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士兵軍服上標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麼區別?

司馬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報告!這事老梁知道。說起這事,老梁特激動,那叫個一把鼻涕一把淚啊。咋回事呢?沒辦法現如今一打開電視,滿屏幕的大辮子,一幫人搖頭晃腦的,上到八十歲的老爺爺,下到十一二歲的小屁孩,都追著一個女人跑。看的老梁噁心,腦仁疼,但沒得辦法得陪著老婆瞅。所以俺的注意力就不在電視劇上,俺就注意到了電視裡那幫子無處不在的背景牆,大頭兵的衣服上。

當時老梁的腦仁裡就在想,咋都是兵,但一個寫著勇?一個寫著兵?是編劇腦仁秀逗了?還是當年設計服裝的滿人腦仁秀逗了?所以老梁專門查了一下。

這事和滿清的兵制有關,所以在解題主問題之前,老梁先和大傢伙嘮嘮這八旗兵的來歷打個底,然後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八旗的來歷

大傢伙都知道,滿清一直標榜正兒八經的大頭兵都是能彎弓射箭的爺們,至於會放槍的弱雞,被滿清政府那叫個嫌棄的不要不要的。

哎!這話有點偏了,咱拉回來繼續聊。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八旗的,是努爾哈赤在牛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說道這裡估計有些好奇寶寶要問了:“老梁啥叫牛錄?這整的咋聽不明白呢?”

牛錄這東西是女真那會在氏族和部落階段,要出去打仗了,或者一幫子人要出去狩個獵啥的,弄出個最基礎的軍事單位。開始的時候,這一牛錄就10個人,放現在相當一個班。到了萬曆二十九年的時候,努爾哈赤覺得,這一牛錄就十個人,兵沒多少,當官卻整出個萬兒八千的,這不划算,於是擴編,一個牛錄裝進去三百人。

五個牛錄整一個集體就是一個甲喇。瞅著名字真費勁。那麼甲喇又是啥玩意?

甲喇在努爾哈赤之前是以氏族或者部落為單位,由血緣或者地緣整合起來,推舉一個有威望的人帶著一幫子牛錄出征的人。

哎,努爾哈赤也圖省事,就將甲喇當做一個編制來使喚,當然五個牛錄的首領還加甲喇。

在往上一級就叫固山,其實就是旗,因為人口實在是少,就整出四個旗。為啥即叫固山又加旗呢?因為當時女真根本就沒有文字,您寫個字以示區分,這想多了吧,所以就整出四種顏色的旗,分別是黃,白,紅,藍。因為是拿四色旗區分四固山,所以乾脆就叫四旗。這旗主是由努爾哈赤的侄子擔當。

扯到這裡,估計就有人要問了:“老梁這旗是有了,咋少四個呢?哪四個那去了?”

剛開始,俺不是說了嗎?人少的過!但到了萬曆四十三年的時候,人口增加了,再加上戰爭的需要,努爾哈赤又擴編了四旗,圖省事在原來四色旗的外邊鑲嵌了一邊,這就整出了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

這八旗可就齊了。大傢伙都知道是個當兵的都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服裝,您要整個五顏六色的衣服出去,這不就是土匪嗎?所以這幫人就統一制定了軍服,當然滿清叫這服裝叫號衣,因為都是大頭兵,所以就在胸口哪,掛了布片片寫了一兵。

兵字的來歷

兵字就是這麼來的。關於這兵字,咱還得往後說說。咱都知道打仗需要人口,沒人口是打不了仗的,但女真人就那麼多,撐死了就只能弄個八旗出來,咋整?

