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2020年的春節,起步之時就充滿了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似洪水猛獸,席捲全國各扡。身處湖北,與武漢距離300多公里,無處不散發著被感染的風險。

從始至終,我都無法把疫情當作新聞來看,從封城封路,到居民小區實行門禁制度,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隨著公司的轉型,我也成了一名“逆行者”,每天戴著口罩、帽子、手套,穿著工衣,嚴格20秒7步洗手,用84消毒……

從年初七開始,在群裡接到戰疫號召:為解決本地居民的生活問題,提前運行電商平臺,以“線上下單+小區配送”模式,全力為油城人民做好服務,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擴散風險。次日,包括我在內的6名女員工,就成為了小區網上商城客服、免費宣傳員,以及一線食材配送員。自此,我和我的同事們,就跟這場硬核戰疫緊緊相聯。這些天,我除了當好一名逆行者,也與一起孩子每天關注著疫情信息。

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國確診患者已破7萬。湖北2020年2月20日0—24時,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31例。但我的內心已不那麼恐懼,因為全國有許許多多如我一樣的平凡人,站出來成為疫情攻堅戰上的一名逆行人,為大家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還有像鍾南山院士那樣勇敢的英雄,守護著我們的生命。

今天,是我成為逆行者的第21天,親歷種種。這一刻,我有面對危機的三個啟示要告訴孩子,與孩子共同銘記這一場抗“疫”時期:

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懂得生命的可貴和價值,內心才明媚。

這次疫情是公共事件,也是對全民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篩查。正如作家池莉所說:“疫情發生以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醫護人員。”相比那些不願戴口罩,破壞社會規則的人來說,那些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的人,讓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阻擊疫情的希望。尤其是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衝鋒在前,許多醫務工作者奮戰在沒有硝煙的戰場。由於戴著口罩,我們不知道她們姓甚名誰,任務緊急,我們也來不及看清楚他們的面容。

還記得嗎?1月23日,我們刷新聞,被一封按滿紅手印的請戰書感動得淚水奔湧而出,請戰書的內容是:“17年後的今天,當全國人民正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作為一支有豐富經驗、戰勝過非典的英雄集體,我們更是責無旁貸。在此,我們積極請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落款是曾奉命赴北抗擊非典的南方醫療團隊裡的20多位隊員。

面對危險,作為專業人員,他們比誰都清楚,近距離接觸病人意味著什麼。就像受命前往金銀潭醫院支援的女醫生之一,馮小萍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strong>“我們都很懵,但心裡還是生出了一些使命感。

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這些醫護人員,他們身處疫情最嚴峻地區,需要先參加ICU培訓,才能進入隔離區,然後每天都需要穿著防護服工作7個小時。我只是戴口罩、穿工衣參與配送6小時,頭都會疼得受不了,何況是在防護服層層重壓之下悶7個小時之久,可想而知,醫護人員有多累!於是,出現了很多工作人員,出了病房就累得就地而睡的情況,摘掉口罩,她們的臉上都是印痕,手上更是被汗水泡得發白,腳也水腫。我想,如我一樣,在走出家門,站在一線的時候,他們應該也是會害怕的,之所以毅然前往疫情災區,是他們選擇了擔當和責任。

因此,在危機之中,真善,發出的光亮是能夠溫暖周圍人的,又因為敬畏生命,也懂得生命的可貴和價值,內心的明媚才驅散了恐懼的陰影


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人類是命運共同體,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近日,有三位“90後”女醫生,返崗回漢工作的事件,引發了大家的讚譽。第一位女醫生是公安24歲女孩甘如意,她在武漢一家基層小醫院供職,本來在家過年,武漢突發疫情,她說服父母冒著寒風,經過3天3夜300多公里的行程,通過騎自行車、步行、搭順風車等方式,硬是從老家“騎”到了武漢。這一路,她腳步不停,只為儘快返回工作崗位幫助患者。

第二位是武漢醫院護士22歲吉林的女孩王歡,第三位是王歡的同事舒純,主動放棄休假,歷經辛苦返回工作崗位。她們的想法是:“我們是軍隊醫院的護士,抗疫需要我們,今天我們必須回到崗位。”這些90後的女孩們真了不起,疫情當前,向武漢“逆行”,把人生與崗位看得至高無上,把責任與擔當看得無比神聖。

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選擇了逆“疫”而行。比如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公司群裡,不止是我,大多數人都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積極請戰隨時救援。“我是黨員,我報名!”、“我身體還行,請優先考慮我!”、“我報名,我願意”……我相信,在社區工作者、人民警察、電商服務群體等等工作者們的群裡,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大家紛紛請纓,積極報名,把危險留了給自己,選擇了用生命去守護更多人的健康,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保護,降低了人員流動時疫情感染的風險。

作為普通大眾中的員,我為自己能夠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而深感驕傲。當我們認真仔細做好嚴防措施,是我們對生命的珍視;當我們前往一線的時候,是我們對他們人生命的保護。

正如池莉所言:“我希望武漢的孩子們能夠去體會、去思考,生命有多麼寶貴,生命有多麼需要保護——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因為人類是一體的!”

