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蒲公英”為群眾撐起保護傘

掌上濟寧訊(通訊員 陸開勳)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任城區金城街道積極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疫情防控堡壘作用,圍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點對點特色志願服務項目,由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志願者接單,在疫情防控期間為群眾提供專屬志願服務,讓文明的種子像蒲公英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為群眾撐起疫情防控的保護傘。

弱勢群體的“貼心人”

“阿姨,在家嗎?最近別出去,待在家裡最安全。”“家裡需要的麵粉我放在門外了,再有什麼需要跟我說就行。”“哎,孩子,辛苦你了,你們在外面也要注意,多穿衣服,多喝開水。”夢圓社區網格員崔師一句句貼心的話語,讓社區居民董阿姨倍感溫暖,

崔師是金城街道夢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同時也是社區“紅色幫辦員”,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她特別關心社區10戶70歲以上獨居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情況。每天通過電話主動詢問老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情況,根據老人需要,送去必需的生活用品,想方設法解決生活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關愛的溫暖。

在金城街道,紅色幫辦網絡覆蓋街道15個社區,實現為民服務標準化、便民化、精細化,像崔師這樣的“紅色幫辦員”共有127名,他們在疫情防控、服務群眾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抗疫前線的“先鋒隊”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常青社區網格員劉露露不得不終止了假期計劃。街道迅速發出疫情防控動員令,劉露露義無反顧選擇“逆行”,趕到社區防控一線報到。

2月14日這天風雪交加,劉露露在藍天豪庭監測卡點一站就是8個小時,檢查出入證、驗視身份證、測量居民體溫……一線防控工作,要遠比劉露露想像的辛苦。半天下來,整個人都凍透了,回到家要很長時間才能緩過勁兒來。疫情防控一線雖然辛苦,卻沒有影響志願者們的熱情,他們在防控一線並肩作戰,盡力做好防控工作,讓社區居民感受到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洸河花園社區“90後”志願者李博文,主動申請到防控一線值守,體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開泰花園社區退伍軍人宋在光,用行動詮釋“退伍不褪色”的精神……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在街道各處疫情防控卡點,湧動著一簇簇鮮亮的“志願紅”,為疫情防控貢獻著“文明力量”。

街道防控的“支前隊”

疫情防控期間,大街上理髮店店門緊閉,如何打理頭髮成了大難題,給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造成不小困擾。於是,金城街道志願者、義工們紛紛行動起來,義務到抗疫一線,解決疫情防控人員的“頭等大事”。

濟寧市義工團成員張野表示,他參與了所在社區的防控工作,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十分辛苦,疫情防控期間,大家都沒有功夫去打理頭髮,正好我家裡開理髮店,我本人也有這個特長,便主動向街道文明辦、工會申請,為一線防控人員理髮,讓堅持在防控一線工作人員輕裝上陣,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再貢獻一份力量。

目前,金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426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已經積極行動起來,衝鋒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疫情防控貢獻著“文明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