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抗疫不誤春種時,江華貧困戶“抱團”種植紫長茄

縣區|抗疫不誤春種時,江華貧困戶“抱團”種植紫長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劉明政

瑤山春來早,人勤備耕忙。2月22日一大早,在地處瑤山腹地的江華瑤族自治縣中河村的農田裡,貧困戶袁承基便忙著組織勞力有條不紊地剷土壓地膜,每一個細節也不放過。

只見13名帶上口罩的村民分區域散開作業,翻耕平地,鋪地膜,剷土壓膜,為接下來的紫長茄種植做準備。大田裡儘管少了些往日的喧譁,但火熱勞作氣氛不減。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一大片鋪上地膜準備種植紫長茄的農田是本村已脫貧戶袁承基與另一脫貧戶許丹厚兩人年前承包下來的,共有42畝,光一年的農田租金就達2萬元。

今年54歲的袁承基和56歲的許丹厚都是2014年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在江華縣委組織部駐中河村扶貧駐村工作隊的精準施策和有效幫扶下,兩個貧困戶通過養殖竹鼠和土雞分別於2016年、2015年甩掉了貧困帽子。

“我們碼市比鄰廣東,特別是我們中河村這裡的氣溫和土質很適合種植紫長茄。養殖業要想擴大規模又受到場地的限制,所以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我們就轉型搞種植了。”袁承基在談到“抱團”租田種紫長茄的初衷時說。“我和丹厚兩人準備投入26萬元,一定要帶頭將村裡的規模農業種植做起來,既讓村民有土地租金還要讓村裡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在家門務工有收入。”

“只要管理得好,紫長茄一畝可產3000-4000斤,年初我們就與廣東老闆簽訂了購銷合同,5月份就可以收茄子。按現在的市場行情,僅此一項今年每人可賺7萬元左右,穩定脫貧致富不成問題了!”袁承基信心滿滿地說。

“駐村工作隊想得真周到,把口罩給我們送到田埂上來了。”正在鋪地膜的李大媽說起駐村工作隊抗疫行動豎起大拇指,稱讚說,待在家裡快一個月了,避疫情沒事做不習慣,現在扶貧幹部來與大家一起抗疫情抓生產,心裡感到很踏實。

“我們堅持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春耕生產促脫貧攻堅,想方設法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王進平介紹,立春過後,氣溫回升,正是備耕的好時節。他們通過電話、微信群、QQ群等途徑,向全村農戶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宣傳,優先為100餘名開展春耕生產的貧困戶、種養大戶、村保潔員統一配發了300個口罩。同時,深入生產一線幫助群眾開展春耕生產與指導抗疫自我防護,讓廣大農戶和種植大戶吃下“定心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