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如何認識易經的"不易"?

崔硯澤


《易經》分上經和下經二篇,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六爻組成,六十四卦合計三百八十四爻陽爻和陰爻各佔一半,為一百九十二爻這是不易的。所以從整部巜易經》來看,陽爻的策數為36乘以192二69126、陰爻的策數為24乘以192=4608,二者相加=11520;即6912 十4608 二11520 此即謂: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二十,當萬有之數也,這表明:萬物:是乾坤即(天地、陰陽)兩卦變化發展的結果。這是不變的。

這是作為中華古老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二十四節氣)中隱含著上述這個:萬物之數:一一萬有一千五百二十。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太陽運行一週的公轉時間約365天由四分之一日,地球的公轉在地球人看來,則表現為:太陽週年視運動,其運行線路稱之為(黃道),黃道上的度量座標(經度)就稱為黃經。這也是不變的。


鶴鳳山人2


我是讀易經世家出身,說到《易經》我們現代人覺得它很神奇,其實在古代是黃曆裡面就包括了易經和陰陽五行在內的,古代凡是讀書人都懂得黃曆易經陰陽五行六十花甲計時曆法,這些是小學基礎知識,《周易》是用陰陽五行六十花甲演變換算而成的,後來又有孔子和老子用法則規納而成為了易經,這才有了《易經》包羅萬象之說,自從西方文化進入我國後公曆通用了,黃曆就被淡薄了所以易經和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六十花甲這些也被遺忘了,隨著中華文化的復興又掀起了易經熱,可是我們的基礎知識黃曆計時曆法都不知道怎麼去了解易經,其實《易經》和歷史是一樣的,也有正易經和野易經之分,正易經是講自然規律人文事物的,野易經是講命理風水等等,這些也是有文人墨客填寫的,看上去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這是個人的思想論述,現在也有很多人發展個人對易經的論述,實際易經就是時代的歷史書籍,雖然古人是把自然規律人文事物規劃了,但是古人對自然規律人文事物的瞭解也就是這些了,隨著世界不斷的向前發展自然科學又有了新發現,古人的自然規律也就過時了,《易經》已成為歷史書籍,可以作為歷史去探討,不要去苦思冥想擾亂自己的正常思維,也不要用愚民論述去賺錢。


程林4721


首先:易經有三原則:簡易、變易、不易。


一、簡易

簡易是易經的底層邏輯。萬物之道是簡易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經中說,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簡易之道大矣。簡易的含義有兩個。第一:易經的基本規律是簡潔的,就是陰陽的變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易經的道理從宇宙到社會,都在不斷演繹中。得道的人就是懂得易經簡易之道,遵守而成道。


二、變易

變易就更加好理解了。在易經中,每一個爻的陰陽變化,數量變化,都會產生系統性的變化,一共384種基本變化,基本涵蓋了宇宙社會的規律變化。易經的卦與卦之間也會發生錯卦、綜卦、對卦、互卦、半卦、大卦、旁通卦的變化。這是易經象層面的變化。這些變化都遵循者易經的基本規律。


三、不易。

易經的“不易”內涵豐富。首先是它的道的不易。易經的道就是陰陽,就是第一推動力。道是宇宙的本體,也是宇宙的規律,與天地共存,永恆不滅。這是易經不易的第一個原思。


“不易”的第二個意思,是變是唯一不變的。這個世界的現象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沒有停止。在現象層面,變是不易的。


“不易”的第三個含義是,變化是有不易的規律的。易經中變化的規律就是陰極則陽,陽極則陰,否極泰來,泰極否來。萬物的變化從事陰陽的循環,都是有不易的週期性的。股市如此,經濟政治也是如此。


更多內容,關注我的weixin公號:小林易學 一起學習


商業風尚人物


《周易》是一部哲學著作,“變易、不易、簡易”是《周易》特有的方法論,簡稱“三易”。“不易”是三易之一,所以談“不易”不能離開“三易”。


《易》有三易:變易、不易和簡易,這“三易”體現了《周易》的性質實際上是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可以用簡單的三句話來概括:①世界是物質的;②物質是運動變化的;③物質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而《周易》之“三易”與這三點內容則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還有比其更高明的東西。所謂“變易”,就是指客觀事物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停地運動變化的。所謂“不易”,是指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而規律就是不變的東西。所謂“簡易”就是指人類在掌握了事物運動變化中的不變規律之後,就可以利用規律,把一切紛繁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從而形成人類的哲學思維,提升了人類智慧。“簡易”是《易經》之所以高明的地方,她把萬事萬物都抽象為陰陽,用陰陽的變化規律來推演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及其狀態,因而也就有了預測功能,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而得天下之理,何其簡矣!


