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放學就做作業的好習慣?

甜寶愛學習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淏仔三年級,玥玥一年級。

前年,淏仔剛剛上一年級,各種令我頭疼的問題都出現了。

  • 不想寫作業,哼唧發愁;
  • 寫不好作業,哭鬧;
  • 作業留得太多,發脾氣,在地板上打滾;……

在地板上打滾兒,之前小的時候從沒發生過。結果,上了一年級在地板上耍了兩次脾氣。可想而知,當時我面對如此的淏仔,該是多麼有壓力、有挑戰啊!

好在,在我們的不斷溝通和改善中,淏仔的狀態變得越來越好!

  1. 淏仔的一年級,是在我每一天的陪伴度過的;
  2. 淏仔的二年級,我陪伴的時間減少了一半;
  3. 淏仔的三年級,不需要我陪伴了。

這三年裡,不但寫作業的狀態在進步,而且淏學習成績也在同步提高。

淏仔在一年級的時候考試分數在平均分上下,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有一科成績在平均分之下。

為什麼淏仔從一年級寫作業的各種哭鬧,轉變為三年級的完全獨立?

我是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調整的。

(一)觀念的持續灌輸

用愛的目光,鼓勵和支持孩子的事情自己做。

每個孩子理解能力不一樣,我們要用孩子能理解的程度,說出我們關於學習及作業上的態度和看法。

我經常對淏仔說:“媽媽不能代替你學習和寫作業,就像媽媽不能代替你生病一樣。雖然媽媽會著急,也會心疼,但是很多事情,是別人無法代勞的。”

生病的時候,我們都非常心疼孩子,恨不得代替孩子生病;可是,我們知道我們無法代替。寫作業與學習,同理。

當淏仔發愁寫作業的時候,我也會對他說:“媽媽真想幫你寫作業,看你這麼發愁,媽媽有些心疼。但是,媽媽知道,幫你做你能自己做的事情,是會讓你的能力越來越弱的。只有你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你的能力才會被更多地激發出來,才會越來越優秀。媽媽雖然不能幫你寫,但是隻要你需要,媽媽就會陪著你,媽媽相信過一會兒你情緒好一些了,能獨立完成這個作業。”


孩子的人生,應該由孩子來做主,我們作為父母,需要給予的不是代勞和包辦,而是引導、鼓勵和支持!

從收拾書包開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

  • 完成了,及時給予肯定;
  • 如果完成不了,我們無需批評孩子,因為孩子到了學校,老師會批評。這是他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後果。

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醒孩子完成,如果孩子被老師批評了,我們要安慰孩子,理解孩子,並引導孩子自己想到改善的方法。

(二)家長要端正心態,劃清界限!

想當初,我上學的時候,在高中之前都是年級前三名,是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即使如此,我也不能拿淏仔與之前的自己相比,我也要心平氣和地接納淏仔的狀態,接納淏仔的成長節奏。

【端正心態】

就是不要拿孩子與之前的自己相比,不要拿孩子與同齡的孩子比較。

我們要有一顆接納的心態,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更好地成長!

【劃清界限】

我們要告訴孩子,媽媽能做的事情是:

  • 在你需要的時候陪伴你;
  • 在你不會做題的時候引導你;
  • 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適當地幫助你;
  • 在你情緒糟糕的時候安慰你;……

孩子要做的事情是:

  • 自己收拾書包;
  • 自己完成作業;
  • 自己檢查作業;
  • 在媽媽的引導下慢慢建立時間觀念;……

如果你越過界限幫著孩子收拾書包,有可能孩子還會要求你幫他檢查作業,然後再幫他思考數學題等等。

我們先堅守住我們的邊界,孩子自然就能意識到我們和善而堅定的態度,慢慢地適應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

(三)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有的孩子,不是故意拖拉,而是沒有時間觀念。他真的認為八點寫作業就能把作業寫完,而不是故意拖到八點才去寫。

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年級的孩子,在下半學期就學會了認識表和時間。所以,除了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要想些其他辦法外,其他的小學生都可以直接用鐘錶才建立時間規則。

我當時是讓淏仔從“預估完成每一項作業的時間”開始的!

