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暴露出很多問題,有哪些值得我們深思?今後該怎麼做?

老周大哥


大城市的發展方向,這次是病毒,下次是什麼呢?如水體受到汙染,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的飲用水發生困難,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還有,如城市受到空襲,忽然暴增幾萬病人傷員,急著搶救,醫療資源是否能夠滿足,還是要防患於未然。


nccr


我們從高等教育的角度來對本次疫情進行總結與反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的公共衛生醫療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相比成熟市場國家,與GDP的比重較低,急需加大力度投資建設。


2、醫學系統人才隊伍依舊偏少,應該鼓勵更多的高考學子填報醫學專業,醫學院校應適當擴張。


3、醫學專業結構設置不合理,眾多周知,報考醫學的學生中絕大部分去了臨床醫學、口腔和護理三大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作為醫學下的邊緣學科,幾乎無人問津,這一狀況必須得到改變,否則,疫情再次來臨的時候,困難重重。


4、高校、黨校在緊急事件時需發揮特殊的作用。


為什麼這麼講呢?下邊我們展開詳細的分析。


1、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今天40年的時間裡,我們的GDP總量增加了240倍,但是同期我們醫院的數量只增加了3.55倍,從1978年的9293到2018年的33009個,這個擴張數量是遠遠低於GDP增量的,但你反觀我們的高速鐵路里程,高速公路的里程,增長非常嚇人,截至目前,高速公路里程已經突破14.3萬公里,比美國的10萬公里出頭還多將近一半,現在已是高速公路運營里程世界第一大國;高鐵方面,去年底,突破3.5萬公里,約佔全球7成,當然是全球第一了。


但是我們的基礎醫療設施非常薄弱,除了北上廣深杭州等東部經濟較發達區域外,中西部的基礎醫療設施相對來說很薄弱,這也是這次為什麼疫情發生後,全國一線的醫院都調集起來支援武漢的重大原因,因為湖北的基礎設施根本無法容納那麼多人隔離治療。

因此,疫情結束後急需對基礎醫療進行大規模建設,建議採用PPP模式,調動國有資本、民間資本一起參與,這方面可以借鑑地鐵、高鐵、高速公路建設的諸多經驗。


2、醫學人才隊伍力量薄弱,這個又和第一個問題密切相關,因為基礎醫療設施較少,所以即便我們的高校大規模的培養醫學人才,但是將來學生沒地方就業,發揮不了應有的社會價值,這條閉環就沒辦法形成,因此目前醫學相關院校沒有大規模擴招的現實需求,當然也就不敢放開招生了,但若第一個得到解決了,那麼醫學相關院校必須提前進行人才培養,以便各級醫院進行人才儲備,只有這個良性的閉環形成了,才能真正解決整個醫療體系的短缺問題。


3、醫學內部專業結構設置及引導方向的不合理必須得到改觀。


首先,設立公共衛生學院的大學太少,要在更多有條件的大學設立公共衛生學院,尤其是綜合性大學,要起到挑頭作用,這次疫情告訴大家控制類似的傳染性疾病大規模傳播靠的是很多學科綜合交叉的能力,而不單單是醫學的力量。目前國內設立公共衛生學院的大學總計不超過90家,且大部分設立的時間很短,比如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是2011年才設立的。


其次,在學生報考時要給予更多正面引導,鼓勵學生報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也需要在培養體制和就業機制上做一些改觀。


現在的高考學子大部分會選擇臨床、口腔和護理三大醫學專業,其它的醫學專業則不大受歡迎,尤其是公共醫學,主要原因在於需求量小、沒有處方權、收入不如三大專業等等,這些需要在制度層面做一些改觀,否則,即便設置了更多的公共衛生學院,但報考人數太少,那也辦不下去,長期下去只會形成惡性循環。


4、大學和黨校等公立機構的教學辦公場地在緊急事件時如何應用。


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三線建設時,國家在很多三線城市修建了很多良好的基礎設施,只是很多無人知曉而已,這部分基礎設施在緊急時刻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市區的大學和黨校在緊急時刻到底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這點需要我們深入思考,比如這次的湖北省委黨校、江漢大學、湖北商學院等都被臨時徵用為隔離地,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隔離場地不足的問題,每年國內都有一批大學會建立新校區,在新校區建設時,在校區設計上,我們需要植入公共事件發生時的應急功能。


元祖聊高考


我們必須反思,為什麼會這樣的結果?我們有沒有疏忽大意了?城市治理有城市治理的難度,不能聽見風就是雨,但必須要有深沉的憂患意識。

第一,中國人,真要管住自己的嘴!教訓真是慘痛的。17年前的那次疫情,被證明就是禍從口出,病毒最初來自中華菊頭蝠,果子狸與它們接觸感染後,再將病毒傳染給人類。這次武漢的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按照鍾南山院士的分析,很大可能,來源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一句話,還是吃出來的。但都吃出這樣的疫情來了,我們難道不應該認真反思嗎?我們真就管不住自己這張嘴了?