女真人就瞅上了自己的鄰居,蒙古人。再加上蒙古人已經被女真人征服,所以乾脆就在蒙古人哪裡徵兵,這一徵兵,又整出八個一樣的旗,這就是蒙八旗。當然相對於開頭女真的八旗,哪叫滿八旗。

當然後來,努爾哈赤入關掠奪了不少的人口,這些人口都是漢人。開始的時候,這些漢人蹲在滿人的家裡當奴僕,但隨著戰爭的需求,努爾哈赤又把目光集中在了這幫人的身上。規定二十個人裡抽一個出來當兵,而這個大頭兵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都由這二十個人出資,這人所在的家庭就成了漢軍戶,而且全家都可以遷徙到努爾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恩寵。

所以大傢伙可以看到,在電視劇裡一幫子當官的總是說,奴才明白了,奴才知道了,所以這根子就在這裡。

總體來說滿八旗的地位最高,蒙八旗的地位略低,請大家記住僅僅是略低,漢八旗地位最低,前邊兩位可以拿腳踩的,畢竟是奴隸出身不是。

所以八旗子弟他也不是全是滿人的。所以這前後二十四旗算的上是滿清正規軍,他們的號衣上都寫著斗大個兵字。

但到了皇太極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女真人在吳三桂這幫人癟犢子的帶領下就入了關。吳三桂在前邊衝鋒陷陣玩命的打,女真人在屁股後面玩命的撿便宜。

說實在的女真人從心底裡看不起吳三桂這幫人,也不願意像之前的漢軍戶那樣把這幫子沒有脊樑骨的東西編入自己的序列裡,把自己的序列都汙染了,這就整出個綠營。

這個綠營存放的就是後來投降過來的明軍,說實在的吳三桂之流屬於打明軍的主力,但女真人一直就把他們看成了一種輔助力量,但好歹還能幫自己打天下,所以這幫人女真人還是捏著鼻子認了,所以這號衣上也鑲這兵的布片。

說實在的,八旗兵開始的時候還可以,但入了關之後,迅速的腐化墮落,讓他騎個馬,沒幾個奴才在旁邊扶著,這就能從馬上掉下來,整個射箭的武功瞅瞅,弓弦都能崩了自家臉上,把大門牙都能給蹦飛了,就這幫玩意扶不上臺面嘍。

康熙的時候,就是靠著綠營的大兵來撐場面。到了乾隆嘉慶的時候,這綠營的兵力達到了六十萬,比八旗大兵都多。

勇字的來歷

但滿清說實在的養廢物的能力那是槓槓的,沒多久這綠營也被養廢了。得,滿清的正規軍算是徹底玩完了,但國家沒有正規軍是不成的,所以綠營以及所謂的八旗還頂著國家正規軍的帽子吃糧餉,但啥事也幹不了的存在。

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這綠營被太平天國按在地上摩擦,當然八旗大兵更不用說了,直接扔河裡,餵魚去了。

咋整?國家的正規軍不行,而且也消耗的差不離了,這就組織起了地方部隊。老梁舉個例子,這綠營和八旗如果算的上吃皇糧的公務員,那麼這些被組織起來的地方部隊,就是臨時組建的臨時工。這幫子臨時工,滿清不撥軍餉,一切自己負責,滿清只給個番號。比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都是這類部隊。

滿清為了以示區分,這幫子臨時工,就在號衣的胸口貼了一個“勇”字,也叫鄉勇。其實鄉勇這東西,是雍正八年的時候組建,有戰鬥了這就建立起來,沒有戰鬥就地解散,也沒啥編制,亂哄哄的。可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山裡沒老虎猴子稱大王,這幫人就把那貼著兵的正規軍給壓的死死的。

當然這幫貼這勇字的臨時工,滿清瞅著確實能打,所以也編入了正規軍中,但這個勇字卻保留了下來。可惜的是這臨時工一旦成為了公務員,最後被滿清也給養廢了,這就出現了後來的新軍。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我是軍林天下“子創”,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這個“兵”和“勇”雖然是兩個字,但是裡面涉及的含義確實不一樣的,用現在的話來通俗的來講,就是一個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下面給大家解讀到底是怎麼的區別。

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去表達這個問題的思想,在清代士兵的軍服上回體現出“兵”和“勇”的字樣,其實這個“兵”是滿族軍人才能配備的,也被稱之為八旗軍,二“勇”字是漢族人的標誌,被稱之為綠營兵,雖然兩者的任務都是保家衛國,但是由於階級封建等級的劃分,漢人或許就是那麼的低人一等,畢竟當時的執政者是滿族人,在沒有外族侵犯時,中國的封建矛盾只有民族之間的,而不是現在的一致對外,民族一家親。

