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寧願拿三千工資,也不願月賺三萬去擺攤,只是因為面子嗎?

鞠文波


面子可能只是一方面吧。

這個根據各人情況而定, 比如家庭經濟情況, 人家有房有車 沒貸款, 自己隨便賺點零花錢用用, 而且輕鬆。而一個上有老 下有小 家庭又支持不了的, 應該大部分會選實惠的。

其次就是年齡段, 每個年齡段的人 因為從小生活條件的不同, 以及家庭經濟條件的不同, 選擇也是不一樣的。

還有就是性格, 雖然本人沒真正擺過地攤, 中間幫忙家人處理一批貨, 真的很辛苦, 特別是颳風 下雨的時候, 如果是愛玩的人 擺攤的事 基本上幹不好。

最後一個就是個人閱歷了, 成熟點的人 對面子的理解不是你是否擺地攤, 而是你做事 做人是不是能給自己掙來面子。


愛國2016000


我擺了幾年的地攤,我最有發言權。什麼東西等大家都知道了就不叫生意了,不賺錢了。前幾年信息不發達。那時擺攤特別掙錢。那時工資也不高,做地攤生意特別火。從淘寶。拼多多。網絡時代發展了,就不行了。我以前在福建廣東擺攤。那時生意特別好做。現在到處不讓擺攤,查環保。好多小廠都關閉了。倒閉了。大廠年輕人多,都是網購。現在擺攤,早上出去攤位費。30/油錢25..早餐。煙錢。早上賣了740,還算生意可以的了,百分之40的利潤。大家自己算。還兩個人守一個地攤。。。我朋友現在在外面上班,一個人就有300多塊錢一天。。。大家自己算算吧



釘子哥


擺攤當老闆不是你想得哪麼容易

打一個月工3000多元工資。擺攤當老闆每月掙3萬多元,收入是打工的10倍。可是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打工,不願意去擺攤當老闆,為什麼?可以說絕對不是面子問題。而是擺攤當老闆掙錢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輕鬆簡單。

對擺攤的人我接觸不多。不瞭解他們的心酸事。但我接觸過許多開小實體店的老闆,瞭解他們的酸甜苦辣。他們比擺攤條件好。因為擺攤是流動的,沒有固定場所,給城管趕得到處跑。在廣州把擺攤的稱"走鬼"。實體小店賺得也比擺攤多,收入還是不錯的,能超過打工收入的十倍以上。他們中間不少人買了房,買了車,很有成就的。實體小店與擺攤相同之處,兩者都是賣商品的。打工人人會打。可是開店當老闆卻要具備一定的素質和條件。他們的主要特徵有:

一、當老闆要有經商頭腦,打工者只要肯幹就行。老闆在開店之前要做好調查。你開什麼店?賣什麼貨?要儘量避免在同一個地段開同樣的店,賣同樣的貨。還有地段旺不旺?客流量大不大?都要事先調查清楚,這些都為直接影響到你店商品的銷售盈利。不是你想開家店,進了貨就能賺錢的。

二、當老闆要有銷售能力。小店店鋪的銷售,僅是銷售商品中間的一部分。大部分商品銷量,主要靠自己出去推銷。要往重點單位和重點行業去攻關推銷。如果自己缺乏銷售能力。往外單位的批發銷售競爭不到,銷量利潤就做不大。

三、當老闆要有理財知識,要具備財會的基本常識。店裡幾百種,上千種商品。各種商品的名稱、規格、用途、價格等,要記得清清楚楚。記不熟,記不清,就會出差錯,商品賣不出去,價格也要受虧損。要懂得各種成本核算,進出開支,賺錢技巧。

四、當老闆開店就是練店。他們一年365天,天天要開張工作。沒有星期六、天,沒有節假日。每天從早上八九點開張,到晚上十點多停業。每天營業超過15個小時以上。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都靠自己守著店。自己有小毛小病,也要堅持營業。

五、當老闆幹什麼活,都要自己親力親為。自己既當司機又當搬運工。一天到晚進貨出貨,送貨上門,幾十斤,甚至幾百斤的貨物,進進出出,上上下下都是靠自已肩扛手搬,勞動強度一點不比打工者上班輕鬆。

六、當老闆要有充足的資金。碰上暢銷貨,一天進城跑三四次取貨,也是常有的事情。有的貨進了,三五年賣不出去,最後當拉圾扔掉,也是常有的事。遇上節假日,貨進的品種多,數量多,必須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藍藍的海連著天


擺地攤能掙三萬?我不知賣的什麼?我擺過地攤。下崗了沒找到工作,賣過些小百貨,體恤衫,鍋碗盆的都賣過,你今天賣的好,過不了幾天就好多人賣,而且辛苦,還有就是躲著城管,不好就得跑。眼神好跑得快。不然很麻煩。也就能餬口,而且沒保障,一天早晨和晚上賣能怔上百八十就不錯了,一個月三萬笑話!


