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已有一段時間了,作為教師你有什麼反思?

初中物理芮老師


我是河南的鹿鳴老師,很高興在這裡分享一下想法。

按照學校的安排我已經進行了兩個星期的線上教學,今天藉著這個問題寫點反思:

一、心態不端正

線上教學對我們這種公立學校的老師來說是個新事物,一直在探索中前進,總覺得它是傳統課堂的補充,所以沒有把重心轉移到線上來。我的班是五年級,不是畢業班,暫時沒有升學壓力,所以對學生要求不夠嚴格,對於未交作業的學生也只是做了統計,未作出懲戒,這樣課後練習就打了折扣,完不成教學效果。

二、線上教學教什麼

線上教學進行了兩週,我們已經開始講授新課了,每天五節課,在校所學科目基本都有開設。由於學生沒有課本,學習就沒有依靠,全部依賴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以前在校學習的效果。既然效果不好,停課不停學期間我們為什麼不進行“家庭教育講座”呢?現在正是進行家庭教育最好的時間,好家長才會教育出好學生,對家長進行培訓,讓他們都成為教子有方的父母,應該更有意義。

三、好成績or好身體

我這一週一直在問自己,到底學生需要好成績還是好身體?這次新冠肺炎帶走了那麼多的生命,當然以體質差的居多,年老體衰的居多。這說明好身體對我們有多麼的重要,相比於生命和健康,成績、事業和金錢真的不算什麼。這兩週的學生,每天平均坐著看屏幕六個小時,眼睛得不到休息,身體也很少活動。我們知道眼睛一旦近視,那將是不可逆的傷害,值得嗎?

我支持開學以後零起點無差別教學

,適當通過壓縮暑假彌補一定的學習時間,不要再大搞線上教學傷害學生的身體了。

你被孩子在家上課逼瘋了😱嗎?說說您的看法


鹿鳴老師S


我班裡的直播課上了兩天,因為我這邊是農村山區好多學生反映太卡上不了,從第三天開始我就每天錄播讓孩子們看回放。我感覺這段時間遇到的問題救有幾方面:

1.課堂互動達不到效果。集體的學習少不了探究交流,課堂中的互動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網課在互動上達不到效果。

2.學生的自律性達不到。特別是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需要督促和引導的。

3.科技在進步,線上教學也是一種趨勢,作為老師其實更需要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能提的更高,要不停去學習新的知識把自己的課講得更精彩來引起學生的興趣。


瑾瑾


我是一名初三教師,通過線上教學,我發現了自己在上網課技術上的短板,不能遊刃有餘地運用各種軟件上課,在這方面還需要學習!就學生來說!網上教學對學習好的同學還有幫助,對於不愛學習的同學,就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因為老師沒法掌控學生!這不有一天,在班級群看見有一科老師在群裡點某一個同學,我打電話給這個學生,問他幹什麼去了?你猜他說什麼!鍛鍊身體去了!你說我那個氣啊!我真想罵人!老師上課,他玩去了!



小荷風采


“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反思

全國開展的線上教學已有兩週有餘,作為畢業班的老師一直堅守在線上教學的第一線,也恰逢自己提出此問題,因此特做以下幾方面的反思。


教師角度

作為站在線上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本人有以下幾點反思。

1、心態不正,重視不足 2月10號,本人所在學校佈置開展線上教學任務,接到任務後,剛開始還有點排斥心理。後來也只是按照學校要求建立班級學習微信群,將各科教師拉進班級群中,佈置各科教師在班級群中授課。而自己未曾深入研究其他更好的教學方法,如直播課、先錄新課後播放。

2、線上教學工具運用不熟練 線上教學的這段時間,我運用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先錄新課再發給學生播放學習。剛開始使用的錄屏軟件摸索了很久,也不知怎麼剪切視頻,一直在做無用功。後來通過向網友學習,才解決了上述問題。

3、課堂準備不充分,學生學習效果不好 單比較同一節課,線上教學備課所花的時間比學校教學得多幾倍。剛開始進行線上教學,教學思維還未及時跟上,所以還是以傳統學校去備課,教法單一,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達標。

4、教學效果反饋不真實 <strong>教師教和學生學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教和學效果可通過學生作業或組織考試來實現。我班線上教學,學生作業的完成率及真實率是打了折扣的,更不用說組織考試。


學生角度

1、自覺性差,學習效率低 大部分中小學生學習缺乏自覺性,因此在熟悉、寬鬆的家裡學習,一些不良的習慣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中,都會滋長出來,如上課不專注、交頭接耳等。這樣學習效率低下就不用說了。

2、學生視力下降嚴重 學生每天上課盯著電子產品的時間足夠長,所以視力的下降是自然而然的事,怎麼有效的降低這種情況,也是我們應該考慮和反思的地方。


綜上,我覺得只有各位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努力、認真,高效率的學習,才能在“聽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活動中(這也是暫時最有效的方法),達到預期效果。


