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存款基準利率會降嗎?通脹壓力是否加大?央行副行長這樣迴應……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央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對沖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由此,“存款基準利率是否會下調”的問題再次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發佈了副行長劉國強接受媒體採訪的相關報道。劉國強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此外,劉國強還就下一步貨幣政策思路、貨幣信貸走勢、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應對疫情之策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疫情下存款基准利率会降吗?通胀压力是否加大?央行副行长这样回应……

適時適度調整存款基準利率

2月20日,央行公佈了2月LPR(貸款基礎利率)報價:1年期LPR為4.05%,較上月下調了10個BP;5年期以上LPR為4.75%,較上月下調了5個BP。

劉國強表示,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銀行可通過LPR加點方式確定個人房貸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過程中,要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效實施,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水平基本穩定。

“通過進一步完善LPR傳導機制,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促進銀行積極有序運用LPR定價,轉變傳統定價思維,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劉國強表示,存款基準利率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事實上,這並不是央行首次提及“適時適度調整存款基準利率”。2020年1月,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2019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存款的基準利率還將長期保留,作為我國利率壓艙石的作用還要發揮,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務院的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等基本面的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2月10日,清華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也表示,可以考慮適當降低央行基準存款利率,為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提供空間,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馬駿認為,疫情帶來的損失可能超出之前預期,要建立利益相關方的損失分擔機制,防止損失過度集中在中小微企業,導致嚴重失業和社會不穩。可參與損失分擔的“利益相關方”應包括各級政府、國企、國有大型銀行、銀行儲戶等。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2月LPR報價出爐之時建議,下階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金融部門應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增長。貨幣政策方面,降準降息還有空間,同時也可適時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繼續引導LPR利率下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特別是採取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佔比等措施,加大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力度。

疫情下存款基准利率会降吗?通胀压力是否加大?央行副行长这样回应……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持續時間有限

劉國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持續時間和規模都有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

當前,疫情對短期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一是春節期間消費大幅減少。春節一直是旅遊、零售和餐飲、電影等行業的旺季。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這些消費都有較大減少。節後,居民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減少到商場、超市等人流密集場所消費。

二是企業生產可能受延遲復工、限制交通等措施的影響。春節假期延長、延遲復工減少了今年一季度的有效工作日,復工企業也面臨口罩等防疫用品緊平衡、部分地區交通受限等問題。

與此同時,企業的工資、租金、利息等剛性支出也加大了現金流壓力。尤其是體量較小、固定支出佔比大、資金週轉困難的中小企業受影響可能更大。

不過劉國強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主要是短期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當前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聚,疫情防控相關行業領域強勁增長,新產業新業態潛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供應充裕,市場情緒逐步趨向平穩。

從近期陸續公佈的數據看,我國經濟具備平穩增長的基礎,市場預期平穩。前幾日公佈的我國2019年經常項目順差僅佔GDP的1.2%,國際收支保持均衡。股市、匯市節後短期波動後,基本恢復正常運行,滬深指數已收復節後跌幅,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在7元附近雙向波動,總體平穩。

從全年情況來看,疫情對信貸增長的影響不大。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迴旋餘地大,宏觀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信貸需求總體平穩。

“人民銀行將繼續保持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科學穩健把握逆週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引導作用,以改革的辦法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實際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劉國強說,總的看,2020年全年信貸有望保持平穩增長,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將繼續保持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下一階段,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可能會對物價形成擾動,人民銀行將繼續密切監測分析。但從基本面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劉國強表示,2020年,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同時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防範信用收縮與經濟下行疊加共振。

疫情下存款基准利率会降吗?通胀压力是否加大?央行副行长这样回应……

穩健貨幣政策依然會靈活適度

劉國強表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科學穩健把握逆週期調節力度,穩健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工作來抓,加大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加強逆週期調節,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支持力度,引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強化預期引導,維護金融市場的基本穩定,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貨幣政策應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

對此劉國強表示,作為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施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我國貨幣政策空間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夠的儲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對沖疫情的影響。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統籌做好“六穩”工作,科學把握逆週期調節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守正創新、勇於擔當,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同時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具體來看,一是繼續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二是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作用;三是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的支持作用;四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五是根據不同地區疫情實情,研究對已發放貸款採取統一自動展期等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