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消費現狀,企業如何做?

餘生有你我便安好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意味著中國“消費降級”時代的全面降臨。彼時拼多多因假貨、質量差倍受白領群體詬病,直言打死不用拼多多。直至今日拼多多卻一路高歌猛進,極有可能和阿里、京東形成電商三足鼎立之勢。

“消費降級”的背後是“錢荒”,普通人的口袋越來越乾癟,與此同時企業的生存現狀愈發艱難。預計這種趨勢短時間內無法逆轉,企業的苦日子可能才剛剛開始。

我本人也是個小企業主,在這種大趨勢下感受到陣陣寒意。外部環境的惡化企業無力去改變,這個時候是考驗企業內功的時候了,這種形勢下生存下去的企業最終才會變為參天大樹。

以下內容送給同我一樣還是苦苦掙扎的小企業主。我站在經營者的角度,給出我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其中部分觀點有一定的政治不正確,請輕噴。

下文將企業分為盈利型、虧損型、盈虧平衡型。

盈利型

對於目前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需要加強內部管理控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計劃,預備可能出現的外部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本次疫情,中美貿易戰)。

目前現有狀況對企業實際經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經營者需實時關注國家政策風險,解讀政策目的,及時調整應對策略;②制定內控政策,細化責任,確保考核到人;③加強員工的素質提升,夯實公司發展基石;④降低公司風險偏好,企業投資中穩妥為主,切忌冒進。

除上述四項外,經營者還應開源節流。

開源:①積極拓展行業上下游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增加公司競爭力;②積極拓展營銷渠道,保證公司業績目標穩步實現;③積極開展“創意營銷”,在合法前提下運用新媒體手段進行營銷,必要時可以進行適當炒作。

節流:①提高單位時間內員工工作效率,適當延長工作時間,可要求部分員工“自願”加班;②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包括但不限於租賃成本、用人成本;③與上下游合作公司重新談定價格;④優化人員配置,在勞動法框架內清理“邊緣人員”;⑤對員工進行“愛司教育”,適當削減薪酬開支。

盈利性企業處理的核心思想是:穩住基本盤,進行內外部優化,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

虧損型和盈虧平衡型

這裡我將上述公司進行歸類

A類:有適當虧損,預期短期內可以實現盈利;

B類:持續虧損中,短期內盈利無望。盈虧平衡型;

C類:盈虧平衡,所處行業為朝陽行業,潛力巨大;

D類:盈虧平衡,所處行業為一般行業或夕陽行業,潛力一般或較差。

A類C類公司可以參照盈利型公司進行調整,並積極籌措一定的現金流,保證有錢“過冬”;

B類D類公司已經失去存在的價值。經濟寒冬的來臨,這些公司終究會倒下,與其讓形勢倒逼做出決策,不如趁早“壯士斷腕”,畢竟公司存在的目標是為了盈利。

有的時候必要的捨棄是為了更好的擁有,大破方能大立。


經濟寒冬已經來臨,各位經營者們,只有我們不斷學習,迎難而上,才能為家人和員工遮風擋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