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三年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大

中國鄉趣網訊 在青海省海南、黃南、海北三地,一片片山清水秀的小流域、一層層水平如鏡的梯田、一個個萬紫千紅的水保林、一戶戶摘了貧困帽子的村民……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綠衣,溝壑變成了耕地,這一切得益於我省對水保生態扶貧的重視,得益於我省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成果。

自我省啟動打贏脫貧攻堅戰戰略部署以來,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態扶貧著力於加快補齊貧困地區發展短板,2016年至2018年在青海省深度貧困地區海南、黃南、海北三地的共和、興海、貴德、同仁、尖扎、門源、祁連7縣通過持續推進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間共實施尖扎縣昂拉鄉尖巴昂小流域、同仁縣黃乃亥鄉凡曲溝小流域、興海縣曲什安鎮南山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21項,落實中央投資15022萬元,目前已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4.07平方公里。

據瞭解,通過持續推進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三年間項目區內共有1026個貧困勞動力參加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貧困群體兩年多來共獲得收入246萬元;項目受益區通過坡改梯措施增加土地產出收入,2016年和2017年黃南州和海南州貧困地區共完成坡改梯15591畝,年可增產糧食77.96萬公斤,受益區群眾通過坡改梯措施增收155.91萬元。同時,通過三年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海南、黃南、海北三地建成後的小流域內,輕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少40%~70%,土壤侵蝕量減少50%~60%,植被覆蓋率增加15%~35%。各項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改善了農牧業生產條件,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群眾生活水平,促進了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作者:小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