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要求老師家訪送書合適嗎?

難得糊塗170407099


疫情期間,要求老師家訪送書非常不合適!

要求老師家訪送書的主要原因

因為停課不停學,一些家長就以學生沒有書為名,要求學校發書。但是,疫情防控之下,是不可能集中學生髮書的。學校就要求教師發書了。

在某些人眼中,這些人包括教育局的,也包括學校層面的領導,教師好像是天生免疫,是鋼鐵戰士,似乎老師永遠都不會被感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教師太好指揮了!

老師家訪送書面臨的困難。

現在絕大部分小區都是嚴密控制人員外出,比如筆者所在的小區,外出要憑通行證,每戶每兩天只能派出一人購置必須的生活用品,外出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在這樣的嚴控之下,教師如何出門為學生送書?

老師家訪送書的潛在風險

老師家訪送書,就要跟學生及其家長接觸,要想辦法到達學生居所,這個過程中要乘坐交通工具,對老師自己,對學生,對社會,都是有潛在風險的。

綜上,疫情防控期間,要求老師家訪送書,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以對學生負責的藉口,來做對疫情防控大局不負責的事,這就是愚蠢,就是無知,也是一種失責!

其實,學校和教育部門都已經提供了課本電子版,完全沒有做這種不利於疫情防控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就是要做這種丟西瓜撿芝麻的事,不知是怎麼想的,也許是腦子進水了!


當代師說


我們這裡就是,要求老師給孩子們送書。

原因很簡單,因為要上網課,學生都沒書,很多家長不願意,學校無奈,只好讓老師們送書了。

我校的送書是這樣安排的。

每一個年級統一送。

先有各班主任把同一年級的學生住址統計出來,然後把一個小區的彙總在一起。各班班主任統計好後,然後把一級的彙總到一塊。

住的比較零散的也單列出來,最後再送。

然後有各級語數老師再搭配一個男教師開自己的車去送。

我們一般是一個小區一個小區送,收到書的,籤個名字即可。

基本上一天可以送幾個小區吧。

比較遠的,鄉下的,學校採用郵寄的方式。儘量不讓老師們跑那麼遠。

我們學校是縣城小學,大部分孩子都是縣城的,所以工作量還可以,不算太大。

送書潛在的風險也不小。

為了避免這種風險,我們到小區門口後,一般是一個班一個班的先通知,一個班領完了,再通知另一個班,儘量避免人員集中碰面。

老師們也是,我們一個車最多乘坐兩個老師,大家換班來。

結果還是好的,目前看大家都很安全。

很多學校也沒有配送書。

我們這裡有的學校給孩子們送書了。但更多學校是沒有這項服務的。

實際沒書也耽誤不了多大事,老師們給孩子們都發了電子課本,都可以看的。雖然不是那麼方便,但至少也不耽誤大家的學習。

個人認為:

為了大家的安全,還是不要送書的好,如果這裡面有一個老師或者學生感染,那麻煩就大了!

在疫情期間,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就算沒送書的,我相信各位家長也是理解的。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我們當地就是你說的這種情況,要求老師家訪送書。

我們這裡之所以這麼安排,其實與家長鬧得厲害有關。

在延學不停課正式開始之後沒幾天,家長當地論壇裡就鬧的不肯開交,又是說網上上課效率低啊,又是沒有書上什麼課啊,這不是給家長添亂麼?吵了兩天後,教育局發威了。直接宣佈,讓老師到學校去分課本,方便孩子在家學習。

然後分好的課本做兩種處理:

  • 1、讓老師直接開車,給每個學生把書送到家;當然,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小區、村裡是進不去的,於是老師只能送到小區或者是村的門口,然後拎著書等著家長來領取。風那個大啊、天那個冷啊,老師們那個瑟瑟發抖啊。

  • 2、第二種方式是打包好之後,然後讓快遞給學生郵寄過去。

第一種方式,高效快捷,但是缺點是,很多不是當地的學生,領不到書。於是出現了領到書的學生是方便了,但是讓沒有領到書的就覺得心裡不是滋味了,群裡怨言也是不少。

第二種方式,可以大大減輕老師的送書壓力,但是也有問題,就是由於疫情的原因,快遞很多地方其實是寄不到、或者寄送的時間是很長的,所以導致的問題是,好多天前寄出的書,學生到現在也沒有收到。這樣一來,這個送教材工作又有點沒有到位的感覺。

對於這次送書的工作,個人是有一些看法的。

1、讓老師直接去送書,這其實不利於疫情的管控。

疫情期間,讓老師做出點貢獻,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做的事情也要不能給疫情添亂。在目前這個形勢下,國家都在要求我們的人員儘量減少流動,各個小區、各個村都出於管制狀態。你還讓老師去參與分書,這不是加重疫情防控的難度麼?

