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鄉:戰疫和發展兩不誤

作者: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劉偉 吳思思 何偉

廣西壯鄉:戰疫和發展兩不誤

2月16日,工人在廣西柳州上汽通用五菱無塵車間生產防護口罩 楊馳攝 / 本刊

春耕時節,將防控知識編成壯族山歌,規劃今年果樹種植規模……廣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

著眼於疫情防控下的復工復產,廣西通過優化服務、減免租金、加大信貸支持等方式,助力企業應對疫情

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廣西落實五張網、五個早、五個不漏防控舉措,努力做到防控脫貧兩手抓,戰疫生產兩手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全面戰疫

“微信群每天共享信息,巡邏排查不間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桂林陽朔居住多年的伊恩·漢姆林頓經營一家鄉村酒店。如今,來自南非的他活躍在防疫一線,成為一名民間防疫員。風景秀麗、年接待遊客逾1億人次的桂林也從旅遊“戰場”變成疫情防控“戰場”。

為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廣西全面落實防控責任網、基層社區網、入口道口防控網、醫療救護網、物資保障網等“五張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等“五個早”,排查、隔離、監測、救治、管控不漏一人等“五個不漏”的防控舉措。

為阻斷疫情傳播鏈,在公路、車站、機場等重點場所設立聯合檢疫站點的基礎上,廣西依託科技手段強化精準防控,助力抗疫攻堅。在南寧火車東站,進出站口設置了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旅客正常通過系統即可顯示體溫,如超過一定溫度系統將自動預警。2月18日起,廣西各大公共場所實行掃二維碼登記,提高疫情防控信息採集與監管效率。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開發了疫情管控綜合平臺、面向社會免費推出“掃碼抗疫情”系統,捐贈視聯網應急指揮平臺。

為加快病情篩查防控,在1月20日起實行每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確保第一時間掌握疫情的基礎上,廣西推出簡化、優化疑似病例工作流程、打造廣西版“小湯山醫院”等多項舉措,240家醫療機構開設發熱門診,每日排查1萬多名發熱患者。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院長吳鋒耀說,對每個新冠肺炎診療版本,醫院都會及時組織醫護人員學習,做到及時掌握、領會和運用。截至2月20日24時,廣西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46例,累計康復出院病例已達95例。

為落實網格化排查要求,廣西還組建了若干志願服務隊,包括上千支由退役軍人組成或參與的志願服務隊,10萬餘名退役軍人參與疫情防控,入戶走訪600餘萬人次,設卡排查車輛7萬臺次,發放80多萬份宣傳資料,並捐贈多批愛心款和醫用物資。 

春耕時節:防控脫貧兩手抓

“江柳村是少數民族村寨,全村204戶有106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春耕時節,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江柳村第一書記楊凱戴上口罩,到山坡地和脫貧戶們規劃今年果樹種植規模。“雖然村子摘掉貧困帽,但還要盯著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效。”

疫情當前,防控任務要緊,脫貧任務也不能丟。記者探訪發現,面對疫情,廣西多地因地制宜推出防控舉措,護航春耕時節的生產生活。

在崇左市龍州縣,當地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錄製成壯語音頻,利用應急廣播每天定時播報,大新縣將防控知識編成快板、壯族山歌等,通過廣播、氣象“大喇叭”等載體,深入各鄉鎮、村屯宣傳。

淨制、蒸煮、晾曬、切片、篩選……在南寧市賓陽縣六龍村的一家中草藥生產廠房,戴著口罩的工人們忙著對中草藥進行處理。六龍村駐村第一書記韋金良說,中草藥是村裡的重要脫貧產業,全村中草藥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

平果縣地處中國“南菜園”百色市。在坡造鎮千畝香蕉種植脫貧奔康就業園,村民們戴著口罩有序進行春耕生產。作為當地最大的智能化種植園,該基地採用“人工+智能”的方式管理,年產量約5000噸。“利用春耕做好管理,希望今年能有好收成,繼續帶動村民增收。”生產管理人員林輝林說。

針對疫情,連續多年年均減貧超百萬人的廣西先後推出多項舉措,包括開通貧困地區農產品和生產原料物流輸送“綠色快捷通道”、促進就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達產、加大村級臨時性扶貧崗位開發力度、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戶生產生活穩定等,保障扶貧產業發展和貧困人口生活。

一些貧困村還向武漢伸出援手。“村子剛剛脫貧摘帽,大家都想出一份力。聽說武漢缺新鮮蔬菜,我們就組織採購了10多噸蔬菜捐過去。”廣西平南縣官成鎮蘇茆村村民陳國全說。

戰疫生產兩手硬

2月19日,載有700多名務工人員的廣西首趟定製復工專列從百色火車站發出,前往廣東。為這趟免費赴粵復工專列,鐵路部門開闢綠色通道,嚴格按照管理規定做好檢查、消殺等防護,確保務工人員順利返崗復工。

掏工牌、量體溫,更換不合規定的口罩,成立防疫領導小組的桂林萊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復工後井然有序。“組織消殺、安全培訓,員工分時間到崗以減少人群聚集。”企業綜合管理部經理易桂青說,2月5日公司已著手做復工相關準備,目前到崗員工300多人。

廣西糖料蔗產量連續多年佔全國60%以上。春節以來,甘蔗主產區崇左的各糖廠積極做好防護,保障入榨量。“我們既要嚴格防控疫情,又要有序生產。”廣西東門南華糖廠管理人員李家倫說,廠區經過消毒,所有人員進出都會被登記、測量體溫。

在廣西欽州保稅港區,記者走訪看到,一些貨船正在作業區等待卸貨,碼頭上卡車、叉車往來頻繁。“除了大年三十停了一個晚上外,碼頭一直正常運轉。”北部灣港欽州碼頭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經理陳亮和說,疫情防控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週轉效率,但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仍保持兩位數增長。

“一站式”上門服務,組織技術骨幹幫助研究生產計劃,指導樣品試製送檢,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企業登記審批全流程跟蹤服務……柳州市場監管局通過進一步優化服務和指導,助力上汽通用五菱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企業設立到第一批口罩投產下線。目前,第一批防護口罩已生產完成,預計2月底產能將達到日均200萬隻。

廣西還從暢通企業物流運輸、緩繳少繳保費、財政貼息等方面支持工業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目前廣西已有2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可猛說,在加強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按照保產值、保稅收、保就業的要求,廣西對重點監測的500家企業實行目標管理,採取“一企一策”,協同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工人返程、運輸、產業鏈協同、融資等難題。

廣西還通過鼓勵國有企業減免商貿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用房租金、加大信貸支持等措施,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市場監管等部門出臺支持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等措施,助力企業應對疫情。

(參與採寫:向志強 黃浩銘 徐海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