书写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还能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培育中国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