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人民力量的國家形象傳播力

 中國人民是中國革命的決勝力量,也是中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實現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勝力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民之所望,前進所向。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極大地激發了中國革命與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在全球一村的互聯網時代,在風雲變幻的國際關係中,在紛繁複雜的輿論場域中,如何動員人民,依靠人民,匯聚磅礴力量,維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義性,已成為新時代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媒體不斷髮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展開的綜合國力的全面展示,就是一次面對複雜國際形勢與多變的輿論生態而展開的全民、全程、全息、全效的國家傳播行為,是一次基於重大節慶活動實施的國家形象再造工程。此次傳播實踐中,無論從頂層設計還是落地執行來看,都再次凸顯了宣傳輿論工作在治國理政中重要的戰略地位,更為重要的是在宏闊的全球視野中踐行了關於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宣傳輿論工作方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典活動的系列傳播實踐所顯示的,正是匯聚起億萬人民的磅礴力量,成功實踐了新時代的國家形象傳播。


匯聚人民力量的國家形象傳播力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匯聚全球傳播生態中的人民力量,塑造國家良好形象的宏大格局成為重大的現實課題。具體來說,這是指通過充分發動人民、依靠人民,通過人民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書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邃智慧和豐富內涵,書寫中國方案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講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日新月異的創新實踐及其偉大成就;在千百年來形成的家國一體的中華民族傳統背景下,通過人民講故事、講人民故事,匯聚中國建設與發展的獨特宏大敘事,讓國際社會既能讀到中國故事,也能讀懂中國故事。用人民匯聚國家形象傳播的磅礴力量,需要科學把握以下幾方面。

  第一,科學啟發人民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的主體意識。一是啟發人民的國家形象“生產者意識”。黨領導人民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著國家形象,這一生產具體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擼起袖子加油乾的對象性生產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進行偉大理論創新的文本性生產,具體化為無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創新精神,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創造”在國際社會閃亮。二是啟發人民的國家形象“分享者意識”。黨領導人民塑造的國家形象最終為人民所分享,這一分享體現為人民內心深沉的文化自信、價值認同和行為趨同,即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各族人民早已把個人的人生理想同祖國前途命運凝結在一起,共享中華民族新的榮光和夢想。三是啟發人民國家形象“擴散者意識”。互聯網背景下的人民是融入互聯網中的主體性節點,必然承擔著國家形象的“擴散”責任。互聯網的全民性稟賦與網民大國特徵呈現出了高度一致性,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高度發展和技術創新又為人民傳播國家形象的可能性增加了權重。四是啟發人民的國家形象“代言者意識”。中國人民是中華民族偉大歷史的創造者,是舊中國、舊社會分崩離析的見證者,是新中國誕生、建設、發展與改革的經歷者,也必然是大互聯網時代國家形象的代言者,暢談中國方案給予中國人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是啟發人民的國家形象“捍衛者意識”。在當今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唯有廣泛動員融入中華血脈、充滿愛國豪情的中國人民,匯聚磅礴的互聯網輿論大軍,使其成為中國方案誤解者的矯正者,方能捍衛國家形象和尊嚴。

  第二,科學引導人民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的整體意識。人民在國家形象傳播中不是碎片化、個性化、隨意性的存在,而是在認同國家主流價值前提下的整體性存在。中國共產黨作為被歷史和現實選擇的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唯一可為且有為的領導力量,對國家及民族形象建設有著高度的自覺和宏遠追求。因此,人民參與國家形象傳播的“整體性”,集中體現為在科學引導人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前提下,強化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強化“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是目標認同。

  第三,科學構建人民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的參與機制。中國人民是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決勝力量,必然也是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決勝力量,國家形象還是要落實在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終歸為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因此,充分利用互聯網先進的互動技術,科學動員人民參與國家形象建設與動員人民參與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同等重要。一是要利用大數據、雲計算、VR、AR、MR、AI等先進技術,為人民參與國家形象建設與傳播搭建優質平臺,提供多元可控的形象生產與傳播的渠道。二是要分層分類建立國家形象生產與傳播共同體,包括國家層面的主流媒體共同體、省域主流媒體共同體、縣域主流媒體共同體,行業、職業、界別共同體,年齡、性別共同體等。三是要建立輿情研判,議題生產、動員和引導機制,形成以主流媒體力量為核心、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同頻共振的磅礴輿論力量。

  (本文系廣東普通高校應用研究重大項目“媒體融合條件下廣東省重點網絡媒體戰略轉型研究”(2016WZDXM034)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