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同心风采】致公党员朱江: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朱江,致公党四川省直属工委第四支部党员,致公党四川省委青年委员会委员,内科主治医生,现就职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内科危重症。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赴武汉一线,直接参与了此次疫情救治。

【抗疫·同心风采】致公党员朱江: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主动请缨放弃春节假期随时待命。2020年1月21日,国家卫健委确认四川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四川省人民医院立即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组建了临时应急病房。作为呼吸内科医生,我写下了请战书,并报告科主任,主动请缨参与一线抗疫工作,成为我院应急病房第二梯队的应急医务人员。我放弃回家陪父母过年的计划,留在成都随时准备待命,在此期间积极学习新冠病毒肺炎知识、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心理自助、操作培训等,以便在第一时间上岗。

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春节前夕,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严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1月25日,我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和四川其他医院派出的100多名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开展疫情防治工作。当天早上,经过院感老师的精心组织培训,经过了穿脱防护服的现场考核后,我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便踏上了援鄂的征程,在英雄机长刘传健的护航下安全到达武汉。

【抗疫·同心风采】致公党员朱江: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距华南海鲜市场仅1公里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正式上岗。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后,我们没有片刻停留,立刻投身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中,经过对新冠肺炎相关防治知识和穿脱防护服操作培训后,我选择了疫情最重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正式上岗。这里距离华南海鲜市场距离仅有1公里之隔,是我们国家最先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重灾区,作为武汉市发热定点医院,整个医院被改成了专门收治危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专科医院。

面对未知疾病的恐惧,巨大的工作量,唯有迎难而上。来到医院后,才发现面临的巨大挑战,该院20%的医务人员因疾病或劳累无法正常工作,门诊病人量增加了10倍,在岗医务人员数周未曾休息一天,已经极度疲劳。接管呼吸感染发热病房后,我主动申请一线夜班,让已经疲惫不堪的本地值班医生休息,之后进入病区工作,针对目前病房病员多、人手不足、防护物质紧缺等情况,我积极建言献策,优化排班,梳理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改善病房布局。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我还利用夜班休息时间,翻阅了所有患者的病史及检查资料,对在院住院的患者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房,对于情绪焦虑的患者给予安慰和鼓励,询问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对本院的医务人员的CT进行解读和处理。

面临巨大挑战,永不退宿才能见到黎明的曙光。戴着N95口罩、护目镜,穿上防护服,穿戴好防护装备,做好自我防护是我们的基本功,却使得大家最基本的走路、呼吸都显得非常吃力,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天工作结束后连内衣都湿了一大片。但是,大家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不仅没有退缩,继续迎难而上。从最开始40多分钟才能穿好防护服到现在十多分钟左右就可以穿好;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可以在病房穿防护服坚持5、6个小时不间断工作,在战胜困难的同时也在在不断的进步,工作开展也越来越顺利,患者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和病员的沟通增加了,病员也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疾病,治愈率不断提高,死亡率逐渐降低,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走出医院,看着发热门诊从每天2000人次到现在的每天80人次,我们也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作为一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国家的利益就是最高的利益,百姓的健康生死就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大是大非面前彰显大爱及大无畏精神,在困难面前,我们争当逆行者,为大家舍小家,守护生命,敬佑生命。平时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当国家需要时,瞬间变成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平凡中的不平凡,彰显医务工作者的大爱无疆和白衣战士的光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致公党员,更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战胜疫情,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朱 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