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潭:“小人物”的“大故事”

他蹣跚著腳步,費勁的挪動著他裝著假肢的左腿。而他的雙手卻是那樣靈活,他專注的眼神、專業的手法,一個個頭髮亂糟糟、略顯頹廢的“大叔”,從他的手裡變成了精幹的“帥小夥”。他就是我今天要說的主角——臨潭縣三岔鄉村民馬朋珍。

臨潭:“小人物”的“大故事”

家和人興百福至,滿懷憧憬盼未來

臨潭:“小人物”的“大故事”

還記得,2012年第一次去馬朋珍家,一家人居住在不足80平米的簡陋房屋裡,但從他們家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過得很幸福,四世同堂,其樂融融。2013年7.22岷縣漳縣地震,也波及到了我們這裡,好多房屋因為地震,造成了破損,也就是那一年,馬朋珍用4萬元災後重建款和自己幾年打工攢下來的錢,蓋起了他的二層小樓房。房子蓋起來了,可是隻是一個框架,沒有裝修,他告訴我們,再和妻子去外面打兩年工,攢點錢了就裝房子,讓年邁的爺爺、奶奶也過一下城裡人的日子,從他的臉上我看到了他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也看到了一個年輕人該有的努力和拼搏的精神。

突臨噩耗舉家難,步履蹣跚語凝噎

臨潭:“小人物”的“大故事”

天不隨人願,2016年6月,一場意外降臨到了他的身上。馬朋珍耕地時駕駛旋耕機不慎將自己捲入旋耕機,導致左腿高位截肢,那年他才21歲啊。耄耋之年的爺爺奶奶接受不了孫子的意外臥床不起,常年患病的母親也因為刺激導致偏癱,家中還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原本幸福美滿的8口之家,變的一團糟,治療期間共花費12萬元,雖然醫療參合報銷7.4萬元,但仍然將他三年多來的積蓄全花光了。看著空蕩蕩的左腿,才21歲的他怎麼能接受的了這樣的現實?他開始變得頹廢、暴躁,甚至不願意見人,整天躺在那間房子裡,他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想一死了之。可是當他想起將近80歲的爺爺奶奶、想起癱瘓在床的母親、想起年邁的父親、想起正值花樣年華的妻子、想起上幼兒園的大女兒馬奕萱和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女兒馬奕昕,他知道不能這樣下去,他要是再這樣下去,這個家就毀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臨潭:“小人物”的“大故事”

2016年12月,由於馬朋珍和母親、奶奶三人殘疾,家中無勞動力,他們家被識別為貧困戶,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心和關懷。2018年,馬朋珍病癒,縣殘聯為他免費安裝上了假肢,經過一年多的適應,他終於可以走路了,雖然沒辦法回到正常人的狀態,最起碼生活有了自理的能力。2019年鄉上積極爭取技能培訓資金讓馬朋珍和妻子孫彥麗外出學習理髮技能。萬事開頭難,當學徒並不是那麼容易,剛開始他們是在給顧客洗頭,一天十幾個小時,幾十幾百個人的頭髮要從他們兩口子的手裡洗過去,讓一個正常人站那麼長時間都不可能,可是內心不服輸的勁頭,讓他堅持了下來……2019年11月,二人學成歸來,在黨的好政策下、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他們夫妻在臨潭縣城開辦了“非剪不可”理髮店,雖然規模小,但是也算有了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收入也算可觀,生活步入了正軌。

努力成就夢想,感恩回饋社會

臨潭:“小人物”的“大故事”

2020年春節,正當全國人民回家團圓共享佳節的時候,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陰霾籠罩著神州大地,鄉政府幹部放棄了春節假期,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中,設立疫情監測卡點、地毯式摸排外來人員。檢查點設立之初,馬朋珍的父親就忙了起來,幫助搭建帳篷、搬抬桌凳,這可急壞了本就不能幹重活的馬朋珍,自己的理髮店也不能開門,看著忙於疫情防控的幹部群眾頭髮一天天的凌亂,他委託別人帶下來了自己的理髮工具無償為左鄰右舍和幹部群眾服務,他家的庭院成了理髮館,從剛開始的一個兩個到現在的八個十個,到現在已經服務過100多人,從自家的小庭院變成了現在的“上門服務”。馬朋珍說,“在我遭遇大難的時候,是政府、各級領導、鄉上的幹部、所有的鄉親們幫助了我,讓我有了生活的信心,是他們點燃了我的希望之火。現在,我雖然不能像醫生一樣身投一線,但我願意用我自己手中的剪刀為大家服務,回報社會”。(記者 敏海彤 通訊員 李鵬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