第二,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輕慢。剛開始一切似乎很平靜。但突然間,確診病例大幅增加,很多省份乃至境外都有,甚至有醫護人員確診,以及整個新年中國都籠罩在一種焦慮中。我們必須反思,為什麼會這樣的結果?我們有沒有疏忽大意了?城市治理有城市治理的難度,不能聽見風就是雨,但必須要有深沉的憂患意識。

第三,認真,中國人沒有辦不到。好在,最初幾天遲疑後,一切迅速進入快車道。領導人高度重視,指示批示;武漢開始管控出行秩序,最終實施封城;全國也緊急行動,放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各路媒體,不管舊媒體還是新媒體還是自媒體,都開始科普各種疫情常識: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

各種硬核村主任也紛紛登場,展現了民間的智慧;中國企業更紛紛捐獻愛心,甚至海外遊子也從國外運回大批救急物資。

在災難面前,中國人有恐懼,更展現出的是強大凝聚力。這種悲壯中的速度和激情,是很多國家無法做到的。

第四,災難,更見證人性和善良。突如其來的疫情,確實就像一次集體急剎車,讓我們看清發展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也看清誰是雪中送炭誰會落井下石。反正,確實有國家要員宣稱,這有助於增加該國就業,如此冷血言論,遭到各方撻伐;也有鄰國緊急運來援助物資,急人所急讓人感動。更有很多逆行者,醫生、護士、工程救急人員,向武漢集結。

第五,我們人類,終究還是太渺小。難道不是嗎?科學是在進步,醫療水平是在提高,但隔幾年,總有一輪大型公共衛生危機,總有大批民眾被奪去生命。我們都是普通人,平時難免糾結於收入的多少,人事關係的複雜,各種酸甜苦辣;政客們還在計較著權力的大小,國際上各種權力的遊戲,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但有沒有看到,在大自然的偉力面前,我們人類是多麼脆弱渺小。更可悲的是,有些病毒,還是我們人類自找的。

這些渺小的人啊,不是團結共抗災難,卻還各種爭鬥不休!太可悲了,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和貪婪才是。


深藍日照


這次疫情在家宅了一個月了,很多人都過上了以前曾經“嚮往”的生活:每天吃飯、睡覺、看新聞,任性的增長著自己的體重!但心裡卻莫名的心慌,是的,因為少了應有的快樂?

是的,人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會不在乎錢,就是健康個自由!我們惶恐是因為少了讓我產生快樂的核心因素“自由”,更是時刻受到健康的威脅。

刷抖音時看到有很多人說疫情讓我們懂得:1、提高自身免疫力。2、一定要有存款,可以讓自己在不工作狀態下,能夠維持生活三到六個月。3、找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最好工作單位有一定實力,在特殊時期能給你足夠的保障。4、自己要有一技之長,沒有也要培育,要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5、危難總能讓人擰成一股繩,困難面前能伸把手的才叫“感情”。希望群裡我所有的親人朋友及家人都健康平安。

我的一個朋友說“不確定的是環境,確定的是自己。”在危機來臨的時候,應該強調人的作用,重視人的主觀努力,強調自身的能力,而非環境的約束。那麼此時我們更應該“堅定自我發展的信心”自我發展,就是一個反脆弱武器。把握好機會讓自己更快的學習和成長,因為學習和成長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有效手段!因為不確定的是環境,確定的是自己!

其實,人生際遇並不是由環境決定,而是取決於意識,就是思維的瞬間。所以確定與不確定,在我看來是一個有機的組合,確定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不確定在環境,環境任何時候都會變,如果我們把確定與不確定兩者組合起來,我相信,這個不確定會是我們的機遇,是你真正成長的契機!



杜意無二


第一,其實在中醫這次疫情是可預測的。而且根據五運六氣,這樣的疫情會有什麼症狀。這些也是可以預知的。至於在哪裡爆發就有點困難。國家可以充分發揮古中醫學的預測功能給各醫療單位和機構做提前預警。

第二,這次疫情沒有第一反應讓中醫中藥全面介入也是一個錯誤。非典已經用事實說明中醫對瘟疫方面是有西醫無可比擬的優勢。有時不需要明明白白的治死人,只要糊糊塗塗治好人就好。不要西醫治死人無罪,中醫特別是民間中醫治好人反而有罪。


龍騰四海81385471


大家好,我談談我的看法,疫情過後,我們面對的是一種挑戰,也是種機會。特別是對互聯網方面的項目,更是機會多多,如果抓住了,那就是財源滾滾來。還有這次疫情,讓更多人暫時沒法工作,所以如果有一份跟互聯網相關的第二職業,那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老譚是一位新晉的社交電商創業者,願意分享我的歷程。

來自於一個日入300的網賺人的自述。




老譚創業記


深思的地方很多,首先要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其次健康身體的免疫力,存款,住所,情緒,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深思的。今後我們更要注意身體健康,最好在家自己做飯吃,在外用餐,要用一次性筷子,最主要的是懂得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不能亂吃。同意我觀點的請傳遞下去。



老翟先生


第一,地方政府肆意妄為,加強中央集權!紅會事件,口罩事件,上層處理疫情不及時,下層不積極配合工作,導致疫情波及全國,第二,不要再依靠房地產支撐地方財政,大災大難面前房子不能填飽肚子,透支狀態下的民眾沒有幸福感可言!第三,大力發展農業,改變依賴進口食物的局面,安全第一,大力調整消費市場打掉中間商,不要讓城裡人買不到,農民滿水溝裡倒,做掉投機倒把的人


用戶3715996298250408


1,居安思危

生活在和平發展的時代,雖然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最大的滿足,但是我們還要居安思危。從這次疫情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憂患意識還不夠強。

2,眼光遠見

從這次疫情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吹哨人還是有遠見的,個人成長過程中還是要提升一下能力和見識。

3,培養人才

從前的模式是現場教學,這次疫情推動了網絡教學,遠程教學。

4,價值觀

應該正確引導年輕人的從業理念。對於像醫生等職業,要給與高度的重視和培育。


枕邊書閣


說明制度規範缺陷很多,法律法規不夠嚴肅,形成了道德法治,人權法治,和諧法治。導致全民缺乏安全感,犯罪成本底。但這也是歷史進程中不斷完善的過程,歷史證明在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堅強正確領導下,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人民會更加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