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和病毒賽跑的6個“女偵探”,患者沒去過武漢,他們是咋感染新冠肺炎的?發現確診病例後,如何快速找出密切接觸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後,如何防止疾病流行擴散?和確診病例同小區的居民,要不要隔離觀察,隔離多少人?和確診病例去過同一個超市,算不算密切接觸者?近期鄭州多個曾到越南旅遊的確診病例,是不是在航班上傳染的?

独家专访——和病毒赛跑的6个“女侦探”,患者没去过武汉,他们是咋感染新冠肺炎的?发现确诊病例后,如何快速找出密切接触者?

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走進鄭州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質量控制組(以下簡稱流調質控組),揭秘新冠肺炎防與控的關鍵環節。

●與病毒“賽跑”:漏掉一個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就是病毒的勝利

独家专访——和病毒赛跑的6个“女侦探”,患者没去过武汉,他们是咋感染新冠肺炎的?发现确诊病例后,如何快速找出密切接触者?

每一名新冠肺炎病例在確診前14天,都不是在家一動不動的。而要追蹤之前兩週的活動軌跡,查清楚去過哪、見過誰,當時在場的都有誰?談何容易!

不僅對疾控中心流調隊員是個難題,就連患者本人很多時候也難以釐清。但是為了徹底杜絕病毒擴算,不掉下一個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這個工作又必須做,而且還要快速去做。

“儘早找到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將他們納入醫學觀察,不僅是對社會負責,也是對他們個人負責。必須爭分奪秒,跟病毒賽跑!”

流調質控組成員、鄭州市疾控中心綜合業務與應急辦副主任賈偉華說,一旦漏掉疑似病例或者密切接觸者,病毒通過他們再擴散出去,對疫情防控工作來說後果不可想象!

這是一場和新冠病毒你死我活的“戰爭”:如果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得到及時觀察和救治,則我方勝出;如果查不出感染源頭和去向,則是病毒勝出。

●每天扒拉近千頁流調報告,抽絲剝繭“揪出”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

独家专访——和病毒赛跑的6个“女侦探”,患者没去过武汉,他们是咋感染新冠肺炎的?发现确诊病例后,如何快速找出密切接触者?

為了尋找到每一位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絕不掉下一個人。鄭州市疾控中心從多個處所抽調骨幹,組成了6個人的流調質控組。

小組組長、鄭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所長李肖紅說,鄭州市發佈的每一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找出,都與該小組的工作息息相關。

6個人、3臺電腦,臨時湊合在圖書閱覽室裡,就是這樣一個不分晝夜工作的臨時小組,在幕後默默支持著省會鄭州的疫情防控大局。

核對每一份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活動軌跡,評估每一份相關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系統分析、查漏補缺、細緻統計、準確上報.......

2月17日這天,他們一共複核了84份報告,每份報告近10頁或十幾頁,大家一口氣工作到次日凌晨4點多,才算完成相關報告審核。

●如何細緻入微地釐清,確診患者的活動軌跡?

独家专访——和病毒赛跑的6个“女侦探”,患者没去过武汉,他们是咋感染新冠肺炎的?发现确诊病例后,如何快速找出密切接触者?
独家专访——和病毒赛跑的6个“女侦探”,患者没去过武汉,他们是咋感染新冠肺炎的?发现确诊病例后,如何快速找出密切接触者?

“一般接診醫院會通過網絡上報,我們轄區的疾控中心會從系統中看到,或者有時候醫院會直接電話通知我們鄭州市疾控中心。”

賈偉華說,流調質控組在接到報告後,會馬上到醫院核實病人的基本情況。“有時候是通過醫生前期的初步瞭解,和醫生交流溝通,瞭解病人的發病情況,比如什麼時候發病等等。”

大概瞭解以後,小組成員還要通過患者和家屬,做進一步的溝通,瞭解患者發病前14天的軌跡:到過哪些地方?有沒有去過湖北?有沒有去過有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或者小區周圍有沒有類似的病例......

類似這些問題的探究,意在追蹤患者可能的傳染來源。“我們問他發病前14天的軌跡,這個過程非常非常複雜。”

因為可能有時候,患者自己時間長了也不記得了。這時候,小組成員會提示患者,通過他的手機、微信,他的支付記錄,通過公安、鐵路、航空等多個部門。幾乎所有能想到的途徑,去落實每一個活動環節。

●查清一名確診患者的活動軌跡,無法計算投入的人力和時間

“其實這個過程確實是非常複雜、非常瑣碎的。比如查到了患者之前去過哪個醫院,我們就要到醫院去看他的就診記錄,看他是否確實就診過。”這些都需要一一核實。

不僅如此,到醫院以後還要一一核對當時接診的醫生、接觸到的其他病人、或同期住院的病友,這些人的防護情況如何?當時就診的屋子環境如何?醫生的防護是否到位?戴的普通口罩還是外科口罩?診室當時是否通風,屋裡的人相互距離的遠近?都需要一一核實。

“有時候細節無法還原,就看監控,一點一點地看,一個人一個人地記錄。”

在眾多確診病例中,一名由武漢回到鄭州的男子。到家之後又和當地人接觸、聚餐,然後又去超市。但他到底去沒去過?什麼時間去的?當時誰在場?

