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都在培養自己的“演講力”

01

演講力是普通人逆襲職場的法寶

演講力有什麼用呢?大多數人認為,演講力應該是專業人士應該具備的技能吧?我們又不做主持人,不參加《奇葩說》,鍛鍊演講技能有什麼用呢?


下面這些情況你遇到過嗎?


為什麼我有一個很好的創新提案,卻沒有通過評審?


為什麼我每次在會議上的提議都不會被大家記住?


工作彙報做的如何?你能輕鬆在公共場合把自己介紹給別人嗎?


考慮過以後的職業發展嗎?會不會升職做管理者,想不想帶領自己的團隊?


每個team leader都避免不了要在團隊成員面前講話,這種講話既是一種演講,我們看李彥宏、羅振宇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以及公司裡大大小小的領導們,沒有哪個leader不會演講的。


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在公共場合發言的機會,當你害怕講話而放棄這些機會,實際上就是放棄了許多次成功的可能。


演講力是一種基礎又重要的職場能力,能夠幫助普通人鹹魚翻身,讓有能力的人更勝一籌。著名心理學家納塔利·H.羅傑斯曾說:“會演講的人,成功機會多兩倍。


高手都在培養自己的“演講力”


電影《國王的演講》講的是二戰時期英國磕巴國王克服語言障礙,完成戰前全國動員的講話,由此英國開啟了二戰反擊的序幕。


有語言障礙的人能夠做到,那麼大家也都能做到。事實上,任何人都能成為演講高手。


演講力不僅是特殊場合講話能力,更是日常工作生活中對話內容、邏輯、反應的能力。


今天這篇文章,我將毫無保留的把我的經驗和教訓分享給大家。


02

那些演講冠軍可能比你還緊張

一提到演講,大家面臨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緊張】。


作家馬克·吐溫曾說:“世界上只有兩種演說家,一種在緊張,一種在說謊。”沒有人在公開演講時不緊張的,只是有人懂得一些小技巧,巧妙的掩蓋了緊張。


1、向內尋求幫助


a.內容準備——充分複述

我們之所以會緊張,很多時候因為我們並沒有做足充分的準備。


大多數人都是提前把稿子背下來就萬事大吉了,等到一上場,腎上腺素飆升,昨天背得滾瓜爛熟的內容突然一片空白。


到底背到什麼程度算熟記呢?


如果你沒有豐富的演講經驗,不擅長臨場發揮,一定要把稿子複述30遍以上。


一定要複述,不是死記硬背,要理解演講稿的內容和框架,先說什麼,再說什麼,案例後引出一個什麼觀點,這樣去記稿子比死記硬背來的好。


我們公司一位總裁,曾經分享他的一次演講經歷:為了準備一場新品發佈會的演講,他背稿子就準備了3天,然後在熟練背誦的基礎上又複述了30遍。


背到最後,他每一次複述所用的語言和句子都不完全一樣,但大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其實,他就是背下了文章的框架。


像他這樣有豐富職場演講經驗的總裁,面對一次演講亦是如此努力準備,那我們普通人是不是更應該重視起來?


b.心理建設——真誠勇敢

首先要認可自己是有演講的能力的,可以說演講力是每個人都能鍛煉出來的基本技能。


《國王的演講中》那個患有語言障礙的國王並不是舌頭有問題,而是心理有障礙。他打心底裡害怕自己的父親、哥哥,他內心並沒有認可自己。


高手都在培養自己的“演講力”


害怕是造成緊張的大敵,我們要做好心理建設,告訴自己:我可以!只要自然地、真誠地表達自己就好。


c.深呼吸

把呼吸拉長,拉伸,抬頭挺胸自信的走上臺。可能會有不足,有遺憾,吸取經驗教訓,多實戰,一定會越來越好。


2、向外尋求幫助

a.場地準備

如果可以,一定要提前去演講的場地看一看,上去走一走感受一下站在臺上的感覺。完全陌生的環境會增加緊張的感覺。


我做公司級培訓師的第三年,犯了一個忽略場地的錯誤。因為沒仔細看郵件,我記錯了培訓的地點。


到了培訓室,空無一人。剛開始沒當回事,等到距離培訓開始還有5分鐘時,我慌了,趕緊查郵件,發現自己走錯了樓層。


當我慌慌張張跑到指定的地點,經驗豐富的我也無法平息氣息,整個人越發緊張起來。那次培訓是我培訓生涯以來開場最差的一次。


從那以後,不論何時何地,我都會盡量去提前到培訓場地踩點,仔細核對培訓室的位置。


b.對象調研

對象調研是為了解受眾是誰?如果要給客戶做一個方案介紹,那麼客戶的項目組成員都會有誰來?


假設你要給阿里的團隊做方案介紹,沒有提前瞭解團隊成員的情況下,第二天走進會議室,看見馬雲衝你微笑,感覺如何?


