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清朝該如何評價?

學史泛舟


我不是個清粉兒只是從歷史上各王朝滅亡的角度去看:

秦 亡於苛政+內亂

西漢 亡於權臣+內亂

東漢 亡於流民+內亂

西晉 亡於爭權奪利+強藩

東晉 亡於無強主+內亂

隋 亡於苛政+內亂

唐 亡於內亂

北宋 亡於強藩

南宋 亡於強藩

元 亡於流民+民族政策+苛政+內亂

明 亡於流民+苛政+強藩+民生+主雖勤但能力差+天氣

清 亡於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

我在這裡多說一句,以上就是我國主要各朝代滅亡的原因,一般都是苛政、權奸、強藩、內亂、民生、民族政策……更可笑的是有人認為天氣也是一個朝代滅亡的原因,那可真是氣數已盡連老天爺都不保佑了

但好像只有清朝是因為世界上有一種思想和制度比我們傳統的思想和制度要先進而亡了國的,同樣的問題在清朝後期並沒有出現,反而在民生上還處於上升階段(雖然只是低水平的溫飽,但總比餓死強)

所以我認為清朝還是很不錯的!


樂釋經典


說良心話,清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清朝的衰敗是和西方列強對比之後,才感覺出來的。

不是清朝比其他朝代更窩囊,而是西方文明跨越了一個時代。近代,不止是清朝,是全世界都被西方列強踩在腳下。清朝是最後一個龐大的古代帝國,被十幾個列強聯手圍毆。失去了差不多一半的領土和所有的藩屬,賠出去的銀子一錠錠排起來,據說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圈。清朝之所以比其他朝代更窩囊,是清朝以一個古代王朝對十幾個近代列強。。。不是同一個時代的對手。

這幾十年來,中國人已經被羞辱夠了。我們自己罵自己還不夠,外國媒體幾十年如一日的羞辱妖魔化中國人。當中國人的負面形象成為低智群體的刻板印象時,‘殺死中國人’就理所當然,深得人心了。

若我們為自己辯解嘛,人家說我們玻璃心,不夠自信。若我們不為自己辯解,任由他們說,,,生活在國內的人還不覺得,那些從小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呢?他們會不會信以為真,然後痛恨自己的血脈呢?

外人辱華,我們可以把他們拋在後面吃屁!可是連華人都排斥中國的時候呢?。。。當我們不是同情,而是排斥那些因長期被羞辱而心理扭曲的海外華人時,有利於中國走出去嗎?有利於中國強起來嗎?

近代中國有一百多年,先輩們為了驗證‘哪種理念可以振興中華’彼此廝殺,血流成河。但是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可以放下成見,攜手抗戰。誰說中國人不團結?無論五星紅旗還是青天白日旗,都是滿天的紅、滿地的紅,那是烈士鮮血的顏色!誰說中國人不勇敢?建國後,我們滿地的廢墟,我們衣衫襤褸,我們常用的問候語是‘吃了嗎?’,我們被美國、蘇聯、印度三大陣營排斥。。。我們逆風而行走到今天。誰說中國人愚蠢懶散?

所以,該反省的已經反省了上百年,沒必要不斷重複。注意力還是集中在‘目標是什麼?如何達到目標?’。。。這樣比較正能量。


夏天的蟲4


如果和整個中國歷史縱向比較的話,清朝應該說是達到了中國古典社會的頂峰,尤其是康乾盛世,這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盛世,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嘉慶四年(1799年),長達一個多世紀沒有大的戰亂,領土達10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突破3億,庫存銀在乾隆時期保持在將近8000萬兩。應該說這份成就在中國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然而與此同時,文化上的專制也相當嚴重,文字獄的大行其道對民眾造成嚴重的思想束縛,學者們只敢考據卻不敢創新,“乾嘉學派”就此形成。

橫向比較更不用說了。我們都知道馬戛爾尼訪華這一事件,注意它發生的年份:1793年,正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歐洲之前更有工業革命和啟蒙運動,美國也已獨立,起草了人權宣言,然而在中國,馬戛爾尼見到的卻是:中國人普遍個子矮小,一個個營養不良;年輕女人因繁重勞動而未老先衰,雙腳都是殘廢的;人們隨便往街上扔垃圾;飲食差使許多窮人得了流行病和壞血病;當英國人把船上放臭了的肉扔進水裡,岸上立刻有幾十個人跳入水中,為了搶這些臭肉大打出手。馬戛爾尼因此察覺到這裡繁華表象下的虛弱,“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一百五十年間沒有沉沒。”自此,東西方的差距就不可以道里計了。近半個世紀後,英國人再度來到中國,老大帝國立刻被那些堅船利炮全方位壓制,迅速滑向了衰亡。