719875231662


我是一名電焊工每月九千左右,從四月份幹到前天賺了七萬多,去了開銷只剩下2W,現在辭職歇十幾天準備擺攤賣對聯了,我賣對聯十年了,覺的利益很可觀,我是黑龍江人這裡很冷白天有時能達到零下三十多度,記得那年中午買好的盒飯,剛要吃,來了很多顧客,就去賣貨大約二十分鐘的樣子忙完,回來一看盒飯凍住了,委屈的我三十多歲大老爺們眼淚直達轉,沒有辦法啊,我有家,有老婆孩子有房貸有父母,逼著自己必須幹,最後手指甲都凍到翹起來,過年的早上我和老婆數錢十五天贏了一萬八千元,老婆笑了,爸媽笑了,看到他們笑,我心裡默默的告訴自己哪怕外面在遭罪也值了。。。說這些我的目的就是告誡現在的年輕人男人要有擔當,面子不重要,家裡的溫飽才重要



世海錢幣收藏


說一下我最近這幾個月的擺攤經歷吧,我本身是一個上班的,想著想著搞一點什麼副業之類的,賺一點零花錢,開始是賣一些小飾品啊,和耳環之類的,男孩子賣這種女性東西的確會吃虧點,把東西賣完了我就轉行,從此進入賣紙巾行列,3~5塊錢拿貨,賣8塊一提15塊兩提,剛開始一個星期是非常的好賣,去到菜市場門口租一個小攤位,一天的話就10來塊,一天就一個早上,剛開始第1天賺了400多,然後後面慢慢就不太行了,而且又很累,然後就趕緊轉地方,各種地方跑各種市場,還挺不錯,就是累。太累了我打算賣完我這批紙巾,不幹了。




楊同學jin


擺攤月入三萬?頭條上確實有月入三萬的大神,而且有很多,但是現實中真沒見到過。

不過呢,單憑一天能賺過一二千的還是有,比如我曾經情人節那天我進了1000朵玫瑰花,1元一支進價,剛開始賣10元一朵,後來賣10元3朵,2元一朵的賣,最後那一晚確實賺了2000多元,如果按這個來計算的話一月下來確實能賺個二三萬,但是每天多會有這樣的好事嗎?

我雖然是在上班,但是身邊擺攤的也有蠻多的,倆口子日曬雨淋的,一月下來確實能賺個七八千的,看清楚是兩口子一起,我問過他們的感受,他們說如果有個班上,扣了五險一金還有個三千左右,也願意上班了,因為他們這個太不穩定了,還很累。

所以如果擺攤一月真的能賺二三萬,那公司工廠沒人上班了,全擺攤去了,再說現在投資開個店,投資100來萬那種,一月也不見得能賺二三萬,現在賺錢並不是哪麼好賺的。


小丸子悟職場


拿3千工資卻不去擺3萬的地攤是因為面子嗎?除了面子,可能是不瞭解怎麼擺。


1.比如我就想去擺攤,但是我不知道怎麼下手。

我自己平時就很喜歡做各種手工,小玩意,但是我不太瞭解擺攤的程序,我就不敢自己貿貿然去找地方擺攤,怕被城管給趕走、罰款。

如果我鄰居喜歡擺攤,能帶著我一起去,我也樂意去的。

我是那種喜歡嘗試不同新事情的人,我很喜歡尋找刺激的。

😃。


2.可能也有很多人是為了面子,更多的還是怕麻煩。

畢竟,我觀察過做地攤的人,都是很潑辣,聲音大或者口才好的,應變能力也很強,又要跟身邊的人搶地盤,搞好關係,晚上還要拉電線給自己的燈擺攤,很多糾紛要處理的。其實這些事情一般的大學畢業出來的人,都不會去處理關係,他們的世界都太簡單了,讀書、找工作、按部就班的聽老闆的意思做事情。

其實打工的還不如擺地攤的人頭腦靈活。

因為前者是為別人作嫁衣裳,尤其在大公司,遇到分配的很細緻的工作,只專注一個區域,思維都是斷層的,不像擺攤的人是為了自己,他不僅思考上游怎麼拿到便宜的貨,還要思考下游怎麼接受他的東西,他們的想法是流暢的一個整體。

其實做地攤的人如果做得好了,我覺得是大有可為的,因為他們更有遠見。


3.我建議,如果不想去擺地攤又想提高工資,可以優化自己的思維方式,跟擺地攤的人學習一下,整體性的思考問題。

之所以打工工資三千,也就是坐著隨時可以被替代的那種工作,這種人必須要趕緊改變一下自己太聽話,指哪兒打哪兒的狀態。

不要當個無腦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是要當個有心人,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假如這個公司是你的,你會怎麼做。

