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養殖戶說青魚最愛吃螺螄了,螺螄殼很堅硬青魚是怎麼吃的呢?

農夫也瘋狂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吃過青魚的肉,但是其實青魚是4大家魚之一,由於這種魚是一種比較兇猛的淡水魚類,所以一般養殖青魚的時候不能和其他的魚類一起養殖,所以導致很多農村地區養魚都很少會養這種青魚,而且這種青魚的體型比較大,如果和其他的魚類混合養殖的話,那麼可能其他魚類基本上就會被青魚給吃掉。這也是為什麼農村地區的人在養魚的時候會很少養青魚,而如果養青魚就會專門建一個池塘來養青魚。青魚的體型比較大,顏色呈現青黑色,雖然外觀有點像草魚,但是其實肉質要比草魚好很多。


在農村地區人們把青魚又叫做螺絲青,是因為養殖青魚主要給他吃的食物就是螺螄,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的驚訝,螺絲有堅硬的外殼,那麼青魚怎麼能夠吃得了呢?這個你就多慮了,因為青魚之所以能吃下螺絲,就是因為他能夠有方法,吃到螺絲裡面的肉。因為在青魚的喉嚨處有一塊非常堅硬的角質物,這塊東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魚驚石,又叫青魚石。人們在宰殺青魚的時候,往往會首先將青魚石取下來,因為青魚石的價格非常的貴,根據品質的不同以及大小价格會相差非常的遠。


據瞭解一條上百斤重的青魚,取下來的青魚石大概有80~90克,而根據市場價格這種大小的青魚石一般在70~90塊錢一克,那麼一隻上百斤重的青魚,光是靠青魚石就能夠賣到七八千塊錢。不過正常養殖戶,一般養青魚不可能養到這麼大,普遍是在20~30斤左右就會拿出去賣,而且他們賣青魚一般都是將青魚分成很多塊直接宰殺來賣,畢竟青魚的體型太大,普通的人根本不需要買這麼多的青魚肉,所以往往都是分開來賣。

不過這樣也好因為宰殺青魚的時候,養殖戶可以將青魚的青魚石拿下來,然後收集起來可以賣到不少錢。而這塊青魚身上最值錢的石頭,也就是青魚,之所以能夠吃下螺絲的武器。即使羅斯的外殼堅硬,青魚都能夠輕而易舉的將螺絲外殼壓碎,然後吃到裡面的螺肉,由於青魚是肉食性動物,這也是他跟草魚的本質區別,所以青魚的肉要比草魚好吃很多,非常的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青魚的肉呢?你們覺得青魚肉好吃還是炒魚肉好吃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少三番


青魚是我國非常常見的魚類,屬於四大家魚。

青魚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螺螄青,因為青魚喜歡吃螺螄,而且善於吃螺螄。

圖注:長有堅硬外殼的螺螄,圖片來自網絡


螺螄屬於軟體動物,但是有著堅硬的外殼,其他魚類根本不吃,可青魚卻非常喜歡吃螺螄,難道青魚不怕螺螄堅硬的外殼嗎?當然不怕啦

其實青魚不但會吃具有堅硬外殼的螺螄,而且還會吃同樣有著堅硬外殼的河蚌、蜆,甚至是螃蟹。青魚能夠吃帶有硬殼的食物的秘密就在它的嘴裡,青魚的嘴巴看似無齒,但是在其咽喉部長出一塊堅硬的角質增生,能夠壓碎堅硬的外殼,也被稱為“咽齒”。青魚正是靠著勺形的咽齒壓碎螺螄的外殼,吃到其中的肉。

圖注:注意看青魚咽喉腫的咽齒,圖片來自網絡


青魚吃螺螄分為四步:

下一步,吸!青魚先游到水底尋找螺螄,當發現螺螄之後就張開嘴將螺螄吸到嘴中。

第二步,咬!青魚將螺螄吸到嘴裡之後,就會用堅硬的咽齒擠壓螺螄,螺螄的外殼破碎,螺肉就與碎掉的外殼分離啦。

第三步:吐!螺螄被壓碎後,由於有堅硬的外殼,青魚是沒有辦法直接吃掉的,它們會將壓碎的螺螄殼和螺肉吐出來。

第四步,吞!將螺螄殼和肉吐出來之後,青魚就可以看準螺肉然後吃掉,堅硬的螺螄殼則沉到水底了。


青魚吃螺螄的步驟就是吸、咬、吐、吞,吃螺螄就像是嗑瓜子一樣。所以也真的有人往養著青魚的魚塘裡撒瓜子,看著青魚嗑瓜子呢。

其實青魚並不是天生的螺螄殺手,兩歲前的青魚由於體型小,咽齒也小,無法很好的用咽齒壓碎螺螄殼,就算是壓碎了也可能傷到自己。因此,兩歲之前的青魚生長慢,而且死亡率高。

圖注:兩歲以下的青魚吃螺螄很可能會被噎死,圖片來自網絡



兩歲之後的青魚已經基本熟練掌握了吃螺螄的方法,之後在螺螄肉的餵養下,體型快速增長,甚至能夠長到100斤之上呢!


古生物探索


青魚有另一個稱呼,叫螺獅青,是四大家魚之一,生活在淡水的底層,生長週期特別長。

你要問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動物最喜歡吃螺獅,那麼非青魚莫屬。我們平時在燒烤攤喝啤酒的時候也最喜歡點螺獅吃了,不過作為人類吃螺獅還是很講究的,首先將螺獅兩頭剪掉,醃製炒熟,吃的時候用嘴將螺獅肉吸溜吃掉,螺獅殼就無能為力了。

而青魚就不同了,這傢伙雖然生長週期慢,但在長到2-3年後,喉嚨裡的結石逐漸生成,就像上圖中那個淡黃色的石頭,那是青魚的咽喉齒,角質墊發達,吃螺獅的時候,就用這個東西壓碎螺獅的殼,咀嚼吃掉整個螺獅,並在胃中消化掉。

說來也奇怪,青魚在沒有長出“青魚是”的時候,是決計不能吃螺獅這種堅硬的食物的,只能吃軟一些的小動物,但2-3年待青魚石生成,就能夠吃螺獅了,一旦開始吃螺獅,體形就會飛快變大,最大的個體甚至能長到140斤,長一米多。

這裡需要特別說的是,青魚主要生長在長江南部的平原地帶,北方很少見的,東北有種青色的大魚,那個不是晴雨表,東北人叫他靖魚之類的吧。

青魚肉質鮮嫩細膩,刺大而少,只是由於個頭太大平時很少有人買來在家吃的,wo丈母孃過年的時候會買一條,用來做臘肉。青魚營養價值極高,有著“一條青魚三副藥”當然說法,可見其營養價值和食療價值有多高。

殺青魚的時候,一般懂行的會在青魚咽喉部取出青魚石,這個東西雖然很腥還不耐磨,保養不好容易開裂,但人們認為這個東西有保平安的作用,有時會做成工藝品戴在身上。

青魚石取出來後一定不要曬,最好陰乾,有條件的可以放到香油裡泡上半年,這樣會很好的防止佩戴過程中開裂。

最後說一句,青魚真的是最喜歡吃螺螄的魚類了,作為肉食動物,它可以非常斯文的飽餐一頓螺獅。另外青魚石真的不值什麼錢。


李阿冰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喜歡釣魚的漁友們都知道想要釣到十幾、二十幾斤重的大青魚,就應該使用螺螄作為誘餌才最有可能釣到,這是因為青魚喜歡捕食螺螄,又有“螺螄青魚”的別稱;很多人就很好奇了螺螄有那麼堅硬的外殼,青魚是怎麼吃掉的呢,吃的時候是囫圇吞掉,還是需要吐殼呢?