在分書的過程中,我們很多老師就有這樣的疑慮:

<strong>我們今天這樣拿著書,幾乎把全鎮每一個角落都跑遍了,接觸了幾十個家長,萬一我們其中有一個人是病毒攜帶者,那最後不得弄得整個鎮子都隔離啊。

2、送書,形式上的意義大於實際。

給學生送幾本書,這確實體現了教育局對於孩子學習上的關心。但是有一點是很奇怪的,教育部不是早就強調過了麼?儘量不要安排正式的課程,要以素質教育類、輕鬆類的內容為主。那麼,你給這些孩子送教材,這是什麼意思?這不是公然就是說,我們的網課就是上正式內容麼?

<strong>其實君山個人認為,教育部、很多地方教育局之所以強調儘量不要在網上上正式內容,是因為人家認識到了,網上授課效率低,到最後開學了,學校還是需要重新補過的,這個上與不上,無非就是圖一個心裡面安心而已。

所以,這次送書活動,形式上的意義比較大,真正能不能起到什麼效果,這是要打問號的。

最後,談一談我們老師遇到這個問題該怎麼辦。

  • 1、我們老師,其實是弱勢群體,既然當地教育部門這麼安排了,我們只要根據要求遵守就行。你們那裡的情況我不瞭解,我們這裡是黨員志願者的形式在開展。如果你們也是,你如果覺得確實不願意參加,其實也是可以拒絕的。

  • 2、在送書的過程中,還是要做好自身的防疫保護工作。這不是鬧著玩兒的事情。如果在送書的過程中接觸到一兩個病毒攜帶者,那麼後面的開學工作就真的泡湯了。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我覺得疫情期間要求老師家訪送書不合適。

首先,由於冠狀病毒傳染性非常強,潛伏期比較長,疫情期間,國家倡導不出門,不聚集,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教育部實行網上授課,老師講課我也在一邊看了,講的非常慢,我們可以先聽兩遍,然後自己寫到本子上,以後好複習,練習題可以去鎮上的書店買一些回來,完全可以解決課本的問題;

最近兩天疫情蔓延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今天全國新確診病例不到600例,相信不久就可以開學了,我們就耐心的等等!




常麗平


疫情期間,老師沒有義務,也沒有責任去學生家庭家訪送書,因為老師也面臨著防控疫情的問題。如果誰要求老師去家訪送書,那一定是外力強迫不得不去做這件事。對此,我持反對意見。

如果尊重老師,請先考慮到老師的安全,如果家訪送書期間被感染,責任誰來負?

在近一段時間,學校接到上級通知要求搞在線直播課堂,結果家長們都紛紛產生不滿情緒,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網絡慢根本就聽不成課,二是孩子沒有新學期課本,根本沒有辦法正常預習和課下複習。於是這種不滿的聲音就迅速被傳遞到教育職能部門去了,在壓力之下,就出現了學校要求老師到學生家庭家訪和送書的現象。在我看來,這絕不是理性的做法,如果尊重老師的話,為什麼不優先考慮老師的安全呢?如果家訪期間送書被感染,責任誰來負?

如果學校想發新課本,完全可以讓家長自己去學校領,或者學校通過快遞寄送,費用家長自己出。

學校如果想發課本,完全可以讓家長自己去學校領,或者通過快遞公司統一辦理投遞,如果產生費用,家長自己出即可。根本用不著老師挨家去送,如果家長不願意交這快遞費,可以自己去學校領。至於家訪,現在網絡如此便捷,每個班級都有班級家長群,也都可以加家長微信好友,老師可以利用網絡視頻或語音進行家訪,根本用不著在這個防控疫情非常緊張的情形下去學生家裡。如果教育職能部門真的為老師們考慮,為什麼不把事情簡捷化,人性化處理呢?

教育部曾規定,不允許在線教學時提前講授新課,自然也用不著給學生髮新課本。

近一段時間,網絡直播教學出現過一窩蜂而上的紛亂,主要是有關職能部門沒有認真領會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內涵,簡單地理解為搞在線直播教學。於是各學校都紛紛搞起了網課直播教學。結果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擁擠到網上搞直播教學,最終卻因卡頓而不能正常進行。教育部看到這種情況後,便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國各地中小學不得提前講授下學期新課。但是儘管這樣,仍然有個別地區,個別學校無視規定,仍然在堅持搞在線教學。並且還應家長的要求,讓老師們去學生家中家訪,同時給送新課本。

