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適合學英語,對英語無感,還要激勵自己繼續學習嗎,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

shiyichuan2005


不知道你為什麼對自己做出這樣的判斷,依據是什麼。誠然,學習語言有天賦的因素,但是語言要學得好(能夠閱讀非專業領域類的各種文獻,能夠與英語國家人士自由交流,能夠撰寫英文文章),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自己的努力程度。我不知道你平常是怎樣學習的,跟你說三個例子吧,第一個是一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她最後取得的是學前教育與英語雙學歷,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怎麼一個概念呢?教育學、心理學類的課程,音樂、美術、舞蹈類的課程,文學、英語、手工、育兒類的課程。課程多而雜,但是這個學生每天花4個小時來聽英語,這就是她拿到雙證所進行的努力。

另一個,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她考了英國利茲大學TESOL的研究生,也就是英語教師研究生。同樣是在本科階段每天花費數個小時來學習英語。

最後一個本科是教育技術專業,考了日本語言文學的研究生,本科時,一半時間都在學習日語。

其實語言學習,就像學習駕駛,教師只是教練,教師給你最初的指引,接下來全要靠你自己的練習,你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自己的語言技能。我一直不認同語言學習中的各種技巧與速記方式方法。語言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背誦,就像以前我們背誦古詩詞、古文那樣。

當然,這裡的背誦前提是先得模仿,拿著文字材料,聽著音頻錄音,不斷地跟著音頻錄音的語音,語調進行跟讀、模仿。最好能讀到跟音頻一模一樣,再進行背誦。英文裡有個詞shadow(影子),當我們背誦到能夠與原音頻shadow的程度。就不愁學不好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