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導語:

這個故事裡的人物只是跟隨那位血頭的近千人中的一個,他也可能沒有參加那次長途跋涉的賣血行動。我知道自己只是寫了很多故事中的一個,另外更多的故事我一直沒有去寫,而且也不知道以後是否會寫。

這是我在這本書德文版自序中看到的一段話,從一個小人物身上折射出了那個時代人們靠賣血生存的更多人生活的心酸。許三觀一生賣血11次,但這11次都不是為了自己。當他想最後一次賣血,只是為自己的時候卻發現不知何時自己的血已經沒有人願意要了。

或許現在的我們離許三觀那個時代很遠,不明白人們為什麼要靠賣血換錢,但讀過這本書,你或許就明白了。雖然賣血的次數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這幾次。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01 / 兒子一樂闖禍,砸了方鐵匠家兒子的頭,為了贖回家當許三觀第2次賣血。

書中說一樂並不是許三觀的親兒子,所以當一樂闖禍的時候,許三觀便讓許玉蘭去找何小勇要錢去了,許玉蘭雖然精心打扮了一番,卻也沒有要到一毛錢。

因為沒要到錢,許玉蘭大鬧了一番,回到家又坐在門檻上哭了起來,嚷嚷著一樂命苦,沒有了爹。鄰居們一個個站在門前,勸著許玉蘭,其中一個出了主意,讓一樂自己去找何小勇要錢。

起初一樂不願去,但架不住許玉蘭的哭訴,他去了。一樂去的結果和許玉蘭一樣,何小勇並不承認自己有個兒子,只有兩個女兒。

幾天後方鐵匠又來找許三觀要錢,許三觀推脫讓他去找何小勇,結果和前兩次一樣,一分錢沒要到。他又去找許玉蘭,告訴她如果再拿不出錢,就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搬走。

方鐵匠說到做到,過了兩天真的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搬走了。許三觀睡了一覺起來看著空蕩蕩的家裡想起了自己十年前和根龍他們一起賣血的情景,現在他又需要賣血了,為了贖回他和許玉蘭這十年辛辛苦苦攢下的家當。

贖回家當的當天,許三觀說:“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人只有被逼上絕路了,才會有辦法。沒上絕路以前,不是沒想到辦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該不該去做。要不是醫院裡不給方鐵匠兒子用藥了,方鐵匠就不會叫上你們來抄我的家,方鐵匠你說呢?”

說完這些,許三觀才猛然想起自己賣血前忘記喝水了,又一次吃虧了,不僅如此還被鄰居笑話賣血是為了做烏龜。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其實在三個孩子裡,許三觀最喜歡的就是一樂了。這次賣血是為了贖回家當,但更多的是為了一樂還上那筆錢給他一個完整的家。

何小勇不承認一樂是他的兒子,許三觀也不承認,如果這個家再這樣什麼都沒有了,一樂要去哪裡呢。許三觀不敢想,雖然後來他對一樂並不如對其他兩個兒子好,但他的心裡終究還是最喜歡一樂。

不管一樂是誰的孩子,他就是許三觀最喜歡的那一個。只是出於報復許玉蘭不願承認罷了,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軟肋,許三觀對一樂終是狠不下心。這個聲聲念著吃了虧的男人,卻把一樂一直留在自己身邊,或許他始終都不願意承認一樂是何小勇的孩子吧。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02 / 三年自然災害,喝了57天的玉米粥,為了吃上一頓好菜許三觀第4次賣血。

許三觀賣血換了35元,給了李血頭5元,自己拿了30元回了家,交給了許玉蘭,並且告訴她已經喝了57天的玉米粥了,不能再天天喝了,要隔三差五的改善伙食。如果錢不夠他再去賣血。

當天晚上許三觀領著全家人特意收拾打扮了一番去了勝利飯店,他說要把今天當成春節來過。當然一家人不包括一樂,他告訴許玉蘭一樂不是他的孩子,所以他給了一樂5角錢,讓一樂自己去買烤紅薯吃。

一樂聽到了許三觀和許玉蘭的談話,求了他半天。許三觀硬著心腸拒絕了一樂的請求,一樂無奈,去買了一個咬了4口的紅薯,因為沒有吃飽,他把紅薯皮也給吃了,但吃了紅薯皮也沒有解決他的溫飽。

於是他又去找賣紅薯的,卻被忽悠了一陣離開了。因為心中委屈,一樂也想吃麵條,但是許玉蘭和許三觀不給他買。他只能去找何小勇,奈何何小勇也不管他,他因為傷心,看著許三觀和何小勇都不承認是他爹,不願帶他去吃麵條。

所以他選擇了離家出走,晚上的時候,許三觀和許玉蘭才發現一樂不見了,許三觀在鄰居家凹進去的門旁找到了哭泣的一樂。許三觀看著一樂這樣,心軟了下來,嘴裡不停地罵著一樂卻揹著去了勝利飯店。

當到了勝利飯店,一樂小心翼翼地問許三觀:“爹,你是不是要帶我去吃麵條?”許三觀不再罵一樂了,他突然溫和地說道:“是的。”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父子倆和解了,或許許三觀在找不到一樂的時候就已經心軟了下來吧。雖然嘴上總是不表達愛意,但心裡卻永遠都有一樂。

