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购物成刚需,无人零售能否回春?


读完需要

11

分钟

速读仅需 4 分钟

“无接触”购物成刚需,无人零售能否回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无接触”购物成刚需,无人零售能否回春?

截至 2 月 15 日 06 时 35 分,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63951 例,较昨日新增 4069 例,累计死亡病例 1382 例,较昨日新增 14 例,累计治愈 7108 例,较昨日新增 1185 例,疑似病例 10109 例,较昨日新增 2450 例。凤凰网科技 14 日消息,中国生物集团宣布,从已经治愈的新冠病毒康复者血液中提取了抗体,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特免血浆。为此,中国生物发布倡议书,寻求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要求为“年龄在 18-60 周岁,确诊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出院后目前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其他不适,并愿意捐献出自己的血浆帮助他人”。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无接触”购物成刚需,无人零售能否回春?
✅非典之后,有哪些行业逆袭了?
✅何看待特殊时期钉钉、盒马的大爆发?
✅疫情带来的热门行业新机会能否持续?
✅前脚裁员、后脚脱销的 3M 在华能否迎来发展拐点?


“无接触”购物成刚需 无人零售能否回春?

疫情蔓延后,“无接触”成为零售行为中一个抢眼的关键词。为预防传染,消费者都希望在物品交接时尽可能避免发生接触,而这给了无人零售重回消费者视野一个恰如其分的理由。“在楼下”创始人张赢在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更倾向于选择人流不集中的社区无人便利店,即时购买的属性使交易时间缩短。此外,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均建起了无人超市。在这些特殊场景,无人零售的存在的确减少了消费者与人接触的机会,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对无人零售的考验,分场景、分消费对象。疫情之下封城封道对自动售货机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缺乏补货、运维和消费者,不少无人零售机均为零流水。如果没有漂亮的销售和盈利数据,也是不会引起投资人的注意的。界面新闻指出,目前无人零售或许等来了重获消费者青睐的窗口期,但等到防控期的标签被撕掉,无人零售仍要面对 SKU 调整、运维效率等一系列问题。

非典之后,有哪些行业逆袭了?

一场疫情的背后,既是对企业的打击,也是对各个行业的洗牌。跟随青年横财发展会一起来复盘一下,非典之后,有哪些行业逆袭了。

1️⃣电子商务
非典期间国内线下交易一度面临停滞状态,电子商务因祸得福在夹缝中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受益最大的公司之一便是阿里巴巴,因许多外商因无法来华,门店交易量骤然下降。这时,互联网的作用逐渐凸显,人们利用网络开始了线上交易,阿里在这种情境下业务实现了 50%以上的增长率。

非典过后,马云立刻创立了直面消费群体的淘宝,同年创立支付宝。截至 2003 年年底,中国网上购物的网民比例达到 40.7%,比 2002 年提高了 20.4%。

京东在疫情过去后的 2014 年放弃线下业务,「京东自媒体网」正式上线。当初土气的京东柜台今天已然发展成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2️⃣线上教育
2003 年对于新东方是多难的一年。年初刚刚搞定在美版权之争,年中就要迎接巨大的财务危机。非典时期的北京所有的培训机构必须全面停课,让依靠线下教育的新东方一时手足无措。

经历这次重创,线上教育成了俞敏洪的心头痛。2005 年,新东方在线教育正式成立,上线第一年实现 600~700 百万元的营收。

张邦鑫亦看到线上教育的巨大潜力,在非典结束后便创立了学而思(现在的好未来)。

以「宅」为核心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非典期间尚且为蓝海市场,仅用一年时间就跑出了一个宽阔赛道。

3️⃣ 旅游业
非典一年旅游业总收入损失了约 2768 亿人民币,旅游业一片哀鸿遍野。

扛着年底上市的压力的携程 CEO 梁建章决定既不裁员也不关门,利用这段时间一边做员工做培训,一边做业务流程优化。随着 WHO 宣布撤销对香港、广东、北京的旅游警告,中国旅游市场在下半年迎来了大幅反弹。

2003 年 12 月,携程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 当天,股价创下了纳斯达克 3 年来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纪录 88.56%。

中国开始迎来旅游网站的爆发期,穷游网、去哪儿网、马蜂窝等公司相继成立。

4️⃣餐饮行业


非典过后,餐饮行业进行重新洗牌,分餐制、消毒餐具、变菜谱(减少野味,增加营养膳食)、增加各种服务成为评价餐饮行业的新标准。

海底捞及时开展了外卖业务,将传统的煤气罐更换为轻便的电磁炉,前一天送餐,第二天再去取回电磁炉。这一创举被《焦点访谈》发现进行报道,央视的免费宣传让海底捞赚足了眼球,非典过后,实体店每日客流不断。海底捞一举坐实火锅界乃至整个餐饮界的领军者地位。