但是在清代綠營軍的戰鬥力相對來說比八旗軍要強,這也能體現階級間的矛盾,因為養尊處優和地位卑下所做成的後果肯定是這樣的,八旗軍的任務主要是衛戍,負責京都的安保工作,也人稱之為御林軍,而綠營軍大多部署在全國各地,數量上也會比八旗軍多數倍,但是對外打仗的任務一般都是綠營軍,隨著時代的發展,綠營軍的戰鬥力要比八旗軍要強很多。

總結以上,這哥倆按現在的話就是臨時工和正式工,事業編和行政編的區別,親兒子跟義子的關係,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吾評武願


看清宮劇裡的官軍身上標註著“兵”和“勇”二字,很多人對這兩種標誌並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真實的歷史上卻是遠不止這兩個字,清代軍服上最少應該有兵、勇、卒、衙、驛、捕、牢、稅、庫、鹽,這十種字樣。

而他們分別是什麼含義呢?

從字面上看衙、驛、捕、牢、稅、庫、鹽這七個應該較為容易區分。

其中,衙,很顯然就是衙門的僕役,地方自行招募的人。

驛,相當於現在交警,也就是負責當時驛站和交通線的士兵,李自成當年在明朝也是這個出身。

捕,即捕快,這個大家應該不陌生,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位就是了。

牢,現代而言就是獄警,在監獄裡看管犯人,各類影視劇中吃拿卡要,也是常見角色。

稅,即稅丁,負責設卡徵稅等。

庫,即庫丁,負責防守國家國庫的銀兩、財庫的。

鹽,即鹽丁,主要服務古代鹽務專營的。


這七種不常見,大家瞭解一下便好。但是兵、勇、卒就容易混淆了,這三種乍一看似乎都是士兵,但是職責並不一樣。

卒,就是在在州縣裡長期固定駐紮的兵勇,他們不受中央軍事機關的移動駐防安排,相當於城防軍,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現代的地方武警部隊,一般不輕易調動。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也就是清朝的正規軍,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

兵是編制內的,擁有公務員的行政編制,每一個兵都是被登錄造冊的,享受國家撥款。


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大清的正規軍,直接隸屬皇帝,八旗兵為世兵制,也就是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餘丁”和 “幼丁”,可以挑補為養育兵,即預備兵。其中餘丁是指挑剩下的,幼丁是指未滿十六歲。

兵還有綠營軍,綠營軍的建立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而建立的,由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綠營兵的稱號就是這樣來的,因為標誌是綠旗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

八旗軍同綠營兵都是朝廷正規軍隊,直接由朝廷供養,旱澇保收,主要任務就是負責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

按朝廷的定製,八旗兵的大部分衛戍京師,掌管京師安全;相當於皇家禁軍,是精銳部隊。重要城市建有滿城,裡面駐防的也是八旗兵。

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例如影視劇中浩浩蕩蕩的清代大軍都是綠營兵,清朝在中央主要機構同一品級的官員,會設置一名滿員和一名漢員;軍隊也如此,體現了滿漢的磨合與融合。

“勇”和“兵”相比,待遇等方面便完全被秒。

勇,即鄉勇,雍正、乾隆之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便於當地臨時招募鄉勇組成軍隊,戰事完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軍餉也不一定能拿到,屬於一種強制聘請機制。

但是到了晚清太平天國時期,由於八旗和綠營腐化墮落而導致戰鬥力銳減,朝廷不得不讓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在地方勢力組織鄉勇團練鎮壓叛亂,如湘勇、楚勇、淮勇。

相比綠營和八旗,他們作戰勇猛,工資又低,所以打完仗後鄉勇們一部分遣散,一部分都轉正了,編組為勇營,也就是相當於“兵”了,由各省自行開支,資金主要來自地方攤派,相當於事業編制。

由於“勇”字兵比“兵”字兵打仗勇猛,所以逐漸取代了綠營兵,成為國家軍隊的主要力量。勇營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歷來現實