清政府做錯了什麼?從他們自身角度來看,自己什麼都沒做錯,清朝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強大。然而行業一旦產生重大改變,無論怎樣在傳統領域精益求精,終歸是死路一條。

毀滅你,與你何干。


張不叄讀秦史


滿清入主中原,與蒙元不同的是,它立足於長期經營,因此開始全面的漢化,促進了本民族的發展,但是,它所執行的政策卻全面阻滯了中國整體的發展,使得中國由一個先進國家變成了一個完全落後的國家。既有功也有過,看問題應該一分為二。

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從消滅南明政權到平定“三藩之亂”,滿清統治者沒費太多周折就徹底坐穩了江山。相比於中國曆朝歷代而言,清帝國政權的穩定性十分突出,對此就連西方不少研究中國的學者也大為驚奇:入關時人口只有百餘萬的滿族人,不僅征服了幾十倍於己的漢民族,而且在這個以漢民族為主的國家裡,舒舒服服地當了二百多年的“主子”。不少人認為這是一種“奇蹟”。然而,也正是這種“奇蹟”,給了西方諸強稱雄世界、瓜分世界的絕佳良機! 閉關鎖國。導致中國的科技水平遠不如西方,也最終導致了中國近代史的恥辱。

封建思想的落後,看不到工業文明的優點,商品經濟的落後,國家制度的落後 清朝的歷史功績:

一、在清朝統治的268年中,保持了中國長時間的統一和穩定。

二、在清朝統治的268年中,保持了中國長時間的強大和繁榮。

三、極大地開闢了中國的疆土,奠定了今天中國版圖的基礎。

四、促進了各民族文化上的融合。這裡的融合不是五胡融入漢族式的全方位的融合,而是文化上的融合,比如滿族,其語言、文字、習俗、生活方式、民族思維都和漢族沒什麼區別了,但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從現代角度而言,多元勝於單一,因此這種文化上的融合勝於全方位的民族融合。

清朝的歷史過錯:

一、在清朝入關及統治中國的過程中,實行了滅絕式的大屠殺。

二、剃髮易服極大地傷害了漢族人的感情。

三、圈地、投充、逃人等惡法阻礙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四、禁海措施封閉了中外交流。

五、文字獄鉗制了中國的思想。

六、借編輯《四庫全書》之名,行毀書改書之實。

七、清末每戰必敗,割地賠款。

八、在科學技術方面很少發明創造。 九、嚴重的貪汙腐敗。

十、在實行階級壓迫的基礎上,實行嚴重的民族壓迫。 總評:清朝在中國歷史上既有大功又有大過,總體上過大於功。評價任何朝代都要功過兼顧,褒貶並行。很多人評價清朝只強調它的過錯,不說它的功績,這是不正確的。清朝這三大功績對後世中國的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尤其是疆域方面。沒有清朝奠定的基礎,就沒有現在諾大的中國。


十年小兵


個人感覺清朝功大於過:1.開拓疆土,將東北西北西藏直接納入中央管轄範圍,直至清朝滅亡也基本沒有丟掉,為中華民族重新崛起奠定了物質基礎。2.人口增長迅速,這是我華夏能夠綿延不絕的根基,奠定了我大國地位。3.前期政治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維持了我天朝最後的萬國來賀的局面,是封建社會最後時期東亞乃至亞洲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4.距離我們最近的大一統朝代,對現代中國國家意識,民族覺醒產生的影響最為巨大,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反思的朝代,為中華再次盛世提供了良好的借鑑意義。

以上種種,對於很多人來講不值一提,只知道清朝帶給我們恥辱,毀我漢人文化,讓我天朝上國的尊嚴被踐踏的體無完膚,割地賠款,殺我大臣,皇帝到處逃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附體。這些也都是事實。從頭來說,清朝取代明朝本就是一種進步,大量的明粉誇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多麼驕傲,多麼蒼白。明朝中後期都腐敗成什麼樣了。清朝中後期趕上了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無所適從,最後成了恥辱再恥辱。本人不是誇讚清朝貶低明朝,提起明朝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是很激動很驕傲。但是我們這天下是從清朝手中接過來的,不是明朝。正是清朝的各種恥辱,讓我們這麼快的崛起,


