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是古代中國給起的嗎?

引言:

根據《山海經》中對扶桑樹的記載,只是大致認為這種樹存在於東海,由於太陽又是從東邊升起,所以古人便認為扶桑乃太陽的棲息地,是除卻天梯建木之外的又一株神樹。而在《梁書》中,曾有對海外扶桑國的具體描寫,

所以也就使得現在不少人根據距離的遠近,理所當然地將扶桑國視為而今日本的古稱,即以“扶桑”來替代古時候的日本國名。

扶桑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是古代中國給起的嗎?

扶桑神樹

實際上,將古時候的日本視為“扶桑”,是一種極為不嚴謹的說法。因為即便是記載有扶桑國的《梁書》,不少學者對“扶桑國”的定位仍舊存疑,比如根據書中對扶桑木模樣的形容,以及其用途來看,似乎和南美洲的玉米作物又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再加上又有一部分網友自認為日本的“本”作為草木植物來解讀,由此將其同“扶桑”神木聯繫在一起。可問題是,將日本的“本”作為漢字字面意思的草本植物來解讀,也就側面說明了這些人已經將“日本”這個國名認為是由古代中國所起的,如此一來,便純屬無稽之談了。

那麼,扶桑到底是不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在歷史上又是怎麼來的?

少有正史文獻稱古代日本為扶桑

僅從國內現存的史料文獻記載上來看,古代中國在任何一個朝代,但凡屬於正統史學的文獻記載中,對日本的稱謂一直以來只有兩個,一個便是“倭國”,另一個則是“日本”,

至於所謂的“扶桑”,《梁書》中的扶桑國並不能夠準確定義為日本,所以暫且忽略不計,除此之外,再沒有哪本正統文獻曾將日本稱之為“扶桑”。

隋唐以前正統史料文獻記載中對古代日本的稱呼

有關“倭”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六世紀,在由劉歆整理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已經出現了有關日本,也就是“倭國”的記載。此外,在《論衡》一書中,同樣出現了“倭”的字眼。由此可見,最遲在漢代,古代日本的國名就被定義為了“倭”。

《劉歆注·山海經·海內北經》原文: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


扶桑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是古代中國給起的嗎?

王充《論衡》原文:越裳獻上白雉,倭人獻上暢草。

漢武帝時期,中央朝廷又曾在今朝鮮半島,設有樂浪、真藩、臨屯、玄菟四郡,而之後在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中,同樣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的記載。其中,根據班固的記載,倭人百餘國中最主要的國家勢力,就是“邪馬臺”,而邪馬臺的發音,同日語中“大和”的發音一致,從而可以判斷出邪馬臺所指的就是古日本的大和政權。

扶桑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是古代中國給起的嗎?

再之後,《魏志·倭人傳》中,不僅沿用了對古日本倭國的稱呼,甚至更加詳細的記載了在經歷西元2世紀末的一場戰亂紛爭後,“倭”便形成以首領卑彌呼為主的重要政治軍事聯合體,從而以“邪馬臺國”為首,迅速掃蕩並統一了“百餘國”。直至西元5世紀至6世紀這將近一百餘年的時間內,邪馬臺國,也就是大和朝廷,最終基本完成了對古日本的統一。

直到隋唐時期,凡是正統的史料文獻記載中,對古日本都始終是以“倭國”或“倭奴國”來稱呼。順帶解釋兩件事,倭奴國中的“奴”並不是一種蔑稱,其釋義與崑崙奴的“奴”相同。其次,倭人和倭寇是兩個詞,倭人泛指古日本人,而倭寇則是在古代,朝廷對屢次侵犯我國沿海城市的日本流寇浪人的蔑稱,所以我們並不能夠將倭寇視為古日本的代稱。

“日本”國名在歷史上是怎麼來的?

  • 依據古代日本文獻記載,認為“日本”來自唐朝的定義

那麼,既然“扶桑”並不是古日本的國名,至於“日本”這個國家代稱,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實際上,迄今為止,有關“日本”這一國家代稱的由來,卻屬於一大歷史未解之謎,其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在於日本認為“日本”這一國家代稱是中國給起的,而中國則堅持“日本”是他們自己起的名,兩方各執一詞,迄今都沒有答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扶桑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是古代中國給起的嗎?

早在日本的平安時代,就曾記載過一場有關“日本”這一國名由來的辯論,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載,承平六年(西元936年),在一場講筵上,有個名為紀淑光的朝廷參議,曾針對為何將“倭”改為“日本”的問題,向當時的講師進行過詢問。而講師則引用《隋書·東夷傳》中有關日出之國的記載,將“日本”解釋為太陽昇起的地方。所以說,日本的“本”並非網友所解釋的“草本”,而是代指源頭,即太陽初升之地。

因為據《日本書紀》的觀點,從大唐遙望古日本,太陽便是從東方升起,所以也就有了“日本”這一國號。但這名參議之後又進一步詢問,如果是站在日本本土來看,太陽又是從日本島的東方升起,為什麼又要將“倭”改為帶有日出之國的“日本”這一國號呢?針對這個問題,講師的回答是,因為唐人看太陽是在東方升起,所以便習慣性的將日本這個國家稱之為“日本”。關於“日本”是由唐朝定義的解釋,在之後的《釋日本紀》中也有相似的記載。

扶桑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是古代中國給起的嗎?

但正是因為日本國內長期以來,認為“日本”這一國名是由唐朝定義的,所以在江戶時代的末期,就出現了一批十分厭惡“日本”這一國名的國家神道家(佐藤中滿就曾表示:原封不動的接受日本這個唐朝稱呼我們國家的國號,並用於和唐朝交往,實在是令人厭惡)。再之後,由於受這種極端思想的影響,也使得被後來的極端分子所利用,並由此發展為了極端軍國主義。直至在上世紀末的日本廣播協會(NHK)人類大學欄目,有關日本史再考的節目中,甚至仍舊有學者認為由一部分統治者所定義的國號,可以根據日本國民之集體意志而進行改變。

  • 依據古代中國文獻記載,認為是由於古代日本討厭倭國名而自己更名為日本
  • 如果從以上日本方面的記載中,我們的確不難證明“日本”這個國號是由唐朝所起的。但是,在我國現存的文獻記載中,不僅否定了日本國號是由中國所命名的觀點,還一度說明“日本”這個國號本就是日本國自己起的。

    比如早在《隋書》中,就有“日本國,倭國之別種,以其國在右,故以日本為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而《新唐書》中同樣有“惡倭名,更號日本”的記載。

    扶桑是日本的古稱?“日本”這個國名是古代中國給起的嗎?

    再之後,《宋史》中有關倭國更名為日本的觀點,解釋得更為詳細:

    日本國者,本倭奴國也,自以其國近日所出,故以日本為名。或雲惡其舊名,改之也。

    多說一句,自宋朝開始,“倭國”的說法便統一由“日本國”所取代,此後的王朝正史中,《倭國(倭人)傳》便全部替代為了《日本傳》。當然了,僅從這一點上來看,也足以證明我國古代統治者,對於古日本尊重有加,因其“自惡其名”,從而也隨之改稱其為日本,而放棄了之前“倭”的稱呼。

    總結:

    因此,儘管“日本”國名的由來懸而未決,但卻足以證明,早在宋朝之前,古日本統一被稱之為“倭”,而在宋之後,則統一稱之為“日本”,不曾有任何一部官方文獻表明“扶桑”為日本國的古稱。至於網上流傳著扶桑國是日本的說法,純屬自我娛樂消遣,切記不可聽而信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