我們在電視上,特別是清宮戲裡會經常看到,清朝的軍隊的衣服上有的繡的是個“兵”字,有的繡的是“勇”,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這兩者的收入就有著天壤之別;其次,他們的地位也是有很大的差別。有清史專家指出:這兩者的衣服是不能亂穿的,否則將收到嚴厲的處罰的。我們通過歷史來研究下這兩者的有什麼秘密吧。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皇帝是滿洲人,所以他們的建國主體是滿洲人,而為他們打下江山的部隊是八旗兵。初始的後金的人口比較少,所以他們是兵民合一,戰時為兵,和平是則是從事生產的民,那時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八旗兵就是“兵”,這也是清朝的最嫡系部隊。到了建都北京以後,管理的地盤就更大了,以前的八旗兵也就不夠用了,就有了後來的蒙古八旗和漢八旗,這一十六旗兵和滿洲八旗兵就是皇帝的正規部隊,他們掌握著最先進的武器和各種資源,戰鬥力也是很強大的,是清朝的核心力量。他們就是“兵”,是真正吃皇糧的人。也就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衣服上繡有“兵”的部隊。

再後來由於八旗兵的數量已經無法滿足國家的需要,擴軍又不是太現實,就又組建了另外一支正規部隊“綠營兵”,他們是在地方上招募的漢人武裝,主要負責地方鎮守,他們的地位是稍低於“兵”的。但是這支部隊的主要首領任然是由旗人擔任的。同樣是國家的軍隊,如果有需要,綠營兵還可以招募一些完成任務後就解散臨時人員。這些人就是“勇”。是不是有些像現在的“協管員”?

太平在過久了,八旗兵的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到了康熙年間就不堪大用了,平三藩用的是綠營兵;而到了中後期的鎮壓太平天國時這些所謂的正規部隊已經是毫無用處了,簡直是“一擊就潰”。曾國藩和李鴻章所組建的部隊就派上了大用場了,他們都是由鄉勇所組成的,他們的戰鬥力也是此時的八旗兵部隊所無法企及的,這就是後期的“勇”,而這時的“勇”的地位和待遇也迅速得到了提升,也有了很大 的晉升空間,為當時的國家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弊端也就出現了,由於這些“勇”是由朝廷大員自己組建的,所以他們只效忠個人,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清朝以及北洋政府的大大小小軍閥。

初期的“兵”和“勇”的地位和待遇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是正規部隊,一個是協管員。但是什麼都不是絕對的。戰爭是用實力說話的,哪怕你的地位再高,你打不贏仗,你就是窩囊廢一個;如果你能所向披靡,為國家安定做出貢獻就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是“兵”如何,是“勇”又如何呢?


新不二說


清代的兵制,大體可分為旗兵與漢兵兩大類:旗兵是清朝入關前的原始兵制,漢兵則可分為綠營、鄉勇和新軍。八旗軍、綠營兵的軍服上寫有“兵”字,鄉勇的軍服上則寫著“勇”字,新軍軍服上沒有兵勇二字。兵代表清朝正規軍,有正式編制;勇代表清朝的地方團練,屬於臨時編制;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都屬於勇字軍隊。

八旗兵是清朝入關前的主要軍事力量,他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戰鬥力較強,八旗制度是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清朝建立後,八旗兵主要從事攻伐作戰,不再從事生產,國家按年或月發一定的銀餉和米糧。八旗兵為世襲兵,父死子替,世代為兵;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皆可成為八旗兵。


綠營兵是參照明朝軍戶衛所制改編和新招的漢兵,仍按八旗制度管理,只是他們的旗幟是綠色的而已。綠營兵籍皆注於冊,由兵部管理,依然是世襲制,一旦成為綠營軍戶,那麼父子兄弟都成為了綠營兵。綠營兵以"鎮"為基本單位,各鎮設總兵一名,總兵之上是提督,提督總管一省的各鎮綠營兵。各鎮綠營兵按協、標、營、汛編制;總督、巡撫、提督和總兵,都各有直屬親兵一個標。

