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哪個省心?

wiuyo


短期來看,電動車的優勢是:1.行駛費用便宜,電費比油費要省不少。2.不擔心限行。3.保養要簡單,頻次底。劣勢:1.有里程憂慮,充電比加油費時。難以跑長途。2.車型選擇較少,性價比不如油車。

長期來看,電動車會碾壓油車。1.電動車的行駛里程會上千公里充一次電,沒有里程憂慮了,使用成本比油車還低。2.電動車比油車更加智能。電動車品牌之間難以從行駛里程建立獨特競爭力,比拼的就是智能化程度。3.電動車將具備油車所不具備的屬性。比如,電動車可以作為移動性能源存儲,不開的時候,可以波谷充電,波峰賣電。這種意義上講,電動車也會更加融入我們的生活。


大眼老爹


本人就是電動車主,09年1月開始,每天上下班來回至少100公里,一個月電費最多700(包括家裡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一切電費),以前燃油車每月油費不低於了1700元,

第二個是保養,我買的電動車50000公里換過一次波箱油,其他就是檢查一下剎車之類的,空調濾芯網上買,自己換,燃油車8千公里就要換機油和4濾,這個成本自己算。買電動車最重要的前提必須家裡方便充電和每個月至少3000公里以上。


心緣98


理論上電動汽車更省心,結構簡單汽車,零部件數量少的汽車,其穩定性也越高。

例如過去的普桑/捷達等車型穩定性與日系車有一拼。電動汽車雖然也叫作汽車,但是比結構要比傳統汽車要簡單的多。傳統汽車可以說是一個複雜的機械,內燃機、變速箱一個也不能少,由一萬多個不可拆卸的整體零部件構成。


而電動汽車結構則要簡單的多,發動機變速箱直接省掉了!由電動機代替發動機,一個單級的減速箱來代替變速箱。
電機與複雜的發動機比起來,結構更加簡單。無論是永磁直流電動動機還是交流感應電動機,零部件數量遠遠低於內燃機。內燃機工作原理比較複雜,典型的熱力發動機。燃料在機器內部燃燒,通過一套機械裝置,熱能最終轉化為動力。
而電動機則是利用了電生磁的原理,線圈通電後產生磁場作用於轉子之上,最終把電能轉化為動能。因此電動機結構更加簡單,只要沒有意外 產生,電機的維護週期很長,而所謂的維護也就是檢查一下而已,只有軸承算是損耗部件但是免維護軸承壽命往往都很長。就算低端的輪轂軸承壽命都超過15萬公里,因此在電動汽車的保養項目中沒有關於電動機的保養,我們看一下特斯拉的保養項目:

保養手冊中
的保養項目只有輪胎、空調濾芯、雨刮器、制動液、電池冷卻液等需要按照一定的公里數檢查更換,常規保養就是這麼簡單。如果是燃油車,起碼保養項目會多出發動機,變速箱等相關保養。

例如發動機需要定時換機油,空濾、汽濾、火花塞,需要清洗節氣門、三元催化器、噴油嘴等項目。變速箱也需要按時換油,尤其是自動變速箱換油週期更短對潤滑油要求更高一些。

保養上來說,燃油車在保養上項目要多一些,而且整體花費也要高出一大截,比較麻煩。而易用性上來講燃油車更隨性一些。

首先燃油車不用擔心續航里程,想走就走只要有加油站那麼五分鐘就可以加滿一箱油,至少提高500公里續航里程,或者更多。而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與電池容量有直接關係,實際使用中很難跑出額定里程數來。額定里程是在等速的條件下跑出來的,速度過低過高都會降低續航里程,尤其是高速行駛時續航里程縮水嚴重。如果能隨時隨地充電那麼也會解決續航里程焦慮,但是在充電樁沒有大面積覆蓋之前,未來十年內充電還是一個問題,而且當前快充技術也做不到五分鐘充滿電。因此在便利性上電動汽車不如燃油汽車好。


電動汽車還有兩個問題是目前無法解決的,那就是電池容量衰減問題,以及電池造價高昂的問題。充電速度慢可以忍受,但是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容量會逐步衰減,續航里程也會逐步縮水。

而電池造價也特別高,當電池意外損壞時,換電池價格比車輛殘值都高。所以二手車販子都不喜歡收購電動汽車,因此電動汽車保值率也非常低, 特斯拉也不例外。

電動汽車更適合在城市裡使用,但是家裡要有車庫或者車位,以便於安裝充電樁。充電樁的問題解決後,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短一些也無所謂,畢竟城市上下班不會超過50公里,遠一點也不會超過100公里。家裡充電電費也不高,每公里一角錢還是挺爽的。



但是如果家裡沒有充電樁,那麼電動汽車使用上就要操心了!充電難是公認的,本身充電樁數量就不多還有一部分不能用,或者充電排隊,有時候剩餘里程都消耗在尋找充電樁的路上了!操心費神浪費時間,這時候就會深深的體會到什麼是“電動爹”。沒有充電條件下電動汽車遠遠不如燃油汽車省心!


