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在冬末春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的節奏,特別在武漢,由於疫情特別嚴重,醫護人員及醫院床位嚴重不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已經超過30000多名,他們一著白袍,即為戰士,克服各種困難與病毒作戰。他們的精神也影響著萬千學子,許多人也立志將來做一名“白衣天使”。在這裡,我們盤點一下山東省的醫學類院校的情況,希望可以幫助學子更好的選擇學校。

山東省醫學類院校比較多,本科以上的獨立專業院校有7所,包括一所中醫藥院校-山東中醫藥大學,兩家民辦院校-齊魯醫藥學院和山東協和學院;再加上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和青島大學醫學院,一共有9所本科院校。

對於中醫,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因此本文的梳理不包括山東中醫藥大學。兩所民辦高校辦學時間較短,也不納入分析。

其餘6所高校分別是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青島大學醫學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濰坊醫學院、濱州醫學院、濟寧醫學院。這6所高校的實力,齊魯醫最強,濟醫最弱,幾乎所有人持有同樣看法。但對另外4家,特別是青醫和山一醫,濰醫和濱醫之間,看法各有不同。在這裡,不想簡單地說誰比誰好,而是以數據的形式,從師資、學科、直屬附院、生源等方面直觀地給大家展示一下,幫助大家形成自己的判斷,高三學子也可以藉此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說明一下,所有數據全部來源於官方公開資料,信息較多,可能會有疏漏。為版面整潔,沒有采用截圖,經過重新整理而成。因濟醫官方資料較少,所以沒有列出。

師資力量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空白處不代表沒有,而是官網沒有明確表述。在院士這個層面上應該是準確的,山一醫因整合而成,在院士數量上直逼齊魯醫,對後期相應學科的發展還是大有裨益的。寧光院士雖是山一醫的校長,準確說應計入半個,因為他還擔任上交大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其它層面的學者哪個更厲害一些,我也不甚清楚,請大家自行判斷。


學科實力

1、碩博點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青醫的學科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從學士至博士都可以培養,博後流動站也有。山一醫的博士點還沒有看到,但校長公開講過已經是博士授予單位。估計是將省醫科院與濟南大學合作的博士點劃轉給了山一醫,畢竟之前的文件講過:條件成熟時撤銷"濟南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醫學與生命學院"。濰醫目前還不是博士授予單位,但是有一個"特需"博士項目。濱醫、濟醫都沒有博士點,並且濟醫目前還不是碩士授予單位,只是有一個"特需"碩士項目。

2、"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建設點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山大、青大作為綜合性大學,只開設了幾個核心的醫藥類專業,專業數量原本就比獨立醫學院校少。齊魯醫幾乎所有專業都在國家一流專業中,山一醫是3+11個。濰醫和濱醫沒有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濱醫醫藥類專業有13個省一流,濰醫總共有10個省一流專業(具體專業沒查到)。(表裡只列了與醫藥有關的專業)


3、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山一醫、濰醫、濱醫並沒有參加第四輪學科評估。不過,省醫科院與濟南大學合作的臨床醫學專業評了個C+,估計下一輪評估的時候,山一醫至少也能拿個C+了。

4、ESI數據這是進入ESI全球研究機構前1%(2020年1月)的學科名單,其中齊魯醫有三個學科進入了前3‰。前1%的學科,青醫、山一醫各三個,濰醫和濱醫只有臨床醫學進入。上圖上半部分是臨床醫學學科全球ESI(2020年1月)排名,下半部分是國內高校(TOP200)綜合ESI(2020年1月)排名。整合之後,山一醫學術能力迅速提升。


5、重點學科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由於國家現在在進行"雙一流"建設,前3個項目不知道是否還在進行,不過從中也能看到每個學校的學科基礎能力。"山東高校一流學科"是配套國家"雙一流"來的,因為山大已經是教育部的"雙一流",所以山東里面就沒有山大了。在國家的"雙一流"名單中山大雖只有"數學、化學"學科,但是在教育部批准的實施方案裡,列入了"臨床醫學與重大疾病"學科,也會進行重點建設。此外,山東高校一流學科名單裡面是沒有山一醫的,但是有濟大的臨床醫學,而這個專業又是和醫科院合作的,估計也會跟著轉到山一醫。


