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太過敏感怎麼辦,感覺活的好累,總是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行動就能鬱悶半天?

小馮f


性格敏感一般來說都是比較聰明的人,說明他有獨立的認識和判斷,但太過敏感會讓自己產生誤判或過度反應,人說水清則無魚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年輕時不懂事,說話做事總是追求實事求是(從小接受正面教育,在部隊也接受的是直來直去的教育),可人家總是你說正面的他反面理解,他們把反面的正面說,在遭遇挫折後方醒悟,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所受教育的那麼美好,那麼純真,對事物敏感一點方能自我保護,也不會在無意中傷害別人。


凌波勤夢人


陳奕迅在《你的揹包》裡唱到:“你的揹包,背到現在還沒爛,卻成為我身體的另一半;你的揹包讓我走的號緩慢,總有一天陪著我腐爛。”

歌詞的意思很明顯,我們揹負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背久了,就慢慢長在了自己身上。

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就發現在面臨領導批評的時候,我是那種因為領導批評自己而鬱鬱寡歡好幾天的人。

而還有一種人屬於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批評完了我該幹嘛幹嘛。

當時我就想,同樣是被領導批評了,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反應?

於是我就問了那個被批評了後表現出無所謂的同事:“被領導吼了,你咋這麼淡定呢?”

他說:“大家業績都不好,領導那幾天心情差,拿自己出出氣也是應該的。再說了,我業績不好又不全是我自己的問題,自己負責的客戶資金鍊斷裂,是我能左右的麼?所以,這種批評,聽聽就得了,沒必要放在心上。”

我聽了,頓時恍然大悟。

我當時被批評了的反應是:“完了完了,這次丟臉丟大了,竟然當眾被批評,領導對我的印象肯定不好了!我怎麼表現這麼差啊。

”完事後兩三天又經過了一輪醞釀:“我會不會被同事們看不起?我年終獎會不會因此而受影響啊;這麼簡單都搞砸了,我真無能……”

就這樣越想越鬱悶。

相反我同事沒有這些心理活動,他屬於外部歸因型,而我屬於內部歸因型。

他清楚地知道他領導是真的對他不滿還是隻是在拿自己發洩情緒,他也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左右得了的,哪些是自己無能為力的,這樣一分析,他覺得一件事情中,自己的過錯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都是外部原因。

而我,覺得一件事情搞砸了,我應該負全責,不但對事情的結果負全責,還應該對別人的情緒負全責。

這時候,我們情緒的邊界就很模糊,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情緒哪些是自己的情緒。

一言以蔽之,我的內歸因傾向導致自己揹負了太多不該揹負的東西。

再往後,我漸漸地學會了客觀去看待別人的批評或者非議,是我的錯就是我的錯,不是我的錯,你就是說得再難聽,也傷不到我分毫,沒有誰隨便一句話就可以干擾我的注意力,影響我的狀態。

我特別喜歡神學家萊茵霍爾德·尼布爾的著名禱告文:“我的上帝,請賜予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賜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並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決策心理貓


我說說我自己的生活經歷吧!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

沒結婚之前我就是因為自己性格敏感,所以我很宅,幾乎不和同學聯繫。

結婚之後就開始改變,因為有了小孩,我想小孩跟自己一樣,所以我經常提醒自己淡然一點。

這年齡大了,就知道對付這樣性格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事一定要堂堂正正,問心無愧,還有莫論人是非。


子清


建議找心理醫生做一下心理疏導,我覺得挺好的,有的人一聽“心理醫生”本能的就會有所抗拒,會說我又沒有心理疾病,幹嘛要看心理醫生,但是當你見到她(他)們就會覺得和她們之間的談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醫患關係,而是朋友關係,這也是從朋友哪裡感受到的,朋友的孩子在高考前由於心理壓力導致的敏感,脆弱,逃避,焦躁等一系列問題,後來朋友帶孩子做心理疏導,結果從害怕甚至不想參加高考到考上不錯的大學,現在孩子自己主動想和成為朋友的心理醫生聊天,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會對你有所幫助


想要的幸福都會有


首先性格敏感並不是錯,也不是缺點。不要把它當做性格缺陷來看待,敏感其實有很多的好處。我自己也很敏感,但我並不會因此被困擾。



因為敏感我可以比身邊的人更容易捕捉到生活裡的訊息,有著敏銳的發現力。

試著把敏感當做優點來看待,不要總認為它是你性格里的缺陷。去抗拒它,排斥它,試著接受我們性格里的部分,無論它好或不好。

既然無法改變就試著去接受,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不好。你性格敏感,心思一定細膩,做事情認真細心。大家交給你辦事情也放心,認為你是個靠譜負責的人。

