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1. 《海上鋼琴師》 豆瓣評分:9.2

主人公丹尼·佈德曼·TD萊蒙·1900是豪華遊輪“佛吉尼亞人號”船上的一個棄嬰,他是在1900年的第一天,被好心的煤炭工發現並收養,因此取名為1900。養父去世後,1900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僅憑聽到的鋼琴演奏音樂後居然開始彈鋼琴,與之天天為伴,併成為才華矚目的鋼琴師。音樂使他沉迷,可他一生中從未走下游輪,走上陸地,開始平常人的生活,以至最後與船一起爆炸沉海,從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2.《調音師》豆瓣評分:9.2

阿德里安是一個學習鋼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可是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他功敗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經過一段時間調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事實上他只是帶上了隱形眼鏡,這會讓別人認為他聽覺方面更加敏銳,並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費,甚至還會窺視到別人的生活與隱私,他兀自沉浸在這種雖處鬧市又彷彿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來到一戶人家工作,殊不知這裡剛剛發生一起兇案……

《調音師》雖然是一部僅有十四分鐘的短片,但其所飽含的劇情張力卻讓人歎服,電影用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短小精悍的構思,將人性的貪婪,懦弱,虛偽,全部都暗藏在了這個假裝盲人的調音師身上,而調音師的這個角色設定,其實無論是他的失敗,還是他另闢蹊徑的用自己的方式,取得了某種意義上的成功,其實都會為人產生一種共鳴,相信很多人到最後所希望的其實都是這位有著小聰明的調音師不被殺,但投過導演大量的前戲鋪墊,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這其實必然是一個悲劇,而電影停留於生死之間戛然而止的迷局,自覺實則為電影畫上了一個最為圓滿的句號。

本片榮獲2011年盧紋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3.《鋼琴家/戰地琴人》豆瓣評分:9.0

史標曼(艾德里安•布洛迪飾)是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師。二戰即將爆發之時,他們全家被迫被趕進華沙的猶太區。在戰爭的顛沛流離中,家人和親戚最終被納粹殺害,而史標曼本人也受盡種種羞辱和折磨,他僥倖得到一位朋友的幫助,暫時有了藏身之處。戰爭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拋下他回老家尋得安全的住所養育兒女。此時史標曼惡病纏身,卻還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廢墟的閣樓上他遇見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要求下他彈奏了鋼琴曲。美妙的琴聲令德國軍官萌發了惻隱之心,他暗暗幫助史標曼直到俄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4.《想飛的鋼琴少年》豆瓣評分:8.6

智商超群不一定是好事,少年維特深深體會了這一點。維特天生擁有成為任何一個行業的偉人的潛能,父母總希望他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然而他自己卻不知道未來該幹什麼好。在父母的壓力下維特總是鬱鬱寡歡。幸好還有理解他的爺爺,爺爺和維特一樣,充滿野心,自小想當一名飛行員,可是最後卻當了一名木匠。當爺爺終於駕著飛機像鳥兒一樣飛翔時,他告訴維特,雖然做了一輩子木匠,但他仍然很開心,因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順著命運的安排勇往直前。爺爺最後幸福的逝去了。而維特,也終於領悟了爺爺的人生真諦,敲響了之前拒絕過的女鋼琴家的門…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本片是瑞士導演佛瑞迪‧穆勒醞釀長達二十年的心血結晶,透過詩意且幽默的視角,觀照出一個關於天才、赤子之心、親情與夢想的溫馨小品。飾演維特的泰歐‧蓋爾基本身就是一位音樂神童,一九九二年出生於瑞士,五歲即展現優異的音樂天賦,隨後以資賦優異的身份被推薦到英國普賽爾音樂學院就讀。他會說五種語言、除了音樂也喜歡數學。二OO四年,他在瑞士與蘇黎世管弦樂團合作舒曼的鋼琴協奏曲,贏得全場一千四百名觀眾一致喝彩。穆勒慧眼獨具認為泰歐就是詮釋維特的不二人選,泰歐的表現也果然令人激賞,全片的鋼琴演奏,不管是內斂的巴哈《哥德堡變奏曲》,炫技的李斯特《鍾》,抒情的莫札特《輪旋曲》(選自K.511),全都不假他人親自批掛上陣。他與飾演爺爺的歐洲巨星布魯諾‧甘茲渾然天成的合作默契,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精彩之處。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5.《莫扎特傳》豆瓣評分:8.6

