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展三年,書協主席沈鵬題字,紅學大師周汝昌作序,群賢畢至,賞石度曲,盛景如昨

傳北京北海瓊島是以宋徽宗艮嶽石所疊,其北岸與靜心齋奇峰而傍的是天王殿建築群。

1992年,筆者以“中國國際旅行總社”名義在此舉辦“中國觀賞石展”,展期三年。

時任全國書協主席沈鵬為之題字,紅學大師周汝昌作序。

回顧:一展三年,書協主席沈鵬題字,紅學大師周汝昌作序,群賢畢至,賞石度曲,盛景如昨

題名:【咫尺萬里】石種:靈璧石

時年入秋,北京園林局總工程師趙光華先生對我說,有幾位京城文化名流想來此賞石度曲。

越數日,趙光華先生攜愛新覺羅·啟驤先生、有“漢口梅蘭芳”之譽的南鐵生先生哲嗣南奇先生、程硯秋先生的入室弟子王吟秋先生、梅派大師齊如山賢侄齊智渠先生至此,並有琴師、鼓師隨行。

回顧:一展三年,書協主席沈鵬題字,紅學大師周汝昌作序,群賢畢至,賞石度曲,盛景如昨

題名:【伯牙琴韻】石種:大化石

他們來至清代所建的金絲楠木大殿。殿內600餘平米,時陳列有沈寬所送的沈鈞儒先生藏石,柳州園林局的趙有德局長所送的水石,上海藏家徐國棟所送的老靈璧石,徐州漢畫像石館館長尹明智所送的石頭。

還有南京職工雨花石協會吳會長所送的雨花石,寧夏地礦局的孟昭賢、白振西所送的風凌石,北京收藏家李永德、孫丹所送的觀賞石,貴州賞石家肖鴻、姜世忠所送的化石和礦晶等共200多方。

回顧:一展三年,書協主席沈鵬題字,紅學大師周汝昌作序,群賢畢至,賞石度曲,盛景如昨

題名:【儷韻】石種:大化石

諸名流賞石不盡內行,卻皆以性情中人,悉心精賞,真情體驗,不時以所擅度曲之藝,相與契合。

吟秋先生見雨花石,便說這豈非“鎖麒囊”之寶物。南奇先生淺吟“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使花石瘦透的小令動感立現,令人擊節。

曾獲全國票友大賽旦角組冠軍的智渠先生一曲《霸王別姬》,醉人心扉。

回顧:一展三年,書協主席沈鵬題字,紅學大師周汝昌作序,群賢畢至,賞石度曲,盛景如昨

題名:【片段】石種:彩陶石

古木舊石,涵養品性。“海派”第一小生俞振飛嘗邀園林大師陳從周至上海戲專講“冶園疊石”。

蘇州滄浪亭置周瘦鵑盆景石。可見,不同門類的藝理是相通的,而京華名流賞石度曲也為賞石流派的培育多有借鑑之功。

如上各界名流中多已作古,權以小文緬懷之。畢竟藝術的傳承,更多的是靠潛移默化,心有靈犀。

回顧:一展三年,書協主席沈鵬題字,紅學大師周汝昌作序,群賢畢至,賞石度曲,盛景如昨

題名:【清風傲骨】石種:靈璧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