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全民保退保,損失金額是保額的20%,大家怎麼看?

馬雲爸爸去哪兒


退保有損失,這是很多人的共識,也是很多人說保險是騙子的一個理由!其實,退保也有沒有損失的情況。比如,在猶豫期內可以全額退保,或者由於保險業務員誤導投保的情況。



猶豫期後退保只能退保單的現金價值,不同類型的保險,退的現金價值也不同,理財型保險退保的現金價值大概是90%左右,保障型保險退保的現金價值大概是10%左右。下面以一個真實的案例分析如下:

首年保費16376元,第一年退保的現金價值是654元。


保險保


全民保一推出我就買啦,不多一禮拜100元,當時宣傳的可以隨時中斷退保!也是看中這點才投的想存些零花錢!有半年吧突然想看看能不能取出來,跟樓主一樣提示我有20個點的違約金!我當時就打支付寶電話投訴,1.支付寶宣傳時沒有提到退保有違約金!2.投保時保險公司也沒有讓消費者明確知道有違約金!後來人壽給我打電話把這20個點補給我!沒通過支付寶!直接打到我個人賬戶!


二哥幸福生活


支付寶全民保退保,居然只損失保費的20%,這簡直是業界良心啊。


本人曾經退過兩份保險,損失都在50%以上,只能說曾經太年輕,對保險認識不清,投保很不理性,結果就交了學費。


在眾多保險產品中,保險銷售人員的提成比例是很高的,一些險種第一年能達到保費的40%左右。保險業務員之所以每天都能雞血滿滿,百折不撓,百般拒絕依然勇往直前,高額提成絕對是最大動力。


保險講究現金價值,可以簡單理解為扣除了業務員提成以及公司運營管理費用後剩下的錢,也是退保後能拿到的金額。一些線下的商業保險如果一年後退保,甚至只能退回不到20%的本金。


下面是一款終身壽險,一年繳費1.1萬元,我們來看看現金價值情況,第一年退保的話只能拿回一千多元,僅有保費的10%。


全民保是一款養老險,與同類傳統渠道商業保險不同,繳費更加靈活,可以多放,也可以少放,還能在資金寬鬆時增加額度。至於領錢的年齡,男性60週歲,女性55週歲,與當下退休年齡一致。


作為養老險,繳費越早,繳費越多,則在退休後能領的錢越多,這很容易理解,時間長河裡複利會產生巨大作用。1萬元存一年可能只有400元的利息,但是如果存10年,利息就會高達4800元,20年的利息能達到1.2萬元,40年的時間則可以達到3.9萬元。


按照4%的年收益率,假如我們每年投保1萬元,20年後正好退休開始領錢。如果是自己理財的話,這個時候手上就會存下了31萬元本金,選擇一家銀行存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則一年有12958元利息,每個月能拿到1079元。


實際上,保險公司展示的收益以及每個月能領取的金額,更多隻是廣告,或者說是理論上的最佳收益水平。最終能否拿到,則要看天氣。按照上述金額連續購買20年,也許到最後每個月只能拿到500元養老金,畢竟一切解釋權都要看保險公司,具體能領多少,這個可沒有任何承諾。


按照多年來保險公司的套路及表現,支付寶全民保依然難逃真實收益率低的命運,最終恐怕還是超不過3%的年收益率。如果是這樣的話,購買這款保險,也許還是不如自己存錢更划算。


最後還是要講講保險的套路,往往會給出高中低三種收益水平,最終結果會有天壤之別。按較高的收益水平,投保1000元能活到80歲的話大概能領1740元,但是如果按低檔收益,那麼分紅為零,也就只能領自己的本金,收益全部給了保險公司。到底是高檔還是低檔,當然不是我們說了算,保險公司有最終解釋權。


財智成功


支付寶裡面的保險產品關係是這樣的:保險產品承保公司也就是製造商是某一家保險公司,銷售公司也就是代理公司名字叫螞蟻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這個代理公司和支付寶的關係大家都明白就不說了。

全民保這個產品我記得應該只中國人保的產品,保險期間是終身。之前專門對這個產品做過分析,想詳細瞭解可以添加關注查找往期文章。保險產品退保按現金價值退的,肯定有損失的。這類產品因為沒有什麼保障,退保損失20%算損失低的了,因為互聯網渠道本身沒有太多成本。其他渠道的一些重疾險產品一般猶豫期過完退保損失50%甚至更高。這兩年有的渠道重疾險第一年現金價值為O。比如投保重疾產品,保費第一年五千,保了一個月不保了,想退保,發現一分錢現金價值都沒有,一分也退不了。按年繳費的產品保一個月和保一年加寬限期六十天後退保金額是一樣的。