本片從一個宮廷樂師薩里埃利的角度,為我們呈現了天才莫扎特短暫二輝煌的一生。薩里埃利(F·莫里·亞伯拉罕飾)是維也納音樂界裡有名的人物,自視甚高的他自從遇到了莫扎特(湯姆·休斯克飾),心裡的妒嫉之火便熊熊燃燒不能平息。莫扎特總能以他超乎常人的音樂作品贏得全場驚歎,他的《費加羅的婚禮》等歌劇,都成了傳頌千古的經典。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薩里埃利對莫扎特又羨慕又嫉恨的心理已經發展到幾乎扭曲的地步。他在莫扎特的事業上一次次的從中作梗——故意縮短歌劇的上演週期,惡意刪改莫扎特的作品,在莫扎特承受著喪父之痛時給他無情的精神折磨。貧窮虛弱的莫扎特在生命最後的幾年裡,寫就遺作《安魂曲》,一代大師35歲就與世長辭,留下不朽作品。而薩里埃利在莫扎特去世後,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最後精神失常,被送進瘋人院。

電影於1984年9月上映,1985年獲第5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項大獎。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6.《閃亮的風采》豆瓣評分:8.6

本片根據澳大利亞鋼琴家戴維•赫爾夫戈特的真人真事改編,於1996年8月15日在澳大利亞上映,1997年,主演傑弗裡·拉什憑藉該片獲得第6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20世紀50年代,大衛·赫夫考生長於一個家教極嚴的猶太家庭,然而,他卻患有輕微的神經緊張症。他在年少時代就已經顯露出鋼琴家的才華,他的父親彼得更是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並時時督促他勤學苦練。當大衛的琴藝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之後,他接到了赴美學習的邀請。但他的父親彼得卻不放他走,因為冷酷的彼得不肯放棄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大衛的音樂生命也幾乎因此而斷送。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大衛毅然獨自離家,帶著父親“永遠不許回家”的禁令離開了澳大利亞。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為了實現自己進修音樂的願望,他遠赴倫敦音樂學院求學。在皇家音樂學院,他師從塞西爾教授。由於他在音樂會上演奏了難度極高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因而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由於大衛的精神負擔太重,因而他在演出結束時暈倒了。後來他在妻子吉莉安的鼓勵下,終於走出病魔的陰影,並再次成功地舉辦了音樂會。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7.《鋼的琴》豆瓣評分:8.3

這是一部沒有大牌導演和大牌明星的小成本電影,卻獲得十幾個獎項!

上世紀90年代初,東北某重工業城市。原鋼廠工人陳桂林(王千源 飾)在下崗後,獨自拉起了一支樂隊,終日奔波在婚喪嫁娶、店鋪開業的營生之中,生活勉強維持。他的妻子小菊(張申英 飾)離家出走,轉投有錢的假藥商人懷抱。後來小菊光鮮迴歸,不僅要與桂林離婚,還要爭奪獨生女小元的撫養權。桂林慨嘆自己失敗的命運,於是一心要將女兒培養成鋼琴家。為了得到女兒,他四處籌措買鋼琴的錢,甚至和女友淑嫻(秦海璐 飾)以及當年鋼廠的好哥們夜入學校偷鋼琴。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當所有的辦法都失敗後,桂林偶然翻到一本關於鋼琴的俄國文獻,於是叫上夥伴們在早已破敗的廠房中開始了手工製造鋼琴的征途。最後在退役小偷、全職混混、江湖大哥、豬肉王子等一群落魄兄弟的幫助下,他們造出一部“鋼”的琴。一群男人為尊嚴而戰,愛情、友情、激情、幽默在不可能的任務中荒誕燃燒 。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8.《鋼琴課/鋼琴別戀》豆瓣評分:8.0