結束語:疫情只是階段性的存在,通過全國人民合力抗擊肺炎疫情,儘管開學會推遲一段時間,但是待疫情過去後,完全可以利用週末或暑假時間把上課時間補回來。為什麼如此簡單的問題偏偏要被搞複雜呢?歸根結底還是教育職能部門不為教師著想,不為學生家長著想。希望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能夠徹底得到扭轉,別再搞形式化的東西。


寒石冷月


疫情期間,老師也得遵守疫情管制紀律,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們這邊,首先是不允許你出小區。

為了防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傳播,我們縣的所有小區不準人員出入(有工作的必須憑工作證出入),我曾經問過校長,可不可以給我們老師發一個“工作證”,他的回答很簡單:“不敢,疫情期間,在家裡辦公。”所以我就很聽話,乖乖地在家裡辦公了,每天都也給學生講網課,我也但願早一點開學,畢竟我的徒兒們已經初三了,6月中旬就要參加中考了。但是,目前疫情還沒有解除,只有待在家裡。

另外,我們學校給學生髮了電子教材,利用網絡授課。

學生的電子教材和紙質教材內容一樣,只是電子教材需要在電腦、手機上看,的確對視力有傷害,但是我們明天課時數還是比較少的,上午3節,下午3節。這樣相對來說,對視力的傷害減小到最低限度了。

其實,學生和老師對於網絡授課反響一點也不好,沒有班上上課的氛圍,師生互動也麻煩,學生問問題解答起來也不方便,尤其是作圖題,更不好講解。

總之,我作為一個老師,我非常想給徒兒們把書送到家,並且進行家訪,只是條件不允許。


平淡是真oymlq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學校要求老師家訪送書。原來還是線上教育惹的禍。

假期突如其來的延期開學,導致一切都亂了套。上級部門立馬決定給學生進行線上教育,實行延期不延教,停課不停學。於是立馬組織教研員等錄製網上課程,實行線上教育。

誰知問題又來了。新學期的課本絕大部分地區都沒有發。怎麼辦?只能安排老師去發書。於是乎就有了老師家訪送書這件事情。

綠衣只能慶幸,我們學校每學期末都要提前發下學期的新書,旨在鼓勵學生提前預習新教材。

但在開始實行線上教育的時候,還是有已經回老家去過年的學生家長跟我聯繫說,學校新發的書放在家裡沒帶回老家。怎麼辦?緊急向上反映,上級立馬下發電子教材。

針對老師家訪送書,綠衣的想法是:

1、疫情期間,上級部門三聲五令,要求居民減少出門,堅持拒絕人們聚集。

老師出門送書,雖然是學校甚至教育部門派下來的任務,但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相比較送書來說,更為緊迫,更為重要!

2、老師是弱勢群體!

學校要求老師怎麼辦,老師只能聽令行事。老師也沒辦法。

但當學校政策或地方政策與上級政策背道而馳的時候,我們還是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3、除了老師上門給學生送書之外,也不是沒有別的解決辦法,比如說可以下載電子教材。

老師這樣出門在外,給學生送書,造成了一定的社會不安定,增加了病毒傳播的可能性,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這反而變成了學校好心辦壞事。

面對這樣的無理要求,老師應該嚴詞拒絕!

我是綠衣黃裳99,一線老師,講述教育,講述成長。如果你喜歡我的故事,請【關注】我!!

綠衣黃裳99


疫情其間為了控制疫情的擴散蔓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大家待在家裡,不聚集少流動,有什麼事儘量用手機聯繫。所以在這種非常時期,要求老師家訪送書是很不合適的。因為:

抗擊疫情是當務之急,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的黨和政府是把它當作一場戰役來打,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打贏這場戰役是當務之急,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為老師在疫情之下,應該責無旁貸的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起模範帶頭作用,堅決響應和執行政府的號召,“不聚會,不串門,待在家裡就是最好的防護。”並用電話和網絡等非直面接觸的方式宣傳黨和政府的抗疫政策,抗疫知識,安撫學生的情緒,使學生都能安心的待在家裡,不往外跑。同時利用網絡輔導學生在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

抗疫其間老師家訪送書,不符合抗疫規則,會給老師、學生和家庭帶來很大的風險。

抗疫其間大家宅在家裡就是最好的防護。因為大家待在家裡就能阻斷傳染源,防止疫情的蔓延。

如果老師在抗疫其間去家訪送書,一個班四、五十個,五、六十個學生,老師要挨家挨戶的給學生送書,試想老師要走多少路,多少地方,要接觸多少人?傳染病都有潛伏期,況且據專家介紹“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是14天,有的還更長。可想而知,老師在這期間去家訪去給學生送書風險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老師在外面走了那麼多路,經過那麼多地方,接觸的人一定也不少,這時候到學生家“串門”,可想而知,會給學生以及家庭帶來多大的風險?