值得注意的是,他揹著一樂去了勝利飯店,在一樂小心翼翼的問話下,他不再罵罵咧咧,一反常態的溫和地說著是的。可見他心中一直都有一樂,卻忽略了這個孩子的心裡。

雖然這次賣血是為了全家人的飯菜,但更多的是父子倆因為這件事情和解了。這次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許三觀。原來他也是會心軟的男人啊,尤其是當他說那句我嚇了個半死的時候,彷彿看到了這個男人內心的柔軟與呵護。

父子之間沒有隔夜的仇,但也沒有幾個人願意養著別人的孩子,尤其是在那個窮苦的年代裡。許三觀也有很多問題,但對待一樂的事情上無疑他是最無私的那一個。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03 / 一樂病得不行了,要到上海的醫院治療,許三觀第7次賣血直到第11次。

一樂回到鄉下,病了兩個月,幸虧被二樂發現揹回了城裡。但城裡的醫院治不了,需要馬上送到上海的大醫院去。於是他讓許玉蘭先帶著一樂去上海,他想辦法弄錢。一上午他借到了63元,但這遠遠不夠。

為了救一樂,許三觀又一次想到了賣血,在城裡賣了一次血之後李血頭害怕出了人命便不再收他的血了。但是,他給許三觀出了一個主意,去外省賣血,於是許三觀邊走邊賣血。

從臨浦到百里,從百里到松林,從松林到黃店,從黃店到長寧。他終於到了上海,找到了許玉蘭母子。當他看到一樂那空蕩蕩的床位的時候,以為自己來晚了,人已經不在了。

書裡是這樣寫的:許三觀當時腦袋裡就嗡嗡亂叫起來,他馬上想到了根龍,根龍死的那天早晨,他跑到醫院去,根龍的床空了,他們說根龍死了。許三觀心想一樂是不是也已經死了,這麼一想,他站在那裡就哇哇地哭了起來,他的哭聲就像喊叫那樣響亮,他的兩隻手輪流著去抹眼淚,把眼淚往兩邊甩去,都甩到了別人的病床上。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在這段就可以看出許三觀對這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的無私。他一路賣血,只為了給一樂籌齊醫藥費,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這麼不間斷的賣血會怎樣,他只知道要救活他,他是自己的兒子。

許三觀看著一樂還活著,摸了摸一樂的肩膀,又哭了,或許是慶幸吧,在他眼裡只要一樂還活著就好。

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他們的心頭肉,他們可以為了這個家犧牲一切,從不要求我們回報。但有時我們還是會嫌棄他們,卻忘了當時我們生病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對我們的,我們小的時候他們又是怎麼一步一步引導著我們長大。

父母永遠是最無私的,可我們作兒女的卻是最自私的。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04 / 年過六十的許三觀想為自己去賣一次血,卻被血頭侮辱。

現在的許三觀不用再負擔三個兒子的生活,他和許玉蘭掙的錢就他們兩個花,他們不再有缺錢的時候,他們身上的衣服也沒有了補丁,他們的生活就像許三觀現在的身體,許三觀逢人就說:“我身體很好。”

生活在一天天變好,家裡有什麼急事也不需要許三觀去賣血籌錢了,但這次他想為自己賣一次血。因為他想吃一盤炒豬肝,想喝二兩黃酒。被這個慾望驅使著去了醫院,此時的醫院早已換了血頭。

年輕的血頭看著年邁的許三觀,不由的對他冷嘲熱諷了一番把他打發走了。走出醫院,他哭了。

他想著四十年來,今天是第一次,他的血第一次賣不出去了。四十年來,每次家裡遇上災禍時,他都是靠賣血度過去的,以後他的血沒人要了,家裡再有災禍怎麼辦?

每每看到這裡,總是讓人淚流滿面,是啊,人老了,血沒人要了,家裡有災禍怎麼辦?這是許三觀的無助與悲傷,他不再是家裡的頂樑柱,不能再為這個家裡做些什麼了。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許三觀走著哭著,哭了一路,被鄰居們看到告訴了一樂、二樂、三樂還有許玉蘭。三個兒子攔住了許三觀,句句指責,根本沒有考慮過這個年邁的老人心裡的落差與無助。

後來還是許玉蘭帶著許三觀去了勝利飯店吃了炒豬肝,喝了黃酒,他把今天去賣血的事情告訴了許玉蘭,或許只有這個女人才懂他心中的落差與無助吧。

身為兒女,我們看到父母在外邊哭,第一時間肯定是問怎麼了,問過之後肯定會不假思索的指責父母丟人現眼。我們不懂他們心中的苦,也不願試著去了解,只知道這是大庭廣眾。這就是兒女,我們面對父母永遠都是自私的。

我們應該記得那句血沒人要了,這是一個老人的無助與悲涼。他不能再庇護兒子們,四十年了,家裡大事都是靠他賣血,可現在一句沒人要了,足以壓垮這個老人。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05 / END

當父母想為自己活一次的時候,卻發現時間不多了。而作為兒女我們好像永遠都沒有想過父母做什麼事都是為了自己,我們總是忽略他們。

永遠都不嫌棄自己的父母才是一個人最美的一面,是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給予了我們生命。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活下去,去感謝他們,而不是嫌棄。

《許三觀賣血記》:浮華過後,我已不能再為這個家做些什麼了


作者簡介:荷若風,沒事總喜歡寫點東西,願這小小的文字能像荷風一樣吹進你的心間。如果你有什麼疑惑,歡迎私信給我,我願幫你解答,感謝看到這裡的你*^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