八旗兵的薪餉和武器裝備均優於綠營兵,八旗兵大部分駐守京畿地區,綠營兵則分駐全國各地。八旗軍有裝備精良的健銳營、火器營、虎槍營、神機營等,綠營兵則無上述諸營。

八旗兵與綠營兵安享太平過久,武備荒廢,不堪一戰,在平定太平天國、捻軍等起義中勇軍突起,並漸漸代替了八旗兵與綠營兵。勇軍以營為基本建制單位,500人為營,營轄4哨,哨轄8隊,兵員自召,將領自任,糧響自籌。湘軍、淮軍破城後必然劫掠一翻,這是士兵們的勞動報酬,戰後勇營解散為民。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期間,以勇營改制的防軍、練軍是清政府的主要軍事力量。

1894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又相繼腐敗不堪重用,於是清政府開始組建"新建陸軍"、"自強軍",統稱為新軍。新軍因為武器裝備全用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盡仿西方軍隊而得名,原計劃全國組建36鎮新軍,到清亡時才組建13鎮新軍,而新軍成了清朝的掘墳人。北洋軍閥就多數是從清朝新軍出來的,袁世凱就靠北洋軍起家。


大秦鐵鷹劍士


答:事實上,就我而言,我最先不是糾結於“兵”和“勇”的區別,而是納悶於“兵”和“卒”的區別。

走象棋時,不是有紅藍雙方嗎?

紅方有五個兵,藍方有五個卒,這兵和卒的走法相同,功能一樣,按當時我的理解,即現實軍隊中的兵和卒所指相同。

可不是嗎?紅藍雙方的車馬炮都相同嘛。

但是,我後來覺察到紅方的老帥和藍方的老將級別是不同的,在現實軍隊中,帥是統帥,將是將佐,即將佐要聽統帥指揮。

那麼,在現實軍隊中,兵和卒也是有區別的。

兵在商代甲骨文裡是個會意字,像雙手握著武器的樣子,即其本義就是指作戰用的武器,也就是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裡的“兵”就是指兵器。但士兵打仗都代帶著兵器,則“兵”又引申為戰士、士兵。

不用說,在古代,凡參與作戰的最基層戰士都叫兵。

卒在商代甲骨文的字形一說是是縫好了線的衣服,本義指完成、終結,又引申為死亡。另一說是有特殊標記的衣服,本義指差役。

不難看出,兵和卒最先的區別就是前者是有作戰任務的戰士,後者是沒有作戰任務的差役。

後來戰事緊急、繁密,卒也被派上前線了,地位和兵一樣,漸漸地,“兵卒”成了一個詞組,他們間的差別越來越小。

不過,兵有車兵、騎兵、步兵,卒只有步卒。

“勇”是清朝才出現的。

在軍服上標“兵”、“卒”、“勇”等字,也是清朝的一項特色制度。

除了標“兵”、“卒”、“勇”等字,還有標“衙”、“驛”、“捕”、“牢”、“稅”、“庫”、“鹽”的,可謂清清楚楚,涇渭分明。

那麼,在清朝,“兵”、“卒”、“勇”的區別也是清清楚楚,絲毫不亂的。

兵,是清朝編制內的國家常備武裝力量,擁有行政編制,一個蘿蔔一個坑,每一個兵都是被登記造冊的正規戰士,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

補充一下,八旗兵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直接隸屬皇帝,是清初入關時清朝政權的主要軍事力量。

綠營兵是清朝中葉因為鎮壓農民起義力量不足,而由漢人組成的漢兵,數量巨大,也叫營兵。

八旗兵和綠營兵的待遇差別是非常巨大的。

卒,是固定駐紮在州縣裡的兵,相當於城防軍,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

勇,即鄉勇,是在八旗兵和綠營兵軍事吃緊時,由朝廷就地招募鄉間勇士組成的臨時軍隊,屬於民兵性質,不一定有兵餉,戰事結束,就馬上解散。

鄉勇大行其事是從太平天國時期開始的,當時八旗和綠營已經頂不著太平天國的起勢,清朝統治受到巨大威脅,咸豐帝不得不放手讓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在地方勢力組織鄉勇團練鎮壓叛亂,於是,湘勇、楚勇、淮勇等等相繼出世,並且作戰勇猛,逐漸取代了綠營兵。