水墨丹青一世情


你如果單純的指省心的話,那燃油車遠遠比純電動車要省心

說說電動車有哪些不省心的地方——

1、續航焦慮

有自己車位裝了充電樁的還好點,要是到外面充,你不一定能佔到位置,而且里程也不敢剩的太少再過去充,那如果剩的不少再去充,就會跑的很頻繁,很累!

而且就算自己有充電樁,自駕遊和逢年過節回老家又有里程焦慮了,服務區的充電樁永遠要排隊,純電動車上了高速特別費電,續航400公里就只能開200多!

2、保值焦慮

普通燃油車,開三年哪怕再不保值,50%的價錢還是有的,新能源哪怕不是純電動而是插電混動,三年能保值50%以上的還是少之又少

3、電池衰減

垃圾的純電動,400公里的續航開兩三年冬天可能只有100多夏天200,都沒處說理去,懂的人都懂,只有被折磨過才刻骨銘心,這方面

比亞迪和吉利好一些,幾個造車新勢力也還行某些國企就不點名了反正儘量不要買

所以總得來說,不是真的沒有牌照要上綠牌,或者能直接上特斯拉這一級的,就不要買新能源特別是純電動了!


趣品車


電動車的優缺點:

一電動機噪音小。

二汙染少,主要是生產蓄電池和廢舊蓄電池的汙染。

三電價相對比汽油較便宜。

四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相對比較少。

五充電時間要比燃油車加油的時間長的多,這樣就不利於跑長途,這也是電動車的最大問題。

六電動車的電壓相對比較高,能達到好幾百伏。一般的修理廠在電路方面不敢維修,也沒有資質維修。


用戶1647566365143


正好我手裡有兩臺車,一臺油車,一臺電車。在電車質量過關,和能解決日常充電的情況下,我覺得電車更加省心一點,畢竟沒有那麼多的磨損零部件,沒有尤其是發動機部分,但是目前電車的維修還不成熟,目前只能到4S去維修,不像油車,一般稍微大點的路邊店維修點都能夠維修,日常使用的時候,汽油車得多關注保養的問題。所以,拋開維修和日常的充電問題,相對而言電車就比較好一點。三線小城市在市區通勤用電車完全夠用,跨市區,跨省的出行,就用油車。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活動圈子,算是各取所需吧。


趙56042760


你好我是濤哥很高興為你解答!隨著全球的環保越來越嚴格!為了降低空氣汙染,減少溫室效應,我國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相比較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電動汽車,更加經濟,更加環保,駕駛感也不錯,噪音小,提速快,車身輕盈!國家還有購車補貼!但是存在一個現實問題,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有限,好的300公里差的150/200公里,不能連續長途,到了冬季,氣溫下降,新能源電瓶也會虧電,縮短續航里程,新能源比敬剛開始,沒有大規模普及,充電不是很方便,維修售後比較麻煩,也比較昂貴,電瓶用幾年就會縮短續航里程!主要是修不起,傳統汽車,雖然燒油貴,但是技術成熟,耐用性強,可以長途,比較省心!價格也比較便宜,維修便宜,加油站到處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經常長途的建議傳統燃油汽車,在市裡的上班族,偶爾長途可以選擇電動汽車,畢竟購車國家補貼,還免車船稅!新能源汽車也是一個大趨勢!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濤哥說車GWJJ


當然是電車,同等動力的電車和油車行駛五萬公里有什麼差別?電車50000*0.07 油車50000*1的電車目前國家強制質保8年十二萬公里大部分廠家8年十五萬公里質保電池衰減不低於原始容量80%也就是說8年十五萬公里內放心用15萬公里電車只花費一萬零點的電費,油車要十五萬的油費,有的噴子會說我飛度怎麼怎麼滴說實話飛度這類節能型小車在電車面前就是一拖拉機沒有可比性,電動車最佳的打開方式是有車位能裝充電樁當然目前看如果沒有車位的話你連油車最好也別買別到時候工資不夠交罰款。


華麗麗地跌倒


傳統汽車也就是指汽油或柴油版汽車,靠發動機推動汽車前行、電動汽車指目前全球和國家倡導綠色環保衍生產品、對於長期發展有切實的諸多考量和現實以及未來意義、隨著全球氣溫日益增高,汙染越來越嚴重,汽車數量日益增加、排放物越來越多,對環境已經造成了諸多的汙染和破壞。如果在電瓶車行業能突破行駛里程、電池壽命、以及電池更換費用、電池後期維護及合理處理等問題,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電池汽車是未來汽車的一個前景,且從目前來看,這種前景也是勢在必然。


速度與激情10


當然是傳統汽車比較省心,加油就跑。

電動汽車使用過程中得經常充電,充電時間長,充電樁少,跑長途有續航旅程的焦慮。

但如果充電方便的話,自己有充電樁或充電車位的話,也比較方便!

隨著電池技術發展,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增加,充電設施的完善,充電時間的縮短,電動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