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60”后党员干部硬核战“疫”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芝罘区财政局有几位60后老大哥、老大姐,他们工作三十余载,常年奔波在经费保障、资金核算和项目协调等各条战线,扎实的作风和敬业的精神诠释了财政人的初心和使命。疫情当前,60后的他们主动请缨、奋战一线,克服种种困难,付出无私坚守,再一次用实干诠释本色。一起走近他们的“硬核”战“疫”事迹吧。

“你们年轻人做的多,

我要加把劲争取撵上你们”

战疫日记(39) | 看“60”后党员干部硬核战“疫”

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留给同事最多的印象。1968年出生的邹涛,是家里人的顶梁柱、财政人的老大哥,他在的地方处处都是安心和放心。大家不知道他为了采购防疫物资辗转过多少家门店,也不知道他默默忍受了多少心酸和泪水。只知道他白天要忙着值守社区、采购各项物资,晚上才能抽出时间照顾行动不便、刚刚出院的87岁老母亲。他总是说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年轻人更辛苦,但大家却能够看到他的疲惫和发红的双眼。

“协调好资金才能保障物资,

这是本职更是使命”

战疫日记(39) | 看“60”后党员干部硬核战“疫”

国库科刘艳华是有着30多年工龄的老党员。大年初三,她作为科长就带领着同事,积极对接联络人民银行和有关商业银行,开通财政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通过加强财政库款监测和调度,以及24小时的专人值守,确保了及时满足芝罘区各项防疫工作的经费需要。风雪交加,暮色降临。她主动要求值守人员流动大、防控任务重的芝罘屯社区,有一次为了扶住被吹倒的护栏,情急之下扭了腰,但她第二天仍然不顾腰伤,按时出现在社区防疫点位上。她说:“人手本来就不够,我不能掉链子啊!”

“我年龄大了才要干好,

因为想给年轻人做个榜样”

战疫日记(39) | 看“60”后党员干部硬核战“疫”

在大家伙不知道火车站急需应急队值守时,1965年出生的姜涛已经默默坚守了3天。他是火车站值守的带班组长,除了在火车站出站口逐一排查外地返烟乘客外,经常还要连夜回局里处理业务工作。作为重要经费科室的负责人,面对科员生病和被隔离的现状,他既是科长又当科员,大事小事一起抓一起干。

战疫日记(39) | 看“60”后党员干部硬核战“疫”

除了他,财政局还有一位“最”人物——左忠强。他是单位年龄最大的在职干部,1963年出生的他,白天连轴转毫不含糊,一线防疫、值守夜班、街巷巡逻样样都干,高大的身躯承载着满满的能量。同事总提醒他天气寒冷,一定要注意腰疼腿疼的老毛病,他却说没关系,作为一名老同志,要为年轻同志做好榜样。

疫情防控身先士卒,经费保障敢挑重担。60后们只是芝罘区财政机关党员干部战“疫”先锋的缩影,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用毅力和坚守,为芝罘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坚实力量。

战疫日记(39) | 看“60”后党员干部硬核战“疫”

据说点“在看”的人很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