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阿拉姜色》為例,看如何欣賞隱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眾文藝電影

《阿拉姜色》是一部有著少數民族信仰、朝聖、美景等諸多元素的基因,卻被導演刻意“藏起來”通過公路類型片的方式,從微觀角度將再生家庭情感的矛盾、人性與死亡的聯繫平和自然地呈現出來。

沒有極致的藏區美景、風土人情,以及其他藏地影片貫用的信仰神聖化的表現,用一男一女一小3個人情感衝突和昇華,讓這部文藝片的品格更加高人一籌。

導演松太加的電影關注在藏區人、景和信仰,從《太陽總在左邊》藏族青年自我救贖和懺悔的心路歷程,到親情電影《河》中藏族一家三代人之間的感情糾葛,都充滿少數民族的人情和人性刻畫。

而在《阿拉姜色》這部電影中,他的編劇和執導更加成熟,在大的藏區風土人情背景下,反而更關注在故事性上,用素人演員把人性和情感增強真實感,讓這部電影成為直擊人心的佳作。

影片講述的是再婚家庭中妻子俄瑪重病之際,執意要去拉薩朝聖,丈夫羅爾基從反對到無奈支持,但在妻子病逝前得知她為了滿足前夫所願的秘密,感情糾葛中他最終選擇和繼子一起完成妻子的夙願。而在此過程中,逐漸消除了父子之間的隔閡,讓死亡、人性和情感得以昇華。

單純把這部電影當做藏區朝聖的人文電影來看,是無法體會到其中人性的真實和情感張力的。

在本文中,我將圍繞導演如何將再婚家庭情感的矛盾與隔閡,通過素人演員、線性敘事和“藏起來”的構圖與影響呈現出來這部電影。文章最後,我將結合《阿拉姜色》這部電影,與我個人的觀影體驗,談談如何欣賞別人眼中晦澀難懂的文藝片、感受文藝片的魅力。

以《阿拉姜色》為例,看如何欣賞隱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眾文藝電影

01、極致精簡的故事人物,用素人演員本色出演,抓住民族性的獨特魅力,呈現出更真實的樸素情感

故事發生在藏族家庭中,要自然地表現出民族性的特徵,有當地的專業演員當然最好,但藏族專業演員較少,如何更接近人物真實性的表現,是很多少數民族電影對演員角色要去的頭等大事。

在以往啟用素人演員的電影中,沒有少數民族特徵的角色,相對還好選擇。比如張藝謀導演的《一個都不能少》中主演魏敏芝,以及霍猛導演的《過昭關》中全素人演員。但《阿拉姜色》這部有著強烈藏族風土人情的電影,就必須選擇讓更符合人物特徵要求的人來表演。

《阿拉姜色》電影中,全片人物非常集中,基本全是三個主演的戲份,而其中只有女主演尼瑪頌宋有專業背景,另外兩名扮演父子的,是由藏族音樂人容中爾甲和從未觸碰過表演的賽卻加來主演。在此之前,容中爾甲沒有任何影視表演經驗,他表示:我最高水平是演一首歌的MV。而小男孩賽卻加就更素人了,他是松太加導演在家鄉當地小學的幾千個人裡走訪、篩選出來的,憑藉直覺認為他是最合適的。於是,就有了三個主演中兩個是表演素人的《阿拉姜色》。

在《蒙太奇論》中,愛森斯坦在開篇引用高爾基的“一切為了人”,來說明電影美學出發點是以人本主義為核心。那麼素人演員有什麼優勢嗎?其實從劇中人物的表現來看,除了藏族人民特徵外,他們最大的優勢是非常貼近人物的真實感

比如以下的幾個場景,換做他人就難以如此自然地表現出來:

  • 羅爾基唱《阿拉姜色》這首敬酒歌,一次三人依偎在微弱燈光下拿石頭當酒杯唱起,另一次在失去俄瑪後悲傷湧上心頭時對著諾爾吾唱起。低吟淺唱的敬酒歌,是藏語的語境下表現出的那種獨特韻味。
  • 諾爾吾在母親臨終前告訴他以後可以揹著這個揹包時,他的眼睛裡充滿剛毅,甚至有著普通同齡孩子難以變現的漠然,其實更體現民族信仰和對死亡的理解,而不是像普通孩童般無助和茫然。

不同於導演精心編排的方式,要告訴演員語氣狀態、感情起伏、動作表現等等,對於成熟演員來說他們可以透過自己的理解貼近角色的要求,但並不十分出色的演員,就難免陷入被導演支配的“傀儡演技”表現。更何況《阿拉姜色》有著濃郁的民族特性,通過素人自然的表演,更凸顯了故事和人物表現貼近現實的真實感。

