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蝗災的措施都有哪些?效果怎麼樣?

自立124


有這網哪兒網滴不用急,一網打盡!強大的中華民族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永遠有無穹大的力量和人類智慧!即使憑藉這人口基數,就是“吃”也能給它“吃”沒啦!


水墨涵張


對付蝗災,辦法還是挺多的。比如,用飛機噴灑殺蟲藥。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是殺死蝗蟲的同時,也會殺死大量的其他昆蟲。食用了這些蝗蟲的鳥類和其他動物,也可能會中毒死亡,對生態的破壞是很大的。在經濟上的花費也不算小。

在有些蝗災多發區,比如新疆的一些地區。採用過人工用石塊堆砌和搭建,可供椋鳥隱藏和築巢的場所,吸引鳥群在此定居。鳥群大量食用蝗蟲,蝗蟲的數量得到有效控制,也不用汙染環境,經濟上節省的錢也很可觀。另外,還曾經從浙江等省份,空運過大量半大的鴨苗,可能幾十萬只。吃蝗蟲的效果也非常的好,同時鴨子的主人也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在內蒙古,也曾經用雞來消滅蝗蟲,效果也很不錯。近年我國的蝗災基本已經絕跡。

在我國的古代,以及現在一些落後地區,人力物力資源缺乏。 也用一些土辦法消滅蝗蟲。最原始的就是靠人用一些網子去抓,或者較多的人把蝗蟲往某個方向驅趕。另外,蝗蟲是昆蟲,具有趨光性。夜晚可以在開闊的地區,點上很多大火堆。可以吸引大量的蝗蟲投火而亡。在一些蝗災多發區,提前對土裡的蝗蟲卵進行挖掘消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蝗災的發生,跟氣候有關。往往在一個相對乾旱的地區,某一年降水較多,蝗蟲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就可能發生蝗災。提前預防、提前處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國,蝗蟲已經成為一道美食。有各種各樣的吃法,為了滿足消費,已經開始人工養殖。不久前山東發生過小規模的蝗災,人們紛紛前去捕捉,很快就捉光了,讓不少人意猶未盡。蝗蟲至少在我國很難成災了。


安漢縣嘉陵江撿石人


您好,現在國外蝗災很嚴重,對於蝗災措施都有哪些?效果怎麼樣?我整理有以下三點:

第一、農業防治:農業防治主要方法可以歸結為三種:

1、減少蝗蟲的食物源。很多種蝗蟲都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穀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因此在蝗蟲發生地儘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則可以防治蝗蟲;

2、減少蝗蟲的生存地。有些蝗蟲發生地地勢較低,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地塊改造成池塘,養魚、養蝦,這樣可以使蝗蟲的生存地大大減少,也會較好地防治蝗蟲;

3、減少蝗蟲的產卵地。有些種類的蝗蟲,如東亞飛蝗,它喜歡在乾燥裸露的地塊產卵,我們要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數量,使植物覆蓋度達到70%以上,這樣的地塊就不適於蝗蟲產卵了,也就可以減輕蝗蟲的危害。

第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目前採用的主要有三種:(1)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控制蝗蟲;(2)採用生物農藥防治蝗蟲;(3)牧雞和牧鴨防治蝗蟲。

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 蝗蟲的天敵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鳥、真菌、病毒、線蟲、捕食性的甲蟲、寄生性的蜂類、寄生蠅類等。很多種青蛙或蛤蟆都可以吃蝗蟲,如澤蛙、金線蛙、林蛙、黑斑蛙還有黑眶蛤蟆、中華大蛤蟆等;黑斑蛙每天可以捕食蝗蝻135只以上。澤蛙每天可以捕食122多頭蝗蝻。蛤蟆每天可以捕食167頭蝗蝻。在自然界鳥吃蟲是普遍的常識。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鳥吃蝗蟲記載,如在唐代就記載有數千萬白鳥取食蝗蟲,一晚上就將蝗蟲吃盡,莊稼免於受害。我國記載吃蝗蟲的鳥有18種,包括海鷗、伯勞、灰喜鵲、喜鵲、草鷺、椋鳥等。我曾經在天津大港水庫東亞飛蝗發生基地,觀察到有大批海鷗飛到發生程度高的地塊捕食蝗蟲的情形。螞蟻、步甲、芫青、雛蜂虻、食蟲虻等都是蝗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昆蟲,在蝗蟲的發生地可以常見到它們捕食蝗蟲的情況。而蝗蟲的寄生蜂等又是蝗蟲的寄生性天敵昆蟲。