保險是格式合同,繳費期間和保險期間都是提前約定好的,退保就是一方違約,保險公司肯定要扣除銷售成本和其他經營成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前面會有意降低現金價值就是避免客戶退保,特別是業內人士一些套取費用的故意退保行為。


專業保險諮詢


“您猶豫期後解除合同會遭受一定損失”幾乎是所有長期保險合同中都會看到的一句話,支付寶全民保作為一款分紅型養老年金保險,自然也是一樣。先來直接回答題主問題描述中的提到的, “每存入1000元,就要損失200元”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保單的險金價值是會增長的,對於“全民保”這款年金險,大概是9年左右現金價值會達到已交保費。

儲蓄型保險前期退保有損失。

有很多人不太理解儲蓄型的保險產品為什麼前期退保會有損失,明明前期保險公司也沒有承擔任何風險,保費轉成保單現金價值為什麼會這麼低呢?主要是由於前期的費用成本較高,以“全民保”為例,成交一單過了猶豫期保險公司就需要將保費的一定比例付給螞蟻金服,作為業務費用,再加上保險公司自己的一系列運營成本會分攤到每一張保單上,這些費用都會在保費中扣除。而“全民保”嚴格來說算是躉交(一次性繳費)的保險,所以前期的費用比例並不像其他期交的保險那麼高,題主20%的損失已經算是少的了。

並不是退保就一定會有損失。

對於儲蓄型的保險,退保其實也是收益兌現的一種形式。比如終身壽險,提供終身保障,被保險人身故或全殘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但保單的現金價值會隨著保單存續的時間越來越高,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儲蓄,然後在需要的時候通過退保來兌現自己的收益。大多數養老年金保險也是可以在養老金領取前進行退保拿到現金價值兌現收益的,而養老金領取之後,一般都不可以退保了,如果仔細看自己投保的“全民保”的電子保單,就會發現在領取年齡之後現金價值就是零了。不過對於保終身的“全民保”只要活得夠久,領的錢就越多,也就起到了養老保障的功能,當然“全民保”是保證領取20年的,即使領取一兩年就去世了,保險公司也會把20年中未領的錢一次性給到家人的。

買保險前想好買保險的目的,不要輕易退保。

對於“全民保”這類保終身的養老年金保險,建議有意願提前存點閒錢來養老的朋友進行購買,因為這類保險拿的越久,收益才會越高,對於想要存一些錢幾年之後兌現收益的,不建議通過終身型養老年金保險來實現。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與啟發,另外不要忘記點贊哈。


京哥保


  全民保對接很多產品,不知題文特指哪一產品。比如有全民保終身養老金和全民保教育金等產品,而其對應的都不是同一家保險公司,前者由中國人保提供,後者由泰康人壽提供,這其中螞蟻保險只是銷售方罷了。

  這就好如餘額寶對接20多隻貨幣基金,每隻基金來自不同的基金管理公司,並非統一產品。如果交的是第1年只損失20%,那麼是輕的了,說明該保險不是重消費型產品,重消費型產品第1年損失95%都是正常的,比如中國平安的平安福。

  人壽保險一般將保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保險金,如在保障內不發生意外或險情,該部分資金歸保險公司所有;而另外一部分則為現金價值,進入保險資產管理賬戶進行相應的投資理財。

  如果該類保險是終身人壽險,那麼保險金部分佔比較大,因為它要分攤到未來幾十年的保障。如果同時保額較大,保障範圍較廣,那麼保險金部分佔比會進一步擴大,也就是所謂的重消費型人壽保險,退保只能拿回極少的資金,特別是前幾年要計提較重的銷售佣金和建檔等費用。

  人壽保險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期所交保費進入現金價值部分資金會逐漸增大,但是即使是最後一期也不可能100%進入現金價值。退保造成損失是必然的,畢竟人生得到相應的保障,而保障需要相應的保費支出。

  當然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金價值的資金也會增長,畢竟參與投資,可獲得相應的收益,但該收益通常不如將現金價值部分資金做相應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因此,對於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更建議將保障和現金價值分開來配置。比如買保險只買消費型保險,不買有現金價值的人壽保險,而將本應成為現金價值部分的資金做相應的中低風險理財。

  題文損失只有20%,要麼該保險不是重消費型人壽保險,要麼持有該保險已經有一些年頭了。在這裡也奉勸大家,買保險不是單純的投資理財,也不要將其理解為投資理財。保險保險它必然存在相應的保障支出,退保損失是必然的,畢竟保險合同為幾十年甚至終身,退保首先是投保人自身違約,交一些所謂的“違約”費用也是理所當然的。