《易經》中的“不易”,就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自然規律,包括空間規律和時間規律以及萬事萬物在空間中隨時間運動變化的規律。其中,時間規律是《易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規律,所謂時也命也,時間就是天命。時間規律主要表現為晝夜的變化和四季的更替,以及以其為基礎抽象出來的陰陽消息規律。陰陽消息規律是《易經》方法論的精髓所在。《易》之時大矣哉!相關知識很多,這裡就不再細述,以免跑題。


子夏故壇


說到《易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遠古時代它是最早人們從動物蜥蜴再結合天象(八卦)變化引申出來了。蜥蜴的種類繁多,每種顏色也不一樣,而且它還會因陽光的照射、環境的變化或壓力產生顏色的變化,所以美其名曰“變色龍”。因此古人就以簡易、變易、不易來論述天地萬物之變幻莫測之定論。


比如說,港片林正英的電影,大家都很熟悉,做為降魔捉妖的林正英身上必帶陰陽八卦,妖氣屬陰~簡易,妖會附體他物或環境萬物而變化~變易,所以由簡易、變易引申出不易。

迴歸現實比如說,一杯水(簡易)放數天後生長出各種細菌(變易),這過程就稱之為(不易)。一顆樹苗(簡易),經過歲月輪迴增長了一道道的年輪再到落葉枯萎,來年老樹又發新枝(變易),這過程也是(不易)。

所以人也一樣,生在這天地之間也正在體驗簡易、變易、不易之過程。生老病死的風風雨雨,使我們幸福快樂,也使我們痛苦悲哀。有時候我們也想探索宇宙的真諦,也想思考人生的終極目標,但總感覺如冰火兩重天,只能遠觀不能靠近,一接近便什麼都沒有了。但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之需求,我們還是要繼續探索和思考,就像是年復一年的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感謝閱讀!我是詩驀1,歡迎您來關注與評論!)


詩驀詩書畫


在易經中,易特指既濟卦。事物時位全部恰當的特定時刻。

事物已經定型了,卻稱之為易,表現出來了運動,變化,思辨,否定之否定,全局,等等思想。

一個簡單的稱謂,一個簡單的模仿就可以表達出來很多的意思在內,當然也少不了沒有發現的規律,沒有說明白的東西。

這就是智慧,像天上的太陽,早出暮落,週而復始,既是不變的,又是變化的。隨時,隨位而已。實事求是之後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現實世界的實際情況,結合卦序的排列組合,
既濟卦表達出來三種稱謂,三種狀態。不易,簡易,變易。

一,簡易

面對具體的事情,其立場困囿於一定的規格,其方法,內容是可以重複的,其防止錯誤的方式是遠離錯誤,其宗旨是與錯誤,沒有證明的東西絕緣。

其組織方式是建築一個裝置,發揮,廣大。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結果。

世界各國各地各個民族的不同之風俗習慣,飲食性格,文化傳統。

各個國家人群的語言,心理特質。

學科的敘述結構,順序。序言――章節――引用。章節――第一節――條目――小條目――下一個條目――結論――第二節……。

推理。演繹推理。大前提(立場)――小前提(方法與內容)――結論(常德)

歸納推理。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格。

前有車,後有轍。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人們對於世界的印象,感覺,定義。

人們對於事物的自覺,成見。

人們對於事物的模仿。

人們對於已經存在的方法的簡單運用。

其原因模仿以隨卦,無故。可能是懶人為了方便的建設。其大象曰,君子以嚮晦入宴席。

其結果模仿以旅卦。君子以勤庶政,無敢留獄。

從這個角度,西方文明之建立亦不過一卦的發揮而已,沒有什麼高不可攀,沒有什麼神神秘秘。所以沒有必要跪倒他人面前,妄自菲薄,喪失了自己民族的自豪感。抱著金飯碗哭窮,怎麼說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從學易忘易的角度來看,一方面我們承認,尊重,運用西方的文明,文化,另一方面我們要創造自己的觀點,落實自己的創意,形成自己的理論,製造自己器物。