初中物理芮老師


作為一個平時經常玩玩網絡的小白,談談自己對這種現象的看法:現在的在線教育主要是兩種模式,一種是錄播課模式,比如上海;一種是直播課模式,比如很多培訓機構和一些喜歡出風頭的學校。

先說第一種錄播課模式,這種方式一般是找一些名優教師錄製好教學視頻,然後發給家長或通過網絡播放,這麼做的效果好在教學進度統一,教學內容一致,集中了名優教師的教學智慧,錄製的視頻課應該比較優秀,最大的好處是視頻課,學生可以自我掌控自己的學習進度,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停下來再看,可以暫停自我思考,當時在搞微課慕課的時候對這個視頻課的技術屬性可是推崇備至的,但不足也是明顯的,一個是沒有考慮學生的水平,做不到因材施教,二是跟學生的交互為0,;第二種方式是由任課教師在線直播,這麼做優點也是比較明顯的,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打卡,逼得孩子必須坐在電腦旁,對於本班的學生,老師也容易教學,有針對性,而且也容易營造出一種熱火朝天抗疫情的氛圍,領導喜歡的(嘻嘻),但這種方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是互動性,對,沒錯,我說的就是互動性,表面上這種形式解決了互動性,但然並卵,參加過視頻會議的人都感受過那種網絡不通的難受,特別是一個老師教兩個班將近100名學生,如果要把每個人的實時視頻都進行互動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多數老師選擇不使用雙向視頻,僅僅是分享自己的電腦桌面,在授課中使用排麥的形式要求學生回答問題,但作為一個一線老師,我很看重在我授課的時候學生臉上的反應,現在得不到這樣的反饋,在授課的時候就像是蒙著眼睛在走路,很多時候,會錯誤的估計學生的能力,導致講的過快或過慢(大多數會過快),這時候學生又不能像聽錄播課那樣可以回看,這是一種很不好的上課體驗。再說排麥回答問題,對於一個班近百位學生來說,被叫到的概率真心不大,對於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就可以邊聽聽邊開了小窗聊QQ,真要被老師叫到完全可以通過QQ求救於其他同學,所以這種交互有不如無!

綜合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但感覺錄播課要好一點,預計這也是上海選用的原因,建議可以用錄播,有名優教師講解新課,再有科任教師針對本班學生加一點習題講解就完美了。

真沒想到,線上教育會以這種方式來到自己的身邊,教師排斥技術是不行的,也是愚蠢的,現在再說“你用你的電腦好了,我用黑板和粉筆也不會差”一類話的教師應該可以閉嘴了,因為黑板和粉筆已經沒有了。在擁抱新技術的同時,我覺得普通老師要打造好自己的課。因為內容為王,線上教育再怎麼折騰,它玩的還是信息的傳播方式,但信息的內容是由教師決定的,學生也許剛開始會因為感覺線上教育電腦上課比較新鮮,會來湊這個熱鬧,捧你的場,一節課聽下來,感覺還是換湯不換藥,課的內容不夠精彩,同樣會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無數不談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因為平時就進行的是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所以面對疫情下的純線上教學還比較適應。教學效果也還不錯。唯一的問題是網絡擁堵,我們也制定了相應的補救措施。用微信QQ在線答疑,或者把知識點做成小視頻發給學生等。

說說我的授課經驗吧!

課前依託雨課堂智慧教學平臺,給學生髮送視頻、課件、測試題等資源,並佈置難度不等的任務,讓學生完成。通過信息化的手段,驅動課堂教學開啟前的預習,並通過學生反饋的“難點報告”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面授課堂內容。

課堂,教師可以實時地跟蹤和查閱學生的學習數據

,準確瞭解他們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使課堂教學變得更有針對性,課堂上圍繞課前任務,先進行測試,再對重點或難點內容進行講解,利用彈幕、投稿、投票等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課後通過雨課堂,設置課程後測題目。通過後測鞏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同時,圍繞學術熱點、前沿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甚至展開辯論。

我覺得線上授課

重點:

教師在雨課堂直播授課的時候,要注意營造“課堂現場感”,利用雨課堂強大的交互功能,精心設計直播內容,要針對直播授課更新原有教學組織和教學內容,激勵、約束、強化學生的學習行為,使學生身在家而心在學。利用雨課堂的測評反饋功能,遠程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難點:

線上混合式教學實際上就是把之前線上(課前、課後)線下(實體課堂)混合式教學的內容全部搬到了線上。雨課堂代替實體課堂,不是簡單的線上直播。線上教學更容易“丟人”。這個“丟人”不是lose face,是lose student。通過多種交互式線上教學環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避免學生走丟。同時線上教學應該對課時進行明確的分段切割。一個小段裡只應該圍繞一個內容展開,每一個小段之間有明確的分割和轉折。

這是我的經驗和體會,希望對您有幫助!