由此,為了學生和學生家人的健康安全,老師也不應該疫情其間家訪送書。

教育部通知不允許學校網課上新課程。網上教學新課程既打亂了開學後的教學秩序,也有失教育公平。

學校網課教學新課程,老師無法全程控制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學生上網課一是靠自覺,二是靠家長的監督。這兩個因素都具有不確定性;有的學生可能會學得很好,有的學生可能學得不好,還有的學生由於家庭原因就沒有上網學習的條件等;這些原因客觀上限制了老師對網課教學質量的評判。

教育部通知在疫情其間不允許學校網課上新課程,一是維護開學後學校各年級教學秩序。不會因為網課授新課學生學習的參差不齊而受影響;二是維護教育公平,讓學生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學習,不會讓一部分由於家庭原因沒條件上網的學生影響學習。

所以,在疫情其間要求老師家訪送書是極不合適的,也是政府所不容許的。


等待燦爛春天


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嗎?誰要求這麼幹的?學校?老師?家長?

我想不明白,至少我身邊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鍾南山院士之前一再強調,能不出門就不出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出門,不出門,不出門!所以這個假期,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貓在家裡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各地的學校才開啟了轟轟烈烈的網課教學,目的自然是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避免傳染新冠病毒的隱患,在這種情況下,還有誰要求給學生送書?這個要求別人去做的人,他不怕有安全隱患嗎?老師,有沒有可能是疑似病毒攜帶者?學生和家人,有沒有可能是疑似病毒攜帶者?彼此接觸,會不會傳染?還有什麼書這麼重要,需要在這時候來送,即便是學生沒有書,現在網上也很容易找到電子版的教科書,如果用心找一下的話,都能夠找到,而且是免費的。

只是,我想象不出來有什麼書重要到非要現在送的程度。

當然,如果實在要送,那個書重要的不得了,必須要老師怎麼走一趟,也可以採取無接觸的辦法,像快遞小哥一樣,把書包好了,放在小區門衛或者指定的某個地方,然後讓學生或者家長去拿,這種方法是可行的,但是我覺得不至於有這樣的必要。


蘇小妮


根據題主的意思,查了一下網絡上,好像沒有相關的新聞。不知道這是哪個省份、哪個市。其實,不管是什麼地方,疫情期間要老師家訪送書都是不合適的。畢竟,這種做法和目前的疫情防控是相牴觸的。目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刻,各地都非常的緊張,很多地方都實行了封閉式管理。老師要去家訪送書,如何出去小區或者村?如何進學生的小區、村莊?這都是現實問題。所以,我是不提倡的。但是,家訪和送書其實都是可以完成,不是老師親自送,而是有其他途徑。

安慶田中第二支部黨員教師開展疫情期間微信家訪活動。該校老師配合線上課堂“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相關活動部署,與高一年級組聯合開展“隔離有距,關愛無間”微信視頻家訪活動。

微信家訪是個很好的選擇,現在的微信功能強大,既可以語音,也可以視頻,而且可以幾個人同時進行。微信家訪既做到了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又可以減輕教師外出的風險。同時也配合了疫情防控的需要。是很值得教師使用的。

快遞教材

對於送書,疫情期間更加不提倡。為什麼要老師親自送呢?如果老師可以離開家去學生家,那麼學生也應該能夠去學校自己拿書。之所以學生不能去,那老師也就不能送了。其實,通過快遞送書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我看臺州黃岩中學的做法就不錯。學校先是統計學生的詳細地址,再通過郵政快遞給學生,既安全,又快捷,還減輕了老師的風險。同時也支持了疫情防控。

2月10號上午校領導定的決策,中午12點發的通知,給班主任們三個小時的登記學生住址時間。於是班主任們利用各種的方式通知到學生和家長,有的是微信群,釘釘群,朋友圈,還有嫌這些的速度都不夠快,直接打電話給家長。

全校所有學生信息彙總到教務處,接下的浩大工程全部落在教務處,全校共有2200個學生,每個學生的家庭住址都不一樣,每個同學的書本都是那麼厚厚的一疊。而且從高二開始一個班級幾乎每個同學的書本都不一樣的,所以這個工作量無疑中又加大了許多。

一幢幢厚厚的學生書本,全部裝入紅色的塑料袋裡,上面還貼著每個同學的家庭住址。

搬上了郵政車上,然後再由郵政公司寄出。


這個做法應該提倡,效率高、速度快。

所以說,各種工作需要結合現實,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與現實相違背。雖然,看起來老師家訪送書是一種所謂的“送溫暖”,但是,也可能變成“送病毒”。所以,我覺得應該堅決反對這種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