董事長慢慢懂事慢慢長


“不易”是《易經》的三大要點之一,也是《易經》的易字所代表的三大含義之一,《易經》闡述的是在一定環境,自然氣場的運行規律對人產生吉凶影響的實用科學技術。也就是說《易經》是闡述自然運行規律對人影響的學問,這個自然規律具有三大特點:“不易”,“簡易”,“變易”。什麼是“不易”?這個“不易”是指自然的運行規律不易改變。就象白天和黑夜的自然交替規律一樣,循環往復,永恆不變,想改變這個自然規律是“不易”的。“簡易”和“變易”在我前幾天回答的:為什麼有人說《易經》很難懂?中有詳細論述,這裡不再重複,有興趣的可以查閱一下!


悟易達人


認識《易經》中所謂的“不易”、“變易”、“簡易”,必須把握“運動”和“物質”兩個關鍵。“易”字的上部是個“日”字,下部是個“月”字,“易”字本身就是物質相對的運動。為了回答提問者的問題,先簡單的說一下“變易”和“簡易”。

“變易”的理解可分為“變”“和”易“,”易“是指運動不變。 “變”有兩方面的變,一是運動方式的變化;一是形體的變化。

 “簡易”的理解與變易有些下一樣,“易”是指運動不變。“簡”不是說“易經”的表達形式簡單,而是說 “易”運用簡單。《易經》的運用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運動的規律,二是運動規律產生的條件。運動的規律不變,不能人為改變只能遵守。所以,說“易”的運用簡單,就在於只能運用規律產生的條件。對條件的運用是《易經》為人所用的地方,也是人類人化自然的唯一手段。

“不易”中的“易”依然是指運動不變,“不”不是否定意思,是指“運動”和“物質”兩個東西永恆存在。就“運動”而言, “不易”不是指運動從永恆變成不運動的狀態,而是說運動永恆不變,也即是說宇宙的根本之一是從不停止的運動。就“物質”而言,不是指物質在運動的狀態下會消失從而變成空。而是說物質總會不斷的分解,無限的分解成接近無的狀態,但永遠不會消失,也即是說物質是固存於宇宙之中的。反之,接近無的物質會因運動而集積轉化成新的物質。當然,新物質從無形體可見到有形體可見是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所以,“不易”指宇宙是永恆運動的,無限接近無的物質是永遠固有存在的。正因為運動的永恆和物質的固有,宇宙萬物才得以生生不息。


淡墨如印


易經中的不易,應該是指天道的運行及世間萬物的生滅法則。

而在天道的演化及萬物生滅的過程中,則又具有變易及簡易的變化過程。

如世間萬事的發展趨向,或吉或兇,或向好,或向壞。等等!

而能左右這種變易趨向的,則皆在人為的智慧運用及把握之中!

而就天道的運行及萬物的生滅法則來講,人類在智慧的運用上,也只能做到某些短期性及趨向性的把控而已!

而在大的趨向上,則只能遵循天道運行及萬物生滅的不易法則去運轉!

當然,天道一詞,在人類的人文領域,亦包含有天理的一種存在!

這個,即是易經中所言的不易法則。

而易經中所言的簡易,則是指在處理世間萬事的智慧方法上,則時刻表現於主事之人的那種智慧高低的運用之上!

此理的表現,亦當廣泛性的體現在社會人情的世故之中!

即智慧高超者,人生之道多簡易!

智慧低下者,則人生之路多複雜!

此,即是易經之中所含的三易之理。


紫雲君客


周易是用來佔測的。周易是通過八卦乃至六十四卦,乃至六十四卦之六十四卦來佔測的。周易佔測時,你第一卦跟第二卦,跟第三卦也是不太相同的。但不管你怎麼去佔,事實終歸是事實。比如某人佔考公務員,第一次佔得澤風大過卦。結果沒考上。第二次佔得坎之水澤節卦。結果又沒考上。第三次佔得雷山小過之山澤損。結果還是沒有考過。最終到了年齡,就不用考了,也就沒有考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