  在購買保險的時候最好看清保險合同,以及儘量知道多一點相應的保險知識,而不是一味的被忽悠被套路,然後再來扯一些被坑的話題,那是毫無意義的。


三人聚眾


沒錯呀,就是這樣的。

首先商業保險在猶豫期內退保是退保保費,長期人身保險大多的猶豫期是10~15天,猶豫期內退保只需要支付10-20元的工本費即可,過了猶豫期退保都是按現金價值退,這都是寫在合同裡面的。

其次保險退保都是有損失。不同的險種保障成本和佣金都不同,所以退保損失也各有不同。比如說重疾險,保障成本都比較高,退保損失都非常大,假如年繳3000元保費,在一年內退保估計也就能退300元,個別公司退保可能也100元不到。再比如說前幾年的萬能險。1萬元以內交費的第1年初始管理費就扣50%,一年內退保的基本損失50%。比如上面的全民保養老保險保障成本相對比較低,所以損失不是特別大,基本上退保也就損失10~20%左右。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損失嗎?損失的錢又去哪兒了嗎?損失的這個錢主要是用於理賠支出 管理支出和佣金支出。拿重疾險來說,保單生效過了24小時,因意外發生重疾就可以實現賠保額,因疾病發生重疾,過了90天或180天觀察期也是賠保額,所以這會有一個理賠成本。還有就是因這個保單所產生的管理費用和業務人員的佣金支出,所以重疾險退保損失是最大的。而養老險,沒有這個理賠支出,所以主要就是管理費用和業務人員的佣金,相比重疾退保損失也就沒那麼大。

最後面對這樣的損失我們該怎麼辦呢?現在買保險的渠道已經有很多,可以從保險公司買,也可以從保險經紀公司或第三方機構買,以及像支付寶,微信,還有京東都可以買保險。無論你通過何種途徑買保險,一定要把保險條款能自己搞懂搞透,特別是這種線上買的保險沒有通過代理人,退保這塊很難進行維權,投保後保單過了猶豫期就視為你認同了此保險的協議,並且看懂了此保險,你退保的時候一切都沒有任何爭議,不存在忽悠或誇大或誘導。(注:線下買保險,有時候萬一出現代理人誇大 忽悠 誘導等銷售行為,可以進行協議退保)。

這就是我的看法。


險中情


不少人是奔著收益去買保障的,這就大錯特錯了!保險保險,目的是在於保障而不是收益,而理財險在宣傳的時候可能過於強調收益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對大家的保障科普,所以網上才會有類似的誤解:“投了2000了,發現收益有點雞肋,想撤保被了500多,只退還1400多,這才幾個月時間,分紅也就10塊錢不到!”這聲音與題主不謀而合,絕非個例。

支付寶全民保屬於分紅險,也是保險的一種,那便會有保險的固有屬性——

1.要花錢買保障

由於是理財險,要你倒貼錢去買你肯定不願意,所以不可能叫你掏錢的,只能從貨幣的時間價值上收你的錢。我們知道,貨幣是有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的,這些錢放在保險裡幾十年,你可以去做很多事,你不做,那保險公司幫你來做,拿大家的保費去投資,賺到錢自己抽一部分再留一部分給你,所以收益比較一般。但你也別覺得虧,誰叫你懶或者沒經驗不懂得自己去投資呢,你是“買”到了保障的——保證未來一定的時間內可以獲得穩定的低收益。

2.退保會有損失

所有的保險,猶豫期(全民保是15天)過後退保都只能拿回現金價值,分紅險也是。比如這個投保案例中,第一年買了1萬塊,到年末的時候現金價值為8160元,也就是說退保的時候只能拿到8160元,相當於被扣了18.4%的保費。

相對而言,全民保的現金價值還是比較高的了,比如這款每年交1000,第1年退保會被扣了59%,一半的錢都沒了。

細看兩份分紅險,大家可留意到中後期退保的現金價值會高很多,比如投保8-40年,全民保的現金價值比所交保費還高。

如果是投連險或萬能險,現金價值會更低,退保被扣的更多。


多多說錢


說到退保這個問題,很多投保人在退保後都無法接受,覺得損失太大。但是同樣的情況,如果你是買了一輛車,開了幾個月後去賣掉,也會損失,為什麼人們就覺得那是正常的呢?我認為,這是因為你沒有真正把保險當作商品來看待。

保險比普通商品的退貨更良心

以你說的這個情況為例,自己買了全民保,過了猶豫期退保,什麼也沒有享受到,就直接損失了20%,這不科學啊?