風雲錄986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談談清王朝的定位問題。許多皇漢反對清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認為清朝不是中國的封建王朝,而是外來的殖民政權。

對這個觀點,我是堅決反對的。我認為清朝就是純翠的中國封建王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首先,把清朝入關和日本侵華做對比就完全不對。清朝的建立者是建州女真,他們和明朝之間的關係與日本同中國之間的關係截然不同。建州女真是明朝東北的羈縻軍事單位,建州這個名字就來源於明朝,是明朝冊封的建州衛。早在永樂元年就已設立,初期由努爾幹都司管理,後由遼東都指揮使司接掌。有明200餘年,建州三衛一直聽從明朝調遣,其首領繼承也要由明朝認可。建州三衛的性質其實和西南地區的土司差不多,只不過後者由布政司管理,前者由都司管理。而明朝對於1616年努爾哈赤反抗的處理方式也完全是按照處理雲南土司楊應龍的方式進行的,區別是一個成功,一個失敗。相比之下,日本就純粹是外國了,他們從來沒有接受過明朝的冊封,天皇和將軍的繼承也不需要中國認可,甚至極少同中國發生聯繫,與建州女真不可相比。所以,建州女真起兵造反完全是由明朝建州右衛指揮使,龍虎將軍努爾哈赤率領本部族軍民發動的邊疆少數民族叛亂,這種由歸附朝廷的邊疆少數民族發動的叛亂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唐朝的安史之亂在某種程度上與建州女真之亂很相似。這也是後來的滿族為什麼能迅速適應中原漢地的主要原因——他們本來就是在明朝體制內混的,因此對中原地區的政治制度、文化傳統、社會形態一點都不陌生,可以做到無縫對接。

清朝的統治情況: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清朝實行的並非滿漢分至,而是旗民分治。這個旗就是八旗,它是由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組成,其中以滿洲地位最高。這個地位最高的“滿洲”實際上也是一個創造出來的概念,它的版權屬於皇太極。愛新覺羅家族起家的時候,聽命於他們的只有建州女真,後來經過多年征戰,他們征服了海西女真,還俘虜了大量的遼東土著漢民和其它許多東北少數民族。民族成份這麼複雜,是很不利於內部團結的。於是皇太極就乾脆創造出了一個“滿洲”的概念,1635年,他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漢、蒙古、朝鮮、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納入同一族名之下,滿族自此形成。(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價,這個“滿洲”,其實和我們今天講的“中華民族”很相似。)也就是說,滿洲這個所謂的統治民族從一開始就是個大雜燴。加上後來編成的蒙古、漢軍八旗,我們便可得出結論:這個所謂八旗制度從本質上說,是一個跨民族的統治集團。而清朝建立後,為了維護統治集團或曰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才採取了嚴格的旗民分治制度。這些旗人在國家內部享受許多特權,而這個特權的代價就是讓他們都成了愛新覺羅家族的奴才,所以清朝旗人(包括年羹堯這樣的漢軍旗人)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固然有顯示他們和皇帝的親近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確實是皇帝的奴才。說到這,清朝解決宦官問題的原因也就出來了。所謂宦官,就是天子家奴。清朝有一個更龐大、更忠心、更得力、更尊貴的奴才群體,何必用宦官呢?其實曹雪芹家族從事的工作,在明朝,就是宦官乾的。

說到清朝的貢獻,毫無疑問,就是開疆拓土了。說道開疆拓土,我們首先得感謝一個人,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而是噶爾丹。沒錯,清朝擴張得來的領土,除了東北部分地區外,其餘均與準噶爾有關。


機哥聊野史


有人說,滿人入關,嚴重阻礙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因為中國歷史上首度落後於日本,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而那個時候,也就是大清國統治期間。

真的是這樣麼?

一、明朝

1.邊患嚴重

明朝確實也很腐朽,確實也很落後,不過有明一朝邊患確實一直沒有解除了,前期跟蒙古,後來跟倭寇,在後來跟後金。

其實也不是漢人就多麼先進,但是隻要邊患未除,就必須要備戰,只要備戰,就有先進武器的強烈需求。有需求,自然就要有交流。

所以有明一朝,雖然國土面積不夠大,還時不時被北邊政權按到地上磨擦,但是在對外交流上真心做得比清朝好。

2.重視科技

明朝並未視西方科技為洪水猛獸,而是虛心積極的吸收學習。看到西班牙的佛郎機,馬上就引進,學習,改造變成自己的。對先進事物的開放和開明態度正是滿清所欠缺的。

明末時,科技的浪潮已經興起,大量的傳教士也將在隆慶開海後湧入中國,偏偏這些人還是西方掌握著精尖科學的一群,而大明朝的士紳官員,以一種開放積極的態度,學習著這些知識。

