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州推出“六字”工作法 打好春播備耕陣地戰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黃南州始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鬆緊,一手抓農牧業生產不放鬆,推出“六字”工作法全力抓好春耕備耕,確保兩手抓、兩不誤。

“調”字當頭,優化種植業佈局。圍繞“保耕地、穩糧食、重油菜、強青稞、抓蔬菜”總體目標,擴大以青稞為主的特色種植,注重抓好黃果梨、核桃、中藏藥材、蔬菜“四個萬畝”種植基地提質增效,年內計劃春播農作物面積17.27萬畝(小麥6.87萬畝,較去年增加0.96萬畝;馬鈴薯1.5萬畝,較去年減少0.3萬畝;油料2.7萬畝,較去年增加0.05萬畝;青稞4.2萬畝,較去年增加1.8萬畝;中藏藥材1萬畝,較去年增加0.03萬畝;其它作物0.38萬畝)。目前尖扎縣播種小麥4000畝,全州春耕備耕工作強勢推進中。

“備”字優先,調撥種子做好準備。全州各級農牧部門紮實開展全州良種、有機肥等農資基本情況調查,認真謀劃春耕備耕工作,紮實做好種子、肥料、農膜等農用物資調運,確保各類春耕生產物資及時到位。同時根據摸底情況提供多種服務形式,聯合農資門店、有機肥廠等,主動上門服務,把農戶需要農資第一時間配送到田間地頭,為保生產、保豐收打下基礎。截至目前調運儲備小麥良種47.9萬公斤,小油菜良種2.23萬公斤,青稞良種3萬公斤,玉米良種1萬公斤,有機肥1.2萬噸。

“硬”字為盾,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加大農資執法力度,逐個查看農資產品進銷貨臺賬,抽檢農資用品,確保假冒偽劣農資出不了廠、進不了店、下不了田。查驗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制度是否健全,農資產品檢驗報告、產品合格證、包裝說明是否規範真實,確保群眾用上合格農資、放心農資,為穩糧增收夯實基礎。去冬今春共出動執法人員50餘人(次),對5家農資經營網點行了專項檢查,並與經營者簽訂誠信經營安全責任書,全力確保農資使用安全。

“技”字為撐,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州縣農牧部門73名農技人員組建共產黨員助耕先鋒隊,當好春耕“指導員”,做到技術人員到戶、技術推廣到田、技術要領到人。農機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看麥苗情況,講解種植適宜的水分、土壤、溫度等,提高種植成活率,推廣間、套種等技術優化種植效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產出能力,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為農業科技推廣奠定基礎。

“宣”字為基,拓寬農技培訓新模式。緊密圍繞測土配方、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全膜覆蓋栽培等農業生產技術、農機作業等,舉辦各類培訓班11期,培訓農牧民600人(次)。充分發揮農業培訓的實效性與服務性,宣傳中央、省委1號文件及州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和相關農牧業法律法規、疫情防控、田間管理、春耕備耕和畜牧業生產知識,發放實用新技術等科普宣傳材料1.1萬份。

“激”字為法,加強政策引導激勵。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備耕春播工作通知》《黃南州農牧局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強化“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的工作方案》《致全州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倡議書》,指導全州17家涉農企業、138家畜禽養殖場和2家有機肥生產企業按照規範流程履行復工復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775.9萬元、農機購置補貼418萬元,全力支持農牧業生產保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