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喚醒一個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往事如風1154655722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教育學、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孩子認知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興趣愛好也在不斷變化,雖然每個兒童的學習興趣存在個體差異,但他們又表現出同一時期的興趣共性。正確認識孩子的這些興趣特徵有利於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針對性,對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   

低年級、甚至中年級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具體的事實和實際活動,例如,閱讀故事、小說,從事技術活動、體育活動等等。他們對比較抽象的有關事物因果關係的規律性的知識,一般興趣不大。他們在看故事和小說時,也大多隻注意事件的進程和變化,而不大注意人物的內心體驗和作品的意義。但從中年級起,特別是高年級,孩子對事物的規律性的興趣逐步顯現出來。例如,他們開始對一些有關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發生發展的因果規律,初步計算規律的運用和語法結構的變化等的興趣就日益發展起來。研究表明: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詢問關於各種現象的原因的問題非常感興趣,但對事物的因果規律性的知識的興趣,還是萌芽狀態。   

二、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同,興趣層次也不同   

孩子最初對學習的過程、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感興趣,以後逐漸對學習的內容,對需要獨立思考的學習作業更有興趣。由於孩子掌握了讀寫算的知識技能,就開始對學習的內容和結果發生興趣。這時,孩子不只想要識字,而且要求瞭解課文的內容,不但要計算,而且要求理解和運用解題的方法。特別從中年級起,由於教材內容更加複雜,教師的要求更加提高,因而在孩子的學習興趣上,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因素就逐漸發展起來。研究表明:約從三年級起,孩子更加喜歡比較新穎的、困難的、需要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的學習作業。例如,在上算術課的時候,兒童寧願演算應用題,而不願演算式題;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寧願默寫,而不願習字或抄寫;寧願講解,而不願默寫等等。   

三、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同,遊戲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遊戲是激發孩子興趣愛好的催化劑,尤其對低年級孩子的學生興趣上起著一定的作用,而在中年級以後,這種作用就逐漸降低。低年級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最初是從遊戲開始,生動活潑的遊戲可以極大的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大約從中年級起,遊戲因素在學習活動上的意義就逐漸降低了,對於日益新穎而又複雜的教材,如何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好地加以掌握就成為兒童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了。研究表明:一二年級孩子對於遊戲的學習形式頗感興趣。一方面,遊戲對這一時期的兒童說來,還很有吸引力,隨著年齡的增大,遊戲對孩子學習興趣的作用逐漸淡化。   

四、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同,對學科的興趣也不同  

  孩子的學習興趣最初是沒有學科差異的,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才逐漸對不同學科內容初步產生不同的興趣。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興趣沒有選擇性和分化性,他們對讀、寫、算都同樣感興趣。在整個低年級,作為個人獨特愛好的分化性的學科興趣一般還沒有真正形成起來。但是,這些差異並不是由於孩子已形成了分化性的學習興趣,而是由於學習得好或不好而引起的。從中年級起,隨著兒童知識能力的發展,特別是由於教師的教學影響,對學科本身的初步的分化性的興趣才逐漸產,才開始對一些能提供新事物、新知識的學科或教材內容,如政治、自然常識等,表現出一定的選擇性的興趣。研究表明:學齡初期的孩子對學科的興趣總是不穩定的,容易變化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兒童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多兒童因為有良好的成績,對學習體驗著一種愉快的情感,而有些兒童因學習失敗而體驗著一種痛苦的情感,這種不同的情緒體驗就影響著他們對學科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設法使孩子的學習能獲得良好的成績,因為這是保持和提高其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同,對閱讀的興趣也不同   

閱讀對孩子興趣的培養非常重要,學前兒童主要是依靠聽成人的講述來領會讀物的內容,家長或者老師如果能善於進行形象化的富有興味的講述或朗讀,並輔以好看的圖畫,就能引起孩子自己閱讀的興趣,而小學生就開始依靠自己的閱讀來領會讀物的內容。有經驗的家長或者老師常用講故事講到有趣的地方就停下來的辦法,讓孩子自己去閱讀。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在讀物內容上,低年級兒童還是非常喜歡童話故事的,約從中年級開始,孩子開始對描寫英雄人物帶有驚險意味的讀物感到興趣,在正確的引導下,也開始對通俗科學讀物感興趣。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讀書興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6-8歲,為傳說期;第二階段在8-10歲,為童話期第三階段在10-15歲,為故事期。家長或老師應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學習興趣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內容以便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特別要注意的是孩子對於讀物中的人物有模仿的傾向,因此,要指導孩子學習好的人物和行為,而對於消極的人物和行為採取批判態度,要為孩子選擇能理解並能促進他的思維發展和促使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的讀物。  

  每個孩子的學習興趣存在個體差異,但處於同一發展時期又表現出一些共同的特徵。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同,導致孩子的興趣愛好、興趣層次、遊戲角色、學科興趣、閱讀興趣不同。只有正確認識孩子的這些興趣特徵,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針對性,才能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因材施教,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