在自然界中他們可以消滅很大一部分蝗蟲,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災的爆發,除非由於某些原因,蝗蟲的天敵沒有能力控制下蝗蟲則大爆發。因此保護和利用好當地的蝗蟲天敵,對於控制蝗蟲有重要作用。

種植可以招引天敵的植物,如中華雛蜂虻和芫青的幼蟲捕食蝗蟲的卵,成蟲取食花蜜或花,因此可以在蝗蟲發生地種植開花植物,為天敵成蟲提供補充食物,提高天敵的數量,控制蝗蟲;

第三、農藥防治:目前用於防治蝗蟲的生物農藥有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和印楝素。蝗蟲微孢子蟲是蝗蟲專性的、只有單個細胞的原生動物。

蝗蟲取食了有微孢子蟲的食物後,就可以引起蝗蟲得微孢子蟲病。經過一段時間後,蝗蟲因得病而行動遲緩、不能飛行,產卵量下降,直至死亡。蝗蟲一旦得了微孢子蟲病,它就成為了傳染源,到處傳播微孢子蟲,而且得了病的蝗蟲它產下的卵也帶有微孢子蟲。這種病可以通過食物汙染、蝗蟲相互咬食,在蝗蟲群中傳播,形成長期的流行病,就像是流感一樣。因此一次防治後,該病可以在蝗群中流行多年。以上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有需要補充的請大家留言,請大家點贊,謝謝!





登去旅行


現在4000億隻蝗蟲,25年來最大蝗災正肆虐全球,威脅1900萬人的口糧。蝗群已擴散至亞洲,距離中國南部僅一步之遙!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會危及中國嗎?分析一下:

一,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喜馬拉雅山。

沙漠蝗主要分佈在非洲乾旱溫暖的區域,而喜馬拉雅山脈溫度極低,恐怕還沒開始就被凍死了。勉強飛過也怕是傷亡慘重。

二,有吃貨組成的人工屏障。

我們的口號:你吃我莊稼,我吃你全家。2017年山東某地出現蝗災,四里五鄉數萬村民興奮地拿起網兜捕捉。一人一天抓幾百斤賣給飯店最便宜也要十元一斤,比種莊稼收入好得多。以至蝗蟲連縣城都沒飛過。很多聞訊開車去捕捉的人連停車的地方都找不到,半道就被告知已無蟲可捕,悻悻而回。所以可以霸氣地宣告:我們已經準備好油鹽醬醋以及操作教程,你敢來,保證把你吃成瀕危物種。

三,有牧雞牧鴨組成的生物部隊。

新疆養殖的滅蝗雞鴨有近70萬隻。另報道,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特大蝗災。3萬隻鴨子乘飛機從浙江長興趕往新疆吃蝗蟲,後來這批吃蝗蟲的雞鴨由於蛋白質含量高,肉質彈性好,訂單供不應求賣了個好價錢。

重點是為什麼會災害不斷呢?蝗災是乾旱引起的,植被是人類破壞的。如果不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再多幾個地球也不夠人類揮霍。




h劉歡771


多種措施 防蝗治蝗

蝗災的再次發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為因素。李照會說,戰勝蝗災其實並不難,最現實的做法是,吸取過去在防蝗治蝗工作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李照會說,現在有些地方領導的生態意識不強,有的單純認為治理汙染才是保護環境,而對於改善蝗蟲適生區的植被、土壤和小氣候等工作,由於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並不重視。他建議,從長遠看,要有效防治蝗災,必須著眼於生態建設,要實行植物保護、生物保護、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四結合。特別是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好蝗蟲的天敵。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8種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對控制蝗蟲的數量具有重要作用。山東省有關部門曾在東營搞過培育蝗蟲天敵———中華雛蜂虻的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新疆等地採取牧鴨、牧雞等方式消滅蝗蟲,效果也比較明顯。

