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國藩並稱為“曾胡”,一樣是文武雙全的猛人,卻英年早逝

說到晚清名臣,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曾國藩,左宗棠等幾個“四大名臣”,其實同屬這晚清“四大名臣”的候選人遠不止以上四個,尤其其中一個,與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並稱“曾胡”,他在世時才能甚至一度被人認為蓋過曾國藩,說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曾國藩與左宗棠,這個猛人就是胡林翼。

和曾國藩並稱為“曾胡”,一樣是文武雙全的猛人,卻英年早逝

胡林翼有多牛呢,居然被時人如此推崇?

名臣之首?

我們來看看當時同屬四大名臣之列的都是什麼人。

已知最為人所知的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依次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和曾國藩並稱為“曾胡”,一樣是文武雙全的猛人,卻英年早逝

前者一是湘軍的創始人,另一個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皆是最早推動晚清近代化的開拓者,而後者左宗棠,乃是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張之洞也是提倡實業興邦的有識之士,這些人無一不是當時中國人中一等一的“龍鳳之資”,然而還有一份名單竟有人把胡林翼排在了首位,甚至曾國藩本人也認為胡林翼之才遠在自己之上。

胡林翼何德何能竟能有如此待遇?

自幼聰穎,七歲被兩江總督“驚為偉器”

胡林翼,湖南益陽人,官宦之家出身,其父胡達源官至詹事府少詹事,為四品京堂。因此胡林翼家學淵博,又自幼於皇城腳下成長,很小就展現出驚人的智慧,據說還在年少時期就有“今天下之亂實出於人心”之類的話,對晚清時事竟有如此精確的見解。

和曾國藩並稱為“曾胡”,一樣是文武雙全的猛人,卻英年早逝

有一次,曾官至兩江總督的陶澍經過湖南益陽,拜訪鄉賢,正好此時七八歲的胡林翼隨侍於其爺爺旁邊,陶澍竟對胡林翼“驚為偉器”,當場決定將自己五歲的女兒許配給胡林翼。不要小看這位兩江陶總督的眼光,還未發跡就被他慧眼識俊彥的也就兩位,另外一位在他口中有超高評價的就是年輕時候的左宗棠。

身負才華也“年少風流”

胡林翼不同於一般人之處,在年少時期就表現出來了。

和曾國藩並稱為“曾胡”,一樣是文武雙全的猛人,卻英年早逝

在十九歲和陶澍之女完婚之後,胡林翼就在家治學,在此期間,湖南曾發大水,益陽受災嚴重,很多受災百姓流離失所,饑荒開始出現,大有成亂局之勢,為了防止那些流離失所的人會被逼成亂民,這個時候在家讀書年僅20歲的胡林翼坐不下去了,認為身為秀才當以天下為己任,挺身而出,向當時的縣令提出“請按災區百姓編戶口,勸富民出錢粟以賑”的計策,就是說把災民分按家庭經濟情況分為上中下三個階層,為中下層百姓分別提供米價優惠和免費大米等不同惠民政策。然後又勸富戶捐款,開始時遭到富戶的抵制,十多天沒動靜,胡林翼怒不可遏,決定親自家挨戶上門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威,並勸岳父捐兩千倆以作表率,大家在他的勸說下才終於踴躍參與救災,使益陽平安度過了災難。

仕途不順,大器晚成

道光十六年,胡林翼一舉進士及第,走上仕途,然而開始時並不順利,當考官期間遇上科舉舞弊案被降職,也成為了他身上的唯一汙點,他父親甚至因此氣得臥病在床,不久便撒手人寰了,受此打擊,他守孝在家五年,在此期間潛心讀書,修身養性,一度想就此隱居。

若不是朋友們不願意看到他的才華被淹沒,極力勸他出山,恐怕清朝歷史可能都要改寫,丁憂過後才受朋友之資捐官上任,本是正科出身的自己卻靠捐官復職,讓他心中深感慚愧,為不辜負朋友捐資之情因此選擇了最偏遠最窮苦,誰都不願去的貴州任知府以示清白志向。

和曾國藩並稱為“曾胡”,一樣是文武雙全的猛人,卻英年早逝

在貴州任知府期間,他親自帶兵深入山林與流寇盜賊作鬥爭,幾年下來練就一身帶兵之術,後來太平天國起義,被騷擾得不堪重負的清廷終於發現西南還有這樣一位文武全才的智者,才開始重新重用胡林翼。

識人用人,為人為官之術

據清史稿中的評價,胡林翼用人識人“無失一人”,可見其識人能力之強,比如有人說要是沒有胡林翼,就沒有後來的曾國藩和左宗棠,這二人都是受胡林翼極力推薦後面這二人才開始發光發熱,尤其是左宗棠,公元1859年,遭到永州鎮總兵樊燮構陷,當時多疑的咸豐皇帝接到誣告後,讓時任湖廣總督官文嚴查,若事情屬實,則“就地正法”。然而樊燮本身跟官文有親戚關係,且其職位就是官文推薦上去的,左宗棠可謂遇上絕境,若不是胡林翼緊鑼密鼓地進行營救,買通大理寺少卿潘祖蔭上奏,恐怕中國就要失去這樣一位收復新疆的英雄了。

和曾國藩並稱為“曾胡”,一樣是文武雙全的猛人,卻英年早逝

不可否認胡林翼買通潘祖蔭的手段屬於賄賂,受君子不恥,然而胡林翼就是這樣的,時人稱胡林翼為達目的可“不擇手段”,但是同時又有大局觀,有底線,必要時也有雷霆手段,比如治理湖北期間,明察暗訪嚴懲了一大批貪官廢物官員,又扶持了一批有能力的人,使湖北由一個大爛攤子變成了湘軍的穩固大後方,可見其能力之強。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能人,卻中年早逝,死時年僅49歲,否則以其能力,成就超過曾國藩也是很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