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分,引网友热议

2月18日,湖北省公布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倾斜政策,其中,今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可加10分的消息引热议。

多地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分,引网友热议

为解决一线人员后顾之忧,2月14日,教育部曾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及时掌握了解方法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困难,组织本地本校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关心和辅导。鼓励教师志愿服务,因地制宜对防疫一线人员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看护和教育,帮助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多地出台教育优抚政策涉高考加分等

记者关注到,为进一步解决医务人员子女教育方面的担忧,除湖北外,目前内蒙古包头、四川、河南、重庆、山东等10余省市教育部门均出台了针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教育倾斜政策。

这些措施包括,优先入读普惠性或公办学校;中考加分照顾;给予高考服务指导,高考优先调专业等。

以中考加分政策为例,湖北2月1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提出,2020年参加中考的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有关市州可在其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

内蒙古包头市教育局则规定,经包头市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审定后,直接参加隔离病区救治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和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医务人员子女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在中考招生时可不受学籍年限限制,享受当地分招政策,同时享受20分加分政策(累计加分不超过20分)。

江西省抚州市教育体育局规定,全市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由市教育体育局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子女,申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根据家长和学生意愿,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择校安排就读;参加中考的,予以加计20分优待录取。

山西省大同市发布《关爱驰援湖北医务人员十条举措》提到,驰援湖北医务人员子女三年内入幼儿园的,根据家长意愿,安排在普惠性优质幼儿园。子女近三年内入学小学和初中学校的,纳入政策照顾对象。今年参加中考的,享受中考成绩加30分政策。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明确指出,当年入学幼儿园的,结合家长意愿,优先安排在区内普惠性优质幼儿园就读;入学义务教育学校的,纳入政策照顾对象;参加中考的,参照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有关规定予以加分照顾录取等,对在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立功嘉奖表彰的一线医务人员,照顾政策适用年限适当延长。

四川省教育厅发布通知,为解决在省指挥部公布的定点医院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我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子女入园入学的后顾之忧,为其子女在接受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期间提供一次按意愿选择学校(幼儿园)机会和参加高考服务指导:

就读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由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家长和学生意愿优先安排入学;就读民办幼儿园、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由户籍地或居住地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家长和学生意愿优先安排入学。

就读普通高中的,在达到当地同批次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后,由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家长和学生意愿安排学校直接录取。

就读省内中职学校的,按照家长和学生意愿直接录取。

参加普通高考的,由教育考试工作机构按“一对一”提供志愿指导和招录服务。

专家观点①

出台考试加分政策要考虑全面

上述教育优抚政策公布后,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医务人员上一线抗疫,无法照顾即将高考的孩子,孩子也要时常担忧父母的安全。给予他们特殊照顾,合情合理。

也有网友提出,对这些医务人员进行嘉奖非常必要,但是否可以有其他更好的措施代替。

据公开报道,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湖北的加分政策进行回应称,这项政策是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当前,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医务人员面临着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等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各种政策上的关心与关怀,激励他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坚强的战斗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储朝晖也表示,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其他人员也在一线从事高危职业,比如清洁工等,类似这种不能照顾自己孩子,让孩子静下心考试的家庭不只是医务人员一个群体。“对于这种涉及到多类人群权益的政策,要考虑得更全面。”

专家观点②

奖励政策是现实需要

有正导向性

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看来,这些政策的出台是现实迫切需要,体现了一种正导向性。

他认为,在当前防疫阻击战中,需要让在一线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这种关爱不应只是在报纸上宣传,而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除了组织后方人员给他们的子女予以课业辅导外,也可以对其子女给予一些教育方面的具体优惠。

“有些政策临时提出来,也未必那么十全十美。我们也可以继续建议呼吁,凡是参与一线救助的人员,是不是也可以享受同样的优惠?今年子女没有享受到优惠的,明年能不能享受等,这些都还要思考如何细化。”周洪宇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