所以在整個晚明,中國的科技水平,一直與歐洲同步。幾乎所有的科技著述,中國都有翻譯,幾乎所有的發明,在中國都有重現。


奮鬥的年紀mpf


網上對於清朝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是全盤否定,一種是全盤肯定,我按我的理解談一下我的看法。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的封建王朝,說他特殊,是因為他有歷代封建王朝的相同點,比如中央集權,皇權世襲,土地兼併,大一統王朝,科舉制的延續,由盛而衰的週期律等等。另外它又有與之前的封建王朝的不同的地方,比如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皇權的瓦解,封建制的結束,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等等。

"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清朝皇帝的驚慌失措是必然的。清朝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以及世界風雲變幻的時期,它代表著中國古代史最後的迴光返照,以及近代現代史的開端。

現在來談一下清朝的功與過,先談功:

一,疆域貢獻:任何一件事情或者事物的存在當時都有他的合理性評價清朝也不例外。清代前期和中期經過幾代皇帝的東征西討,開疆拓土,領土面積接近1300多萬平方公里,清朝晚期接連割地賠款,到民國初,疆域還有1100多萬,為現代中國的領土面積奠定了基礎。雖然清朝鼎盛時期打下的領土,不是幾代中央王朝最大的,但是卻是實控面積最大的,雍正時期實行改土歸流,使清朝對中國西南的領土管理變為直接管理,而不是間接交由當地土司羈糜,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



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臺灣後,後來康熙使兩岸得以統一。


雅克薩之戰,與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雖然使清朝失去了向遠東開發西伯利亞的機會,並且割讓了貝加爾湖,但是與沙俄畫地為界,也暫時阻止了沙俄向外東北方向的侵略(只是暫時,晚清時期,自顧不暇的清政府還是沒能阻止俄國人的侵略,永遠失去了外東北)



集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最終徹底滅了準格爾,土爾伏特東歸,同化漠南蒙古,擊敗漠北蒙古和喀爾喀蒙古使中國西北徹底納入清王朝的統治之下,從宋朝開始,經歷明朝,困擾中原政權幾百年的蒙古人問題最終解決。(外蒙古的失去是以後的事,北洋政府時期,徐世昌後來曾經短暫收復過。最後是在國名黨手上丟失的,與清朝無關,與本朝也無關,特別提一下。)

左宗棠收復新疆,平定同治回亂,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使新疆和寧夏得保全,河西走廊對中國多麼重要大家應該都知道。並且防止了伊斯蘭分裂主義往中原內地入侵的可能。



二,文化經濟發展:可能有人會問,清朝還有文化經濟發展嗎?!文字獄那麼厲害,並且閉關鎖國,不可能!凡事有正反兩方面。清朝在詩詞歌賦方面,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有清一代,在詞方面只有納蘭容若一個人拿的出手,但是清朝在小說方面,有非常耀眼的成就,一部足以照亮古今。在中國文學史上面,關於文學體裁文學成就的劃分有這麼一種分法——詩經 楚辭 漢賦 唐詩 宋詞 明傳奇 清小說。



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以後,加上從美洲引進番薯,中國的小農經濟發展至巔峰,儘管是迴光返照。使得這一時期的人口急增。康熙時達到4億,經濟穩定有長足發展。



清朝的過失:

一,對內: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大一統王朝,滿族入關打下將近300年江山。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統治中國沒超過百年。說明少數民族要想統治人口占絕對優勢的漢族,首先必須放棄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學會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這點上,滿族做到了這一點,而蒙古族沒有。第二點少數民族要想長久統治漢人,只有融入漢族,被漢族同化,才行。這一點,蒙古族拒絕漢化,而滿族被動接受,綜上所述,蒙古人被趕出中原,而滿族則最終融入中原,統治中原將近300年。

既然是被動接受漢化,所以在清朝,佔統治地位的旗人,對漢族採取高壓政策,並想將漢族滿族化。所以有了,文字獄。剃髮易服。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等等酷刑和慘事。高壓之下,必有反擊,縱觀整個清朝,反清起義不斷,鄭成功抗清,白蓮教起義,小刀會起義,天地會反清復明,太平天國運動等等。雖然都被清朝鎮壓下去了。但是大大動搖了清朝的統治,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差點就讓清朝滅亡。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剃髮易服,讓漢族人斷了傳統,也摧殘了漢人的心裡,對漢族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以至於辛亥革命成功之後,清朝滅亡。民國政府要求漢人剪掉腦後那根辮子,很多人不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當初剃髮易服的恐懼,"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句話深深刻在漢族人腦海裡。