一定要提前瞭解臺下最高級別的官員或領導是誰,如果對方有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以提前對著他的照片練習,以緩解緊張。


有時還會遇到冷場的現象,演講或培訓剛開始15分鐘,人就走了一半。遇到這種情況不僅僅是緊張這麼簡單的感受了,恐怕還有著急。


瞭解對象,可以幫助我們把演講稿準備得更有趣,更受歡迎。你的演講對象是一群大學生還是學生家長?是新員工還是公司中層?針對不同的人群,我們要準備不同的案例與話術。


李開復老師曾在一場大學演講中這樣開頭:我恨透了現在大學裡的考試……這句話一出來,全場的學生都豎起耳朵想要聽老師接下來要講什麼,這就是一名演講者要達到的效果。


調研對象,清楚瞭解現場的觀眾是什麼群體,他們需要什麼內容,有什麼痛點,針對不同的對象準備不同的演講稿,要想完成一場出色的演講,對象調研必不可少。

高手都在培養自己的“演講力”


03

演講中的語言表達技巧

1.說到語言表達,很多人忽略了最簡單的一點:聲音洪亮。

我平時私下說話的聲音不高,給人感覺文文弱弱的,一旦站在演講臺或講臺上,一定會氣沉丹田把聲音提高8度。


相信我,沒人喜歡聽蚊子叫,聲音洪亮是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的技巧,卻偏偏簡單到小朋友都會。


2.過快的語速也會影響你的表達效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人在緊張的狀況下更容易把語速變快,而過快的語速又會影響呼吸頻率,反過來加劇緊張,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提醒自己適當把語速放慢,《國王的演講中》國王為了克服結巴,也會在遇到說不出的詞後停頓一下再繼續,他的語言培訓師告訴他:“長的停頓很好,在重大場合更顯莊重。”


高手都在培養自己的“演講力”


電影如此,生活亦是如此,我們可以找國內外各大領袖的演講視頻來看,不論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都是語速慢而有停頓的,這樣的演講真的讓人感到莊重而有力量。


3.抑揚頓挫會讓你的演講更有魅力。

只做到了聲音洪亮和語速放慢的演講,就像小學生讀課文,少了一點韻味。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一個a的發音我們就有4種語調,這些不同的語調可以幫助我們把簡單的話語表現得更加精彩。


還有句子的重音,重音放在不同的詞語上可能會讓同一句話表達出不同的言外之意。


請看下面的一句話,把重音放在特別標註的字上,請你大聲朗讀出來:


沒說你醜。

(可能有別人說你醜。)

說你醜。

(我沒有說。)

我沒你醜。

(我可能就心理想想。)

我沒說醜。

(可能說別人醜。)

我沒說你

(可能說了別的壞話或好話。)


建議大家從模仿開始練習,模仿你喜歡的電影臺詞或演講片段,儘可能的聲情並茂。


我很喜歡模仿《甄嬛傳》中的華妃,這個人物性格鮮明,語言表達很有特點,模仿起來很有趣。


想象自己趾高氣昂的喊出:賜這個賤人一丈紅!是不是和我們生活中講話很不同?找到這種感覺,就對了。


我發現,小朋友在抑揚頓挫方面做得普遍比成年人好,他們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更能放開去表達自己的感情。


有小孩的朋友們應該都有體會,幼兒園的老師們都很擅長演講,我想這和她們每天與小朋友聲情並茂的聊天玩耍密不可分。


實在放不開的朋友,我們可以選擇和小朋友一起練習抑揚頓挫,放輕鬆,用語音語調去表達你的快樂、悲傷、憤怒和喜悅。

04

細節之處有魔鬼

除了情緒控制和語言表達,演講也是一種表演方式,需要肢體的呈現。


一般情況下站姿演講更多一些,我們要注意體態挺拔,面部表情放鬆微笑,眼神不要閃躲,多與觀眾交流。


體態的練習建議大家對著鏡子模仿,去模仿你喜歡的演說家,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哪裡好看,那哪裡做的不好,練習一邊找一遍優缺點,第二遍好的保持,不好的改掉。


好的演講離不開長期的練習與模仿,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都沒有捷徑。


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從十幾年前開始,就係統地觀看和研究學習喬布斯的演講,喬布斯的每一場演講他都爛熟於胸。


高手都在培養自己的“演講力”


羅永浩對喬布斯的大量演講實例進行了分析、歸納和總結。那些令他感到精彩的片段“為什麼精彩”,用了什麼樣的語調,什麼樣的站姿,什麼樣的表情,什麼樣的著裝?


他細緻的去扣喬布斯演講的每一個細節,準備的越充分,就越容易客服緊張,進而表現的更加出色,長久的模仿和練習造就了羅永浩的演講成功。


老羅曾說:“生活的真相是,改變或造就了一個人的,至少是好幾百本談不上神奇但確實很不錯的書。”


同理:讓一個人成為演講冠軍的,至少是幾十次的公開講話的磨練與反思迭代。


和大家分享一個最後重點:每次演講結束後回顧整個過程,覆盤一下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然後迭代進步。


十年磨一劍,不要奢望“臺上兩小時,臺下沒用功”,請給自己多一些機會與歷練。


演講往大了說可以改變人生,往小了說可以增加個人魅力,但它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學習技巧加上不懈的鍛鍊,每個人都能夠有所收穫。


最後,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