青魚吃螺螄四部曲:一吸、二咬、三吞、四吐。

青魚因其體背呈現青黑色而得名,是我國淡水四大家魚“青草鰱鱅”之一,而青魚由於肉質肥嫩鮮美排在首位,青魚不僅吃螺螄還吃河蚌、蜆等其他軟體水生動物和螃蟹、蝦米等小動物,是典型的肉食型魚類,而青魚進食時可以分為四個步驟:一吸、二咬、三吞、四吐。

吸:青魚有很強的吸食能力,可以將螺螄等食物吸入嘴中。

咬:青魚將螺螄吸入嘴中後,利用口腔內發達的咽齒,將螺螄、貝殼等堅硬的外殼磨碎。

吐:磨碎後再將食物吐出來。

吞:食物吐出去是為了將碎殼過濾掉,然後就會將螺螄肉吞食進去。

其它魚類有的也會吃螺螄等水生軟體動物,比如鯉魚,但是它們沒有像青魚一樣堅硬的咽齒,無法磨碎軟體動物堅硬的外殼,所以會在青魚吐出食物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被撿漏的魚類偷偷吞吃掉了。青魚雖然是肉食性魚類卻不兇猛,搶食能力很差,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食物被其它魚類搶走,這也是為什麼其他魚類不吃螺螄等軟體動物的原因。

青魚的咽齒是隨著青魚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育的,所以體型大的青魚它的咽齒壓碎功能越強,也就更喜歡吃螺螄等軟體動物,而很多幼小的青魚,由於咽齒較小,壓碎食物的功能弱,有時候會被咬碎的硬殼卡在嘴裡,最後該處發炎、潰爛、感染,最後死亡,所以2年以內的幼齡青魚死亡率是很高的,所以在四大家魚中,青魚的數量也是最少的。

青魚咽喉部位的咽齒可以製作成文玩。

能將螺螄殼等堅硬的外殼磨碎,由此可見青魚的咽齒的硬度應當非常高的,所以很多人就將這塊咽齒取出,經過細緻的打磨就製作成文玩把件青魚石,打磨後的青魚石如同玉石、琥珀一般晶瑩剔透,色澤溫潤,而且還具有鎮驚的作用,常被用來給小兒佩戴鎮靜辟邪用。

青魚是肉食類動物,經常捕食螺螄、河蚌、螃蟹等小動物,所以生長的非常迅速,有記錄的成年青魚體長最長可達兩米,最重可達100千克以上,並且青魚肉質細嫩,少刺,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營養價值也更高,價格也在四大家魚中價格最貴。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在自然水域中,青魚不僅吃螺螄,而且吃水面內所有能入口的貝殼類水生物,青魚有牙,但不長在嘴裡,牙長在咽喉處,下牙床是一塊堅硬的骨塊,俗稱青魚石,骨塊表面粗糙,主要是配合牙齒壓碎食物的外殼。

螺螄的外殼有多堅硬,沒有親眼見到的人不會知道,如果人不借助工具,用手的力量是絕對弄不碎螺螄殼的,一條魚的力量有多大,能輕易咬碎螺螄殼,吃了肉再把碎殼吐出來嗎?

誰也沒有看見青魚到底是怎麼吃螺螄的,但有很多的事實可以證明是怎樣吃的,(養殖池塘除外),有一年,下了很多天的大雨,我們這有一條港,直通大湖,水大時,湖裡的魚都逆水而上,水退後,迴游水路阻塞,魚都留在堰壩和水面較寬的港灣內生存,我家附近有一片水面較大,水不是很深的港灣,平時有空經常去釣魚,沒釣到過什麼大魚,都是些二,三兩以下的小魚,大雨後的一個晴天下午,我去釣魚,還是以往的老釣位,只是雨後水稍深了一些,打了窩,拋下釣餌,不久水裡就有了動靜,有大魚在水下吃窩料,密集的魚星氣泡冒個不停,不一會,一個黑漂,抬杆中魚,魚的力道很大,一直拉不出水面,不知道是什麼魚,(釣點水深只一米多點),當天用的釣線很結實,釣鉤也沒問題,幾個回合下來,魚露頭了,是一條青魚,體型比較大,沒想到有這麼大的魚,沒有帶抄網,旁邊也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幫忙,怕魚脫鉤,不敢太用力揮杆,只能小心溜魚,魚扯我拉,一直僵持了兩個小時左右,魚終於虛脫了,被我拉到水草上,用魚護抄上岸。

這條青魚是大水時從大湖上水游來的野生魚,完全不同於市場上賣的魚,身形瘦長,頭,尾,鱗鰭都很大,外形漂亮健康,力量遠大於平常在魚池中釣的魚,拿回家一稱,整整十八斤重,剖開魚肚,從魚的胃裡拿出差不多有半斤螺螄,螺螄很新鮮,可能剛吃下不久,一個個外殼完整,沒一點破損,這麼大的野生青魚,難道沒有力量咬碎螺殼嗎?