比如今天語數外一共下發了6項作業,我會引導他預估每項的完成時間。

如果孩子預估的誤差比較大,我們也要淡定,因為我們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讓孩子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去調整預估時間,次數多了,時間自然會越來越準確。

當總體作業完成時間預估出來之後,那麼其餘就是自由時間了。

【關於額外作業】

如果你有必須讓孩子寫的其他的額外作業,就要在預估作業時間的時候,給孩子列出來。

別等著孩子把作業寫完,終於鬆了一口氣打算去玩的時候,你再拿一些東西出來讓孩子做!

——孩子一定不會給你好的反饋!

他們不是消極抵抗、磨蹭著不願意做,就是明著拒絕、對你發脾氣。

【做作業的時間選擇】

比如總體預估時間是兩個小時。

那麼:

  1. 是飯前一個小時作業時間、飯後一個小時作業時間呢?
  2. 還是飯前把全部作業做完?
  3. 或者飯後七點再去做作業?

無論孩子選擇哪種情況,我們都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己體驗這三種不同選擇帶來的不同結果和不同感受。

如果我們這一步不能尊重孩子的意願,非要讓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那麼這個時間管理就會慢慢廢棄,你們依然會恢復到對抗狀態。

關於寫作業,就如同婆媳關係一樣,是一個怎麼談也談不完的話題。每個父母面對孩子,都有共性和特性,某一個小方面都蘊含著很多不同的感受、想法和育兒方法。

這個問答就先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啟發。

如果還有其他方面的困惑,歡迎關注我,與學習和作業相關的內容,我會持續更新。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美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非暴力溝通的推廣者。我的文字都是根據我的學習和實踐所寫,不一定全部正確,希望大家建設性的參考。如果喜歡我,歡迎關注我。希望我們都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抱更好的世界。


<strong>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孩子寫作業磨磨唧唧,可能跟孩子的平時的習慣有關係,我家老大今天讀5年級,老二剛上1年級,老大寫作業總是開小差,邊寫邊玩玩具,就寫一會停一會,老大的這種狀態也讓我頭疼不已。

01造成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原因

1、放養式

老大讀一年級的時候,工作比較忙,所以就送小區的託管班,想著託管班有老師在教,就比較放心,平時也沒有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結果等到孩子四年級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學習跟不上,寫作業也慢吞吞的。

2、過於嚴厲

孩子四年級的時候就沒有送託管班,我們自己接回來監督寫作業,但是發現了不少問題的存在,孩子由於之前沒有怎麼管教,導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有很多壞習慣。

孩子爸爸在監督的時候,一發現問題就說孩子,導致孩子寫作業的興致一直不高,越寫越慢。

02如果改變孩子的習慣

孩子有寫作業困難症,大多數原因是家長造成的,因此一開始就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是很關鍵的。

  • 合理安排孩子作業

孩子剛開始寫作業的時候,其實不明白那些作業可以很快完成,那些作業會比較難,因此家長應該教孩子如何合理安排作業。

老大在寫作業的時候,我們會根據作業的內容,給她的作業做出個時間表,讓孩子按照時間表來完成作業。

  • 不要過多的譴責孩子

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家長會發現不少的不規範的地方,我們可以暗暗記在心裡,但不能出聲打斷孩子寫作業,這會打斷孩子寫作業的狀態,而且過多地譴責孩子,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讓孩子厭煩寫作業。

等孩子寫完作業後,我們在跟孩子講他不規範的地方,讓孩子進行改正,這樣即不打斷孩子的狀態,又能讓孩子迅速地寫完作業。


育兒三兩句




我家的孩子開始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他在寫作業時,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反正就是事特多。後來我對他這樣做,幫他改變了過來,讓他養成了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我家的孩子自從上了小學後,我們家在晚上就從來不開電視機。晚上吃過晚飯,孩子們待在自己的房間,安靜地學習,而我們呢?通常都是打開一本小說,悄悄地在看書。

對孩子的家庭作業,我會根據作業量的大小,來給他定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內,他就要安安靜靜地坐在房間裡學習,在時間到了以後,我會給他檢查作業,有做錯的題,要讓他改過來。