呷哺呷哺凭借分餐制「一人一锅,物美价廉」同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火锅行业通过快速扩张及渠道下沉,取得了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一夜之间,火锅连锁店遍布大街小巷,成为餐饮行业的主力。

✨非典期间,企业家们都是各显神通凭本事和机遇活了下来。电商通过线下交易转线上实现了新突破,线上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在互联网中杀出一片血海,旅游行业吃准中国红利坐上了在线旅游顺风车,快递在电商推波助澜下超常发挥成就了「四通一达」,汽车行业精准定位搞价格战迎来短暂春天,火锅利用产业洗牌站稳餐饮行业的地位。#营销

何看待特殊时期钉钉、盒马的大爆发?

如期发布财报的阿里没有让大家失望,营收和利润都双双大超市场预期,但当疫情这只疫情黑天鹅一出,市场所有焦点将集中于今年的第一季度也就是阿里 2020 第四财季的情况,疫情爆发期,阿里这般巨头是否会伤筋动骨?

核心电商业务稳健,阿里云收入首破百亿
核心电商收入堪称阿里集团的供血机,并且是唯一盈利的业务,阿里靠电商业务为集团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去长期投资于云业务的建设和创新项目中。核心电商业务中,阿里又以中国零售市场的客户管理(广告)、平台佣金、以及新零售和直营为主的其他业务为主要收入贡献。云计算继续担当保增速重任,第三财季云业务同比增长 62%至人民币 107.21 亿元,主要由于公有云和混合云推动。这是阿里云收入首次破百亿。如果参考国外头部云计算公司,随着企业客户的增加,规模产生边际效应,相应阿里云的春天很快到来。

疫情将使阿里增长放缓,但促进钉钉、新零售渗透


阿里电话会议中明确回答,疫情将会对财务有直接影响,收入增长将会放缓,不排除大服务的放缓,淘宝、天猫和本地审核服务也可能出现负增长。另一方面,疫情也催生了一些新业务的机会,阿里钉钉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在线办公软件近期下载量激增,2 月 6 日,钉钉下载量首次超过微信跃居免费排行榜总榜第一名。盒马生鲜的 app 在春节期间日均 DAU 同比增长 127.5%。但是这两个领域对于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来讲都微不足道,即便如此大幅增长也无法弥补电商的损失。

疫情当前,阿里的业绩将受到较大的冲击,甚至大于之前市场的预期,短期股价可能会波动。但作为一家市值 6000 多亿美元的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公司,阿里在下行周期的优势也是其强大的现金流所创造的抗风险能力。相信业务多元化、稳定的盈利以及健康的现金流能够保证了阿里从容应对当前的黑天鹅,并具备转为危机发展新业务,以及扶助中小企业的能力。

✨你如何看待特殊时期钉钉、盒马的大爆发?是否需要重新审视它们的价值?#阿里巴巴 #互联网公司 #钉钉 #盒马生鲜

疫情带来的热门行业新机会能否持续?

非常时期,会影响一些商业形态,但也会给一些行业带来新的机会,但是这些行业在疫情过后还能够持续爆发吗?蛋解创业分析了近期五个热门领域:

手游只有短期利好
春节期间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选择和朋友玩手游消磨大量的时间。但赚钱的仍然是那些已经上线的、拥有大量用户的、形成品牌的老游戏。而且越是头部的产品,就越能拿走最大的用户红利。游戏的生命周期本身就短,难逃衰落的命运。玩家对一款游戏的兴趣会下降得非常快,需要不断的新内容去刺激。所以,疫情只是让手游行业短期利好,长期来说和以往并无差别。

视频娱乐行业迎来“春天”
受疫情影响春节档集体撤档。但随后《囧妈》登陆头条系,芒果 TV 开放春节期间的免费会员,爱奇艺放出 6 部免费电影及热门独播剧……视频网站各显神通。
“宅经济”虽然带火了在线娱乐,但对院线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据中信证券预计,疫情期间,电影、院线等收益将显著受损,并且很多影视剧因为疫情的关系处在停拍的阶段,之前计划 2020 年下半年上映的内容也都处于停滞期,下半年有可能会陷入剧荒。所以未来到底怎么做才能迎来春天,还是一个问题。

