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和勞累引起關節骨髓水腫,有可能是骨小樑微骨折


外傷和勞累引起關節骨髓水腫,有可能是骨小梁微骨折

骨髓水腫與關節積液這個兩個MRI上經常描述的詞語,多數人看了以後會很緊張,甚至以為問題十分嚴重,實際上處理得當,可以很快消退。

先說骨髓水腫,常見於關節外傷後的MRI,以股骨和脛骨常見,其機制是軟骨下骨的骨小梁的微骨折,引起局部的出血水腫,局部微細結構的改變,類似骨折癒合的過程,先形成內部的血腫,這時候骨內壓升高,疼痛會很劇烈,但這種疼痛多數是靜息痛,稍微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局部循環加快,壓力降低所致) ;經過一段時間後血腫逐漸機化,重新有骨小梁形成。鈣質填充到骨陷窩中,最後是再塑形,軟骨下骨的各層重新排列,恢復正常軟骨下骨的結構,這個過程也需要幾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另一種骨髓水腫是老年人膝關節在長途旅行後出現的,由於其骨小梁結構已經不結實了,有骨質疏鬆,反覆的應力載荷會導致骨小梁的疲勞骨折,產生類似於外傷的MRI表現,但常見的位置是負重的內側脛骨平臺下,臨床上治療了許多老年人,疼痛很嚴重,都按照關節炎治療,但口服消炎止痛藥物,甚至關節內注射均無效,

要知道這種疼痛不是關節炎的炎症疼痛,而是“骨折”引起的骨內部疼痛,需要按照骨折治療,不負重,使用改善微循環的藥物才能起效。

關節積液其實很簡單,正常的關節內必然有液體,所以報告上寫“關節少量積液”,關節積液就是基本正常,關節裡的液體不是固定不變的,量大了身體可以吸收,量少了關節會自動分泌補足。只有當關節產生炎症,或者嚴重創傷時,會產生大量積液而且可能由於炎症因子的存在或者結構的損傷,關節會持續分泌液體,分泌量大於吸收量時,關節不能吸收多餘液體時,才是真正的病理上的關節積液,應該引起醫患的重視,並需要分析其產生原因。

關於關節液可以參考前面我寫的這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