清朝末期,統治者想對鄉勇進行著力打造,使之成為赤誠效命於朝廷的主要軍事力量,奈何日薄西天,力不從心。


覃仕勇說史


崤山小虎第261條回答。

二者都是清朝的武裝力量,是以“兵、勇、士、丁”來加以區分的。

一、兵。

兵主要有八旗兵和綠營兵。

八旗兵又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

滿洲八旗:是清朝女真族自己的部隊,可謂根正苗紅。

蒙古八旗:是清朝為了制衡漢族軍隊,拉攏蒙古人(少數民族)軍隊而創立的。

漢軍八旗:清朝入關前打敗的明軍及其他漢軍,為了拉攏漢族人而創立的。

所以八旗軍地位從高到低依次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


綠營兵。在清朝入關統治中原後,為了戍邊守土,由各地方都督大員節制成軍。是清朝人數最為龐大的武裝力量。

所以,以上八旗軍和綠營兵都作為最正規的武裝力量,胸前自然是“兵”無疑。

二、勇。

分為鄉勇和練勇。

鄉勇:順康雍時期,國家打了很多仗,兵力空虛,需要鄉勇維持治安,並作為兵的預備隊。所以此時相當於預備役。

練勇:到道光以後,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等等,“兵”作為國家的正規武裝力量已經腐朽不堪,此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的地方練勇逐漸充當了國家的正規軍。比如“湘軍、淮軍”等。

三、士。

士的地位比“兵”地位略高,類似於現代軍隊的士官長。一般屬於指揮“兵”作戰的高級士兵。例如班長等。

四、丁。

丁的地位比“兵”低,類似於現在的部隊職工雜役等,戰時由“兵”驅使完成一些勞務保障等。

題外話:謝謝你的閱讀。歡迎關注小虎,小虎作為一個老兵自媒體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謝了。


哨兵小虎


在影視劇中,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清朝士兵的衣服前面寫的字不一樣,有的是“兵”字,有的是“勇”字。

那問題來了,都是打仗的士兵怎麼前面的字還不一樣了呢?難道是分工不同嗎?不,不,不,現在有書君來告訴大家,這裡面的玄機。

一、 在歷史時間順序上,“兵”字士兵是先出現的,“勇”字士兵是後出現的

從歷史時間來看,“兵”字士兵和“勇”字士兵可不是同時出現的。“兵”字士兵可是從一開始就有的,而”勇”字士兵是基本上到了清朝後期才出現的。

大家都知道,清王朝可是靠馬背傳承下來的民族,它們的士兵都是從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中挑選出來 的。

這就是大清最初的士兵,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戰鬥力卻很強,個個在馬背上都很能打。

但是隨著清軍的入關,抵抗清軍的勢力是越來越多,而光靠人數少的八旗兵來打仗,這肯定是抵擋不過的。那這剛打好的天下可不能就這樣放棄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當然得再增加士兵了,可是八旗就這麼點人,上哪兒徵?那就只能從漢人裡面徵了,所以為了增強兵力,清軍就不得不招募漢人來組成武裝力量,招募的這些漢人當然也就稱為漢兵。

但是為了區分八旗和漢兵這兩個兵種,就把漢兵的旗幟改為綠色,而漢兵呢也就叫做了“綠營兵”。

但是漢軍和八旗軍還是一體的,還是清王朝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士兵服上,都是寫著“兵“字。

而“勇”字兵的出現相比就比較晚了,在雍正乾隆之後,他們才出現的。

因為當時八旗軍開始自顧自地享福,偷起了懶,戰鬥力一度地下降,而綠營兵此時就成了主力。一個消退,一個成了主力,那兵力有時還是會不足啊?

