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降息是那些重資產的企業最受益嗎?比如船的租賃,有色金屬礦?

高傲的小栩


我國居民存款大約在70萬億,而國內總債務超過200億,其中企業債務達到100萬億,居民債務約50萬億,地方債務超50萬億。這次降息對這些具有債務的企業和部門都是一種減負,而不僅僅是融資租賃企業和金屬採礦企業。

但是居民的房產按揭是以購房簽約日的當月利率為基數,即便現在要調整到以LPR為基數,那麼最終的利息也是不太會變化的。而且,由於1月、2月的房產成交量非常低,對新增房產的利息總額讓利也是非常少的。

對於債務最大頭的企業債務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在其中的份額不高,而主要是以大型企業債務為主,至少佔到了總企業債務的80%以上。而很多民企、中小企業也只是在大企業的下面分到一分羹。如果以大企業為主的債務中有50%到期影響,那麼也就是接近40萬億的債務享受利率下跌的好處,300個基點就可以減少超過1000億的年財務費用支出。

但這次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也是不少的,對很多中小企業還進行了利率減半的財政轉移支付,且最高不超過1.6%的低利率。

同樣,地方債務也是主要的債務,那麼這些債務中的50%的影響也會有接近1000億的財務成本減少。


有得必有失!那就是50萬存款的居民損失自然是最直接的,不僅要承受跑不贏通貨貶值(2020年1月的CPI為5.4%)的壓力,更要承受跑不贏貨幣貶值(2019年12月貨幣供應量增長率8.7%)的壓力。如今的利率下調更是會影響到存款利率的下調,財富稀釋會進一步增大。直接影響可能千億,當隱形變好還不可估量。


鞅論財經


降息會使重資產企業受益,其道理就是“尺子短了,褲子長了”。

但綜合而言,降息後受益最大的還是高債務負擔者,因為降息可以大幅減輕他們的利息負擔,改善他們的經營條件。

降息還會讓那些負債經營且增長前景較好的企業錦上添花,可以獲得超額利益。

但是降息會使債權人和廣大存款者受損,因為降息對他們而言就是債權和提款權相對貶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