线上医疗迎来出圈机会
数据显示,截止 1 月 30 日,在线义诊累计访问用户数超 280 万,医生数量超 1000 名,参加线上义诊的在线医生人均日接诊量超 100 单。相比之前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人群中的渗透率大概在 3%,现在大家愿意去接触互联网医疗,用户从义诊中体验到了实惠,这样给平台也带来了新用户的增长。但疫情之后,线上医疗是否能持续接力还很难说。因为根据大家以往的习惯,生病还是会去医院,而且现在用户使用线上平台是因为义诊,但是疫情过后是否还有优惠,谁也说不好。

无接触生意“火”了
因为这次疫情的原因,无接触配送突然成为了当前的刚性需求。除了无接触售卖机,各大平台和店家也纷纷推出了“无接触配送”服务或“无接触点取餐”服务。但是疫情过后,这些无接触生意能否持续还很难说。事实证明,人们还是喜欢在有人的店去消费,体验更好,货品多。而且从供应端来讲,以便利店为例,只有有店员的便利店可以做利润更高的鲜食,无人便利店、货柜都无法与之竞争。客户体验上,也还是送货上门更好。

下沉市场用户提升
此前,根据 QuestMobile 2019 年 5 月发布的《下沉市场报告》显示,下沉市场用户规模超过 6 亿。但是今年的春节因为疫情导致假期延长,用户在家的时间变多,进一步推动了下沉市场用户的增多。首先,之前大家串门拜年的方式全部转到了线上;其次,大家的空余时间变多,下沉产品常用的网赚模式效果就会突出。但是疫情之后,这些线上娱乐产品能否继续得到用户的关注,也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当下阶段疫情还在寒冷的冬天继续,但是新的机会也在向我们招手,希望“宅经济”从业者可以抓住机会,迎来自己的“春天”。你是否看好“宅经济”的未来?欢迎留言~ #创业 #创投#创投圈

前脚裁员、后脚脱销的 3M 在华能否迎来发展拐点?

3M 之所以能够凭借口罩这一“副业”顺利进军中国市场,并在这一巨大的市场中斩获 9 成的市场份额,简单来说有以下 3 个原因。

(1)善于把握发展机遇

美国在 1970 年出台了相关的职业安全管理政策,而同期,3M 也发明了首款经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认证的颗粒物防护口罩——即用无纺布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口罩。

(2)鼓励创新注重研发

3M 的成功来源于其大名鼎鼎的创新机制,也就是“15%机制”。3M 允许并鼓励研发人员每周拿出 15%的工作时间,用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3M 研发部门平均每 2 天就能开发出 3 个新产品,而该公司同时还保持着 5%以上的研发支出,相当于每年投入 110 亿元以上的费用进行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15%机制”最为出名的案例是便利贴的诞生。

(3)积极融入中国市场

3M 在 1984 年将个人防护产品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就成立了其中国有限公司,并成为除深圳经济特区外的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截止目前,3M 在中国市场已建立了 11 个生产基地,中国本土化的步子可谓走得相当扎实。

2.进退惟谷:三大难题逼迫 3M 开启全球裁员

3M 宣布了其全球裁员计划——将缩减约 1500 个工作岗位,涉及所有业务、职能和地区,并称这是该公司新一轮转型计划的一部分,预测将在 2020 年节省 4000 万到 5000 万的税前费用。

(1)面临艰难转型期

3M 公布的相关文件显示,该公司已经采取了多项行动来简化和改善内部运营,包括实施新的 ERP(企业资源计划),以及将五个业务组变为四个业务组,将制造、供应链和客户运营整合为一个新的企业运营组织,将充分利用各个市场优势,保持其本地能力。

(2)关键业务遭拖累

3M 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其安全及工业品和交通及电子部门,近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3)国产口罩品牌强势叫板

2012 年 9 月,上海兴诺康纶纤维公司(以下简称康纶纤维)就率先宣布研制出国内首款有效防护 PM2.5 的绿盾口罩;后经美国尼尔森实验室认证,其滤片过滤 PM2.5 效率大于 99%;绿盾口罩也吃到了国内口罩增量市场的红利——上市三个月就创造了 200 万只的销售纪录。

目前,绿盾已经超越美国另一大口罩品牌霍尼韦尔(Honeywell),成为我国口罩行业中的第二大品牌。

3.借风使船:3M 在华能否迎来发展拐点?

3M 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其安全及工业品和交通及电子部门,通俗理解就是汽车相关产业——主要是车膜、蜡油等辅助产品。

据分析机构 EV-Volumes 最新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约为 113.4 万辆,其中中国销量 64.5 万辆,占全球市场的 57%,位列全球第一。

放眼中国整体车市,全球知名研究机构麦肯锡在报告中指出,2020 年中国新车销量预计将超过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达到约 2200 万辆。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飞速增长,目前已经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新阶段,消费和进口均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 7700 亿元,而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更将突破 10 万亿元。

商业科技创投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