那麼如果你不是買的保險,而是買了一輛車,買回家後放了一個月沒有使用,一點都沒有享受到該商品的價值,於是你打算賣掉算了。二手車商出原價的80%,你也會覺得太虧了,但心態卻不同,因為你知道新車放了一個月即便沒開,那也是二手車,不可能按原價出售。

其實保險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就是看不見摸不著且無法體驗,但這些都沒有改變保險是商品的事實。而且一般商品還只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保險卻給了你至少10天的猶豫期,那簡直是天地良心了。

全民保的退保金在業內還算良心

當看到你說,過了猶豫期退保還只損失了20%的時候,我真想對你說,你算是比較幸運了,竟然只損失了20%。

一般來說,重疾和壽險這類保障型保險的現金價值是比較低的,首年現金價值最低的可以只有0元,有保費的10%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不過,全民保養老金屬於養老年金保險,年金保險的現金價值普遍是高於重疾險的。首年近80%的現金價值不說是年金險中最高的,但也算是比較高的了。所以,你退保只損失了約20%,真算是業內良心。

投保前規劃好,沒事別輕易退保

保險不像一件衣服不合適可以多買幾件,不喜歡了可以扔掉。保險是一項長期規劃,投保前就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定製規劃,投保後沒有特殊情況都不建議退保。

現在網絡時代,有一個導致退保的重要因素就是網絡上的各種自是專業的保險文章。幾乎各家公司的產品在網絡上都能找到負面的評論,而越是市場佔有率高的產品,負面評論就越多。這是從市場定位來說,是正常的,畢竟沒有完美無缺的產品,而每個人出於不同的目的,並且也帶著各自的觀點,真是應了那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

舉個例子,一天菜市場的幾個大媽議論紛紛,談論著隔壁汪老闆的表弟的遠房親戚的嬸嬸的表侄女花3萬買了一個包,結果質量跟咱們50塊的包一樣。如果這時候你聽到這樣的言論,會做何感想呢?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何必硬要相提並論呢?保險也是一樣,買到了合適的保險,又何必要讓別人來評頭論足,更沒必要因為別人的評價去退保。

總結

保險也是一種商品,二手商品回收自然是要折價的,平常心面對即可。當然如果是古董除外,你也可以試試等個幾十年,看那份舊保單有沒有可能成為“古董”。


老萌有個存錢罐


退保為什麼會有損失?退保損失多少?

01

保險是什麼

簡單的來說,保險分成兩種類型。保障財產安全,和保障生命安全。

第一種,理財險。就是保障你的資金安全和增值一小部分, 除了提前退保會造成損失外你可以認為是一種銀行定期。

第二週,健康險和意外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障生命安全的, 這種兩種險又分為返還和不返還。這兩種險,不管是返還還是不返還,你都不能要求他的收益高,畢竟是保障性的保險。

保險是個好東西,前提是你買到適合自己的。

02

退保損失原因

題主說的全民保是一種養老保險,這個保險可以算是一種理財險,並且是保險期限特別長的保險。

為什麼說退保會造成損失呢?你要知道保單一旦形成,那就是一個合同一個契約,你要單方面的違約,那保險公司肯定不會給你買單啊!

1.佣金

一般來說,保期越長,那麼保險代理人員的初期佣金提成就越高。這就相當於保險公司提前支付了之後每期的佣金,而假如你提前退保,保險公司不從你的本金中扣錢那就是他虧了,那別人可能會虧嗎?不可能的吧!

2.違約

你要提前退保,那就是違約,你違約,那別人收你違約金不為過吧!十天或者十五天的猶豫期,你自己是清清楚楚的。過了這個時間,你再違約那肯定是會虧的啊。

3.經營成本

別人費時費力的促成了這個合同,你違約了之後,別人的各種經營成本還是花費了,那別人肯定不會自己買單,肯定是要你來進行買單的。

03

退保損失大小

保期越長,你退保越早,那麼你的損失越大。比如我之前見過一款二十年期的理財產品,第一年現金價值為你所繳保費的20%,意思就是在你猶豫期過了之後一年的時間內退保,那麼你的損失會達到80%。

所以如果沒想好,就不要買期限太長的保險。不然,說不好那天就退保導致損失很大。

那些消費型的保險就不要提什麼退保了,本來錢也不多,而且你退保除了沒有保障了,別人不會退你一分錢。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了解保險合同中記載的條例,不要因為業務員講的收益高就去買,因為他都是按最高收益給你講的。


我是烤腸,一起學習理財知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