虹姐有話說


你好!我是一名英語老師,確實!這次線上教學的經歷讓我對工作的很多方面有了深刻的感觸和反思。

我從【專業知識】【教學技能】【課堂計劃】和【教育反思】四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觀點。

【專業知識】,由於我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這個領域已經教了很多年書,對武漢本地的考試大綱瞭解比較深,所以對於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哪些經常會考,哪些考的頻率比較低,心中有數。並且在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的英語學科的知識儲備就相對就比較豐富,所以在專業知識方面沒有很多問題,應對目前的工作是綽綽有餘,當然活到老學到老。對於英語知識的學習是不能停止的。

【教學技能】,這一方面是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本質的不同。清楚地記得剛開課的前兩天,我對於如何進行線上教學?需要哪些設備?設備與軟件怎麼調試?全然不知。導致在前兩節課,有很多的突發事件發生。儘管我認為線上教學相對於線下教學還有很多的不足難以彌補,但從另一方面看,線上教學也是教育中的一部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得有在各種途徑下進行教學的基本能力,這是一種教學技能,也側面反映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知識的全面性。所以通過這次線上教學。我也掌握了線上教學的一些基本操作,同時明白了技能重要性。不拘泥於傳統,勇於創新,勇於實踐。也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必備要素。

【課堂計劃】,由於線上教學會有很多的突發事件,老師與學生不在同一個空間下進行學習,所以對於學生的知識掌握度和把控度都會嚴重下降。進而導致我們原定的一些教學計劃會被許多小事而干擾,積累起來嚴重影響我們的教學進度與安排,所以,這一次線上教學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多計劃的重要性,我們在準備課堂計劃時最好有多個方案,以防萬一。同時老師得有臨場應變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將每一節課的內容進行串聯銜接。計劃可以為微調,但目的不能變。

【教育反思】,線上教學將老師與學生進行了空間上的分離。從這麼久的實踐來看,我認為線上教學的教學效果相比於線下是有一定折扣的。根據學生類型不同,孩子們的自控力也不一樣,一旦他採取一些比較特別的方式,也可以達到偷懶的目的。這時,老師是無法進行直接管控的。哪怕有家長督促。孩子們的心也無法完全投入在一件事情上,這反映出我們的學生的自學能力非常的差!這也是我們教育的弊端。當這些學生們走向社會。他們在人生中大部分時間是要具有自學能力,同時自控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線上教學也讓我感觸。學生的教育不單單是知識方面的學習,更多的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告訴他們學習的目的,鼓勵他們自學,逐步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反思與觀點,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


90後的Jonny張


線上教育一週了,問題很多,在我這周情況看來,主要總結以下幾點:1不能講難,重在鞏固複習,這些效果導致部分孩子追不上,一部分孩子吃不飽,比如本身班上有一部分孩子,不強也不弱,靠在集體環境中督促,可以有一定發展,可是線上後,缺少環境督促自覺性差了,導致本該跟上孩子很累,老師也很累,效果不好。2家長,不是每個家長都全職在家,班上接近一半已經復工,家長白天上班,只能把電腦留給孩子或者讓爺爺奶奶監督,回家後弄孩子學習還得先學習一遍,家長也很累,也不敢辭職,家庭壓力大,這確實對家長負擔重。3眼睛,我個人特別重視眼睛,孩子這周使用電腦時間超過了以往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個別孩子已經出現度數加深或者假性近視,我很擔憂,所以每天很嚴格做眼保健操3次(要求2次)我個人認為,課可以後面補回來,但是眼睛太小近視真不好。4其他問題,類似不會操作,卡頓,在老家沒網絡等,這些問題家長老師都在克服,還好。總結:線上教育適合自覺性好,理解快孩子以及畢業有升學壓力孩子,其餘孩子如果我選擇,晚開學一兩個月也可以,還是那個觀點,眼睛更重要。


夢可孩子王


網課進行了一段時間,家長褒貶不一,初三高三的家長很贊同網課,畢竟快要升學考試了。但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認為網課只是形式。我作為一名教師,來反思這段時間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人數不全

網課最讓老師頭疼的問題是上課人數不全,總是有些漏網之魚,有幾個人缺席。很是為此事煩悶。

1、客觀原因:上課時間衝突

網課模式開啟,家長手忙腳亂,頭都大了。尤其是家裡兩三個孩子,每天要打卡,上課,傳作業,忙的焦頭爛額,有時候聽課時間衝突了,家裡手機電腦不夠用。在上網課時,我們班有個小女生連著兩天沒來上課。和家長溝通,原來是兩個孩子的上課時間調不開,只能讓老大先上課,畢竟快小升初了。

