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即將見底,樓市接連迎來3大“新消息”,有房沒房都應該關注

近幾年隨著房價的上漲,房價的變動時刻牽動著大家的神經,談論房價漲跌和未來走向成了大街小巷人們閒聊的話題。有經濟學家說過,影響房價主要有三個因素,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

2月即將見底,樓市接連迎來3大“新消息”,有房沒房都應該關注

很多專家都曾強調過,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其購房需求也會不斷增加,這樣的城市才有未來,所有要投資房產就要選這種城市;如果把房子比作麵包,那麼土地就是麵粉,所以當土地價格上漲,那麼房子價格必然也會上漲,所以發現某個城市地價上漲,那麼就可以判斷其房價走向了;而政策通常是應急措施,是“一劑猛藥”,對房價的短期變化影響巨大。

當然,樓市調控政策也分長期和短期,樓觀君認為,短期的樓市調控政策才是“一劑猛藥”。除了樓市調控政策,一些其他因素同樣也會對房價有所影響,比如開發商的動作,貨幣政策以及各個地市的政策等。而最近一週時間,樓市接連迎來了3大“新消息”:

2月即將見底,樓市接連迎來3大“新消息”,有房沒房都應該關注

消息一、某一線房企全國七五折賣房

受疫情影響,售樓部被禁止開放,中介機構也無法營業,本來年後的樓市“小陽春”也無法到來。截止目前全國開發商負債總規模近70萬億元,據平安證券測算,單今年,房企境內發債到期規模就達5902億元、海外發債到規模期2136億元、房地產信託到期6544億元,單這三項合計就高達1.5萬億規模。如果再加上之前銀行貸款、委託貸款、地產私募基金、P2P和民間借貸等,房企今年要還的債,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所以為了在這“艱難時期”順利存活下去,線上賣房、降價促銷成為開發商以價格換時間的主要手段。雖然說某大的這波全國七五折賣房是一場全民營銷的噱頭,但對於眾多中小房企來說,是一個響徹天際的信號。

2月即將見底,樓市接連迎來3大“新消息”,有房沒房都應該關注

消息二、央行兩次降息

2月17日,央行下調MLF利率10個基點至3.15%,對於這次降息有人預測後面還會有更大幅度的降息,果不其然,三天後,也就是2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10個基點和5個基點。因為LPR與我們的房貸有強相關聯繫,所以意味著我們的房貸在未來也會有所降低,購房成本下降。

消息三、各地出臺“救市”政策

開發商生存困難,企業無法復工,隨著疫情的不斷影響,各地樓市卻“鬆綁”政策不斷!2月18日,青島對已成交的土地可以延期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可分期或者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2月19日,蘇州調整土地、開竣工等履約要求,調整超過市場指導價報價規則等;甚至取消封頂銷售、現房銷售限制!2月21日,蘇州更是放鬆了限購條件,工作滿3個月的高技能人才,在相城區內購房,不受戶籍、社保和積分的限制。這也使得蘇州成為疫情之後,首個放鬆限購的城市。

2月即將見底,樓市接連迎來3大“新消息”,有房沒房都應該關注

當下樓市“有緊有松”,是否可以判斷房價漲跌了呢?

樓觀君認為,對於央行降息並不能視為對樓市的刺激,因為兩次降息並沒有在大家的預料之中。特別是第二次更是分標準下調,這也說明了國家對房住不炒這個定位的堅持程度。更重要的是最近央行、國家統計局、住建部多次重申房住不炒,2020年要繼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

但不管怎樣,對於樓市的三大新消息,有房或者沒房的人都應該關注。如果是繼續住房的剛需,那麼選擇優質、適合自己的房子很重要;如果資金不足,那麼靜靜等待,等城市、等房企,等政策,回來會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