然後,給他一些小小的獎勵,比如,可以看會兒電視動畫片,可以玩會兒玩具,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但是,前提必須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家庭作業,否則,會罰他站在門外反醒。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後,孩子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每天回家,都會很快的完成作業,再做自己喜做的事。



TT社會問答達人


這個問題,也是我女兒上一年級時特別讓我頭疼的問題。尤其是第一個學期,剛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習慣還是和幼兒園一樣,放學後先玩,玩累了才開始不太情願的趕作業。

所以第一個學期基本都是在我的催促和陪伴下完成作業的。但全程陪寫作業並不好,一是我盯著她寫作業,發現她哪裡有一點不對勁的我就會忍不住指出來,這樣很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專注力。二是我會越看越冒火,最後導致不是變成指責孩子,就是讓自己生氣鬱悶得不行。而且每天寫作業都要搞到很晚,家裡一時間真有些雞犬不寧。

一個月下來,我就完全理解了網絡上那些孩子寫作業被罵哭或者家長陪寫作業被氣病的報道是完全真實存在的。

孩子累,大人也累,這樣下去肯定不行。

一年級下學期我作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她放學回來休息半個鍾後開始寫作業。雖然開始她很不樂意,還跟我哭鬧,但在我的堅持下還是慢慢接受了。

為了讓她對時間有一定概念,還特意買了個沙漏讓她寫作業時用。然後我還給她製作了一張寫作業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表貼在書桌前,好對她有個提醒的作用。

通過又一個學期的磨合,獨立自主寫作業這條,她已經完成得非常好了。現在二年級每天放學回來,不需要我提醒,自己就會自覺去寫作業。之前寫作業導致的爭吵,現在基本也沒有了。

不過到目前為止,她還有一點需要改進的,就是寫作業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沒能按時按量完成,專注力不足,需要提升。我想下一步需要改變的該從這點出發。




米儷米


養成孩子主動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需要制定學習計劃,如果孩子比較小或者是自制力不是很好,前期是需要家長監督的,當孩子慢慢養成了固定的學習時間,父母就可以讓孩子獨立學習了。第二就是孩子周圍的環境很重要,我記得小時候,會跟小夥伴比賽,誰的作業做的又快又好,有的時候還會一起去一個地方做作業,老師批改了,更會跟小夥伴一起查漏補缺。所以,有個學習的小夥伴是很重要的。第三呢,給孩子一個限制,一般雙休是孩子最不願意做作業的時候,拖延是人的本性,這個時候應該告訴孩子今日事今日畢,也可以說,如果明天你想要全家一起去動物園,今天你就應該完成你的作業。


腦客NK


從一年級上學那天開始就不能給孩子太大壓力,進門就說趕緊寫作業什麼的。而且只要是孩子主動拿出作業本就要誇。不要坐在孩子傍邊指手畫腳說你這不對那不行。我孫子現在已經回家就能自己主動寫作業不用催。養成習慣了,寫完作業拿出課本主動找我讀課文。


菲菲236203918


大家好,我是兩孩子的寶媽,很高興給你分享我的經驗。



如何養成孩子主動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



第一,父母多陪同孩子學習

我家孩子放學的第一件事情,我是讓他們先完成作業。孩子在做作業,我會在旁邊看書或者寫字,孩子有什麼不懂的,孩子會主動問我。

我們父母在陪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一定不要看手機,或者做其他無關學習的事情,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從小就給孩子做榜樣。我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也能專心的寫作業,效率自然提高了,久而久之孩子也變得自覺起來,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第二,切忌中途打擾孩子學習

孩子在學習上課,或者做作業的時候,老師都是要求孩子完成作業後才能上洗手間的。所以我們在家也得如此,在書桌

上面只放有關學習的用品。孩子在沒有完成作業時,不可做其他任何事情。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孩子在認真看書或者寫字的時候,會經常問,孩子熱不熱,要不要喝水,或者問一些無關學習的事情。這些都很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孩子的壞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所以父母應該自我檢討。

