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展三年,书协主席沈鹏题字,红学大师周汝昌作序,群贤毕至,赏石度曲,盛景如昨

传北京北海琼岛是以宋徽宗艮岳石所叠,其北岸与静心斋奇峰而傍的是天王殿建筑群。

1992年,笔者以“中国国际旅行总社”名义在此举办“中国观赏石展”,展期三年。

时任全国书协主席沈鹏为之题字,红学大师周汝昌作序。

回顾:一展三年,书协主席沈鹏题字,红学大师周汝昌作序,群贤毕至,赏石度曲,盛景如昨

题名:【咫尺万里】石种:灵璧石

时年入秋,北京园林局总工程师赵光华先生对我说,有几位京城文化名流想来此赏石度曲。

越数日,赵光华先生携爱新觉罗·启骧先生、有“汉口梅兰芳”之誉的南铁生先生哲嗣南奇先生、程砚秋先生的入室弟子王吟秋先生、梅派大师齐如山贤侄齐智渠先生至此,并有琴师、鼓师随行。

回顾:一展三年,书协主席沈鹏题字,红学大师周汝昌作序,群贤毕至,赏石度曲,盛景如昨

题名:【伯牙琴韵】石种:大化石

他们来至清代所建的金丝楠木大殿。殿内600余平米,时陈列有沈宽所送的沈钧儒先生藏石,柳州园林局的赵有德局长所送的水石,上海藏家徐国栋所送的老灵璧石,徐州汉画像石馆馆长尹明智所送的石头。

还有南京职工雨花石协会吴会长所送的雨花石,宁夏地矿局的孟昭贤、白振西所送的风凌石,北京收藏家李永德、孙丹所送的观赏石,贵州赏石家肖鸿、姜世忠所送的化石和矿晶等共200多方。

回顾:一展三年,书协主席沈鹏题字,红学大师周汝昌作序,群贤毕至,赏石度曲,盛景如昨

题名:【俪韵】石种:大化石

诸名流赏石不尽内行,却皆以性情中人,悉心精赏,真情体验,不时以所擅度曲之艺,相与契合。

吟秋先生见雨花石,便说这岂非“锁麒囊”之宝物。南奇先生浅吟“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使花石瘦透的小令动感立现,令人击节。

曾获全国票友大赛旦角组冠军的智渠先生一曲《霸王别姬》,醉人心扉。

回顾:一展三年,书协主席沈鹏题字,红学大师周汝昌作序,群贤毕至,赏石度曲,盛景如昨

题名:【片段】石种:彩陶石

古木旧石,涵养品性。“海派”第一小生俞振飞尝邀园林大师陈从周至上海戏专讲“冶园叠石”。

苏州沧浪亭置周瘦鹃盆景石。可见,不同门类的艺理是相通的,而京华名流赏石度曲也为赏石流派的培育多有借鉴之功。

如上各界名流中多已作古,权以小文缅怀之。毕竟艺术的传承,更多的是靠潜移默化,心有灵犀。

回顾:一展三年,书协主席沈鹏题字,红学大师周汝昌作序,群贤毕至,赏石度曲,盛景如昨

题名:【清风傲骨】石种:灵璧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