因此,在這場疫情中,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看到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比如正是由於水電廠工人的逆行,才保證了我們即使閉門宅家,也有網絡信息可以瞭解。正是因為在非常時期,有食材的平價供應,才保護了我們不餓肚子。因此,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樹立正向的生命觀和價值觀,相信人與人之間,只有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相親相愛才會共度難關。

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把最深的敬意,給最勇敢的人。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寫到:中國人一直都是幸運的,他們總是被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勇敢是什麼?勇敢是不怕危險和困難,是夠膽量,也是不退縮。勇敢還是疫情當前,敢於擔當,逆行衝向第一線。毫無疑問,“白衣戰士” 、“90後”醫護工作者都是最勇敢的人,疫情突襲,主動請纓,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選擇“逆行”,他們堅守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以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守護著民眾,傳遞著溫暖人心的力量,令人動容。而鍾南山院士,更是最勇敢的那個人,國家有難,他挺身而出,人們用深重的四個字來表達對他的敬意:國士無雙。

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是啊,疫情來勢洶洶之際,84歲的鐘南山院士,讓大家能不去武漢儘量不去,可自己卻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前往武漢疫區。

  • 在疫情很不明確時,鍾南山院士主動提出:“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
  • 在疫情牽動著人心的時候,鍾南山院士縱然深感時間緊迫,卻毫不猶豫站出來,最早在鏡頭前提出警告:肯定人傳人。
  • 在此期間,鍾南山院士馬不停蹄開展工作。據報道,鍾南山院士抵漢開完會,就去武漢金銀潭醫院和疾控中心瞭解具體情況,中午不休息,下午一開會就到5點,再登上武漢至北京的航班。抵達北京又去國家衛健委開會,回到酒店時已是凌晨兩點。睡4個小時,早晨6點起床看文件準備材料,參加各種會議。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談及武漢,紅了眼眶,他聲音沙啞:“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隨後,73歲的李蘭娟院士帶著自己的團隊也出發了,並表示國家需要她待多久,她就會待多久。微博上關於這位73歲院士的熱搜很多,比如李蘭娟院士團隊重大成果、李蘭娟回應疫苗進展、李蘭娟回應新……這一次,是關於她個人作息的這一次,是關於她個人作息的熱搜。記得當時有央視記者採訪她時,她說自己休息很好,現在卻被曝光了“不健康的作息”,被同事們“吐槽”:“她工作太忘我了,每天只睡3個小時”“真的是不分晝夜”。原來,李蘭娟院士的工作,每天的行程已經滿檔,為了抗疫,不顧辛勞,帶著她的科研團隊做調查,找方法,為戰勝疫情默默奉獻

我們眼前的歲月靜好,是源於勇敢者的負重前行:向你們致以最深的敬意!


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小曉樣兒結語:

在疫情蔓延至國內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甚至是村子、監獄裡時,在確診人數超過非典時,在漫長的時間只能呆在家裡時,大概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慌亂、焦慮、恐懼、驚疑、甚至沮喪的心路歷程。

在封城的日子裡,沉陷其中的許多人,都感覺到了疲乏。有時候,我在出門去配送點時,會茫然地抬頭望天空,覺得天真是藍得讓人心發慌。有雨的時候,小區的白色水泥道上幾乎空無一人,一旦陽光出來,就會有許多戴小紅帽的人來來回回走動,那是社區維持秩序的志願者。我有時會恍惚地想,如果是災難片就好了,可是總不劇終!

在新型病毒肺炎嚴峻的這個非常時期,那些放棄休假,奮戰在疫區的醫務工作者、警察,人民子弟兵們,那些加班趕製的口罩廠工作人員們。那些口罩下的美麗笑臉,他們主動請纓,勇於承擔,有召既來,來之即戰,戰之則勝的勇氣和信心,他們是人民的勇士!大家過年,他們在過關。他們也有家有孩子,也是別人的孩子或父母,他們也害怕,也畏懼病毒侵襲,但為了抵抗病毒,他們堅守工作崗位。所有這些逆行的人們,他們是黑暗中的火亮,理應是我們心中最美的英雄。

孩子,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醫者的擔當,感受到人類是命運共同體,也見證了勇敢者的俠骨仁心。因此,我們應該懂得珍惜生命、承擔社會責任、永遠心懷感恩,並把最深的敬意送給社會上最勇敢的逆行者。從而學會從容應對人生中出現的各種困難與挫折,最終成長為一個有理想、三觀正、有勇氣、有擔當、有責任感的社會人。

身處湖北,封城30天,逆行抗疫21天,我請孩子懂得了這三個道理



今日一語:珍惜當下,是對生活最大的溫柔。

今日話題:各位老師家長,疫情之下,您最想對孩子說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