從短期看,藥劑防治還是最為主要的手段。因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有效控制,近幾年人們對蝗蟲防治越來越不重視,研究它的人越來越少。據瞭解,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有組織的治蝗藥劑系統研發活動已基本停頓,造成關鍵控制技術和特效藥劑匱乏。李照會曾參加過省裡組織的治蝗藥劑的政府採購,在比較過程中,他發現除了有機磷類藥劑外,基本沒有什麼新型藥劑。倒是有一種國外廠家的產品,不但藥效好,而且汙染小,但由於價錢太貴,最後中標的量很少。他說,研製治蝗藥劑並不應單純是農藥企業的市場行為,政府部門應加大在研發、引進方面的引導和投入,新農藥的開發任重而道遠。

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監測預防體系的薄弱。自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於多年未受飛蝗侵擾,防蝗治蝗體系逐漸削弱,經費投入也漸少。目前,全國的防蝗治蝗工作主要由各級植保站來承擔,而近年來,各地普遍對其投入不足,有些地方甚至只保工資,不管經費。李照會經常到各個蝗災區考察,對各基層植保站的情況比較瞭解。他說,一些地方植保站的人員並不能保證經常到蝗區去監測,原因是沒錢給車加油。有的即使去了,由於測報設備簡陋,手段落後,對蝗情的監測往往不夠及時準確。結果常常是:蝗災發生時,一些地方才重視起來,又是撥款,又是督促;災情一過,又不再管了。現在,許多基層植保站為了經濟利益,把自己辦成了銷售農藥化肥的門市部。

引入鴨子蜘蛛吃蝗蟲

省昆蟲研究所專家認為,廣東防治蝗災的關鍵在於做好蝗蟲的監測預報工作,防止蝗蟲上天,將其限制和消滅在孳生地。

目前,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是用飛機噴灑農藥,該法殺蟲率高、滅殺範圍廣,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學防治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應一時之需,不能保證長治久安。專家建議,在一般情況下,廣大農民可通過引入鴨子、蜘蛛、螞蟻等蝗蟲天敵來預防蝗災。

據劉南欣研究員介紹,省昆蟲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區做過一項試驗,將大量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結果僅需2000只鴨子就能把4000畝土地裡的蝗蟲吃得乾乾淨淨。此外,掛網田間的圓蛛及狼蛛、貓蛛等遊走蛛,也能在田裡迅速找到小蝗蟲並將其吞食。他建議廣大農民應儘量保護農田蜘蛛以防止蝗害發生。具體做法是:收割後不要把稻草隨便燒掉,而將其放在田裡,為蜘蛛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另一種做法是:在收割前後將發現的蜘蛛卵囊集中到安全地方並加以保護。

竹蝗防治方法

一、營林防治法:利用冬季竹林撫育、墾複中挖除竹蝗卵塊;保留適量的闊葉樹,以利天敵的繁衍。

二、誘殺:將稻草切成四五寸長,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溼性敵百蟲0.05-0.l公斤配製的藥液中,浸沒8小時,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於竹林。

三、藥劑防治:在蝗蝻(蝗蟲若蟲)出土10日內,用敵百蟲粉撒於小竹、雜草上。上大竹後用敵敵畏煙劑燻殺。

越北腹露蝗防治方法

一、越北腹露蝗孵化期相對集中,低齡蝗喜在植株上(如水柳樹)群集取食,若採用對口農藥全面對蟲源地施藥,有效率在95%以上。

二、廣東越北腹露蝗的蟲源地主要分佈在小北江支流的河灘荒地,為確保施藥期間的人畜安全,減少汙染,建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5%銳勁特懸浮劑,每畝用20—3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施。


程某某先生


首先是,注意預測預報,大蝗災爆發後,注意查殘留蟲量;乾旱年份查低窪地退水區域的蟲卵;夏秋季注意查蝗蝻數。準確的預測預報是防治蝗蟲的先決條件。

其次,消滅蝗蟲源地。飛蝗蝗區一般地勢低窪,有一定傾斜度,土質多為沉積、沖積黏土和鹽鹼土,有季節性積水,喜隨退水後在坡地產卵,植被以蘆葦、稗草、茅草、馬絆草等禾本科植物為主,雜以鹼蓬、蒿子、野扁蓄、黃鬚等野草,植被覆蓋度一般在75%以下。 採用墾荒造林、深翻改土的方法改變地貌和植被構成。就破壞了蝗蟲滋生的源地,可有效降低附近地區的蝗災危害。

