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大熱的歌唱競技節目《歌手》錄製到第二期,已經有首發歌手淘汰,他就是節目開始前被節目組大肆宣傳,極力造勢的歌手毛不易。

結果出來後,不僅是現場參加比賽的歌手感到震驚,就連觀眾也十分錯愕,網絡上的輿論一邊倒地支持毛不易,聲討《歌手》,將現場的大眾評審成為"聾的傳人",足見毛不易的淘汰有多麼可惜。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毛氏情歌一直都走的深情、舒緩路線,娓娓道來卻又直擊人心。他就像個詩人,看過了人世間的無數生離死別之後,將獲得的感悟都藏在歌中,送給每一個愛他音樂的人。他的歌從來都不會有荒唐做作的填詞,也不會有什麼炫技的爆發點,但每一首都是前奏就能勾起聽眾的心,一曲終了,餘韻卻不息,在獲得音樂享受的同時,也能勾起對生活的感悟。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歌手》這樣的競技舞臺確實不適合毛不易這樣的歌手,別的歌手風格鮮明,隨隨便便就能炸個場子,他卻安安靜靜地站在原地用歌聲講故事,對於追求現場感受的聽眾來說並不具有吸引力。尤其是近幾年《歌手》的舞臺變得只能唱高音,不唱高音就淘汰,這樣扭曲的評判標準,實在離國內頂尖音綜的地位越走越遠。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就像張學友曾經戲稱的那樣,能參加《歌手》去比賽的歌手都值得佩服,將自己交給各種觀眾評判。音樂審美本就是各人都不同,包容各種音樂風格,讓各種音樂人都能獲得平等的機會展現自己,向聽眾傳達自己的聲音,這才是音樂綜藝的初衷所在,而不是隻容得下一種類型的歌手在臺上轟炸耳膜。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薩頂頂在另一檔節目中遭受的待遇也十分類似,評審點評她時毫不留情地說她僵硬、矯揉造作、不自然,這樣犀利的點評讓她委屈得落淚。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而這位評審又在聲稱自己有不喜歡的自由的同時,自作主張認為其他人的稱讚是礙於面子不說實話。這樣的場面也引起了許多討論,網友們一邊倒地表示支持薩頂頂,也許能帶給以後的節目一些改變。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音樂本是一座花園,裡面各式各樣的花朵爭奇鬥豔,才能讓花園變得更豐富、更繁密。每一種花都會有欣賞它的人,因為自己不喜歡就不讓這種花開放,久而久之,音樂花園會越來越枯萎。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音樂的製作並不容易,不僅需要音樂人的靈感,還有日夜的苦思冥想、各種後期的錄音、製作。一首專輯投入週期長,成本高,回報也不多。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每一個認真的音樂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歌手站在臺上唱歌,是為了將自己的歌聲傳達給聽眾,表達自己的感情,而不是討好那幾個坐在臺下,手握投票器的評審。

歌手淘汰毛不易,聲音懟哭薩頂頂,我們終於理解張學友的這段話

毛不易雖然輸了比賽,但在比賽中留下的兩首歌卻永遠刻在了歌迷心中,走進了歌迷心裡。輸贏在此時顯得微不足道了,重要的,是音樂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