那怎麼辦,朝廷就想了一個辦法,臨時從當地徵兵,打完仗這些士兵就解散回家。

這就是“勇”字兵的雛形。

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清朝又開始了紛亂不堪。在這個時候,曾國潘就開始自己徵兵,組建了一隻鄉勇軍,也就是當時的湘軍。

後來李鴻章呢也學著組建了自己的“淮勇”,他們都開始積極地參加著各種戰鬥。

為了與中央的士兵相區分,這些士兵身上的兵服都是寫著“勇”字,從此“勇”字士兵就正式開始登上了大清的歷史舞臺了,在各種戰場上都開始出現他們的身影。

二、“兵”字士兵是正式工,受命於中央皇帝;“勇”字士兵是臨時工,後來只聽任於自己的長官

“兵”字士兵是由八旗軍和綠營軍組成的,八旗軍因為是清朝的旗人組成的,是嫡出的,所以呢地位肯定是略顯尊貴的。

在後來呢,他們基本上都不出去打仗了,只是負責京城的安危,當然是美差事了。

而綠營軍雖然是漢軍,但是他們人數多,戰鬥力也是在磨鍊中不斷地升級,所以也越來越強大。

皇帝當然希望能擁有兵力強大的戰隊了,而綠營軍也越來越得到皇帝的認可,在遇到打仗的時候,皇帝也是相當依靠綠營軍的。

所以說,八旗兵和綠營軍都是皇帝承認的軍隊的中堅力量,他們都是皇家的正式工。當然他們也全都聽任他們的總領導皇帝的命令了。

而“勇”字兵其實就是民兵,它的成員主要都是打仗地方的當地的老百姓。一遇到打仗人手不夠,清王朝就會就地徵集當地百姓。

當然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也不太會打,只是在人數上湊數,在士氣上增加威力而已,但是人多也算是戰場上的一個優勢吧。

所以他們就被徵集起來去打仗,但是他們也就是個臨時工,工作完了就馬上解散回家。

後來有了湘軍、淮軍,這些“勇”字士兵,也就算是有了個長期的臨時工的活,他們也參加訓練,也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戰鬥力。

但是他們不是清王朝親自招募的了,所以呢他們就只會聽自己的長官的話,也就是曾國潘或是李鴻章的話。

這些士兵並不在體制內,仍然是臨時的,但是他們可並不受命於皇帝哦,他們只聽自己長官的指揮,這也是最大的區別所在吧。

三、“兵”字士兵和“勇”字士兵的工資待遇也不一樣

既然一個是正式工,一個是臨時工,那工資待遇怎麼會一樣呢?就是現在的工作,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大清的正規軍也就是“兵”字士兵,他們會享受許多優厚的待遇。他們不僅可以世襲,而且他們還是有固定工資的,估計還會有養老呢。

他們是按年或者是月,由清政府統一發給他們一定數額的工資,當然他們還會發米糧來養家。

而且如果他們立了軍功,那還會有額外的獎賞哦,也就是現在的獎金了。這就是妥妥的工資加獎金,這個待遇還是不錯的。

再看看我們的臨時軍“勇”字士兵,他們是在乾隆後期出現。

當時是戰事一完他們就會就地解散,當然也就變成了普通老百姓。他們只是拿了打仗那些天的工資,解散後也就沒有工資了。

而且領的這部分工資也是很少的,重要的是如果他們有軍功,也是不留用,繼續回家種田去。這待遇是有著千壤之別的。

在清末的時期,曾國藩才定了兵制,發了糧餉。這些“勇”字兵也算有了應有的待遇,但是地方肯定和中央的待遇是不一樣的,所以“勇”字士兵的待遇還是要低於“兵”字士兵的。

雖然“勇”字兵出現晚,而且也是臨時工,但是清末後期,“勇”字兵經過長期訓練也卻漸漸地取代了“兵”字兵,成了清軍的中堅力量。

但是他們仍效忠聽任於自己的長官,而不聽從皇帝的命令。

對於這種特殊的聽令行為,大清能長久嗎,皇帝能心安嗎?這也就清王朝走向滅亡的一個原因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咱們看影視劇,總是看到清朝士兵衣服上大大的“兵”或者“勇”,你要是注意看的話,還有“捕”“牢”“衙”之類的,花樣算是很多了。具體什麼什麼意思,我簡單解釋一下。

