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兩大化工巨頭“碰壁”:因所產除草劑毀壞桃樹 賠償美國農場主2.6億美元

兩家企業均打算上訴。

德國兩大化工巨頭“碰壁”:因所產除草劑毀壞桃樹 賠償美國農場主2.6億美元

近日,德國兩家化工巨頭——拜耳公司(BAYER)及巴斯夫公司(BASF)因所產麥草畏除草劑(dicamba herbicide)毀壞美國一位農場主的桃樹,被判令賠償2.65億美元(約18.5億元)。據路透社報道,這是首例涉及麥草畏除草劑並獲法院審理的訴訟,預計未來至少有140起同類訴訟將遞交美國多地法院。

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則認為,其所產麥草畏除草劑在按說明使用的情況下安全無害,兩家企業均打算上訴。

拜耳為世界知名的500強企業之一,成立於1863年,總部位於德國的勒沃庫森。“世紀之藥”阿司匹林以及“魔鬼的傑作”海洛因均出自拜耳,《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顯示,拜耳2019年排名為240名,擁有員工11.8萬人。

巴斯夫則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總部設在德國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開展業務。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佈,巴斯夫位列第115位。

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告訴時間財經,拜耳收購孟山都後噩夢不斷,屢屢因除草劑被起訴,對其形象負面影響巨大,高額賠償也將形成現金壓力。Latitude Health創始人、醫藥專家趙衡對時間財經表示,近兩年沒有看到拜耳有特別清晰的戰略。

目前拜耳股價有所回升,但較2017年的最高點而言仍有約40%的距離,公司最新市值為76.71億美元。

德國兩大化工巨頭“碰壁”:因所產除草劑毀壞桃樹 賠償美國農場主2.6億美元

遭4萬人上訴

此次指控拜耳和巴斯夫的是美國密蘇里州最大桃園之一的農場主比爾·巴德(Bill Bader),他指控這兩家企業生產的除草劑2015年開始從附近的大豆和棉花田飄到他的桃園,導致1000英畝(約4平方公里)桃樹遭到不可恢復的毀壞。

經審理,密蘇里州開普吉拉多(Cape Girardeau)聯邦地區法院的陪審團裁定,拜耳和巴斯夫負同等法律責任,須支付比爾·巴德實際損失1500萬美元和懲罰性賠償2.5億美元。

在此之前,2019年5月,美國加州一個陪審團裁定,拜耳旗下孟山都公司的農達除草劑設計有缺陷,沒有對其含有草甘膦這一致癌成分發出警告。陪審團認為,該公司對當地一對夫婦罹患淋巴瘤負有責任。陪審團判處拜耳需要支付總計20.55億美元的賠款,其中包括5500萬美元的補償性賠償和20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

事實上,這已經是因為就農達除草劑可能導致癌症而導致的該公司第三次敗訴。新華社此前報道,農達是目前世界上銷量最廣的除草劑,1974年由孟山都推向市場,其主要活性成分為草甘膦。

該產品一直飽受爭議,其主要成分草甘膦被廣泛懷疑為致癌物質,長期使用極有可能誘發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淋巴癌的一種)。2017年9月,美國環境保護局在長達數十年針對草甘膦風險評估後發現,該化學品不太可能致癌。但在2015年時,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部門卻將草甘膦列為“可能致癌的物質”,加州弗雷斯諾縣(Fresno)高等法院還據此在裁決中表示,加州按照“勞工規範”將草甘膦列入致癌物質清單,

拜耳第一次因農達致癌而敗訴發生在2018年8月,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劑被判定導致美國一名學校園丁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拜耳公司最初被要求做出2.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的賠償。當時,距離拜耳以630億美元完成對孟山都的收購才僅僅兩個月。案件宣判當日,拜耳股價暴跌。

2019年3月,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的陪審團裁定,拜耳需向舊金山一位使用農達草甘膦除草劑20多年的癌症患者支付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含500萬美元的賠償金和750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金。陪審團認為,在發現Roundup設計有缺陷之後,孟山都公司沒有對這種除草劑的癌症風險提出警告,並且公司採取了疏忽行為。

