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汽車市場遇冷,僅僅是因為號牌限制嗎?

崑崙趣談


不全是,在這種搖號低概率的情況下真的有很多沒有購車需求的人搖號,為的是反正搖不到先搖著,排著隊。還有甚者不想買車搖到號了也被迫著買了,那些沒有需求租出去的就不用說了,要說真正有購車剛需的真正又有幾成呢


BAO777


汽車市場遇冷,主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與車牌搖號限制有一定的關係,但絕非主要的原因。而說到車牌搖號,又不能不談到每週一日的限行措施。汽車搖號,自然每一個獲得搖號資格的人都會參加,但參加搖號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購車需求。如果放開限購,也並非所有參加搖號的人都會買車,有的人沒有購車必要和需求,有些人則是沒有購車養車的能力,租號牌的生意也就沒有了市場。再從每週限行來說,很多家庭是因為車輛限行才有了購買家庭第二輛車的需求,這也在客觀上增加了汽車的保有量。所以,所採取的限行措施,對汽車銷售的作用是正數;而搖號表面上看是負數,但即使放開,其增長量也是有限的。因為任何一個城市,汽車的保有量在一定程度的發展後都會到達一個臨界點,由於擁堵造成的不便、停車以及違章罰款等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會逐漸使人們的購車慾望不再旺盛。因此,車市的發展不是無休止的,在產能過剩的今天,採取鼓勵消費的政策其作用已然有限,包括停止搖號政策。中國的車市,已經進入重新洗牌的階段。


奔跑的馳騁


不是,我有三個理由,一是當前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太高,買了車在市區真的開不起來,本來買車是為了快速方便的,結果每天道路成了停車場,還不如公交地鐵來的快。第二是,沒有停車位停車難,到處都有監控陷阱,稍一停留,罰你沒商量!你出門辦事,停車要停在離目的地好遠的地方;再就是,養車難,各種費用太高,如:交通強制險,一份商業保險,加油費,停車費,洗車費,養路費,車輛保養費,年檢測費,偶爾在違章罰款,車輛折舊費,一年下來各種費用加起來要3、4萬,如果平時不急坐公交地鐵,稍微急點的打出租車,算下來,一年的養車成本夠打兩年的出租車費。

所以,買車倒是成了負擔!天天停著不開也得交停車錢。

我2012年10月搖號中籤買的車,到現在才開5萬公里。


心情隨著感覺


你看看搖號的有多少人,再看看新能源排隊的,要放開的話,北京一城包攬全國以往幾年的銷售量


danas


可以試試學習上海的做法,推出郊區牌子,然後增加拍賣牌子。讓有剛需的人解燃眉之急。然後搖號的交保證金讓湊熱鬧的增加成本。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解決人民群眾的用車需求。


GC1333


北京放開車牌初期,可能會有很多人衝動買車,怕政策再變。但隨著交通擁堵、停車費高漲、公交地鐵的完善,買車的人會出現三種情況:一種是不需要車但為了要牌,衝動買車會後悔,繼而轉賣,車牌自然作廢;另一種是能公交地鐵就不開車,車輛使用率降低;最後一種是剛需,不管交通擁堵多厲害也要開。車牌放開後真正增加擁堵的估計是最後一種人,而這種人新增比例不會高,對本已擁堵的交通能有多少影響呢,所以取消搖號,放開限購,讓社會自然平衡調整,可能會是比較好的辦法,既促進經濟發展,有使百姓有了擁有汽車消費品的自由。


物業說道


各地遇冷,前年,去年開始車市人少了很多,種種原因表明十億百姓已經沒錢了。


用戶2437345106466


本地人燃油車買不了,新能源買不了,想買摩托車吧,城四區的戶口上不了京b牌子,京a又買不起,也不知道讓人怎麼活


熊貓睡不醒


如果北京敞開供應,市民擔心過幾個月政策收回,會在幾個月內爆發一百萬輛以上的購車需求。

當然,是不是都在北京買,那就不知道了。

當然,即使放開,也會有限制。比如本地居民可以購買,外地戶口的需要滿足持續繳納一定年限的社保等等。


緣分天空2018


買一輛老年代步車5-10公里跑跑不需要上牌也可以代步,不一定非要個車牌的汽油車電動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