6、重點實驗室這個大家看一下吧,山一醫說這三種實驗室自己都有,但是沒查到具體是哪些。濰醫、濱醫也沒查到準確數據。直屬附屬醫院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復旦版中國醫院排名TOP100(2018年)中,齊魯醫院26名,省立醫院58名,青醫附院69名,省腫瘤醫院86名。

這麼看,山一醫附院的整體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除了這12所,還有一所直管的濟南市中心醫院,共建共管的濱州市人民醫院、淄博市中心醫院、日照市中醫院。看到這裡,我們應該知道,山一醫絕不是泰醫更名,而是省醫科院+省立+千佛山+泰醫=山一醫,是一所新的醫科大學,並且藉助省政府的支持,在全省整合醫療資源。

為了支持濰醫更名為醫科大學,濰坊市政府在1月份剛把濰坊市人民醫院、濰坊婦幼保健院劃給濰醫做直屬附院。要知道,濰坊市人民醫院的實力要高於濰醫自己附院的。

生源

怎樣才能成為“白衣戰士”:數字盤點山東省醫學類院校

上圖是2017年-2019年三年的山東省普通批首次志願錄取數據,為了方便對比,選取了臨床類專業及各校都有的專業。

畢竟是老牌985,齊魯醫的生源比其它學校高N個level,臨床類專業基本在省前6000名左右。

青醫的生源保持了基本穩定,要明顯領先另外三校。通過觀察高中學生的成績變化,私認為,他們和另外三校的頭部生源在高中時是同一層次的學生,高考時發揮不同,導致了可選擇的空間不同。

剩下三校的成績就有一番看頭了。先看山一醫,成立於2019年2月,但2018年即傳出整合方案,得益於此,錄取位次連續提升,甚至可以說大幅提升。縱向看,在17年跟濰醫、濱醫還半斤八兩,在19年的時候,特別是臨床類專業,已經比濰醫、濱醫高出10000+位次。濱醫也保持了持續的上升勢頭,比較而言,濱醫的錄取分數在17年明顯要弱於濰醫,但在19年已經跟濰醫差不多,甚至要好一丟丟。而濰醫,在錄取位次上給人的的感覺上有所下滑。

拋開所謂的師資、學科排名、校園硬件、各種排行榜等等,實際上,錄取分數排名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因為這是千千萬萬學生及家長用分數實打實地投出來的。這其中包括了對專業,對城市、對學校的認可,也包括了繼續深造和畢業後工作的考量,而這些,最終也會影響到學校的發展。從中也可以看出,山一醫的整合,主校區遷到濟南的區位優勢,已經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濱醫將主校區遷到煙臺,各方面的提升也慢慢顯現出來。

小結:

藉助985名頭,"雙一流"平臺,在"抗疫"中再次擦亮了"東齊魯"招牌,在山東,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山大齊魯醫學將保持優勢地位。

反倒是青醫,面臨著整合之後的山一醫的挑戰。雖然青島大學定位是綜合性大學,其實最強的還是醫學學科。相信青島市政府也希望把青大打造成類似廈大、蘇大這樣的城市名片(雖然中海洋、中石油也在青島,但人家都是部屬院校),但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反觀山一醫,整合之後的硬實力已經超過青醫,濟南的區位優勢也不弱於青島,下一步的重點是如何融合再造,真正發揮"醫教研"的協同效應。

濰醫和濱醫也在積極地發展自己。濱醫2002年就把主校區從濱州遷往煙臺,這幾年從學科到生源都在提升。不過,最近比較尷尬的是,濱州市政府竟然將濱州市人民醫院跟山一醫共管共建,是因為山一醫的大腿更粗嗎?還是表達對濱醫遷往煙臺的不滿?濰醫本是4所公辦獨立醫學院校中實力最強的,結果泰醫整合成了山一醫,濱醫遷到了煙臺,濰醫心裡苦啊。濰坊市政府為了實現"成為有大學的城市"的夢想,專門成立了濰醫更名工作領導小組,還把濰坊市人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劃為濰醫的直屬附院,全力支持濰醫升格大學,真心希望這些舉措能幫助濰醫騰飛。

對於想學醫不想離開山東的高三學子,分數夠齊魯醫不需要猶豫;分數不夠又想讀臨床5+3一體化的選青醫;夠青醫5年制臨床分數的,可以認真考慮一下山一醫的國際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餘的根據自己的分數,綜合專業、學校、城市選吧。個人預測,不需要多長時間(3-5年吧,省的打臉),山一醫的臨床醫學的錄取線會追平甚至會超過青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