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strong>所有的美好都值得 关注!

<strong>疫情当前,注意防护 -- 关注平台,天天阅读不虚度!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宋 ·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今天,在武汉城里,还有千里长江边的无数大城小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 隔水凝眸,长夜相望。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想起李之仪这首词。它太过知名,脍炙人口,在上个世纪不知道被多少封情书引用过。相比之下,作者反而不那么知名。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词的作者叫李之仪,是北宋苏门文士之一。苏东坡在北宋文坛堪称苏大强,有很大一帮团团伙伙,即所谓的“苏门四学士”、“苏门后四学士”。李之仪都不算。但他和苏轼关系很不一般,苏轼在政治上吃瘪遭难,李之仪也受了牵连,被人参劾。我觉得当时不被牵连的都不配称苏门学士,说明你关系不近嘛。而李之仪当之无愧。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李的祖籍是沧州无棣,放在今天算是山东人,晚年居住在安徽的当涂县,李白归天就在那个地方。《四库全书》里说李之仪的文“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他是个爱情词人,流传下来的作品里,词约有90多首,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写爱情。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这首《卜算子》是李之仪小令的代表作。上片写女子和爱人分别住在长江两端,一个头,一个尾,日日思念,但却见不到他,只有靠水来将彼此相连。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期望,江水不休而思念不止。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最后两句化用顾夐《诉衷情》中:“争忍不相寻,怨孤食。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这个顾某,我也不了解。花间集里有他,没耐烦看。今天也讲不出更多的东西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这首词说是小令,其实更像民歌,读来感觉与汉乐府《上邪》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或是《孔雀东南飞》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很类似。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全篇没有秾词艳字,却直抒胸臆,一腔深情。古代的女子足不出户,咫尺便是天涯,何况隔山隔水,未来不期。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李之仪一生文才横溢,胸有韬略,但在官场却屡屡失意,不得重用。这首词以男子而作闺音,大概也是掺杂了他对身世的感怀,以及对羁旅迁谪的感受。可是这么一解释,词就没意思了。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匠心读诗

一首卜算子,短短四十五个字,我们在今时今日读起,更让人感慨。

文 / 洁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