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三项保障 落实五项措施 市疾控中心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立足“早”字、突出“ 实”字,全员动员,全力以赴,努力夯实三项保障,落实五项措施,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市的扩散蔓延,彰显出了新时代疾控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立足于“早”,强化三项保障


提高思想认识,夯实组织保障。1月16日(腊月二十二)中心党委召开党委会议,对疫情应对相关准备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其后又先后3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了以中心主任、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舆论宣传组、疫情疫情监测评估组、检测检验组和后勤保障组,统一负责中心疫情防控的指挥调度。1月26日(正月初二)中心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全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同时抽调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统筹负责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完善技术方案,夯实技术保障。1月20日起,先后制定下发了《临沂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预案》、《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技术文件,组织举办疫情防控工作培训9次、1100余人次,组织疫情现场处置进行桌面推演和疫情评估27次,为全市防控工作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夯实物资保障。1月17日,组织对应急物资库储备情况进行清查,并先期投入188502元资金对试剂耗材、防护用品及消杀药剂等进行了补充。1月23日,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又投入426万元采购部分检验设备,有效保障了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人群管理等后续工作的开展。


着眼于“实”,强化五项措施


切实加强疫情研判,密切关注疫情动态。1月8日,组织召开全市重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会议,通过分析研判,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输入性风险。1月22日起,在全市正式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对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时报告、及时诊断,杜绝漏报、迟报和瞒报现象发生。截至2月17日,共组织疫情分析会商研判会议18次,及时将会商分析结果报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为上级领导根据我市实际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了可靠依据。


强化实验室检验检测。1月16日起,中心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分班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及时对县区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测。承担了县区疾控机构及相关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实操培训任务,对全市新增的4家承担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指导和阳性标本的复核。截止2月18日8点,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样本9608人份。


认真做好疫情处置、重点人群管控工作。密切跟踪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的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对有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人员采取了医学观察措施。截止2月17日,市疾控中心共派出385人次对各县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全市共对2318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舆论。截至2月17日共整理发布新冠肺炎科普文章344篇,设计各类宣传资料64种,拍摄制作《六步洗手法》、《消毒剂的配制》等科普视频6部,中心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推送专题信息和防控知识150余篇,浏览量达到50万余人次。同时,及时转发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疫情通报,及时准确公布疫情进展和防控工作情况,回应社会关切。中心值班电话和办公室电话24小时安排专人接听,每天接听群众来电咨询200余人次。


强化技术指导和督导。1月20日,对六个县区疫情防控准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1月26日,对郯城、莒南两县区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技术指导。按照市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抽调13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级督导组,驻在县区开展专业技术指导,有效保证了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面前彰显使命担当。面对疫情,市疾控中心全员动员、全力以赴,不畏风险、不言困难,以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负责的政治站位、科学严谨高效可靠的工作理念、细致精准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为打赢全市新冠疫情阻击战一直在默默奉献着、战斗着,有力彰显了新时代疾控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