青魚吃螺螄,對出生不久的外殼不堅硬螺殼是可以咬碎,而對較堅硬的螺螄是直接吞食的。


田原鄉野


農村的養殖戶說青魚最愛吃螺螄了,螺螄殼很堅硬青魚是怎麼吃的呢?青魚當然愛吃螺螄了,要不然也不會被叫做螺螄青了,這個名號可不是白來滴,是以吃螺螄為拿手好戲才被冠以此名號,青魚對於清理池塘、湖泊之中的螺螄,具有相當強的工作能力,在農村池塘螺螄為患的時候,放上幾條青魚,就能夠輕輕鬆鬆的將螺螄消滅的乾乾淨淨,螺螄雖然很堅硬,但對於青魚來說,真的和我們嗑瓜子一樣的輕鬆。


青魚在幼魚期是不能夠吃螺螄的,因為幼小青魚的呈臼壯咽喉齒還沒有發育成熟,這個時候的青魚是吃不到螺螄的,也就像我們的孩子在沒有長齊牙齒,是吃不了較硬的食物的,待得青魚生長二年左右時間,就可以吃的動螺螄了,而且在沒有吃螺螄之前的青魚,生長極為的緩慢,而能夠吃螺螄之後,卻是質的飛躍,生長極為迅速,一年可以生長十幾斤,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環境之下的水域裡,螺螄豐富水面廣闊,青魚更是生長得心應手,可以長成相當大的體型。


螺螄具有呈臼壯咽喉齒,質地堅硬,能夠輕輕鬆鬆的將螺螄外殼碾壓破碎,從而吸食裡面的螺螄肉,將外殼吐出去,走進科學有一期的節目,就是描述的青魚吃瓜子,往池塘裡面扔一下瓜子,一會功夫,瓜子殼就會飄在水面,瓜子仁已經被青魚給吃去,青魚具有很靈活的咽喉齒,青魚越大,這個咽喉齒越發達,這個由於角質形成的齒也被叫做青魚石。

對於個體較大的青魚,食用之前都會將青魚石挑揀出來,青魚石質地堅硬,顏色淡黃半透明狀,具有很強的把玩和觀賞性,多被用於製作成為飾品和一些家庭用具,青魚石要在香油裡面浸泡幾個月之後,才能夠在空氣之中存放不變裂,佩戴於身上,也具有一定的辟邪作用,也是一種美觀大方的裝飾品,具有很強的觀賞力,青魚作為一種體型較大的淡水魚,肉質鮮美緊密是一種口感頗佳而且營養豐富的魚類,也是深受大眾的喜愛的一種淡水魚,青魚你的家鄉有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農村養殖戶說青魚最愛吃螺螄了,螺螄殼很堅硬青魚是怎麼吃的呢?

青魚為什麼能夠長出那麼大的個子來呢,就因為它能吃,而且敢吃,最終把自己吃成體積超大的魚。

青魚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螺螄青,因為它喜歡吃有著堅硬殼的螺螄而得名螺螄青。

那種殼很堅硬的螺螄,青魚是怎麼吃掉它的呢?很多人奇怪,青魚怎麼就能夠消化得了那麼堅硬的東西。

原來在青魚枕骨下方,咽喉部位有一塊類似石頭一樣的角質增生物,就是它能夠輔助青魚把堅硬的螺螄壓碎,送入腹中做為美食。

而這塊具有非凡能力的石頭就叫做魚驚石,也就是青魚石。在農村,有很多老人會在宰殺青魚時,把青魚石清洗出來,晾乾水分後,放在香油瓶子裡浸泡,浸泡半年以上時間,就會獲得一塊漂亮的可做首飾或者掛墜的石頭。


據老人們介紹青魚石具有驅兇辟邪的作用,如果小孩受到驚嚇,需要趕緊給他戴塊青魚石,也是魚驚石,孩子才會不再受驚嚇。

好看的青魚石顏色黃嫩,其形如心,乾透後堅硬如石,晶瑩剔透,如翠似玉,浸泡出來更是好看。

有了青魚石的幫助,再堅硬的物質,青魚都敢拿下,只要可以吃,硬些無所謂。

青魚肉質之所以那麼細膩、比較硬、鮮美,跟它吃很多螺螄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而青魚從螺螄的硬殼裡更是獲得了很多營養物質。