第三,適當給孩子獎勵

我家兩個孩子特別喜歡貼紙,這個辦法我是在幼兒園學到的。幼兒園老師會給每個孩子製作一個表格,哪位小朋友表現得優秀,就會在優秀的小朋友表格貼上貼紙。所以幼兒小朋友都很聽老師的話,而且會表現的很好。

我是這樣做的,我給我兩個孩子製作兩個表格,只要做了好的表現,就會獎勵一個貼紙,直到貼紙有二十個了,就可以在超市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禮物。

這個辦法很受用,孩子們,不僅主動完成作業,還會經常詢問我需不要幫忙,我建議家長們用這個辦法。

最後,永遠記住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我們的所有好的壞的習慣都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想要孩子優秀,我們作為家長的必須要給孩子做榜樣。


我提的這些方法,都需要家長堅持和陪同完成。

我閱讀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歡迎大家關注我。


一月愛八月


主動完成作業是個好習慣。從一年級開始,就要讓孩子養成這個好習慣。低年級養成好習慣,以後就好辦了。

我家大寶今年八週歲,上小學二年級,孩子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就有意的給他培養回家就做作業的習慣了,等他升入一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回家就做作業,從來不用催他,他很自己,就是字寫的太慢了,有時候我回在邊上陪著他,就怕他一邊寫一邊玩。等他在二年級上學期的時候,由於我生二寶,忙著做月子,然後不小心腿又骨折了,就沒怎麼管他,導致他回家後先玩會在做。注意力還不專注了,寫字潦草。導致禮拜六禮拜天都是在做作業的狀態。於是我們就召開家庭會議,把孩子做作業拖拉,不主動做作業進行了討論。結果是孩子回家後休息十分鐘,喝水,吃零食,然後做作業,給他規定時間,如果超出時間,就把作業收起來,不準做了,就那樣拿著作也業去學校給老師。做完後要檢查作業,如果我們在給檢查作業有一個錯的打手心一戒尺,除去不會做的。現在還在在作業上進步了不少,覺得這個辦法還是有效果的。

希望能幫助到你。


雲淡風輕78199


作為一名教師,同是也是一名孩子父親,太多人問過這個問題,很多人為這個問題發愁。一般來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會經常出現不喜歡做作業,每次是父母在後面追著,或者硬逼著才完成。更多的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也是吊兒郎當,拖拖拉拉。

說實話,由於每個孩子情況各不相同,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完全統一的答案,但是可以先分享身邊一個非常成功也非常勵志的陪孩子學習的案例。

身邊一位朋友,趙先生,當年也是名校畢業的學霸。為了能夠幫助孩子從小養成主動學習,主動做作業的習慣。這位趙先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晚上堅持陪孩子學習。

怎麼個陪法?這位趙先生從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的教材他自己重新買了一套。然後跟孩子約定,每天晚飯後半個小時開始,兩人一起進書房學習,不允許任何人打擾,直到完成晚上的作業。

每天晚上回家,先問孩子今天老師教了什麼,所有的課程都會問。然後孩子就從頭開始,大概給趙先生說一遍,老師教了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就是幫助孩子複習的一個過程,哪怕是比較粗糙。接下來,孩子開始做作業,趙先生將所有孩子今天學的內容,簡單過一遍,自己也跟孩子一樣,寫起了作業,而且跟孩子的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這位趙先生,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跟孩子學習一模一樣的內容,完成一模一樣的作業,而且還經常跟孩子採用比賽的方式來完成作業或者試卷。因此,在這種完全陪同,而且“父子競賽”模式下,孩子的學習不但非常認真,學習效率也很好,學習成績也可想而知,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孩子的學習習慣非常好,該學的時候非常認真,該玩的時候玩的放鬆開心。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位趙先生一直跟著重新學習了所有的內容,直到孩子高中畢業,順利考上了華東五校之一的大學。這是真事,我們周圍所有人都對趙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然,幾乎很多人都做不到跟這位趙先生一樣,因為對於大多數孩子家長來說,平時能夠陪孩子學習一下都太難了,何況全程陪同。所以,對於孩子如何養成主動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個人給出的建議主要有:

第一、父母多陪同孩子學習

孩子在還小的時候,特別是小學階段,調皮是天性,沒幾個孩子是特別老實乖巧的。不喜歡做作業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總的來說,相對還是怕父母的。如果父母能夠多陪同孩子學習,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監督,也算是一種震懾。