可以迅速捕捉到對方的心情或眼神,發現別人情緒裡的不開心。這很好啊,很多時候有些人遇到事情是不喜歡主動傾訴的,如果你能發現並且安慰她陪著她。她一定會很感動你的細心,這樣的暖心的陪伴。



就算敏感點也沒關係呀,不用覺得不好或者怎樣。去接受它把它內化成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優勢。

以前的我也很敏感,記得有一次上黑板寫題,底下的同學嘰嘰喳喳很熱鬧的在討論什麼,我的內心戲就開始了。他們一定在議論我,是不是我寫錯了,還是我今天穿的很醜還是我寫的字特別醜。

下講臺後心裡都很不開心,彆扭委屈,直到同桌很開心地跟我講在我上講臺後,底下發生的趣事。我才知道,啊原來他們並沒有關注我,一切都是自己內心戲太足了,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那以後我試著調整了心態,不再把自己看的很重要。也不會在看到一群人在那裡笑著說著,覺得他們是在議論我。其實大家都挺忙,沒有時間去關注別人。

但是換個想法就算他們是在笑你說你又怎樣,他們把你當做中心花費在討論你,議論你,證明你是有資格有價值被議論的。優秀的人是沒時間去議論別人的,被議論被討論就證明你在某方面是比他們優秀的。



保持適當的敏感對生活沒有壞處,可以讓我們對生活保持一顆敏銳的心和發現力。

當然敏感也是要分程度的,如果你是特別特別敏感的話,就一定要調整自己,去看相關書籍,如果特別嚴重自己又不能調整那最好去看一下下醫生。總之,祝安好。


笙笳愛吃糖


同感。

感覺自己和樓主一樣啊!別人一句無意的一句話,總能讓我思考半天,心裡特別的糾結,越想就會越心煩意亂。其實我感覺越是這種敏感性格的人,在生活中,越是對自己各方面都很嚴格,不允許自己犯錯,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追求完美人生。才會對別人的話如此在意,造成心結。

所以從今天起知道自己心結在哪裡,就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以後每當心裡不痛快了,就給自己心靈放個假,放下所有,來場一個人的旅遊。花園走走,沒事唱個歌,睡一覺。總之萬事別往心裡去,人活著,不能總在意太多。

憨憨傻傻活一回。

感謝大家的閱讀,愛你們。


今天你起的真早


是,你嚴格要求你自己,處處都小心,儘量的不做錯事,不惹別人,這是你的優點,你說經常會別人一句話,你就會想不通,猜疑,我以前也和你一樣,但是,友友,世上的人,五顏六色,就算你多方面做的再好,也堵不住別人的嘴啊!所謂,眾口難調就是這個意思,再完美,也哪裡會讓人人都滿意啊!任何事情只要你盡力了,問心無愧也就行了,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再有一個可能就是:正因為你律己,卻反而遭到別人的嫉妒呢,對吧?還不是照樣有人說你,給你個建議吧,以後,當你再聽到別人,含沙射影的說些不好聽的話時,你就當做,他放屁,別理他,她,就行了,不管別人再說得難聽,屎臭,你都別理,只要大傢伙都受得了,你也受得了,除非,說這些難聽話的人實在憋不住,直接提到你的名字時,那麼你再跟他,她,理論,你認為對吧?因為,只有瘋子才會罵人的,難道不是嗎?自己不瘋何必跟個瘋子較勁,但是,人的忍耐是有個限度的,當他,她提及你名字的時候,你才是徹底的和他,她瘋個夠呢,讓他,她一次性就瘋趴下了。


追遠51


主要是你太在意別人言行,總活在別人的嘴裡,活在別人的眼裡,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你都特別的在意,有時候還喜歡對號入座,這樣你肯定是活的要比別人活的累,調整自己的心疼,只要做好自己,別人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記住自己也是這個世界上的絕版。


淡看紅塵AQY


以前我也很敏感,別人一句話一個面部表情,一句話的腔調我都能知道一個人的情緒,經歷多了感覺這不是我的缺點,反而是優點,因為我知道那些人那些話不能說少得罪人,當我感覺那句話影響別人也影響自己時,馬上反思自己知錯就改,敏感的人要大度心胸要開闊,才會讓人喜歡,不然自己累,別人也會很累,跟你生活的人更累,因為敏感過頭就是捕風捉影,沒事給自己找事


薛瑞瑤


那是你接受的外部刺激太多,高敏感的人不需要太多的刺激,社交活動太多很快就會精疲力竭,並且做很多衝動的事,來幫助自己逃離。比如突然辭職,突然和朋友斷絕關係。如果你突然知道自己是一個高敏感的人以後,你會憤怒,就像你現在一樣,憤怒過後再承認自己是一個高敏感人的時候憤怒就會轉變成悲傷。推薦你看兩本書,高敏感是種天賦1-2。看完就會好受一點,痛苦少一點,知道該怎麼玩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