最後,做好統防統治,根據測報結果,在蝗災爆發前,大面積噴灑農藥,飛機噴藥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六十年代,主要用六六六粉等噴灑,該藥劑由於殘留問題已經禁用多年。現在可以選用,氧樂果、菊酯類、滅多威 等,觸殺性較好的農藥大面積噴灑。

蝗蟲個體並不難殺死,大多數的殺蟲劑都能起作用,關鍵是種群數量太大,極大的增加了防治難度。


醉美瀘水E先生


辦法還是挺多的。比如,用飛機噴灑殺蟲藥。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是殺死蝗蟲的同時,也會殺死大量的其他昆蟲。





雲南小白


首先介紹一下蝗蟲,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鬆軟、鮮嫩,味美如蝦,素有“飛蝦”之稱,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昆蟲激素等活性物質,是現代比較流行的食用昆蟲。對於吃貨來說,措施就是怎麼讓它們變成一道道美味[呲牙][呲牙]。我整理了幾道,相信效果槓槓的!!![呲牙][呲牙][捂臉]








愛記錄的王先生


1.第一種是利用生物滅蝗法,即驅使雞,鴨等家禽,並招引粉紅椋鳥,到蝗災區域吞食蝗蟲。這樣可以利用自然法則消滅蝗蟲,並且非常環保。尊重自然規律

2.使用人工揹負式的噴霧器。對小面積的蝗災密集區域噴灑藥物。可以避免大區域的噴灑藥物而造成的其他物種的破壞。


精靈界


在某一自然環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蟲後腿彼此觸碰,可能導致其改變習性,開始成群生活,其成員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進而形成蝗災。如果能發現到底是哪些化學信號刺激了蝗蟲的神經系統促使其行為發生改變,就可能研製出防止蝗蟲群聚的新型農藥,那如何防治農作物蟲害呢?化學防治就是利用農藥消滅病蟲害,見效快、功效高、不受時間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愛;可根據有害生物、作物、環境條件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農業栽培技術,有目的地改變農田生態環境,使之有利於農作物生長而不利於有害生物的生長,從而避免或減輕病蟲害。比如可以培育與利用抵抗力強的品種、改變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調整農作物品種的佈局、盡力加強田間管理等,下面來了解一下蝗災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吧?

1、環境保護

蝗災的發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為因素。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現在有些地方的生態意識不強,有的單純認為治理汙染才是保護環境,而對於改善蝗蟲適生區的植被、土壤和小氣候等工作,由於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並不重視。所以,要從根本上防治蝗災,應該十分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

2、藥劑防治

建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如5%銳勁特懸浮劑,每畝用20—3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蟲若蟲)出土10日內,用敵百蟲粉撒於小竹、雜草上,或用敵敵畏煙劑燻殺。施藥後還要加強監測,在一週內迅速檢查防治效果,對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時補施藥一次。還可使用誘殺法:將稻草切成四五寸長,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溼性敵百蟲0.05-0.l公斤配製的藥液中,浸沒8小時,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於蝗蟲多處。

目前,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是用飛機噴灑農藥,該法殺蟲率高、滅殺範圍廣,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學防治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應一時之需,不能保證長治久安。

3、天敵防治

從長遠看,要有效防治蝗災,必須著眼於生態建設,要實行植物保護、生物保護、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四結合。特別是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好蝗蟲的天敵。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8種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對控制蝗蟲的數量具有重要作用。

山東省有關部門曾在東營搞過培育蝗蟲天敵——中華雛蜂虻的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新疆等地採取牧鴨、牧雞等方式消滅蝗蟲,效果也比較明顯。廣東省昆蟲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區做過一項試驗,將大量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結果僅需2000只鴨子就能把4000畝土地裡的蝗蟲吃得乾乾淨淨。此外,掛網田間的園蛛及狼蛛、貓蛛等遊走蛛,也能在田裡迅速找到小蝗蟲並將其吞食。

廣大農民應儘量保護農田蜘蛛以防止蝗害發生。具體做法是:收割後不要把稻草隨便燒掉,而將其放在田裡,為蜘蛛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另一種做法是:在收割前後將發現的蜘蛛卵囊集中到安全地方並加以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