所以,我經常鼓勵很多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如果有時間,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坐在孩子身邊,自己看書學習,給孩子造成一起學習的感覺和氛圍。而且孩子有問題,可以隨時向父母請教,可以提高寫作業的效率,縮短寫作業的時間,避免因寫作業而產生焦躁情緒。而且這種習慣一定要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自覺起來,習慣也就慢慢養成了。

第二、孩子寫作業過程中儘量不打擾

孩子寫作業,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比較短,剛開始很容易分神開小差。因此,作為父母,一般需要注意維護孩子的注意力,有意識幫助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在寫作業上。這就要求父母一般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陪同孩子學習的父母,切忌的一點就是孩子寫作業,大人雖然陪著,但是在旁邊玩手機或者用電腦完成工作,或者在旁邊發出聲音影響孩子寫作業。這樣非常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他們寫作業的心情。所以建議要麼不陪同孩子寫作業,陪同的最好是也看書學習,讓孩子心裡會小平衡一點。

二是切忌中途打擾孩子學習,很多父母喜歡在孩子寫作業過程中,一會兒怕孩子渴了進去送杯水,一會兒怕孩子餓了送點水果。隔三岔五地去騷擾一下孩子,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會經常被打斷,很多壞習慣也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

第三、適當的獎勵激勵

小孩子,說白了,很好哄騙。想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其實最好最有效的一個辦法可能就是獎勵激勵了。我們經常看到現在的小學或幼兒園班級裡,老師採用獎勵小紅花的形式,很多孩子為了得到一朵小紅花,簡直會使出吃奶的力氣,也常常會因為沒得到一朵小紅花而流淚的場景。

同樣的辦法完全可以在家裡使用,而且完全是有效可行的。父母可以根據孩子平時的學習具體情況,制定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表格,每完成一項小任務就得到一朵小紅花。然後全部貼在孩子書房的牆上,能夠讓他每天都能看到,感受到因完成某件事而得到小紅花所帶來的成就感。

小孩子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主動完成作業的習慣,或將對整個學習生涯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要相信一句話,孩子的從小養成的每一個習慣,不管是好還是壞,都是跟父母關係非常大,父母的身體力行,父母的榜樣力量都是非常大的。


教育有故事


非常榮幸能回答您這個問題,如何養成孩子主動完成作業的習慣。

我家有兩個孩子,大的今年讀初一,小的今年讀三年級,因為我要工作,所以也沒時間接送他們,每天他們放學回來都是自己完成作業的,我最多是問一句‘’寫完作業了嗎?‘’

就我個人經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1 從孩子上學開始就要給孩子輸入一個訊息,那就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

這樣讓孩子知道,上學是我自己的事情,那學校佈置的作業也是我的事情,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

可以一直灌輸孩子這個思想,比如有一次,我家女兒向我抱怨,‘’媽媽,你昨天檢查作業都沒檢查對,我今天錯了一題。‘’ 我立即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寫完作業沒有檢查,怎麼能怪我沒有檢查出來呢? 學習是你的事情,工作賺錢是媽媽的事情,我們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

女兒知道了,然後,她說‘’我下次做完之後,就自己檢查一次。‘’

2.從孩子上學一年級開始,就要讓其養成先把作業寫完再玩的習慣。

有的孩子,放學回到家就想著玩,或者看電視什麼的,總是把作業拖到最後實在拖不下去的時候再去完成。

人總會有拖延的習慣,大人也是一樣,這個共性很難去克服,爸媽在平時也要起到帶好頭的作用,因為你就是孩子的榜樣,說好了要做一件你認為比較重要,或者比較難的事情,就馬上去著手去做,不要拖延

3.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一定是一個主動性很強的孩子,知道約束自己,要不,他不會放下玩或者看電視📺這麼大的誘惑而選擇去看書。

平時可以跟孩子一起親子閱讀,選擇安靜的環境,讀給孩子聽,或者一人讀一段都可以,閱讀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不是一兩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養娃路上有你有我,歡迎@知心爸媽懂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