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化工園區加快復工步伐 企業開工率大幅提升

大型化工園區加快復工步伐

企業開工率大幅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衝擊。目前,疫情發展逐步得到控制,生產企業陸續啟動節後復工工作。為了瞭解各化工園區內企業復工情況和相關問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於2月18-19日對國內45家化工園區進行了電話調研,本次調研涵蓋了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福建、雲南、黑龍江、河北、河南、甘肅、上海、陝西、遼寧、寧夏、廣西、四川16個省市自治區(包括25家2019年中國化工園區30強和7家潛力十強園區),具體見表1。

表1 45家化工園區復工情況

以下數據更新於2020年2月19日

大型化工園區加快復工步伐 企業開工率大幅提升

大型化工園區加快復工步伐 企業開工率大幅提升

大型化工園區加快復工步伐 企業開工率大幅提升

各園區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發展是硬道理,防疫是硬任務。各主力化工園區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截至到2月19日,在32家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工園區30強和潛力十強化工園區中,企業復工率在80%以上的園區共有16家,復工率在50%-79%的園區有10家

,復工率在50%以下的園區有6家。從統計結果來看,復工率在50%以上的園區約佔統計園區數量的81%。大部分已開工企業的負荷率在60%以上,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受物流、人員返崗不足等因素影響較大,開工負荷率在30%-40%左右。在上週,中國石化聯合會園區委也對各化工園區內企業的開工負荷率進行過調研,上週開工負荷率普遍低於50%,本週開工負荷率大幅提升。


在復工進度方面,受調研的化工園區對企業都提出了復工備案和防疫抗疫要求,要求企業達到條件方可復工。目前企業總體復工進度在有序推進,泉港石化工業園區力保企業在2月25日前基本全部復工,上海化學工業區力保企業在2月20日全部復工,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規上企業將於2月20號前基本復工,其餘企業在2月底前儘快開工。泉惠石化工業園區規上企業在2月29日前將全部開工,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內在建16個項目將在2月20日前全部復工,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內企業則最晚3月31日復工。


按地域來看,江蘇、山東、浙江是中國的化工大省,

本次調研的45家化工園中,8家江蘇化工園區中有7家復工率在70%以上。山東8家園區、浙江7家園區的復工率均在60%以上。各園區龍頭企業基本未停產或全部復產,園區優先批覆生產防疫物資、民生保障產品生產企業的復工申請。

在建重點項目受疫情影響正在逐步恢復

經中國石化聯合會園區委調研,在建化工項目的施工受疫情影響進度有所推遲,主要原因集中在人員返崗困難、裝置設備運輸受阻兩方面。


我們瞭解到,華誼一期工業氣體島項目計劃2月25日起陸續恢復施工,將根據疫情防控、施工人員返程等情況逐步恢復各工程施工,計劃於今年底建成。華誼二期75萬噸丙烯及下游深加工一體化項目和氯鹼項目於2019年11月27日開工建設,目前正準備復工前材料準備和防疫物資,逐步召回員工並做好隔離工作,初步計劃於3月上旬恢復施工。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埃克森美孚項目已開工建設,目前完成場平工程總工程量約66%,受疫情影響,人員返崗困難大,復工進度不足42%,正在積極組織留守惠州地區人員復工,保證施工進度不斷推進。另外,由於一些混凝土、石料等企業未復工,施工材料供應緊張。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內盛虹煉化、衛星石化、中化國際等企業承擔的在建重大產業項目有16個,將於2月底前100%復工。古雷石化百萬噸級乙烯項目計劃於2月29日復工。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二期工程施工正在逐步恢復。在石化基地二期二號乙烯裝置的施工現場,約400名工人正在忙碌工作。受疫情影響,近期省際交通和往來魚山島的水上交通管控,吊裝材料無法及時送達。現場的施工內容也隨之調整為焊接、基礎灌漿等細節工作。在保生產的同時,石化基地抓好防疫工作,返崗人員進島後,都要在留觀區隔離觀察14天后才能復工。

企業復工面臨諸多困難

經調研園區內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受疫情影響,外省人員返崗有困難。這對南方及沿海園區的影響較大。因為一些外省人員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時回企業,能夠回企業的人員也需要隔離14天,隔離期間工資照發,給企業造成很大的壓力。

二是因物流管控,上下游開工不足,原料的輸入及產品的外輸及銷售均受到影響。因原料不能按時輸入導致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的情況非常普遍。還有一些企業因負荷率較高,但產品無法外運,導致產品庫存爆滿,需要尋找新的存儲倉庫。

三是防護物資缺乏,特別是口罩,多由各地方政府統一調配,可用於企業復工的口罩資源非常緊張。有些園區要求企業開工需要配備所需的防疫物資,因此有些企業無法滿足條件,不能復工。還有管委會和企業配套集中觀察點數量不足等對員工較多的企業提供了較大的挑戰。

另外,由於疫情影響,部分科研院所、貿易類等人員密集企業,目前尚未復工,僅有部分工作人員維持基本辦公,導致部分重點項目設計、研發進展放緩,預計會延遲完成時間。

根據調研,園區復工所面臨困難也呈現一些特點:一是在建項目因裝置、設備、施工材料、人員等無法及時到位,施工進度普遍受影響較大。二是東部和南部沿海化工園區內企業員工許多是外省人員,返崗困難較大,而山東省內多數化工園區的員工為省內員工,因此人員返崗問題不嚴重,江蘇、浙江在防疫和復工復產措施方面採取的比較早,人員返崗工作比較好。三是山東、廣東等省份省內物流基本影響不大,跨省物流影響較大。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瞭解,現在企業的復工復產政策有所鬆動,像山東某些園區已經開始了“承諾復工”政策,即先復工,後審批。深圳福田區也採取了“先復工,後審批”模式。浙江與廣東兩省轟動朋友圈的“搶人”政策,更是讓無數網友直呼硬核;江西省宣佈取消復工復產的批准手續,接下來的一週各園區勢必將卯足幹勁,全面恢復復工復產,與時間賽跑,奪回失去的一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