悠然見東山


青魚在清水塘家這邊養殖得並不多,平常也少見有賣的,一般也就只有在年前可以看到市場有青魚賣。青魚的養殖週期長,個體大,成本效益比不明顯,所以養殖青魚的人比較少。

青魚在四大家魚中體重應該算是最大的了。青魚生活在水體底層,以螺螄為主要餌料,螺螄殼那麼硬,青魚如何吃得下?它們直接吞還是像我們吃骨頭一樣能夠把硬物給吐出來?


青魚吃螺螄不假,但是並不是青魚從一開始就主要吃螺螄的。因為青魚吃螺螄是需要經過咬碎螺螄殼後再吃的。而要咬碎螺螄殼就必須要等到它有堅硬的牙齒,而等到它有堅硬的牙齒一般需要2齡以上的時間。等青魚有了堅硬的牙齒後他就開始大量的吃食螺螄,這個時候就是它生長最快的時候。這也是青魚為什麼頭兩年生長慢的原因。

青魚吃螺螄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呢?

青魚吃螺螄的時候首先會把螺螄吸入嘴裡,然後通過咽部堅硬的牙齒,我們也可以叫做青魚石將螺螄殼磨碎,然後吐出來經過過濾將螺螄碎殼去除後再將螺螄肉吃掉。

說起青魚石,可能有些人見過或者也有用青魚磨螺螄的牙齒做成的裝飾品吧?就如同玉石一般,質地非常堅硬,這也是它能夠磨碎螺螄的原因。

除了螺螄,青魚還吃河蚌,過程也是一樣。


洞庭清水塘


你好,我是眼鏡哥,一個有八年臺釣經驗的釣魚人,很榮幸能為廣大釣友來解答釣魚方面的疑問。如果認為我的回答靠譜,請伸出你勤勞的手指給我點個贊,歡迎大家關注並留言交流,下面進入正題。


青魚是四大家魚之一,但是與鰱魚、鱅魚和草魚相比,青魚更少見,因為青魚的個體比常見的淡水魚都要大很多,所以市場上一般不會有整條的青魚出售。青魚主要以螺螄、貝類和蚌類為食,這些生物都是擁有堅硬外殼的,但是青魚有辦法對付。

青魚的嘴裡並沒有牙齒,它咬破螺螄外殼的“秘密武器”生長在咽喉部位,有兩排非常堅硬的臼齒,雖然並不鋒利,但是非常硬,而且短,青魚就是用這樣的臼齒來壓碎螺螄殼的,把螺螄殼壓碎之後青魚會把螺肉吃掉,然後把碎殼吐出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螺螄殼都能咬碎,一些硬度非常高的螺螄殼青魚也是無能為力的。

由於氣候溫暖,魚類的生長速度比較快,所以青魚更多生活在南方地區,南方地區黑坑垂釣青魚也是非常普遍的。為了提高垂釣青魚的效率,南方地區的釣魚人會使用一種特殊的螺螄,這種螺螄叫做“脆螺”,脆螺與普通的田螺從外觀上就能輕鬆分辨,脆螺的外殼上有清晰的花紋,並且呈現出黃褐色,與普通田螺的青灰色差別很大。

南方釣魚人之所以要使用脆螺來垂釣青魚,是因為脆螺的外殼非常薄,用手就能夠捏破,所以青魚更喜歡吃脆螺,而且使用脆螺垂釣青魚也能夠大量減少脫鉤跑魚的現象。


眼鏡哥說魚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青魚對此也深諳其道。青魚沒有像河魨那樣可以直接攻破螺螄的堅牙利齒,但有生長的咽喉部位的骨質青魚石,也稱鯇石。青魚石的價值可能超過青魚的價值。一尾50斤的青魚,最多能賣到5百元,而它喉部的青魚石,有可能價值二千元。目前已知捕獲的青魚最重的可達113公斤,它喉部的青魚石,請您給估個價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