19世紀中葉,在遙遠空曠的新西蘭海岸,美國少婦愛達帶著九歲的女兒弗洛拉和一架大鋼琴嫁給了美國殖民者斯圖爾特。由於路途十分艱難,丈夫決定捨棄鋼琴,將它留在沙灘上。愛達內心痛苦萬分。她從小就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而唯一能讓她排遣寂寞的就是鋼琴那優美動人的音樂。斯圖爾特只是個一心想要發財的商人。他根本不理會妻子的要求。愛達只能求助於鄰居喬治·貝因。貝因表示想聽愛達的演奏。於是愛達在海邊發狂地彈琴,渲洩著她內心的寂寞和痛苦。貝因從這震憾人心的音樂中瞭解了愛達的心。貝因用一塊土地與斯圖爾特換走了鋼琴,並費盡千辛萬苦將它運回家中。

為了彈琴,愛達每天去給貝因上鋼琴課。而貝因為了親近愛達,提出用愛撫親近可以換回鋼琴。在音樂與愛撫中,貝因比斯圖爾特更深地理解和愛著啞女愛達,他們兩人的情感也逐漸滋長起來。專橫的斯圖爾特發現這一切後將愛達與孩子都囚禁在屋中。然而這並不能阻止愛達向貝因表達愛意。狂怒之下,斯圖爾特用斧頭砍下了愛達的一根手指。這終於導致了一場鬥爭。兩個男人間達成了協議,貝因帶著愛達和孩子以及鋼琴離開這裡。在船上,愛達在強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決定拋棄這象徵了她沉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她把它掀倒了海里。貝因與愛達組成了幸福的家庭。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9.《鋼琴之森》 豆瓣評分:7.9

這部動漫電影改編自女作家、漫畫家一色真人創作的一部勵志青年漫畫,故事充滿了溫情與感動,是一部特別適合青少年觀看的作品。

剛轉學到鄉下的雨宮修平(神木隆之介 配音),是一個勵志成為鋼琴家的小學5年級學生。剛進新班級就被班上同學捉弄了,同學一之瀨海挺身而出替他解圍(上戶彩 配音),兩人從此相識。在一之瀨海的帶領下,雨宮修平見到了一架被捨棄森林中的鋼琴,並發現這架鋼琴只有一瀨海能彈出悅耳的琴聲。音樂老師阿字野(宮迫博之 配音),在聽說海能夠彈響這架鋼琴之後,卻表現出了出人意料的激動。原來,那架鋼琴正是阿字野丟棄的。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一瀨海知道許多音樂家的曲子,當他回到森林演奏時,發現只有肖邦的小狗圓舞曲無法演奏。於是,第二天便拜託阿宇野教自己演奏小狗的方法,卻被教導彈音階。在幾天的練習後,終於如願以償的能彈小狗了。作為回報,海答應完成阿宇野的一個願望——參加全日本鋼琴大賽的地區預選賽,海不情願地參加了比賽。比賽前,阿宇野曾勸告海彈出自己的莫扎特k310,否則莫扎特會向他要書,從那之後,海每天都會看到莫扎特的幻影。比賽那天,海在鋼琴面前又看到莫扎特的幻影了,於是他決定彈出自己的莫扎特,雖改變了琴譜,卻彈得震撼人心。但終因違反比賽要求而落選。但被阿宇野認定其鋼琴應走的更遠,應走出日本,走向世界。

有關鋼琴的電影,看看這幾部吧


10.《翻樂譜的女孩/鋼琴恩仇錄》豆瓣評分:7.4

影片主人公梅拉妮生活在法國外省的一個小城裡,她的父親是個肉食店老闆。梅拉妮從十幾歲時就表現出獨到的鋼琴天賦,於是去參加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怎奈評審團主席、一位名聲顯赫的鋼琴家態度傲慢無禮,梅拉妮的發揮因此受到影響,與音樂學院失之交臂。而這段經歷,更讓梅拉妮年輕的心靈傷痛不已,由此梅拉妮決定放棄鋼琴。

十年後,梅拉妮到一家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實習,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律師事務所的老闆弗西古就是讓她訣別鋼琴的那位評審團主席的丈夫。很快,梅拉妮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對事業的忠誠給弗西古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請她到家中看管自己的兒子。於是,梅拉妮和弗西古太太不期而遇,帶著複雜的心緒,梅拉妮在欣賞這位鋼琴家美妙旋律的同時,還為她翻譜,一切還不只如此,復仇的巨浪開始在梅拉妮的胸中暗自湧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