文字獄很多朝代都有,但以清朝為最。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大興文字獄,尤其在乾隆當皇帝時最兇,清朝皇帝下令民間進書,美其名曰——文化盛舉,結果蒐羅完之後很多進"反"書之人被殺頭。有個典故,真假不知——有一次一個文人寫了篇文章,上面有個"明"字,有人向乾隆告密,說明朝就是"明",這不是公開宣揚反清復明嗎!乾隆正要發作,紀曉嵐紀大人說了一句話,即拍了乾隆馬屁,又救了那文人一命。——"皇上,您看這正大光明殿上不是有個明字,他是說您是明君,光明正大啊!"乾隆馬上釋懷,非常高興,免了那人死罪!

實施文字獄最"殘忍"的行為是編撰,乾隆時期命人進書,編撰,結果書收上來之後,把不利於清朝的書要麼銷燬,要麼改掉。銷燬的書比編撰的書還要多,真卑鄙!比起明朝時期編撰的,的格調是如此的低!編撰一不銷燬,二不改動——"照單全收"。改書最著名的例子是岳飛的那首,"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士飢餐胡虜肉"!改成"笑談渴飲盈腔血,壯士飢餐飛食肉!""匈奴"和"胡虜"太刺眼了!

清朝時,中央集權達到頂峰,軍機處的設立,沒有言論自由,禁錮思想,中國人奴性十足。

對外:

清朝中期開始,世界風雲變幻,歐洲率先開始工業革命,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妄自尊大,漸漸落後於其他國家,被世界拋棄。

落後就要捱打!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中日甲午戰爭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中法戰爭雖勝尤敗。





接踵而來的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等等。



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成為列強的口中之物!幸虧中國幸虧中國體量大,一口吞不下,所以各國在中國劃分了勢力範圍,丟失了外東北,丟失了外蒙古,丟失了臺灣等等……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這是中國人心中永遠解不開的心結,如同一場噩夢


終於,終於,辛亥革命爆發了,大清亡了!大清亡了!不帶任何偏見偏見的中性詞,功與過,都付笑談中!



風信子1681598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如何去評價這個朝代,只有回望歷史,尋求答案。

清朝的前身是後金,開創者奴兒哈赤原是明朝奴兒干都司轄區,建州衛指揮使,還被萬曆皇帝封為二品龍虎將軍,他以七大恨發動叛亂,為清朝的建立點燃了第一把火!


清朝正式締造者是皇太極,也就是奴兒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改後金稱大清,建元崇德,和崇禎這個年號只差一個字,這意思很明顯是要取代明朝,皇太極之後,多爾袞攝政,李自成攻克北京城,崇禎自盡,吳三桂引滿清入關,兩京十三省地區遭到血洗,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逐步消滅了農民起義軍,南明小朝廷,南明雖有嘔心瀝血,不畏艱難的李定國,但漢奸太多了,最終明月落西山,清風主中國。

滿清入關是一場浩劫,剃頭易服,野蠻的改變一個民族的形象,有人認為這是民族融合,血雨腥風避免不了,這個認識是錯誤的,從來沒聽說過民族是靠千千萬人頭落地來融合的,這樣的融合是種族滅絕,文化清洗!

康熙執政時期,東收臺灣,西敗準葛爾,南平三藩,北防沙俄,駐軍西藏等,收復了原隸屬於明朝的地區,並加強了統治力度,基本確立了中國近代版圖,康熙皇帝功勞還是不小的,有不少人認為,前有永樂,後有康熙,這個認識其實是不正確的,康熙功績是不小,但還是無法與永樂相提並論。雍正政治改革最大,乾隆號稱十全武功,但這個有水份,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收復了新疆,康雍乾時代被有些人稱之為康乾盛世,還原真實的歷史,康乾時期大興文字獄,禁錮思想,康熙迷戀八旗鐵騎,雖對西學技術有所涉獵,但束之高閣,乾隆常說地大物博,無奇不有,陶醉於孤芳自賞之中,不能自拔!清朝不但是軀殼,更加是深入靈魂的閉關鎖國,真可以說是,天子鎖國門,君王文字獄。