在做好你的事情的同時,看高一線,多瞭解一下你公司的上下游,這些都是很好的資源。

很多人幹著幹著就出來自己開公司了,其實就是非常有心的發現了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機會,也看到了行業的潛力,自己又勤快,又懂得維護人脈,就行動了。


如果有這種思維能力的人,去哪兒都不會收入低的,相信我。


李伊


曾經,有個月入過萬的擺攤機會,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三年後,當我為接下來的工作發愁時,人家已經有了自己的店鋪,開上了寶馬。

有些事情,是永遠沒有回頭路,也沒有後悔藥吃的。

畢業那年,在新公司,我認識了新同事小張。她和我一樣,也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年齡相仿,所以我們兩特別投緣。比較悲催是,新公司總拖欠工資,有時能連著3個月也不發。無奈之下,我和小張先後辭職了。

因為都是裸辭,所以我們就各自回家找工作了。幾個月後,我在老家找了一份一千多塊錢的工作。她電話過來,說找了好久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不過,她說想擺攤。她所在的城市(她在省會城市),有個地段特別好,她觀察了很久了,人流量很大,賣小商品、鞋之類的很暢銷。並且,她還計算過,每個月月入過萬不成問題。

我當時雖然很心動,但還是有點擔心,害怕生意失敗,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又丟了。猶豫了半天,我還是婉言拒絕了。但是,她沒有就此罷手,而是說幹就幹起來了。她說服了男朋友,兩人一起擺攤。

那時候,流行洞洞鞋,正版好像要好幾百甚至上千的。他們就去批了一些仿品來賣。20塊錢的進貨價,她賣40,第一天就賣了200雙。這個銷量著實嚇了他們一跳,大大增加了他們繼續做下去的決心。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有時也會因為行情判斷失誤,拿的商品不好賣虧本,有時會被城管追趕。但是,總體算下來,他們一個月賺3萬是綽綽有餘的。

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一年,他們已經能知道哪裡拿到便宜又時尚的貨源了。正好趕上當地一個新開發的商鋪招租,前三年租金很便宜。她和男朋友一合計,兩人就去租了一間。

因為有了之前的積累,他們的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沒幾年,他們就買了輛寶馬車,又過幾年又買了新房子。後來聽說,原先的店鋪嫌小,他們又換了間大的。生意太好,他們忙不過來,還僱了人幫忙。

我通過這件事情,以及後來十來年對身邊的一些人、一些事的觀察,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面子是一部分原因

這是由歷史決定的。

古代,商人的地位一般都很低的。即使很多人富甲一方,如果不通過結交官府,弄個一官半職,也是很難被人看得起的。而他們一旦真正賺到錢,也會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子女好好讀書的。

“投機倒把”、“無商不奸”這些都是形容商人。所以,即使今天,很多人在心裡對經商、做生意多少有點排斥的。

2.擔心、害怕,不敢跳出舒適區

這是由自己的見識和格局決定的。

從小到大,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所以,對於新生事物,首先有的不是嘗試,而是恐懼。害怕一旦走出去,失敗了就回不了頭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雖然沒有什麼大富大貴,至少平平安安,不要擔心受怕。

而那些有格局、見過世面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知道世界有各種可能,只要敢於行動,就離成功不遠。即使失敗,也沒關係。可以總結經驗,從頭再來。

3.不想吃苦,貪圖嘴上的快活

有些人也知道,別人擺攤做生意賺的比自己多。但是,一想到人家那個要起早貪黑, 風裡來雨裡去,想想就有點打退堂鼓了。

然後,自己還會在心裡嘀咕:要操那麼多心,太辛苦,而且一天不去就一天沒的賺了。還不如自己這個工作,少是少了點,但是不要操心,而且還旱澇保收。

所以,這個事情,也只能想想。最多在自己工作做的不耐煩時,抱怨一下:那這麼點工資,還不如人家擺攤呢,輕輕鬆鬆就能賺很多。

然後呢?然後還是埋頭繼續手裡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時代,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逆風成長。不管是在職場打拼,還是在家做全職主婦,學習永遠是不可丟的一件事。

讀更多的書,結識更多的人,體驗不同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多姿多彩。

歡迎關注@魚豐徐徐,一個既工作,又帶娃,還寫作的職場寶媽;一個靠不斷學習,努力靠近夢想的新時代斜槓青年。

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魚豐徐徐


擺攤不容易啊!我經常送孩子上學後都到附近市場去轉一圈,那些擺攤的天天早早的就拉貨擺好,看見幾個女的就和爺們一樣,把那麼大的大袋子,大箱子搬到架子上,幾下子就弄好了,我看著真心佩服,回家就對老公說他們太厲害了!太能幹了,可能他們賺的錢的確會多一點,但是真的是一份付出一份收穫,不管春夏秋冬,早上擺,下午撤,說實話我真的幹不了,有付出才有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