以《阿拉姜色》為例,看如何欣賞隱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眾文藝電影

02、摒棄藏族風情和朝拜神聖感後,以線性敘事的公路片方式,從朝聖的主體巧妙地轉換到情感與人性的刻畫上,讓故事性更加飽滿豐富

影片故事起於對拉薩朝拜的動機,但卻在翻過一座山就看到布達拉宮的時候戛然而止。其實從導演對電影的要求和實際表現來看,這是一部披著朝聖外衣卻探討人性和情感的故事。

從俄瑪晚上夢到前夫的召喚開始,整個敘事結構就以公路片類型的線性方式展開,先與家人逐個告別,然後於同伴踏上朝聖之路,中途發生變故後發生故事衝突,再到最後的消除隔閡走到一起。

敘事方式並不新穎,但看點在從俄瑪生前的執著朝聖主題,巧妙地轉換到再婚感情的衝突,無論與妻子還是繼子,羅爾基都在心裡擰巴著,卻仍然在妻子秘密被告知後選擇了幫她完成夙願。並且由此進入電影下半程情感昇華的部分,即羅爾基與繼子諾爾吾從對抗到接受的過程。

與通常我們看到的異域風情電影不同,《阿拉姜色》中有些導演刻意的去美景和去神聖化安排,把觀眾隨著劇情發展自然地引入到人性和情感的探討上來,比如以下這些場景的表現:

  • 影片中很少看到陽光明媚的天氣環境,多是陰沉環境下的表演,看似缺少了吸引觀眾的部分,其實是導演刻意為之地配合故事的情緒,把對前夫遺願無法完成的遺憾,以及對現任丈夫情感的愧疚,在心境和環境上充分結合起來。
  • 西藏獨有的壯麗、廣闊的大自然美景,電影中基本沒有表現,反而增加了很多正在建設的建築物,比如羅爾基把俄瑪天葬後,靠在一段牆壁上沉聲哭泣,這與神聖美景的感受是不和諧的。再比如給羅爾基一家送奶茶的家庭中,當羅爾基找他尋求幫助時,他的手裡是一團泥巴,與常年手持佛珠的藏區人文風情對比,這有點突兀,但正好相反的是,這團泥巴更體現了生活的氣息。

很多關於西藏的電影,比如《岡仁波齊》,在信仰、風土人情、絕色美景上都會濃墨重彩。因為這些是大多數觀影人不曾體驗過的,通過它們的展現更容易觸動內心的嚮往,以及帶入故事劇情中。

《阿拉姜色》電影摒棄藏族風情和朝拜神聖感後,從朝聖轉變開始,變得越來越飽滿豐富,把觀影重心聚焦在情感和人性上,使電影表現與同類影片比較更勝一籌。

以《阿拉姜色》為例,看如何欣賞隱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眾文藝電影

03、“藏起來”的構圖與影像,以及電影中的隱喻和象徵,把導演關注人性和情感的內核更加自然真實地延展開

導演松太加在此前的電影中已經有過朝聖主題,對於《阿拉姜色》的劇本和拍攝,他有著更多的追求,而有意去標籤化地呈現故事,把西藏除了風光之外人的樸素情感刻畫的更加微妙細緻。

電影中,俄瑪對前夫和現任丈夫的情感衝突,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自己的態度。羅爾基面對複雜情感的矛盾,也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而是選擇默默在心底消化。而代表夫妻兩個情感延續的繼子,在失去母親和牴觸羅爾基的過程中,始終都是冷漠地一言不發。

這種沉悶的情感,其實正是多數人面對生活變故的態度,無奈又必須堅忍,越剋制地表現,越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以及體現人性善良和淳樸情感的張力。

影片的描述過程中,插入很多隱喻的細節,乍一看上去有些不知所謂,但結合劇情中人物情感和現實環境,這些隱喻細節就越品越有味道。比如以下幾個鏡頭:

  • 羅爾基與繼子延續俄瑪朝聖心願途中,遇到一頭小驢在死去的母驢身邊不忍離開,當諾爾吾過去後,小驢就一路跟隨他們走到拉薩。這頭驢的出現,一方面是電影故事是由容中爾甲講述的真實故事中有驢的出現,在電影中將此還原;另一方面是與諾爾吾當前的遭遇和心境相同,不捨母親的離去,卻又不得不隨著羅爾基去走向人生旅途。
  • 在俄瑪病種將逝時,羅爾基在他的身邊陪著,卻突然在鏡頭中出現一隻飛蛾落在俄瑪身上。而在俄瑪天葬後,羅爾基在帳篷中點酥油燈時,一隻飛蛾死在燈油中被他挑出。這隻飛蛾的出現,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俄瑪病重後朝聖是飛蛾撲火般的境況;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俄瑪不願接受全身插滿管子的治療,而是選擇朝聖途中逝去向死而生;再一方面,這隻飛蛾被羅爾基從燈油中挑出,也表示他對俄瑪與前夫感情不斷的心理芥蒂。

如果只是以簡單的劇情和藏區壯麗美景結合起來,可能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部表達信仰的風光影片,而導演把觀眾本以為會出現的信仰、神聖、風光藏起來,少有地把人性和情感自然流露,讓即使羅爾基偷偷撕去俄瑪和前夫合影的人性自私,也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故事真實感。