有不少的人認為康乾時期疆域遼闊,人口翻倍,不是盛世,那這個世界就沒有盛世了,這個認識太表面化了,還原真實的歷史,是明朝時候引進的番薯,才讓清朝人口大爆發的,當然也有康雍乾文治武功的貢獻。從思想哲學,文化教育,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等角度來講,清朝都遠遜於明代,俱有全面崩潰之勢,基本上是開了歷史倒車,對比明朝和世界來看,康雍乾三朝除了疆域遼闊,整體上其實是一個衰世。


乾隆之後,清朝步入亂世,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八國聯軍入北京,一國之主一路逃,大火燒盡圓明園,割地賠款求饒命!中國落後於西方,成了東亞病夫!

清朝的功過是非,綜合客觀的來說,三分功績,七分過失,三分功是指,清朝對原隸屬前朝的地區,平定叛亂,加強管理,鞏固統治,確立了近代版圖,七分過自然是把中國變成了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社會,讓中國遠遠落後於世界潮流!


大明錦衣衛士


那就是,滿清一朝,喪權辱國,毀滅華夏文化,罪惡深重。首先,是領土問題,看到很多人鼓吹清朝土地有所謂的上千萬平方公里,而大明土地只有區區三百萬。這個概念就大錯特錯。根據明清時期的中國版圖可以看到,兩者極盛時期的土地是差別不大的。因為後金發源於西伯利亞通古斯,所以後金入主中原以後清朝相對比明朝多了西伯利亞的土地。除此之外,差別不大。大家看一下這幅圖,只有300萬?那今日的中國恐怕也沒有960萬吧?

明朝時期除了漢人聚居的中原之地,在邊疆是採取設立“衛,司”級地方政府,派遣國內的將領率軍駐守或者通過在當地扶植少數民族官員來對當地進行管理。到明朝天啟年間,大明已經在西域今新疆的哈密設立了衛戍司,也就是說明朝的控制範圍最遠已經接近中亞。就是在遼東,所謂的滿清發祥地,大明也設立了衛戍司,最多時候有超過百萬漢人在遼東耕種生活!難道就因為遷移到了遼東,這白山黑水就是你滿清後金建奴所有?

很多人說這樣是鬆散的控制,因此不能把這些地區視為大明的土地,但是這些人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後來的清朝對蒙古和西藏的控制也和明朝的模式一樣,甚至對少數民族給予了更多的自由,而這些人將西藏和蒙古的土地不算作大明的土地卻算作清朝的土地,為什麼對要採用這樣的雙重標準,大家都心知肚明!

必須說的是,領土大小並不必然決定一個國家的偉大與否,當然現在中國的版圖是基於滿清的遺產。但是國家的領土大小和國力強大與否,並不是有必然的聯繫,各位可以試看英國,彈丸之地,縱橫天下兩個世紀,到今天仍然是國力強大。

其次,滿清政府強迫漢民族改服易發,毀滅了幾千年的華夏傳統,他們的手上沾滿了漢人的鮮血,通過大屠殺,一座城一座城地擊潰了漢民族的脊樑,江陰十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八十萬!四川空省!我的天哪,暴行堪與日本人相比了吧!

滿清的帝王從來沒有把自己看作華夏的一分子,所謂的千古一帝康熙認為自己是“以他族臨華夏”,從來沒有把漢人當成人來看待,慈禧也說“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幾百年的教育,使得奴性深深地刻在了百姓的骨子裡,使得漢人喪失了強漢盛唐的驕傲,成為了連鄰國日本都看不起的清國奴!

他們還一直防範著漢人,限制漢人讀書獲取知識,限制漢人做官。還在西北挑撥漢人和回民的矛盾,試圖以回制漢,以漢遷回。更甚者,滿清一朝,愚昧無知,極大的限制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明天啟年間單是有官方授權的刊物就超過萬本。而滿清政府在修四庫全書之時,竟然公然宣稱天下可存之書不超過四千本!

華夏土地有自己的包容性,千百年立德置身,愛人愛物,忠君愛國的教育使得華夏子民堅韌,忠誠,對國家有著深深的認同感,願意為了自己的民族和尊嚴去獻出生命,滿清一朝,打碎了漢民族的脊樑,帝王視百姓如芻狗,如家奴,讀書人以跪舔為榮,反觀大明,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內閣的設立分了君王的權力,使得讀書人能夠有自尊,獨立地生存。

更不要說後期滿清是如何喪權辱國,看泱泱大國華夏幾千年,何曾被如此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