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新年伊始,一場肺炎疫情在美麗的江城武漢悄然爆發,並迅速蔓延至全國,沉浸在新年喜慶中人們,未來得及做任何準備,生活就被席捲而來的疫情給打亂了。舉國上下,打響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個個美麗的身影向武漢挺進,一車車抗疫的物資向武漢集結,一份份沉甸的愛心向武漢匯聚,14億中華兒女凝聚著中國心,傳遞著中國情。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化隆,一個地處西北一隅的小縣城,這片熱土養育著30萬善良樸實的各族兒女。曾幾何時,勤勞的化隆人民不甘落後,奔波在荒漠戈壁的“採金”路上,漂泊在城市霓虹的角落,經歷過多少風雨,飽受了多少艱辛。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勇敢的化隆人憑藉著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敢為人先的膽識,靠著一碗拉麵,在殘酷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佔有了一席之地。一時間,“化隆拉麵”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遍地開花,成為了當地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走南闖北的化隆人,將融入在骨子裡的真誠和善良播灑在了人間,湧現出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海南省道德模範、感動海南年度人物馬牙古拜,在天津市特大爆炸事故中為災民提供免費拉麵的“2016年度中國好人”馬成義及在上海市收留貴州籍智障小夥11年的馬春虎等一批先進典型,他們將真情深深地紮根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譜寫了許多感人肺腑的和諧篇章。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也深深地激發了化隆人融入在血液裡的中國情。身在疫情重災區武漢的馬文德、馬學連、馬軍海等化隆拉麵人,第一時間躋身在同醫護、警務人員一樣逆行的隊伍裡,每天堅持為奮戰在抗疫最前沿的醫護人員和被隔離的病人提供免費拉麵,還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他們完全不顧個人安危,激流勇進,主動承擔起了一名拉麵人的社會責任。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身處異鄉的青海拉麵人自發組織捐款,籌集錢款貨物,慰問醫務人員和一線防控卡點執勤人員,他們或免費送餐,或為社區義務拉運物資,或為福利機構購置防護用品。通過點點滴滴的努力,溫暖著疫區人民的心,大家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積極為抗疫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在化隆拉麵的故鄉,感人的一幕更是每天都在上演。全縣各宗教界人士,個體戶,愛心人士及人民群眾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用一顆顆熾熱的愛心助力疫情防控,將所有的愛心和真情彙集在各個卡點、隔離點、醫療點和一線單位。一個愛心團隊,一間愛心廚房,一包口罩,一箱酸奶,一碗拉麵,一鍋洋芋,一聲問候,一句謝謝,溫暖了多少一線抗疫人員的心。

其實,大多數化隆人民自身並不富裕,也不優越,卻在大災大難面前慷慨解囊、衝鋒陷陣,雖不能像當紅明星那樣一擲千金,也不能向企業家那樣出手闊綽,但他們參與的寬度和廣度卻是無法比擬的,獻出的愛心也是無法統計的。那位70多歲的老母親拉著自己的殘疾兒子,向卡點執勤人員送去的那100元錢,誰會覺得她送上的僅僅是100元錢呢?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一個個稚嫩的小臉龐,發出的那句“疫情不退、絕不返鄉”的誓言,足以催人淚下,他們本是孤獨的留守兒童,在期盼已久的假期裡千里迢迢趕往外地,只是想與闊別已久的父母見一面,可因為疫情,他們不能回來,他們不想把病毒和風險帶回家鄉,不想給家鄉增添麻煩,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情懷、一種擔當呢?

疫情面前:化隆人的中國情

此時,那個在路面塌陷事件中,英勇救人的“黃衣小男孩”的背影頻頻在腦海中浮現......。

在大難面前,讓人感觸最深的是化隆人民的摯愛和擔當。這份愛源自美麗的母親河,來自巍峨的馬陰山,是在這片世界盡頭最荒涼的地方,摒除那些矇蔽雙眼的虛幻繁華後收穫的最淳樸的大愛。這份擔當源於每一個化隆人的中國情懷,不分老幼、不論貧富,猶如融化的積雪,潺潺流淌的小溪,始於微小,終於耀眼,是一種傳承,一種接力,匯聚成的中國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