“兵”,那是清朝的正規軍,算是正式工。

他們主要是有八旗兵和綠營兵組成。八旗軍嘛,就是滿人組成的部隊,主要就是駐紮在京師,算是待遇最好的鐵飯碗了。至於綠營兵,也是正規軍,主要是由漢人組成,雖然待遇相對八旗兵差一點,但是也能說得過去。

“勇”,是地方武裝,臨時召集武裝起來的。

他們沒有編制,也就是臨時工。這些臨時工主要是應對突發狀況,兵力不足的時候徵召的,裝備不行,訓練不行,待遇也不行。但是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也算是“勇營”,就比較厲害,比正規軍還牛。

“捕”“牢”“衙”之類的,那就是地方“警察”系統的了。

他們的作用主要就是維護地方治安。根據字的意思咱們就能知道,“捕”就是捕快,“牢”就是看牢房的,“衙”就是衙役,在衙門中當差的。他們的待遇,肯定更一般了。


七追風


相信大家在看清朝題材的電視劇的時候,都會注意到清朝士兵的軍服上標有“兵”字和“勇”字吧。那麼大家又知不知道這二者之間有著什麼樣的不同呢?

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作為一個王朝,它必須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清朝的武裝力量分為兵、勇、丁三個層次。兵即八旗和綠營兵,是國家常備正規武裝。勇即經費出自政府的勇官,有事臨時招募,事過遣散歸家。丁即散處城鄉各地的團丁,它屬於不脫產的團練保甲組織,實際上是半兵半民的民兵。其中兵和勇雖然同樣都是清朝的士兵,但是他們的待遇和地位卻有著天壤之別。

“兵”是正規兵,它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是清朝的精銳部隊,掌管軍事安全,主要是滿洲、蒙古、漢軍,但是大部分是八旗子弟,八旗子弟兵是清朝的“嫡系”部隊,通常由滿族的王公大臣來統領,地位自然顯赫,待遇也豐厚,他們通常被派去守衛皇宮和京城要塞,而且武器裝備精良,軍餉豐盈而且發放及時。綠營軍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所建立的由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綠營軍遍佈全國,隊伍是八旗軍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比較分散,主要是負責全國各地的安全。雖然都是清朝的正式兵,但是綠營兵的待遇明顯差很多,他們常常被派去打仗征戰,駐守邊疆,為了杜絕他們造反,他們沒有資格使用重型武器,不僅如此,他們的糧餉還少的可憐,只能夠勉強維持溫飽,而且常常物資不足,與軍餉豐盈還發放及時的八旗軍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勇”是雍正乾隆時期出現的,相當於“臨時工”,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當有戰爭發生時,如果八旗軍和綠營軍不夠用了,就會在當地臨時招募軍隊,戰爭結束之後立即解散,即使你在戰爭中立下了大功,也是不能久留的。

清軍入關時,那些八旗軍個個英勇善戰,奮勇殺敵,戰鬥力十足,入關之後,因為受到皇室的青睞,地位普遍偏高,個個養尊處優,因此軍備廢弛,越來越腐朽不堪,到了後來,綠營兵逐漸代替了八旗軍,但是好景不長,到了滿清後期,綠營兵也全面衰落,不堪一擊,面對洋人的入侵打擊,屢屢戰敗,更是貪生怕死,紛紛舉手投降。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當初完全不起眼的“勇”字兵在清朝末期,逐漸代替了“兵”字兵,成為了清朝的主力軍,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曾國藩等勢力增強,他們走上了滿清末期的統治舞臺,他訓練了一支由當地組織的“勇”字兵,之後稱“湘軍”,再後來,李鴻章也組建了一支軍隊,稱“淮軍”。只不過後來,“勇”字軍也和八旗軍和綠營軍一樣,逐漸腐敗,變得不堪一擊,在甲午戰爭慘敗過後,又有了“新建陸軍”、“自強軍”代替“勇”字軍。

優勝劣汰是必然的,因為腐敗不堪,軍事實力不足,八旗軍被綠營軍淘汰,綠營軍被“勇”字軍淘汰,“勇”字軍被新軍淘汰。清朝舊兵制不斷被新兵制代替,同樣預示著清朝的封建腐朽制度必然滅亡,必然有適應中國發展的制度代替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