以《阿拉姜色》為例,看如何欣賞隱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眾文藝電影

04、以電影《阿拉姜色》為例,結合我個人的觀影體驗,談談看懂別人眼中晦澀難懂的文藝片的幾個方法

與眾多文藝片的市場表現一樣,《阿拉姜色》雖然口碑炸裂,但放映時排片和票房慘淡,讓即使出品人又是男主角的容中爾甲很是無奈,好在他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其實從普通觀眾的角度來看,並不會刻意區分商業片、文藝片等類型,只是憑藉喜好去看,或出於消遣時間,或出於感受電影鏡頭的魅力,或只是想要了解這個故事。

但通常小眾的文藝片在審美要求、價值判斷等方面,會對觀眾欣賞水平有更多的要求,否則像看爆米花電影似的追求刺激,那可能就會對文藝片感到失望。

那麼,如何欣賞別人眼中晦澀難懂的文藝片,找到那種直擊心靈的感受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3點來逐步提升:

①首先,沉下心來去找自己喜歡的類型,並深入去了解它

小眾文藝片並不是像梵高的畫作一樣晦澀難懂,不要一看到是文藝電影就從心底產生牴觸。周星馳拍《大話西遊》時並不被大眾接受,甚至被專業人士評價為文化糟粕,糟蹋西遊文化。但現在卻被奉為“神片”,就連電影中的那首歌都成為經典。

對於小眾電影,剛開始看不懂或感到乏味時,不要強迫自己看下去,可以停下來看看相關影評、原著,或者等換個心境時再去觀看。當你在觀影時能夠走入角色內心,體會到電影情緒變化和主題思想,就會沉浸在文藝電影的魅力中。

我第一次看《hello樹先生》時,並沒關注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只是對簡介中一些農村人和事有種本能的親切感,於是就點開觀看,但從開頭到結束,我就深深沉浸在這部片子中,或許是對一些情節的熟悉感,或者是樹先生那種迷茫、失落到瘋癲狀態與當時自己的心境吻合,反正這部在當年很少有人關注的電影,讓我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有重複觀看的衝動。

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電影,才是持續去欣賞下去的基礎,可以把導演所拍的電影都看一遍,或者同類型不同導演的作品橫向比較,越深入瞭解電影的相關內容,就越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以《阿拉姜色》為例,看如何欣賞隱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眾文藝電影

②其次,循序漸進地培養審美感,提升欣賞力和觀影趣味性

1911年意大利著名詩人和電影先驅喬託·卡努杜發表了一篇論著,他說電影是融文學、音樂、舞蹈、建築、服飾等藝術於一身,具有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綜合性“第七藝術” 。

每個人的審美水平不同,導致看待一件藝術的時候感受差異也很大。要欣賞文藝片並非必須有多高的藝術天賦,而是可以從自己喜歡的類型電影入手,通過對故事、表現手法、音樂、色彩、個人風格等不同藝術深入理解,循序漸進地培養自己的審美水平。

既然電影有著眾多的藝術表現方式,欣賞力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比如你有一定的文學、音樂或攝影水平,那麼在觀影時就更容易找到興趣點。進而可以像瞭解其他藝術一樣,從電影發展、流派、導演經歷、故事背景等各方面深入研究,欣賞力自然會逐步提高,而觀影趣味性也更加強烈了。

以《阿拉姜色》為例,看如何欣賞隱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眾文藝電影

③最後,不要以個人認知來評價電影好壞,站在導演角度更有助於找到共鳴點

我平時看電影也很喜歡劇情大片的感官刺激,當刻意去看《流浪地球》時,從十幾分鍾後就開始硬著頭皮看,一半不到就感覺實在看不下去。但這僅僅是個人當時的感受而已,不能說這部電影的46億票房觀眾審美是低級趣味的。

我們作為業餘電影愛好者,雖然不可能把電影的各種藝術形式都有較深入的理解,但只要從畫面、音樂、劇情等方面找到一個共鳴點,其實這部電影就能夠打動你的心。而這個共鳴點的尋找,除了審美提高和藝術欣賞力,更需要站在導演的角度去體會。

《阿拉姜色》電影在羅爾基和諾爾吾到達拉薩前,站到山頂就能看到布達拉宮,卻到此戛然而止,導演松太加說他想要表達的到這裡已經講完。

如果你是站在自我角度,可能會想要看到抵達拉薩後的激動和感慨,那種激烈的情緒迸發。但站在導演的角度,他整部電影都在去標籤化,朝拜的神聖感和藏區美景都很少,他要的是人性和情感的思考,到拉薩前電影結束的安排剛剛好,餘下的交給觀眾去尋味更加美妙。

總結一下:

不同於其他關於西藏的電影,《阿拉姜色》中把美景和朝聖刻意“藏起來”,通過隱喻和人性情感的深入刻畫,讓電影故事充滿了真實感,直戳觀眾的內心情緒。

作為文藝電影的又一代表作,該片並沒有晦澀難懂的部分,而在文章第四部分我重點介紹瞭如何欣賞文藝電影,從找到喜歡的類型,到循序漸進培養審美和提升欣賞力,並站在導演角度感受它的魅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關注@子亦不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