對於上述案件,拜耳正在上訴。另外,拜耳在美國仍面臨數萬起同類訴訟。彭博新聞社1月報道,拜耳打算花費100億美元用於和解。而此前摩根大通估算,如果拜耳現在尋求和解,賠償金額可能會與大眾在尾氣門事件相當,即150億-300億美元。

去年11月,國外生物技術網站GEN發佈了《2019年全球製藥公司TOP10》榜單,該榜單根據截至2019年11月13日的市值進行排名。在過去三年中,市值跌幅最大的是排名第十二位的拜耳,其市值723.65億美元較2016年的876.4億美元低17.4%。

拜耳在今年10月30日公佈第三季度財報時承認,過去三個月來,指控農達草甘膦除草劑導致罹患癌症的美國原告人數翻了一番,達到42700人。

最壞的情況可能是,拜爾徹底敗訴,農達在美國被禁售。據界面報道,農達每年為拜耳的作物科學事業部帶來了18%的營收(35億歐元)以及14%的利潤,是拜耳重要的現金奶牛之一。

德國兩大化工巨頭“碰壁”:因所產除草劑毀壞桃樹 賠償美國農場主2.6億美元

重磅藥專利將到期

在孟山都訴訟連續失利的情況下,部分拜耳的股東認為收購孟山都是個錯誤。股東們曾要求對董事會進行調查,以確定董事會在收購孟山都時是否進行了針對法務風險的詳盡評估。去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拜耳CEO沃納·鮑曼(Werner Baumann)和他領導的董事會,在信任投票環節中僅獲得了44.5%的股東支持,而一般歐洲大陸範圍內的企業領導都能獲得接近90%的股東支持。

拜耳此前並非沒有收購失敗的案例。2014年拜耳花費14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默克集團的非處方藥和保健品藥物,為拜耳史上第二大的收購案。可如今,其中爽健(Dr.Scholl)足部護理產品和科普特(Coppertone)防曬護理系列,在去年已被出售。

由此,拜耳的三大板塊中,作物科學雖因收購孟山營收利潤增長,但也因訴訟帶來負面影響和賠款壓力。消費品醫療事業部因此前草率收購美國默克公司保健消費品業務,此前該事業部的業績一直不如預期,2019年三季報顯示該板塊盈利有所減少。醫藥事業部則因為重磅處方藥的專利即將到期,打擊了投資者對於未來盈利能力的信心。

為了提升股東信心,沃納·鮑曼還出售了動物保健品部門,並制定裁員計劃。拜耳宣佈將在全球11.8萬名僱員中裁員1.2萬人,比例超過10%,以此來提振營收效率以及提高利潤率。而裁員計劃將持續至2021年底,以期在2022年時能節省每年26億歐元的成本。

除了因收購孟山都而剝離原有的作物科技部門產生的4100個職位裁撤,拜耳還將"公司職能、支持職能、商業服務和國家平臺"等5500-6000個相關崗位撤銷。最關鍵的是,作為最賺錢的醫藥事業部,拜耳將裁掉約醫藥研發部門900個崗位。

Latitude Health創始人、醫藥專家趙衡對時間財經表示,拜耳在在醫藥板塊裁員主要是為了調整結構,和其他藥廠一樣,需要將受到擠壓的普藥調整出去,特別是那些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藥。

近年來,由於多數重磅藥物專利即將到期,以藥品為主導的多家藥企銷售收入大幅縮水。2018年,拜耳旗下銷售額排名前三的藥物為抗凝血藥利伐沙班、眼科藥物阿柏西普和避孕藥左炔諾孕酮。

其中,利伐沙班2018年在全球銷售額高達36.31億歐元,相比2017年增加10.1%,該產品已經成為拜耳在全球市場中的明星產品,而利伐沙班的化合物專利將於2020年到期。(北京時間財經 陳世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