2.、主觀原因:

學生不願意上課,家長也放手不管。有個女生,從上網課開始,一節課也沒有上過,作業也沒有傳過,給家長反映,家長無動於衷。再溝通,還是沒有效果。甚至上課群都沒有進去。這時候老師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學生不上課,家長不配合。但這只是個例。由於家長的原因,長期對學生放養,配上手機,徹底沉迷電子產品。學業顧不上。

二、上課效率低

在課堂上能開展教學活動,很多課需要小組合作,學生間的討論交流,來達到課堂的生成。老師發現學生走神,能及時制止,糾正錯誤,幫學生回到良好的學習狀態。上網課不同於在學校上課,老師看到的是電腦,隔空上課,看不到學生聽課的狀態,可能昏昏欲睡,可能東倒西歪。如果學生上課狀態差,最後導致知識掌握不牢固,作業上很多出錯的地方。

據觀察我上網課,可能就一半學生認真聽課,自律性強的學生還好點,能跟著教學活動學習,作業完成較好,而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學點皮毛,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在網課上不能隨時互動,有時連麥聽不清有噪音,這很讓人苦惱。不過有書寫板,讓學生做連線、選擇題,還能來個小互動。

三、作業不全

大部分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整體書寫認真,讓老師倍感欣慰。有幾個“釘子戶”,作業不交,課不上,家長不管,隨心所欲,放任自流。

和家長溝通好幾次,答應特別痛快,馬上讓孩子上課,結果還是不來,這是目前遇到最棘手的問題。

四、軟件不給力

2月10號上網課時,用的希沃雲課堂。缺點是剛上課時很卡,學生掃碼進不來課堂,偶爾有嘶嘶的雜音。講究著用了幾天,後來一天上課時,我居然進不去課堂了。離上課還有15分時,換成了qq直播。

qq直播的缺點是沒有書寫板,連麥有雜音。不存在進不來課堂的情況。

現在根據學校要求,又換了希沃。家長都蒙圈了,短短十幾天換了三次。

這段時間出現的問題很多,但有些可以避免,比如人數和作業。只有找到問題,拿出具體措施,才能更有效地進行網課。

網課是現在必然趨勢,我們要從反思中成長,從反思中總結,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子。


小火果果


筆者是數學老師,上一週上了幾節數學課,同時我還從事學校信息技術方面的指導,基本每天都要巡課(網上看老師們上課,幫忙解決技術問題,作上課記載),網上直播上課一週半了,下面談談我的體會和反思。



一、線上教學現階段是沒有辦法的最好辦法。

受疫情影響,學生沒法到校上課,教師也無法返校工作,如果沒有線上教學這種方式,師生交流變得困難,大多數學生沒有自覺學習的習慣,將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雖然線上教學存在許多弊端,比如:師生互動開展困難、學生視力受影響、學習效果反饋週期長、學生缺少監管學習效果差等等,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剛開始實行線上教學,網上反對聲音很大,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大多數老師都能認識到,現階段線上教學是解決“停課不停學”的唯一好辦法。


二、線上教學更考驗教師的能力


要想上好一節線上課,教師前期的準備要比平時上一節常規課花費的精力更多,需要的知識儲備更多。

首先,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知識,要熟練運用直播平臺;

其次,線上教學時間太長會對學生視力造成傷害,因而一節線上課不能超過35分鐘,那麼在有效的時間內,教師如何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從教學的設計上動腦筋;

第三,線上教學如何吸引學生觀看?如果是照搬PPT唸經的授課方式,學生大多隻有堅持十分鐘左右,然後可能會開小差、睡覺等等,所以線上教學時,老師必須想盡辦法,力求課程精彩有趣,儘可能多種方式與學生互動才行。

第四,從最近我接到的電話和巡課中明顯看到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有待於提升,雖然近些年開展了不少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的培訓,但這次“檢驗”看出,培訓效果極差,大多數培訓都是完成任務,收效甚微,後期的相關培訓不能只做做樣子,必須實打實開展。


三、線上教學不是新鮮事物,但特殊時期的全民齊上,各方面都面臨考驗


從教育主管部門到互聯網公司再到基層教師,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活動中,都面臨大考。第一週,眾多教育平臺相繼崩潰,只有少數大平臺能多堅守,說明線上教育在多元發展的同時還要加強資源的整合。教育主管部門接二連三發文,對線上教學糾偏,也暴露出主管部門在特殊時期的預案不足。基層教師從一開始的不願意到後來的主動參與,說明新事物的普及需要一段時間,廣大網民不能一哄而上,全民開噴。


以上是我的個人淺見,各位輕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