這些問題都需要核實,有時小組成員分身乏術,就需要其他部門幫忙協查。之所以如此費勁地查清楚患者14天的軌跡,就是為了查出他可能的傳染來源。

然後患者發病之後的情況,更需要細緻查找哪一天發病,出現了哪些症狀?去過哪個藥店?發病後的密切接觸者都有誰?同樣需要調監控才能更準確地看清楚當時的接觸情況。

●有沒有遇到不配合的患者或家屬?

有的疑似患者或家屬,或密切接觸者害怕被隔離,害怕連累家人,害怕在集中隔離場所被傳染,也會出現不配合調查的情況。

但在流調人員的耐心解釋後,絕大多數也都配合工作,“畢竟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著想。”

專家稱,其實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的防護措施,對疑似患者和家屬來說都是最安全的地方。畢竟有規範的消毒、專人的管理,要比居家隔離的安全性高很多。

近期發生的多個聚集性事件,都是因為患者在家庭環境中,不可避免地要跟家人共用衛生間,共用客廳、餐廳等情況。

而在這個工作中,鄭州市走在了全國前面:提前做出決定,將隔離措施緊急提升,避免了多起聚集性感染事件發生。

●進了同個一超市,會不會被傳染?算不算是密切接觸者?

○超市或藥店環境:

A:如果超市的環境比較空曠、人員比較少,你和確診病例保持了1米或1.5以上的距離,沒有發生近距離接觸,那麼被病毒感染的概率很小,疾控專家就可能排除密切接觸;

B:如果你身處在密閉空間中,和確診患者的距離特別近,有近距離的接觸,疾控專家就會將你納入密切接觸者;

如果一個通風不暢、空間特別狹窄的超市或藥店環境,疾控專家有可能將所有在場的人員,納入密切接觸者。

A:如果確診患者去了發熱門診,那麼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因為採取了規範的防護,就很可能避免了被感染的風險;

B:但如果患者去了普通門診,醫護人員沒有采取有效防護,那麼就可能存在潛在的危險,醫護人員和旁邊的人就有可能納入密切接觸者。

●淚目瞬間:不會因為害怕不去現場,感覺讓老人擔心很愧疚

賈偉華說:不會因為害怕就退縮,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談及工作中家人是否支持的時候,賈偉華突然哽咽了起來,眼淚不由地湧出。不得不轉身抹掉。

極力穩定情緒後,賈偉華回身面對記者:“並不是說因為害怕,我們就不去現場。需要我們儘快去排查傳染源,將病毒控制住。”

再次流淚轉身,擦掉眼淚。

賈偉華說:“有時候可能不是因為自己害怕,而是家人對我們太擔心,主要是這方面你知道吧。”

賈偉華的母親在漯河老家,知道女兒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後,每天都要為女兒擔心:“有什麼危險?有沒有太勞累?”

而忙於工作的女兒,從1月19日至今每天都是凌晨之後下班,甚至沒有給老人回電話的時間。

老人近乎請求的囑咐她:

哪怕晚上給我回個微信,回一個字就行。

即便如此,晝夜接打電話、忙於調查和審核的流調小組成員們,也難以做到。

沒辦法,老人只能輾轉問外孫女。

“讓老人擔心,感覺心裡特別不舒服。”工作中嚴格且一絲不苟的賈偉華,再也忍不住淚水。

独家专访——和病毒赛跑的6个“女侦探”,患者没去过武汉,他们是咋感染新冠肺炎的?发现确诊病例后,如何快速找出密切接触者?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此次疫情中置身事外。

包括衝到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在確診病例身邊做調查的疾控人員,晝夜坐在實驗室、睡在實驗室的病毒檢測人員......甚至小區門口晝夜執勤的大爺,哪一個人不是職責所在?

哪一個人不是家庭的頂樑柱,老母親的心頭肉?

而在這場疫情“戰役”中,我們看到有戰友倒下了,身後有更多的戰友衝了上來。

蝸居家中時間久了,難免出現暴躁或別的應激反應,心理專家稱,這是正常的現象,更利於家人團結和心理成長。

身處武漢的醫護人員,在吃到撈麵條時,難掩那種由內而外的喜悅。

病毒不可怕,畏懼不前才可怕!

在這場對抗疫情的戰爭中,

我們體會到了理解,學會了包容,

感受到了相互鼓勵和支持的力量!

我們堅信:春天花會開!

今年的櫻花,會比任何時候都開得絢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